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likes | 1.04k Views
上海青干院 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东方讲坛讲师团成员. 田保传 教授.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核心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点 ( 一 )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①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②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⑤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⑥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⑦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⑧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⑨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⑩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 二 ) 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E N D
上海青干院 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东方讲坛讲师团成员 田保传 教授 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核心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点 (一)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①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②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⑤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⑥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⑦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⑧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⑨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⑩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二)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②要求我们始终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③要求我们积极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要求我们继续深化 改革开放 ⑤要求我们切实加强 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观: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需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概念,并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入该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并载入党章
三制:代表任期制 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睡正案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各级代表大会实行任期制。“这是解决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继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采取的新举措。”
巡视制度 中国共产党党章首次出现“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这是中央纪检部门和中组部过去五年实践探索的新成果
党的常委会接受全委会监督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增加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此举意味着我们党致力于理顺权力运行关系,加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防止少数人或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及个人专断。使中国共产党既充满活力,又能统一意志和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们党创新理论的科学整合。近三万字的十七大报告,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一步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一步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 十七大报告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中,除了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之外,还特别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统筹理念。
这表明,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这表明,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
比以往“四化”多了一个“信息化”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上述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认真学习贯彻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6.25重要讲话,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新世纪新形势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认真学习贯彻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6.25重要讲话,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新世纪新形势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重新认识基本国情,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科学论断,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重新认识基本国情,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科学论断,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
改革29年,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生产力还不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不平衡,三农问题艰巨,就业和社保压力增大,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要提高想问题、办事情不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改革29年,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生产力还不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不平衡,三农问题艰巨,就业和社保压力增大,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要提高想问题、办事情不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愈是形势好的时候 愈要有忧患意识 思想上始终清醒 政治上始终坚定 作风上始终务实
四个坚定不移回答对改革的疑问 解放思想开路 改革开放推进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作为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作为目标 绝不是民主社会主义、全盘西化
十七大前理论上七种 值得注意的错误倾向
十七大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很热闹,以下这些观点力图影响党的决策,影响党今后的走向,确实也在党内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思想混乱十七大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很热闹,以下这些观点力图影响党的决策,影响党今后的走向,确实也在党内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思想混乱
第一,质疑和否定改革的倾向。一些同志认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根本上说,与我们改革中的错误有关,因为改革出现了方向性的问题,改革采取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指导,认为党内有一批资本主义改革派,认为改革得不偿失。第一,质疑和否定改革的倾向。一些同志认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根本上说,与我们改革中的错误有关,因为改革出现了方向性的问题,改革采取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指导,认为党内有一批资本主义改革派,认为改革得不偿失。
第一,质疑和否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倾向。有些同志看到我们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薄弱环节,借科学发展观之名,提出了改变我国中心工作的种种主张。他们认为,现在不需要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继提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等观点,这些观点目的在于主张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是在质疑党的基本路线。第一,质疑和否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倾向。有些同志看到我们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薄弱环节,借科学发展观之名,提出了改变我国中心工作的种种主张。他们认为,现在不需要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继提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等观点,这些观点目的在于主张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是在质疑党的基本路线。
第三,用毛泽东思想质疑和否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倾向。他们质疑以往的改革是违背毛泽东思想的,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倒退,要求在十七大以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他们关于开好党的十七大的建议,提出要用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体系武装全党,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地位。认为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面,任何另外的旗帜都代替不了毛泽东思想。第三,用毛泽东思想质疑和否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倾向。他们质疑以往的改革是违背毛泽东思想的,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倒退,要求在十七大以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他们关于开好党的十七大的建议,提出要用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体系武装全党,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地位。认为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面,任何另外的旗帜都代替不了毛泽东思想。
第四,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立和割裂开来。认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以物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认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黑色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发展战略。认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效率优先,科学发展观是公平优先;认为以往的发展观是旧发展观,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观。这类观点在报刊上时有所见。第四,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立和割裂开来。认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以物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认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黑色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发展战略。认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效率优先,科学发展观是公平优先;认为以往的发展观是旧发展观,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观。这类观点在报刊上时有所见。
第五,宣扬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已经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瑞典等北欧国家搞的福利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应当效仿北欧国家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第五,宣扬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已经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瑞典等北欧国家搞的福利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应当效仿北欧国家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提出要以儒治国,以儒治党。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异域文化,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才是本土文化,才是适合国情的,因而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用儒家文化改造党的理论,用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涉及到我们党的根本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问题。第六,提出要以儒治国,以儒治党。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异域文化,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才是本土文化,才是适合国情的,因而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用儒家文化改造党的理论,用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涉及到我们党的根本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问题。
第七,对科学发展观的不同意见。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比较短,不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十七大。这种观点在境外大肆炒作,说中国共产党内部发展分歧了,对科学发展观有不同见解了,他们大肆炒作,试图把思想搞乱。第七,对科学发展观的不同意见。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比较短,不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十七大。这种观点在境外大肆炒作,说中国共产党内部发展分歧了,对科学发展观有不同见解了,他们大肆炒作,试图把思想搞乱。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一是科学发展观,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六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七是建设和谐世界。在这些所有的重大战略部署当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什么?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一是科学发展观,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六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七是建设和谐世界。在这些所有的重大战略部署当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什么?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所有理论创新当中居于核心和统领地位。胡锦涛同志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所有理论创新当中居于核心和统领地位。胡锦涛同志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有鉴于此,一些理论工作者已经提出应当把科学发展观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而且这样一种观点,在广大干部当中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认同。有鉴于此,一些理论工作者已经提出应当把科学发展观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而且这样一种观点,在广大干部当中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