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25 Views
第 十二 章 利润及分配. 第一节 利润 第二节 所得税 第三节 利润分配 第四节 利润清算. 第一节 利 润. 一、 利润概述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全部收入与全部支出相抵的差额。 (一) 利润的构成内容 (二) 利润的确认方法 二、利润合成的核算. (一) 利润的构成内容. 1 . 主营业务利润 = 主 营业务 收入 - 主营业务 成本 - 主营业务 税金及附加 2 .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 + 其他业务利润 - 期间费用
E N D
第十二章 利润及分配 • 第一节 利润 • 第二节 所得税 • 第三节 利润分配 • 第四节 利润清算
第一节 利 润 一、利润概述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全部收入与全部支出相抵的差额。 (一)利润的构成内容 (二)利润的确认方法 二、利润合成的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内容 1.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 期间费用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支出 3.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 - 所得税
营业外收入 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罚款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 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
XX费用 本年利润 XX收入 (二)利润的确认方法 1.表结法 2.账结法
二、利润合成的核算 (一)利润核算前的准备工作 1.财产清查。 2.调整账项。应计提、应转账、应摊销、应处理 3.账账核对。 (二)利润合成的核算
设置账户:“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投资收益
(1)结转收入 (2)结转成本费用 基本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年终结转本年实现的利润 如为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第二节 所 得 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率 一、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 二、所得税计算 三、所得税核算
一、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 (一)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的关系 会计利润是按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核算确认的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交纳所得税之前实现的利润,也称税前会计利润。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所得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定的收益额,是计算交纳所得税的依据。 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二)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二)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1.永久性差异 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常见永久性差异 2.时间性差异 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 常见时间性差异
常见永久性差异 1 国库券利息收入 2 前五年发生的未弥补经营性亏损 3 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现金股利 4 改造废水、废气、废渣实现的净利润 5 视同销售业务产生的收益额 6 短期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7 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而支付的罚没款、罚金、滞纳金 8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常见永久性差异 9 超过所得税法规定标准计提的坏账准备 10 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11 超过免税工资额支付的职工工资 12 按超过免税工资额的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 13 超过规定标准支付的业务招待费 14 超过银行贷款利率支付的利息费用 15 非公益性救济支出 16 超过免税范围支付的公益性救济支出
常见时间性差异 1.固定资产折旧 2.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收账款 3.产品保修费用 4.企业开办费
二、所得税计算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率 (一)按季预交 P218 年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率 3万元以内 18% 3万元以上,10万元以内 27% 10万元以上 33% (二)年终清算
三、 所得税核算 (一)应付税款法(小企业适用)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 本期所得税费用 = 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实例: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在时间性差异发生相反变化时,将其对所得税影响的金额予以转销。
【实例】泰山公司2005年度实现的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为2 000 000元。 当年国库券利息收入16 000元,本年度开支业务招待费186 000元(规定标准为180000元),免税工资额为86 000元,实际发放工资146000元。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 200 000元,计提了坏账准备50 000元。全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6 000元,按所得税法规定,可扣减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50 000元。 泰山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本年1至3季度已预交所得税540 000元。
本年度的永久性差异和 时间性差异 1.国库券利息收入:16 400元 2.业务招待费超支=186 000-180000=6000(元) 3.超过免税工资额支付的工资=146 000-86 000=60 000(元) 4.多计提的坏账准备=50 000-1 200 000×5‰=44 000(元) 5.提前确认的固定资产折旧费=56 000-50 000=6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2000000-16 000+6 000+60 000+44 000+6 000=2200000(元) 本年度应纳所得税=2200000×33%=726000(元) 第4季度应交所得税=726000-540 000=186000(元)
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8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86000 借:本年利润 186000 贷:所得税 186000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概述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和以前年度积累的未分配利润,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章程或企业投资人的决议,对各方利益人进行分配的过程。 (一)利润分配的有关规定 (二)利润分配程序 (三)账户设置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有关规定 • 弥补亏损 :五年内可以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还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未弥补完之前,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 法定盈余公积 :10%,< = 注册资本金的50%; • 法定公益金 :5%至10% ,新公司法可不提; • 任意盈余公积金:企业自定 。
(二)税后利润分配的程序 ------可供分配的利润 (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三)提取公益金;------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四)支付优先股股利; (五)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六)支付普通股股利。------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自然补亏 (2)盈余公积补亏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提取公积金与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贷:应付股利 • 转作资本 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的利润 贷:实收资本
第四节 利润清算 一、利润清算的会计处理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核算
一、利润清算的会计处理 图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应付利润 ――转作资本的利润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核算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指对本年度发现或发生的,影响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所作的调整。 (一)内容 (二)账户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三)会计处理 实例:
(一)内容 • 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到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发生的,属于报告年度或以前期间的销售退回业务; • 在本年度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减值,或需要对已确认减值进行调整的事项; • 以及在本年度发现以前年度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所作的调整事项。
(三)会计处理 • 涉及损益类账户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均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中核算; • 涉及调整以前年度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中进行核算; • 涉及其他账户的事项,在各有关账户中进行核算。
【实例】B公司2005年3月同意A公司退回2004年11月购买的商品一批,开出增值税红字发票,计100 000元,增值税17 000元,当日从银行汇出退货款117 000元。商品退回入库,成本70 000元。B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按税后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1) 2005年3月冲销商品销售收入, (2)冲销商品销售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00 借:库存商品 70 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 000.00
=(100000-70000)×33%=990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 9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 900.00 (3)调整相应多计提的所得税 多计所得税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未分配利润 (5)调整多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金 多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 1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100.00 =20100×10%=2010(元)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 01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