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生食與熟食 李維史陀

生食與熟食 李維史陀. 大綱. 李維史陀 結構主義 神話學 火與太陽 短暫人生 v.s 長生不老. 李維史陀. 李維史陀( Claude Levi-Strauss,1908- ),法國 人,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有 法國結構主義之父 之稱,學生時期對社會主義思想、涂爾幹的作品產生興趣,並受到佛洛依德、牟斯等人著作的影響。 . 而後受到結構語言學家 Jacobson 觀點的影響,李維史陀建立起結構主義的理論體系。

deric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食與熟食 李維史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食與熟食 李維史陀

  2. 大綱 • 李維史陀 • 結構主義 • 神話學 • 火與太陽 • 短暫人生v.s長生不老

  3. 李維史陀 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1908-),法國 人,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有法國結構主義之父之稱,學生時期對社會主義思想、涂爾幹的作品產生興趣,並受到佛洛依德、牟斯等人著作的影響。

  4. 而後受到結構語言學家Jacobson觀點的影響,李維史陀建立起結構主義的理論體系。而後受到結構語言學家Jacobson觀點的影響,李維史陀建立起結構主義的理論體系。 • 曾出版過『親屬的基本結構』、「神話的結構研究」、『神話學4卷:第一卷「生食與熟食」、第二卷「從蜂蜜到煙灰」、第三卷「餐桌禮儀的起源」、第四卷「裸人」』等書。

  5. 運用結構主義的方法去研究原始部落和神話 • 前期:著重對圖騰及原始社會心靈結構的研究 • 後期:在神話學的研究中,關注神話系統中的邏輯結構

  6. 結構主義: • 結構主義:企圖探索一個文化意義,是透過什麼樣的相互關係被表達出來,它是一種組成成分間的內部關係,而結構又分為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 ●表層結構:現象間的外部聯繫,透過人們的感覺就可以知道了 ●深層結構:現象間的內部聯繫,只有透過模式才可以認識。

  7. 神話學 • 屬於深層結構 • 將各種不同文化中取得的一組圖騰、儀式或神話集中在一起,加以分類,互相加以比較,利用二元對立觀點(例如黑與白..等)整理出符號變化的範例系統和隱喻的模式,來確定所建構出的模型是否反映人類頭腦中的深層結構。

  8. 李維斯陀以民族誌研究法,收集了813則南北美洲各地的神話,進行邏輯結構的分析工作。李維斯陀以民族誌研究法,收集了813則南北美洲各地的神話,進行邏輯結構的分析工作。 • 這部神話研究以一則博羅羅(Bororo)印第安人的神話為起點。 • 李維斯陀先記錄下他所選的這則「關鍵神話(或稱參照神話)的整個內容,並描述它的民族誌背景。

  9. 神話裡某些無法用歷史及社會事實加以解釋的因素,由此轉向神話內在結構的檢視。神話裡某些無法用歷史及社會事實加以解釋的因素,由此轉向神話內在結構的檢視。 • 而他相信,以前流傳的神話代表了人類普遍、無意識之思考結構,當我們瞭解神話結構,便能掌握人類心靈的固定運作法則。

  10. 生食與熟食:把食物的燒煮程序視為從自然 過渡到文化。 • 生:可以與未加工的、自然的、野生的 • 熟:生食經由火的烹飪為成為熟的(如: 文明) • 火把食物從自然生的狀態轉變為熟的狀態。

  11. 在此書裡面會講很多個神話故事,有些神話故事是一樣的都是在講某種東西的來源,但由於不同種人而敘述的內容有不同,但故事的內容都差不多,只是有些地方改掉。在此書裡面會講很多個神話故事,有些神話故事是一樣的都是在講某種東西的來源,但由於不同種人而敘述的內容有不同,但故事的內容都差不多,只是有些地方改掉。

  12. 火與太陽 • 以前把肉放在石頭上,用太陽來曬。也因此說,肉是天和地的接近、太陽和人類接近的象徵。 神話”很久以前,特內哈特拉人沒有火。肉由那時離地球較近的太陽燒煮。”

  13. 燒煮的發現帶給人類觀念的影響 • 燒煮用火 燒煮用火作為上天和下地之間的中介起作用而出現;同時又時太陽遠離地球,因為加熱食物不再需要太陽和地球的接近。他們認為燒煮用火把太陽和地球之間連結起來。

  14. 燒煮的發現帶給人類觀念的影響 • 完全連結 因燒煮用火的存在而避免了完全連結的世界,完全結合會造成一個被焚毀的世界。 • 完全分離 避免了完全分離的危險,完全分離將讓人類陷入腐爛的世界。

  15. 燒煮的發現帶給人類觀念的影響

  16. 噪音與火 • 燒煮用火的獲得取決於對噪音採取謹慎的態度 • 危險的噪音 在獲得燒煮用火時,噪音是危險的,無 論是取火人發出噪音或是舒服的噪音(ex.音樂)。

  17. 太陽---旱季 • 謝倫特人認為是因為太陽對人類發怒,所以會定期會舉辦一個儀式。

  18. 太陽---日蝕 • 他們害怕日蝕,每次日蝕可能表示著像古代曾發生的”長夜”回歸,那時人又要回覆到吃樹皮和樹葉,生命受到各種動物(甚至蚊子和蚱蜢)的威脅,以致許多人能可死,也不願抵抗怪獸。

  19. 火---善、惡火 • 善火 善火是或自然燒纖維的燒煮用火,點燃於各家各戶的火爐。 • 惡火 惡火是產生於太陽對地球的直接作用,所以人們必須說巿太陽遠離。

  20. 火---破壞性的火(神話) • 鳥與火 在眾多英屬哥倫比亞的許多神話中,啄木鳥都是火的主人 • 天上的火不可與地上的火結合,因為他們如果互相接觸,便將引起全面大火,而乾旱則是其溫和的但經驗上可以證實的初始象徵。

  21. 人的死以兩種方式表現 1.自然死亡:年老或病死 EX:『樹』死去成為木材的情形 2.暴死於敵人之手:敵人可能為食人者或是魔鬼 EX:攻擊活樹的伐木人

  22. 人的長生不死以兩種方式表現 1.單存的長生不死 EX:人變成長生不死的 2.含糊的長生不死: EX:昆蟲脫皮

  23. 短暫人生vs.長生不死 (一)短暫人生的起源:可稱為3種味道(代碼) 1.聽覺(噪音) *英雄不可以因弄出噪音而觸怒他人,否則他將死去 *英雄不可以讓自己所聽到的噪音惹惱否則他人死的更快 * 阿皮耶人:樹(火起源的一段插曲) *卡拉雅人:卡博伊王國-人祖卡博伊、死木、鶴 *死木存在證明萬物都注定都要滅亡 *人生短暫之因--為輕率的接受噪音

  24. 2.嗅覺 *腐敗氣味同惡魔偕與俱來 *克拉霍人:水怪、臭氣 *奧帕耶人:臭鼬 *希帕亞人:獨木舟、惡臭 *如果不是因為嗅出死亡的惡臭,人本來不會接受死亡

  25. 3.視覺 *特內特哈拉人:蜘蛛、換皮膚、月暈 *人之所以夭折是因為--他們睡著了,看不到突然布滿星星的空曠夜空 *週期性脫皮意味著生,對於人來說則是意味著死 *圖庫那人:換皮膚

  26. (二)長生不死 *圖庫那人 *人享有的長生不死,由於是絕對的,因而優越於昆蟲享有的長生不死 *相對的和週期性的長生不死相對立 *發酵飲料在慶典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啤酒可能是長生不死的飲料

  27. 人的死要從兩個不同角度去看 Question: 1.能否阻止死亡?防止人死的比他們想像中的早呢? 2.能否使人返老還童或是起死回身呢?

  28. Answer: 1.(反面)不要聽、不要感覺、不要看、不要觸動、不要品味 但是此回答只適用於人類,因為動物和植物都有其自己避免死亡的方法=>通過換皮而回春 2.(正面)要聽、要感覺、要看、要觸動、要品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