650 likes | 753 Views
护理学基础.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王丽媛 何柳佳 史艳明. 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十七章 输液与输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 第二节 输 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 输液的 目的 及常用 溶液 常用 输液法 输液速度与时间的 计算 常见输液 故障及排除 常见输液 反应及护理 输液 微粒及消除. 输液的目的.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输 液 常 用 的 溶 液. 常用的输液方法.
E N D
护理学基础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王丽媛 何柳佳 史艳明
第十七章 输液与输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 第二节 输 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 • 输液的目的及常用溶液 • 常用输液法 • 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 •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 输液微粒及消除
输液的目的 •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常用的输液方法 周围静脉输液法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
周 围 静 脉 输 液 法 实施 计划 评估
周围静脉输液法评估 • 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营养状况 • 患者对输液的认识、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 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及肢体活动度
周围静脉输液法的计划 • 目标/评价标准 1、患者能理解输液的目的,有安全感,愿意接受 2、患者通过输液获得需要的药液和液体 • 用物准备
颈 外 静 脉 插 管 输 液 法 计划 评估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评估 •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询问普鲁卡因过敏史,并作过敏试验 • 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 • 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计划 • 【目标/评价标准】 1、患者理解颈外静脉插管的目的,愿意接受,积极配合 2、插管输液顺利,无并发症发生。 • 【用物准备】
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 评估 计划 实施
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评估 •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耐受程度 • 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 询问普鲁卡因过敏史并作过敏试验 • 穿刺部位皮肤状况,并叩诊两侧背部肺下界,听诊两侧肺呼吸音,以便术后不适时作对照
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计划 • 【目标/评价标准】 1、患者理解插管的目的,能积极配合治疗 2、插管顺利,无并发症发生。 • 【用物准备】
三、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 【每分钟的滴数】 每分钟的滴数=液体总量(ml )×滴系数/输液时间(分) • 【输液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液体总量(ml)×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分)
四、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 • 【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3、压力过低 4、针头阻塞 5、静脉痉挛 •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 【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五、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静脉炎 发热 急性肺水肿 空气栓塞
发 热 反 应 症状 护理 原因
发 热 反 应 原 因 • 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 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或消毒保存不良 • 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 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发热反应的症状 发冷、寒战、发热
发热反应的护理 •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严格无菌操作。 • 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并注意体温的变化 •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急性肺水肿 原因 症状 护理
急性肺水肿的原因 •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急性肺水肿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 • 输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使患者端坐,双腿下垂。 •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进行湿化氧气。 •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放血200~300ml也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方法,但对于贫血则忌用。
原因 护理 静 脉 炎 症状
静脉炎的原因 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发生;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静脉炎的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的护理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要计划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 超短波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 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症状 原因 护理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的原因 •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空气栓塞的症状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空气栓塞的护理 • 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毕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 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缩舒,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 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异常及时以症处理。
六、输液微粒及消除 概念 来源 措施
输 液 微 粒 及 消 除 概 念 • 输液微粒: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um,这种小颗粒在溶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可判断液体的质量。 • 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输 液 微 粒 的 来 源 • 药液生产制作工艺来完善,水、空气、原材料的污染等,使异物与微粒混入。 • 溶液瓶、橡胶塞不洁净,液体存放过久,玻璃瓶内壁和橡胶塞受药液浸泡时间过长,腐蚀剥脱形成微粒 • 输液器和加药用注射器不洁净 • 输液环境不洁净,切割安瓿、开瓶塞、加药时反复刺橡胶塞致橡胶塞撕脱等,均可导致微粒进入液体内。
防止和消除微粒污染的措施 (一)制剂方面 (二)临床操作方面 • 采用密闭式一次性医用输液器,减少污染机会 • 输液前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注意其透明度、有效期及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是否清晰等。 • 净化治疗室空气,有条件者可采用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输液前的配液及药物添加。 • 输液器通气管末端放置空气滤膜,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粒进入溶液内。输液管末端滤器,以截留溶液中的微粒和异物进入血液循环。 •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药液应现用现配,避免污染。
输血目的 血液制品的种类 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方法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自体输血
输 血 的 目 的 • 补充血容量 • 增加血红蛋白 • 增加白蛋白 • 输入抗体、补体 •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全血】新鲜血、库存血 【成分血】血浆(新鲜血浆、冰冻血浆、保存血浆),红细胞(浓集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红细胞悬液),白细胞浓缩悬液,血小板浓缩悬液,各种凝血制剂 【其他血液制品】白蛋白液、纤维蛋白原、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
血型 交叉配血试验 三、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四、输 血 方 法 【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既往输血史;患者心理状态及接受能力,有无恐惧、焦虑等;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 【计划】目标/评价标准;用物准备 【实施】输血前准备(备血、取血、血液取出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造成溶血);输血
五、常 见 输 血 反 应 及 护 理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其他: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体温过低以及因输血传染的疾病等
发热反应 护理 原因
发 热 反 应 原 因 • 血液、保养液、贮血器和输血器等被致热原污染。 • 输血时无菌操作不严,造成污染。 • 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的反应,引起发热。
反 热 反 应 的 护 理 • 有效去除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 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反应重立即停止输血,以症处理 • 遵医给予抗过敏药物。 • 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袋一并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