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43 Views
基于“实物”的博物馆教育.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一、博物馆实物. 博物馆实物:博物馆收藏的具有物质实体的物件,包括人工制品、标本、文书、图片和影像载体。 博物馆实物特性: 物质:物体,实在的物品。 原件:原始物件。 真实:特定条件的产物。仿制品应明确标示。 唯一:仅此一件。. 博物馆实物的功用: 证物:客观世界发展与人类知识科学性的见证。 知识:认识客观的自然、社会世界。 记忆:人对客观世界和自我认知过程的反映。 博物馆:博物馆特色,博物馆业务基础,博物馆业务特色,博物馆教育环境。. 博物馆实物的不同视角.
E N D
基于“实物”的博物馆教育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一、博物馆实物 • 博物馆实物:博物馆收藏的具有物质实体的物件,包括人工制品、标本、文书、图片和影像载体。 • 博物馆实物特性: • 物质:物体,实在的物品。 • 原件:原始物件。 • 真实:特定条件的产物。仿制品应明确标示。 • 唯一:仅此一件。
博物馆实物的功用: • 证物:客观世界发展与人类知识科学性的见证。 • 知识:认识客观的自然、社会世界。 • 记忆:人对客观世界和自我认知过程的反映。 • 博物馆:博物馆特色,博物馆业务基础,博物馆业务特色,博物馆教育环境。
博物馆实物的不同视角 • 宣教:突出物件的客观性、权威性,不容置疑。 • 教育:突出物件的工具性、知识性,知识载体和证据。功用性。 • 学习:关注物件的客观性、解读性,解释和验证的对象,证据与关联。解读和参考性。
博物馆实物理解 –生涯 • 生涯:对物本体和存续过程的理解,说明物件的使用状况。原始功用,衍生功用,后生功用。 • 内涵信息。 • 传世阶段:经历过程,功用变化,内涵富集。制作,原产地,功用,交易,使用,改制,…… • 收藏阶段:发现,入藏,研究,使用。(流传有序)
博物馆实物理解 –艺术 • 艺术:通过实物的制作,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了解人的制作能力。反映人的认知、需求和诉求,特别是精神需求。理解人的想象力和精神发展状态。 • 技艺:对材料的认识,加工能力。 • 审美: • 艺术:创作材料,创作方法,图像解读。
博物馆实物理解 –文化 • 文化:博物馆实物的历史、社会环境解读。自身文化特点,与他文化的交流。 • 时间、地域:原生,交换,使用,废弃。 • 使用痕迹:使用方式,使用痕迹。 • 意义与价值:与特定事件、人物、技术的关系。
二、基于实物的教育 -艺术导向 • 教育目的:增进和支持学习者的发展。增进美的感受和理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个性完善发展。 • 教学目标: • 欣赏:特定艺术作品的观赏,理解其艺术表现方式。 • 理解:艺术品的特点和价值。 • 包容:不同艺术风格、流派特点的理解。
教学内容: • 美术知识,艺术史,艺术批评。 • 技法,内容,背景,价值。 • 教学方法: • 观察,摹写,提问,分析,评价,创作。 • 关注艺术作品的细节。 • 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 • 儿童:与自身经验的联系。 • 少年:与知识的联系。 • 成人:不同观点的交流。
实物教育 -历史导向 • 教育目的:通过实物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增强人文关怀,加强社会道德素质。 • 教学目标: • 传承:历史感。文化渊源。 • 认同:当下文化认同。 • 发展:社会发展。
教学内容: • 了解历史物件。了解相关历史事实、事件、社会背景、文化特性。 • 因果关系。事实与解读。 • 教学方法: • 物件:观察,提问,研究,结论。 • 生活:体验。 • 方法: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 提问:何物,功用,何时,何地,何人,变化, 原因……
实物教育 –知识导向 • 多见于科技类博物馆。 • 各类生物、矿物标本。 • 将抽象的概念、知识用生动的设施、方法展示。 • 教学目的:证明知识的客观理性,激发科学兴趣,学习运用科学研究资料,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 教学方法: • 演示、观摩、操作、体验、 • 提问、假设、试验、结论、假设……
参考图书 •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孙机:仰观集 • (英)尼尔·麦克格雷德: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 (美)乔治·海因:学在博物馆
三、教育活动 • 实物选择:可视可问,与经历有交集;内容丰富,典型,知名度,较高的辨识度。 • 艺术类侧重物品本体;历史类侧重相关事件。 • 活动设计:对象,学习目标(知识,能力),兴趣,观察,提问,互动,参与,创作, • 活动实施:活动方案,场地,设施,时间,人员,参与者管理,
教育活动 • 对象,场地,活动内容。 • 对象 • 单件:观察、提问、理解;扩展。 • 器物组合:分类、组合、联系、关系、意义 • 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联系、变化、分析 • 场地 • 展厅 • 教室 • 户外
活动组织 • 明确教育目的目标 • 研究,确定主题和叙事结构、内容 • 选择典型物件 • 活动程序 • 培训教师、辅导员 • 建立知识库 • 活动主要阶段:导入,观察物品,提问,讨论,报告结论,总结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