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第二章 遗传和变异

第二章 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分子遗传学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这就是 遗传现象 。 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金丝猴的后代仍然是金丝猴. 牛的后代仍然是牛. 单击画面继续. 讲授新课. 我们知道,子代和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亲代将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传给了后代,那么什么是遗传物质呢?.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遗传和变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分子遗传学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2. 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这就是遗传现象。 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金丝猴的后代仍然是金丝猴 牛的后代仍然是牛 单击画面继续

  3. 讲授新课 我们知道,子代和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亲代将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传给了后代,那么什么是遗传物质呢? 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研究,人们了解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起着主要作用。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那么,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请看下面两个著名的实验。 单击画面继续

  4.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 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 尾的外部都有由蛋白质组 成的外壳(头膜和尾鞘), 头的内部含有DNA。 单击画面继续

  5. 头膜 DNA 尾轴 尾鞘 尾丝 基片 实验原理:噬菌体主要由头部(含DNA)和尾部(含蛋白质)组成。一般来说,蛋白质含S不含P,而DNA含P不含S。因而可将噬菌体内的S和P分别作同位素标记,用放射性元素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32P,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一种噬菌体的模式图 单击画面继续

  6.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 细菌 细菌染色体 单击画面继续

  7. 侵入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首先,噬菌体的尾端吸附在细菌的表面 然后, 噬菌体通过尾轴把DNA全部注进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体外,不起作用。 单击画面继续

  8. 侵入 合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噬菌体的 DNA 在细菌体内,使细菌本身的 DNA 解体,同时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噬菌体自身的 DNA和蛋白质, 单击画面继续

  9. 侵入 合成 组装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这些新合成的 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个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单击画面继续

  10.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最后,这些噬菌体由于细菌的解体而被释放出来,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单击画面继续

  11.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动画 吸附 单击画面继续

  12. 这些噬菌体在大小、形状等方面,都保持原来噬菌体的特点。由此可见,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种情况足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单击画面继续

  13.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转化实验。 • 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类荚膜,无毒。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可致死。

  14. 为什么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能够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呢?为什么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能够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呢? 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上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格里菲思的结论:被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

  15. “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DNA的纯度越高,转化的效果就越显著。由此可见,转化因子就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 所谓转化是指从甲种细菌提取出转化因素(即遗传物质)来处理乙种细菌,使乙种细菌获得甲种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

  16. 结论 1、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 DNA,其中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由于细胞中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所以说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单击画面继续

  17. 主要在染色体上 细胞质内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生物的遗传方式 二、DNA的分布 (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例:叶绿体和线粒体 单击画面继续

  18. 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三、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NA具备作为遗传物质的以上条件。 单击画面继续

  19. 生物体内有没有 其它物质做遗传物质呢? 有,还有RNA!

  20. 四 遗传物质的种类 DNA(脱氧核糖核酸) —主要的遗传物质 目前,已有充 分的科学研究资料 证明,绝大多数生 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RNA(核糖核酸) 有些病毒(如烟 草花 叶病毒),它们不含有DNA, 只含有RNA。 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单击画面继续

  21. 课堂小结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单击画面继续

  22.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 ( ) : A.它的含量很少 B. 它不能自我复制 C. 它与新陈代谢无关 D.它的种类很多 2、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 ) : A. 核酸 B. 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 脱氧核糖核酸 D. 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B A 单击画面继续

  23. B、C •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间接说明了DNA(   )A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 能进行自我复制,上下代保持连续性。 C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4、生物界这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蛋白质多种多样。 B DNA分子的复杂多样。 C 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 D 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多样。 B

  24. 答案:1 2 3 二、判断题:(若是错误的,指出错处) 1、由于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所以生物的遗传就是指细胞核遗传。 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整个进入细菌的体内,其蛋白质和DNA共同进行子代噬菌体的复制。 3、人的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因此DNA和RNA都是人的遗传物质。 (错) (错) (错) 单击画面继续

  25. 本节内容结束!

  26. 释放 合成 吸附 侵入 组装 返回

  27. 释放 合成 吸附 侵入 组装

  28. 返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