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06 Views
医院感染隔离技术. 医院感染管理科. 隔离技术 标准预防 血液、体液传播预防措施 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保护性隔离. 防护技术与用品使用方法 手卫生 口罩 护目镜、面罩 手套 防护服 防水围裙. 主要内容.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 病人. 病人.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 ×. 空气、飞沫、接触. 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 标准预防 ( Standard Precautions ).
E N D
医院感染隔离技术 医院感染管理科
隔离技术 标准预防 血液、体液传播预防措施 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保护性隔离 防护技术与用品使用方法 手卫生 口罩 护目镜、面罩 手套 防护服 防水围裙 主要内容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
病人 病人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 × 空气、飞沫、接触 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 •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提出了“标准预防”的概念 • 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 •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 •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标准预防措施 • 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消毒处理;避免可能会造成锐器损伤的操作,如用后的针头不可回套针帽。
血液、体液传播预防措施 • 主要用于预防HIV、HBV、HCV、梅毒、淋病等的传播,按要求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具体隔离操作程序(以手术、分娩为例) • 1、术前、产前,医生与病人谈话、签字; • 2、手术、分娩安排在隔离手术间、隔离分娩间进行; • 3、使用一次性的物品:腹包、产包等; • 4、在目前条件下,器械使用后先浸泡消毒,再处理; • 5、医护人员穿一次性手术衣、戴双层手套、戴护目镜、穿鞋套; • 6、手术中传递器械应避免手对手直接传递,须使用弯盘等传递容器; • 7、利器必须直接放入利器盒; • 8、医疗垃圾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注明标签、扎紧袋口,送医疗废物存放室; • 9、医护人员脱手套后应规范洗手; • 10、交代护工在清洁工作前做好自身防护,穿隔离衣,戴好手套,先收拾垃圾,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无影灯、手术床、器械台等)及地面,通风干燥后紫外线消毒1小时; • 11、如果是产妇,产前、产后还涉及到母婴阻断抗病毒用药的问题; • 12、术后,医生再与病人谈话、签字。
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 主要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如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等的传播。
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 “接触隔离”标志; • 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 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患者时须戴手套; • 预计与患者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 离开患者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 • 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 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 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 • 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 • 该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 • 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 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 患者出院后,应对隔离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 主要用于预防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的传播,在接触隔离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措施。
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 病历夹封面请贴黄色“飞沫隔离”标志; • 隔离于单间,也可与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同居一室,室内空气必须直接排出室外; • 给患者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飞沫溅出; • 在患者的房门挂上“止步”警告牌; •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房间,应戴手套和N95口罩; • 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戴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 尽快将患者转诊至传染病院,同时通知转运车辆和接收患者的医护人员该患者的初步诊断,以便接收方做好事先的传染预防准备工作; • 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应对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以及空气进行彻底消毒。
空气传播预防控制措施 • 主要用于预防结核、SARS等的传播,在飞沫传播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做好相应措施。
空气传播预防控制措施 • 病历夹封面请贴蓝色“空气隔离”标志; • 安置于负压病房; • 建议接触严重开放性肺结核的医务人员首先要进行结核感染的初步检查,在此之后3个月要复查。对于结核菌试验由阴转阳的医务人员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进行预防治疗。
保护性隔离 • 是保护易感人员如肿瘤化疗、烧伤、粒细胞缺乏等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免受感染的防护措施。
保护性隔离措施 • 患者放置在正压病房内,如没有条件提供正压病房,予以单间隔离;注意口腔卫生,建议采用洗必泰漱口,每天至少4次;尽量不与其他无关人员接触。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穿戴口罩、帽子、隔离衣(接触患者面为清洁面);患感染性疾病期间,不得进入隔离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室;治疗、护理应有计划的集中进行,减少出入室的次数。家属及访客尽量不进入隔离室内探视。必要时,应做好手卫生,并戴口罩;疑患感染时,不得探视;不得携带鲜花、宠物入室。环境管理保证隔离室内压力高于走廊;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
防护技术与用品的使用方法 • 包括手卫生、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的使用。
手卫生(hand hygiene) • 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hand hygiene) • 洗手(handwashing)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 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主要为酒精擦手液即ABHR,alcohol-based hand rubs)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You've got the whole world in your hands... PLEASE WASH THEM NOW !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洗 手
六部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手卫生指征 •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 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 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BHR)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手卫生方法 • 1. 洗手:湿手:用水打湿双手;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小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大部分确实是用大褂的背部擦干的!!! 白大衣是首选 甩手运动第二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2. 手消毒 •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涂抹手的所有皮肤,揉搓方法参照洗手方法中的揉搓步骤;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项 • 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肠道病毒EV71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尽量选用含有护肤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不可用消毒盆浸泡做为医务人员的卫生手消毒方法;应加强对护工和保洁工人的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进入病室探视患者前,和结束探视离开患者时,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进行手卫生;
口罩 • (1)外科口罩: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至里面,中曾有过滤作用,可阻隔空气中5μm颗粒>9 0%,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
N95口罩 • 95代表其过滤效能达至少达95%效能,口罩与脸部密贴良好且口罩未湿透的前提下,N95口罩对颗粒0.3微米的飞沫可以过滤95%以上。
滤过率可达90% 滤过率仅达20%
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 将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将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上方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根据颜面部形状,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N95口罩佩戴方法 • 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手穿过口罩头带,金属鼻位向前 • 戴上口罩并紧贴面部,口罩上端头带位放于头后,然后下端头带拉过头部,置于颈后,调校至舒适位置 • 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 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护目镜、防护面罩 • (1)应用指征①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如为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替代护目镜。②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人; (2)佩戴注意事项:非一次性使用的防护镜或防护面罩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防护面罩 一次性面罩
PPE 眼罩、面罩 • 护目镜, 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 • 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手套 • 清洁手套①应用指征:①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②接触污染物品②注意事项诊疗护理不同的病人之间要必须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必须进行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无菌手套 • 应用指征:医务人员进行手术;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①戴手套的方法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掀起另一只袋口,已带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②脱手套的方法一手捏住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防护服 • 分为一次性的和复用的防护服1、应用指征(1)、有可能受到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 • (2)、对病人施行保护性隔离时,如护理大面积烧伤病人、骨髓移植病人以及大创面换药;(3)、对感染性病人如传染病人、特殊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等实施隔离。
复用防护服的穿脱方法 • ①穿法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后露出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颈后带子系好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 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
②脱法: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消毒双手后,解开颈后带子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后将污染面向里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②脱法: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消毒双手后,解开颈后带子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后将污染面向里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
一次性防护服穿脱方法 • ①穿法无论是连体还是分体防护衣,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带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
②脱法分体防护服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下衣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连体防护服脱连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从上向下将污染面向里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②脱法分体防护服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下衣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连体防护服脱连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从上向下将污染面向里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
注意事项 • 穿防护服之前要检查防护服有无破损。 • 穿防护服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操作活动。 • 穿着防护服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 防护服有渗漏或破损应立即更换。 • 脱防护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防水围裙 • 应用指征:清洗内镜等医疗器械;可能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 • 注意事项: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防水围裙不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