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83 Views
18 、落压零件成形. 主要内容.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特点. 落压零件的毛料. 落压成形. 落压校形. 落压零件的典型工艺流程.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特点. 一、特点. 1 、落锤冲击力的大小可根据成形需要在机床额定范围内灵活控制。在落压成形过程中,可以猛击,可以慢下轻压,也可以停留短时间保压。 2 、在落压成形过程中,为防止毛料或工件出现死皱、破裂或错位,可视具体情况灵活地垫橡皮或层板,逐次、渐进地成形;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穿插平皱、消皱、“收”料、“放”料以及切边与开孔等辅助性加工。
E N D
18、落压零件成形 主要内容 •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特点 • 落压零件的毛料 • 落压成形 • 落压校形 • 落压零件的典型工艺流程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特点 一、特点 1、落锤冲击力的大小可根据成形需要在机床额定范围内灵活控制。在落压成形过程中,可以猛击,可以慢下轻压,也可以停留短时间保压。 2、在落压成形过程中,为防止毛料或工件出现死皱、破裂或错位,可视具体情况灵活地垫橡皮或层板,逐次、渐进地成形;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穿插平皱、消皱、“收”料、“放”料以及切边与开孔等辅助性加工。 3、落压成形能够加工因外形复杂而其他工艺方法不能或难以成形的飞机钣金零件。 4、落锤构造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开敞性好,开启高度及台面尺寸大,可成形零件的尺寸范围广。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特点 5、所用模具(落压模)结构简单,费用低,制模周期短;适合飞机“品种多、批量小、变化快”的生产特点。 6、成形的零件准确度及表面质量较差,废品率较高。 7、 落锤开动时噪声大,安全性及工作条件较差,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操作。 8、落压成形是半机械半手工的成形方法,适用于中、小批生产。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特点 二、注意事项 1、镁合金、钛及钛合金零件应在加热状态下成形或校形。控温、测温、润滑与保护等有关问题,按专用工艺规范或生产说明书执行。其余材料在室温下成形,有特殊要求时,按专用工艺规范执行。 2、不锈钢零件在使用铅、锌、锡、铋、镉基合金模具成形及校形后,应进行清除污染处理。 3、 在温度高于350℃条件下成形或校形的钛及钛合金零件,在交付使用前应进行酸洗,以清除氧化皮及表面污物。为避免钛及钛合金工件与镀有或含有铅、锌、锡、铋、镉基合金的模具、夹具或工具直接接触,成形时,必须用隔离材料将其与零件隔开。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特点 三、落压零件的分类及结构工艺性要求 1、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7种类型,即整流罩、盒形件、加强框、板弯梁、半管、波纹板和复杂蒙皮。 2、结构工艺性要求 落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见表18.1
落压零件的毛料 落压零件的毛料可分为两类,一类加工艺余量,一类不加或基本未加工艺余量。我国飞机工厂习惯上把前者称为毛料,后者称为展开料。 由于在落压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规律不易掌握,再加上落压模无压边及定位装置,零件容易窜动。因此,落压成形用的毛料需要放出足够的工艺余量;否则,会产生废品。 落压成形零件的毛料尺寸,一般很难用公式计算,需按零件或模具进行测量,并按实践经验初步确定工艺余量;再经过试生产及批量生产,逐步修正,方可定型。毛料、展开料的确定方法,见表18.2。
落压成形 一、落压成形方法的种类 1、 按材料变形方式分类 落压成形按材料变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拉伸式、压缩式和混合式三种。拉伸式亦称凹模法成形,压缩式亦称凸模法成形,混合式亦即混合法成形。 2、 按落压模套数分类 按零件几何外形的复杂程度、技术要求、材料种类和状态以及厚度等不同情况,可采用单套模成形、多套模成形(即过渡成形)和组合成形(即先用别的工艺方法预成形,再用落压成形)。
落压成形 二、落压成形方法 1、单套模成形法 大多数落压零件可用单套落压模,经过一次或多次锤击,达到最终尺寸和形状。 用单套模落压成形时,多数零件可以直接落压成形。但有的需要成组成形,有的需要垫橡皮或垫层板成形。材料薄的零件可以重叠落压成形。 2 多套模成形法 对于几何外形很复杂的双曲面零件,如翼尖、机头罩、机尾罩、平(垂)尾翼根部的整流包皮、椅盆、风档、起落架护板及各种舱门口框等,用单套落压模不能或很难成形。这时需采用多套落压模,用逐步过渡的办法成形,从而使毛料或工件变形缓和、均匀。这种方法也称过渡成形法。过渡成形使用的落压模称过渡模。过渡成形后,必须进行落压校形。
落压成形 二、落压成形方法 3、组合成形法 为改善零件的变形条件,合理分配变形量,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产品质量,落压成形可与其它钣金工艺方法组合进行,组合成形的方式及适用范围,见表18.5。
图18.3加大圆角法 图18.5翼尖、整流罩的贮料形式
落压校形 为减少手工修整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充分利用落压校形。 1、 落压模校形 用落压模校形代替工件的手工修整(特别是淬火后的修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落压校形用的下模可与修整工件用的模胎合用(即“模胎代下模”),以减少工装数量和它们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但下模型面的准确度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在使用前,必须按其制造依据,检查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2 、缩口圈校形 以压缩式落压模(即下模面为凸形)成形或校形盒形件(如椅盆)时,可用缩口圈辅助校形,以便使零件四周贴模并消除转角处的皱纹,见图18.6。
落压校形 3、橡皮容框校形,是利用落锤锤头向下冲击的能量,通过橡皮块传递压力,将零件校正贴模。 深度不大的中小型零件,如整流罩、半管盒形件、隔框框板等,可在落锤上用橡皮容框校形。 4、保证零件质量的措施 (1 ) 落压模质量控制 落压模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当按零件的工装技术要求制造和验收(过渡模除外)。金属落压模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l.6 m。使用前,应检查落压模型面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后,应及时油封并妥善保管、存放。当发现有故障时,应及时返修。
落压校形 (2)毛料质量控制 在下料和成形工序之前,都应检查材料的牌号、厚度、表面质量、清洁程度及有无毛刺。 下料后,应去除毛料上的所有毛刺,并擦净表面的油污和切屑等杂物。 (3)落压成形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a.在落压成形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措施消皱,防止形成尖皱或死皱,并避免工件开裂。对重要受力件的关键部位,要作一些变薄量的抽检。 当发现在零件有效边缘以内(非余量部位)形成尖皱或死皱时,严禁用金属锤将其敲平,应按废品处理。当发现零件变薄超差或出现裂纹时,应及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只有待原因查清并采取改进措施以后,方可继续操作。
落压校形 b. “收”料和“放”料时的施力点,应限制在距零件边缘约5mm以外的工艺余量处。 c. )按适航条例规定,一般不允许用金属锤敲修零件,而应使用夹布胶木锤、塑料锤或尼龙锤进行操作 d.应尽可能用落锤或其他钣金校形设备及机械化工具进行校形、修整,以减少手工修整工作。
落压零件典型的工艺流程 图18.6 一般落压零件的典型工艺流程 安装落压模 检查毛料 落压成形 落压成形或校形 必要时退火 检验 初划边缘线 初切余边 修正至贴膜 划边缘线 切边 强化热处理 修正或校形 检验 制孔 修正或配套 去毛刺 表面处理 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