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37 Views
地 ç† ç§‘ 作 æ¥. â—Ž ç 級:七年 16 ç 8 號 â—Žå¸ç”Ÿå§“åï¼šæž—æ˜ è¾° â—Ž 指導è€å¸«ï¼šæˆ´è¨€å„’è€å¸«. 〠自然環境 】 â—Ž 地ç†ä½ç½® é¹¿æ¸¯éŽ®éš¸å±¬å½°åŒ–ç¸£ï¼Œä½æ–¼å½°åŒ–平原西北邊鹿港溪å£åŒ—岸。 æ±æŽ¥ 秀水鄉 , 西瀕 è‡ºç£æµ·å³½ , å—以 鹿港溪與 ç¦èˆˆé„‰ 為界, 北以 番雅æºèˆ‡ 線西鄉 〠和美鎮 為界,是國內一個著å的文化å¤éŽ®ã€‚é¹¿æ¸¯å…¨éŽ®é¢ç© 71.802 平方公里為一狹長市å€ï¼Œè¥¿åŒ—到æ±å—é•·é” 2 公里,ä¸éƒ¨æœ€å¯¬è™• 750 公尺。
E N D
地 理 科 作 業 ◎班 級:七年16班8號 ◎學生姓名:林映辰 ◎指導老師:戴言儒老師
【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鹿港鎮隸屬彰化縣,位於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北岸。東接秀水鄉,西瀕臺灣海峽,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為界,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和美鎮為界,是國內一個著名的文化古鎮。鹿港全鎮面積 71.802平方公里為一狹長市區,西北到東南長達2公里,中部最寬處750公尺。 在地形上,鹿港屬於濁水溪平原的一部份,地勢低平,全境高度均在海拔十公尺以下。今日因外海及鹿港溪嚴重淤沙,造成街市遠離海岸。全區可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及潮埔地﹝海埔新生地﹞三個部份。
◎氣候型態 1.鹿港屬於「臺灣西部與群島冬乾溫帶氣候(CWA)」, 具有夏季炎熱、冬季涼爽、年溫差小、雨量集中、 乾季明顯等特色。 2.年均氣溫為攝氏22.1度,七月月平均溫28.3度是最 熱月,一月月平均溫14.2度則是最冷月。 3.一年均降雨量雖超過一千毫米,但夏雨冬乾的現象 非常明顯。因梅雨期通常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 故六月的月平均降雨量最高。 4.夏雨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夏季季風和颱風所帶來的 豐沛水氣。 5.9月到隔年3月期間,強勁的東北季風帶來大量塵 沙,形成當地著名「九降風」。
【人文特色】 ◎歷史變遷 「滄海桑田」可用來形容鹿港歷史環境的變遷。在十七世紀,荷蘭人即以鹿港為台灣貨品的輸出要港,乾隆49年(1784)年鹿港被指定為與泉州蚶江對渡的正口,成為台灣中部的門戶,當時街道上加頂棚的商店櫛比鱗次,形成知名的「不見天」店街奇景;本世紀初因民風保守,拒絕縱貫鐵公路通過,加上港淤,使鹿港從全台第二大都市變成小城鎮,然正因如此,鹿港的傳統風貌才得以保留下來。
【人文特色】 ◎歷史變遷 乾隆50年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間尤其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在台灣發展史上曾擁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中二鹿之盛名,從清代中業流傳至今,而當年顯赫的經濟、軍事、交通造就了鹿港的繁盛,如今鹿港雖已沒落不再繁華,因此它為後人留下的是完善且豐富的歷史資產,然而穿梭於鹿港的大街小巷裡,幾乎無處不見古蹟、廟宇,「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更是鹿港最大的特色,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鹿港是複雜而迷人的小鎮,值得深度探索。
【人文特色】 ◎歷史變遷 在清末日治初期,因濁水溪氾濫,鹿港港囗壅塞,港勢漸走下坡,雖然不如昔時繁榮,但日本政府仍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准與外國通商,與大陸之貿易猶為興盛。迨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以後,與大陸之貿易遂斷絕,乃成為廢港。雖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陸帆船曾一度恢復往來貿易,但仍只是曇花一現,國民政府撤台後又告關閉。此後,鹿港經濟一落千丈,許多居民被迫出外謀生,稱為「鹿僑」。
◎傳統建築 鹿港最迷人的便是一些有老房子的古街巷,其中以門面窄,屋深長的店最具特色,這種樓井式建築如今只能在中山路的「元昌行」、古市街及鹿港民俗文物館裡看到;其他像中山路上新舊參半的店屋,則是日據時代因拓路被拆去第一進,而加添現代的牌樓面。 另外,鹿港的古廟集藝術之大成,為建築之精華,值得細細鑑賞。
◎傳統工藝 昔日女性若有鹿港傢俱做嫁妝是非常體面的,可見鹿港手工藝之精巧,在今中山路上仍可發現許多罕見的傳統手工藝店,較知名的有木工、製扇、製香、錫雕、製燈籠……等,其薪傳藝師之多高居全省首冠,遊鹿港千萬別錯失見識藝師的風采!
◎古鎮美食 鹿港的傳統茶點聞名全省,以酥脆不沾牙的「粩」、及綿密香滑的「糕」為主,老店有「玉珍齋」、「鄭興珍」;此外,「洛溪春」的龍晴酥,及隨處可見現做的牛舌餅、麥芽酥亦別具風味。
◎民俗慶典活動 *農歷3月23日為媽祖誕辰,天后宮會舉行盛大 的慶典活動,非常熱鬧。 *農曆5月5日端午節,舉辦龍舟競賽及全國民 俗才藝活動,前後數日狂歡沸騰,熱鬧的人 潮將全鎮擠的水洩不通。
【代表特色】 1.天后宮 今日的天后宮為1936年所重建,主祀的媽祖為海上守護神,據說當年清廷就是靠媽祖的保佑 ,才能順利取得台灣,此後便將神像留在鹿港祭祀,昔日鹿港海上活動頻繁,因此供奉媽祖的天后宮香火鼎盛;今日富麗的天后宮其建造技師皆一時之選,大川殿尤其是集名家之精華,後殿有「鹿港媽祖文物館」供免費參觀。
2.中山路手工藝坊 中山路是鹿港最熱鬧的街道,傳統的手工藝店林立,神轎雕刻店可看到神明遊行時的交通工具「神轎」的製作,見識到精湛的木工與彫刻技巧;神像雕刻店則保留了泉州風格的雕刻技法;傳統木製傢俱店的用料、手工精緻,以供桌為多,其他還有製扇、製香、錫雕、製燈籠……等。
3.古市街 即今之埔頭、瑤林、大有三條街道,曲折的紅磚巷道兩旁林立著重新整修過的舊式店屋,其奧妙的內部格局和舊式外觀耐人尋味,在此可找到若干老鹿港的風貌。 4.吳敦厚燈籠舖 眉鬚花白的薪傳獎老藝師正專注的編繪著棉紗燈籠,在這位國寶級藝師的店內、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燈籠、以及製作傳統燈籠的全部過程,千萬不要錯過。
5.半邊井 昔日只有富人有能力鑿井,基於愛心,便把井一半自用,一半供沒錢鑿井的人自由取水,現雖已廢棄不用,只剩填滿泥土的井口,但仍可充分表現鹿港人甘霖均霑的人情味。 6.施金玉香舖 走進這家二百多年的老香舖,迎鼻一股檀香味,祖傳的香料配方與嚴謹的手工製法,加上鄰近各廟宇,創造出施金玉「鹿港香」的百年傅奇。
7.九曲巷/十宜樓 即金盛巷,從前為防盜賊侵入,並防止九降風肆虐,遂將巷道築成迂迴曲折狀,故過去有「曲巷冬晴」的雅譽,遊客在現代的九曲巷中,尚可感受奇妙的空間感;巷中有一走廊橫空而過,連通兩頭的即傳說中從前文人緊會的場所「十宜樓」,旁邊為早期的防禦建築「鎗樓」。
8.萬能錫舖 錫器是昔日宗教與婚嫁上的必備之物,本店由陳姓薪傳獎藝師主持,已是傳承四代的技藝,玻璃櫥內展示各式銀白亮麗的錫器,幸運的話,還可看到陳師父現場磨錫。 9.鹿港民俗文物館 歐式建築的民俗文物館在古樸的鹿港中,顯得格外突出。此處本為當地富商辜顯榮的豪邸,後來捐出展示一些頗具特色的文物收藏晶;觀賞本館可分三點出發:華麗的建築外觀、繁複的空間格局及豐富的傳統民俗文物。
10.意樓 意樓的圓窗以瓦片堆砌出葫蘆與古錢的窗花,象徵福與富,別緻的窗花是鹿港巷弄裡常見的風情。
11.龍山寺 創建於17世紀, 1786年才遷至今址,歷經數次整修,始見今日之大格局,龍山寺壯觀精緻,是公認台灣現存最完整最美的清代建築,其建築之精良、雕刻之巧妙居全省寺廟之冠,如高大挺秀的山門、結構之細冠蓋全台的藻井、名畫家郭新林的經典彩繪、架構獨特的戲亭及雕窗、石雕……等,無一不美;本廟又特別寬敞寧靜,兼具祭祀與潛修之用,有別於一般以香火為導向的寺廟,龍山寺無論在歷史、空間格局或建築藝術上,都值得您用心靈去感受。
12.文開書院/文祠/武廟 集廟、祠、書院建築於一處,可謂全省罕見的奇特結合,本地為文教建築與財神信仰的集合體。文開書院開書院制度之先,培育了許多鹿港文化精英;文祠曾設立過鹿港最早的藝文團體,其兩壁為近代鹿港知名言法家的作品;武廟主祀義勇的關公,又因其長於理財和會計,被商人推崇為「商業之神」,故香火不斷。
※資料來源: •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http://www.taiwan.net.tw/w1.aspx • 彰化縣政府http://www.chcg.gov.tw/ • 鹿港鎮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lukang.gov.tw/ • 奇摩圖片網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 • 彰化縣古蹟暨歷史建築資訊網全球http://mus.bocac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