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627 Views
中关村软件 园 情况介绍. 邓延嵘 dengyr@zpark.com.cn. 园区建设概况 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园区未来发展规划. 主要内容. 总占地面积 260 公顷 , 其中 : 一期 139 公顷 , 二期 121 公顷 总建筑规模 203 万平方米 , 其中 : 一期 70 万平方米 , 二期 133 万平方米. 园区产业整体发展概况. 2009-2011 年度园区产值分布(单位:亿元人民币).
E N D
中关村软件园 情况介绍 邓延嵘 dengyr@zpark.com.cn
园区建设概况 • 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 园区未来发展规划 主要内容
总占地面积260公顷,其中: 一期139公顷,二期121公顷 • 总建筑规模203万平方米,其中: 一期70万平方米,二期133万平方米
园区产业整体发展概况 2009-2011年度园区产值分布(单位:亿元人民币) 园区入驻企业219家、从业人员2.96万人。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 319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32.9%,出口规模达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
园区产业结构 1、按企业类型 从企业类型分布看,产品和解决方案类企业产值规模最高,占49.7%,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类企业,占25%,软件技术与服务外包类企业占17.1%。 2011年园区产业结构-按企业类型分布
园区产业结构 2、按企业规模 2011年度园区产业结构-按企业规模分布 2011 年度大型企业产值集中度极高,占园区企业总产值的93.4%,达到298 亿元。
特点1:绿色低碳的专业园区 • 2011年,园区每万元GDP消耗0.0087吨标准煤,仅为北京市平均值的 1.5%,体现出高端、高效、高附加值、微能耗、零污染的绿色产业特征,是典型的高技术服务业。 中关村软件园与北京市其他产业单位能耗对比
特点2:产业集群特征明显 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形态,形成五大特色产业集群 独立软件开发(ISV)产业集群:以IBM、Oracle、汉王、启明星辰、广联达等为代表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数据库、行业应用管理软件、信息安全等; IT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以文思创新、软通动力、博彦科技、TCS等为代表的ITO、BPO产业; 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以中国银联、路透集团、工总行信息中心等为代表的金融信息服务业; 计算机通信:以信威通信、天元网络、亚信、为代表的数据通信、无线通信产业; 互联网服务产业集群: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等互联服务产业。
园区大型企业产值占园区企业总产值93.4%,目前已有上市企业(含分支机构)23家(占一级客户40%),其中入园后上市企业12家,总融资额约为78亿元,2011年上市企业4家,融资规模达22亿元。园区大型企业产值占园区企业总产值93.4%,目前已有上市企业(含分支机构)23家(占一级客户40%),其中入园后上市企业12家,总融资额约为78亿元,2011年上市企业4家,融资规模达22亿元。
特点3:自主创新活跃 • 中关村软件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 园区企业汉王科技、中科大洋、信威通信、曙光信息、和协航电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约占中关村总数的10%),和协航电获得特等奖1项。创制了TD-SCDMA、McWill共2项国际标准。 • 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布局内软件企业16家,占全国的9%。瑞斯康达、文思、汉王、博彦、亚信联创、华胜天成、东软、天元网络、广联达、中科大洋、中联竞成、北测教育、飞舞天地、百度、启明星辰、南瑞科技 • 2011年园区共有知识产权4712项,较2010年增加98.6%。
21.9%的企业设置专门产权部门 2010-2011年度园区知识产权数量 2010-2011年度园区知识产权数量 • 调研数据显示,园区有专职部门的企业占总量的21.9%,无专职部门但有专职人员的占27.4%,两者总量占企业总量的近50%。
园区产业特点4——高端引领 产业高端 • 专注于基础、工业、军用等高端软件的研发。 企业高端 园区大型企业27家,大多为全球知名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行政中心、市场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1家,瞪羚计划企业11 家,十百千工程企业12 家,累计孵化留创企业107 家,总部在京企业近80%,总部经济特点突出,获得各类国家级认证高端企业(含分支机构)累计达22 家。 人才高端 园区硕士以上占20%以上.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和“科技北京”领军人才等共计31人。
园区高端人才集中度超过平均水准 园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分高端人才密度对比 (单位:人/平方公里)
园区产业特点5——国际合作密切 国际化企业规模 • 2011年,园区共有来自8个国家的20多家国际企业,外资企业达34家,外籍员工达1690人。 • 44家园区企业拥有海外分支机构,海外分支机构数量达128家。 外籍人员规模 分支机构区域分布
国际创新 • 7家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11家企业加入国际组织,国际知识产权授权数达57项。 部分参与国际组织的企业列表 部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列表
园区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园区企业集聚效应初显,产业发展迅速。其中,云计算企业40家,移动互联网企业28家。 云计算 园区云服务产业链协同发展(SaaS企业占云计算企业总数的65%,PaaS占22.5%,IaaS占27.5%),在私有云、云应用、PaaS及云安全领域优势明显,以IBM、联想、百度为代表的云企业在云计算标准领域拥有话语权。
园区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移动互联网 园区移动互联网企业涉及金融、医疗、教育等诸多行业,覆盖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芯片制造、终端制造、平台及网络、移动应用和移动安全,在移动应用领域优势明显。
科技金融 线上平台——中关村软件园科技金融服务超市专题网站正式启动 及时发布园区融资需求和金融产品信息 设立政策性资金集中发布窗口等专题,充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超市大赢家”等系列线上活动专题的系统开发与现场同步直播工作 线上 网站 成立中关村软件园科技金融服务超市,编写《中关村软件园科技金融服务超市导引手册》; 举办“超市大赢家”投融资项目对接活动 中关村软件园上市公司沙龙正式成立 开展园区企业信用征集、评级,打造信用园区 线下 活动
人才培训与服务 举办“2012年中国软件行业校企合作论坛”。 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软件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 中关村软件园技术大讲堂启动。 举办中关村软件园人才服务平台人才对接会。 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多所院校开展产业研合作,与CSDN、CBD教育、传习教育等多家机构开展企业实习实训活动。
园区二期建设新目标——指导思想 一个中心: 率先在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两个重点: • 成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核心区:示范区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在软件及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中形成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和产业话语权的产业集群 • 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大力培育云计算、移动互联、服务外包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
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发展内涵: 环境清新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高度聚集,自主创新活跃,推动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