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

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顾泠沅 2013 年 8 月. 一、 名优教师何处来 课堂中历练的行动学习范式 二、 课堂有何新进步 日益凸显为学而教时代走向 三、 指导工作如何做 备受关注的不断设计与改进. 一、 名优教师何处来 课堂中历练的行动学习范式. 1 、在课堂上学做正确的事 2 、推广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 1、在课堂上学做正确的事 ( 1 )预研究试验 —— 需求出发. 2002 年 1 月 -9 月,在上海青浦, 100 多次学习、研讨, 30 多次个别与团体访谈,搜集 150 多小时录音, 20 节课堂录像。.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顾泠沅 2013年8月

  2. 一、名优教师何处来 课堂中历练的行动学习范式 二、课堂有何新进步 日益凸显为学而教时代走向 三、指导工作如何做 备受关注的不断设计与改进

  3. 一、名优教师何处来课堂中历练的行动学习范式一、名优教师何处来课堂中历练的行动学习范式 1、在课堂上学做正确的事 2、推广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

  4. 1、在课堂上学做正确的事(1)预研究试验——需求出发1、在课堂上学做正确的事(1)预研究试验——需求出发 2002年1月-9月,在上海青浦,100多次学习、研讨,30多次个别与团体访谈,搜集150多小时录音,20节课堂录像。

  5. A. 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 36.7 35.7 40 B. 与同事共同阅读理 论材料并相互交流 35 30 21.6 C. 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 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 25 20 15 D. 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 教法方面的指导 10 2.8 3.2 5 E. 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 相互切磋交流 0 A B C D E • 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 (295份有效问卷) ●名优教师更需——对案例作深度解读(如把变式训练的样例提升为过程性变式的理论)

  6. 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 互听课讨论 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 课并点评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 点评 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 作备课,听课、评课,研 究改进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 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 • 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295份有效问卷) ●名优教师更需——用行动回答讨论中的困惑(如用聪明的教的行动回答学习主体复归的可行性)

  7. 深入学科 用课例调合学科与教学的“任督二脉”。专家教师卓有成效的教学常常基于对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具有深度、宽度和完整性。舒尔曼(L.Shulman,1986)指出,教师怎样理解学科知识对教学十分重要,这一问题被以往的研究者忽视了,他把这样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称为“缺失范式”。 • 基点下沉 培训基点转向课堂历练。归纳现有的经验和成果,大多是用工作历练的方式取代以往注入式培训:以学校为基地、嵌入于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在你工作的环境中学习做正确的事情的活动”哈佛大学的埃而莫尔(R.Elmore,2004)这样认为。

  8. (2)原型经验——形成新的范式 120位名师,8大类多个典型:“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 一位语文名师“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一辈子学做教师) 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 人见解准备方案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 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 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 三个关注(自我经验、文献见解、学生收获)和两个反思支架(更新理念、改善行为)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9. 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 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 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 新的范式及其三要素 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顾泠沅、王洁,国际教育教学大会ICET-49,香港,2004)

  10. 2、推广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 (1)以学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活动 上海市八区联合行动研究项目(2003年3月——2004年6月,329所中小学,47个调查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校本教研基地建设大型项目(2003年12月——2007年5月,全国84个基地区县,16所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参与,召开四届工作会议)

  11. 第三届项目工作大会有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代表出席第三届项目工作大会有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代表出席

  12. 开放区 开放区 (2)四项基本技能 盲区 << 隐藏区 未知区 公开自我的技能 倾听与回应的技能 (行外借鉴) 我知 我不知 2 盲区 1 开放区 你知 你不知 知识共享模型 3 隐藏区 4 未知区 未知区 缩小 问题解决模型 “乔哈里窗” 补充以“第三空间”: 最为活跃的中间地带 问题聚焦的技能 设计与改进的技能 (教研创造)

  13. 校本研修的四项技能 知识共享模型 公开自我的技能 参与者打开隐藏区,直言感受与疑惑,公开自己最能赢得信任。如打破封闭;大胆暴露问题;让年轻老师先发言。 倾听与回应的技能 正视自己的盲区,专心倾听他人讲话,谨慎回应其观点与问题。如虚心悉听;随时提取他人经验教训;把归纳、回应看做一种重要的学习。 问题解决模型 问题聚焦的技能 参与者进入公共问题域,寻找大家认为相对重要的共同问题,并关注解决问题的任务细化与分担。如问题的迅速梳理与归纳;发现有价值的话题;对问题解决的“任务解码”(涉及工作程序、知识领域、相关资源等)。 设计与改进的技能 针对核心问题,通过不断的设计与改进,把行为改善与理性思考联结起来,最终解决问题。如设计指导者不能尾随俗见;将设计变为群体行动;让设计经受实做的考量。

  14. (3)成果——体现中国“知行合一”认识论的血与脉(3)成果——体现中国“知行合一”认识论的血与脉 2004年国际教育教学大会(ICET——49) 2005年海峡两岸基础教育高峰论坛 2005年香港教育学院首届世界课堂学习研究年会(WALS) 2008年在荷兰召开的中国——欧洲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大会 200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数学教育大会(ICME——11) 2012年在新加坡召开的世界课堂学习研究年会(WALS)

  15. 二、课堂有何新进步日益凸显为学而教时代走向二、课堂有何新进步日益凸显为学而教时代走向 1、独立学习的试验 2、探索为学而教的模型

  16. 1、独立学习的试验 (1)改革中的问题与症结 • 学生能力目标测试喜中有忧(探究水平无明显提高) 青浦地区跨度17年(1990-2007)8年级全体学生(4000人左右),对测试结果,按能力目标四层次架构作分水平分析:操作与了解的水准大幅度提高;常规运用水平的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探究性水平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无明显提高。 (顾泠沅、杨玉东,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墨西哥,2008)

  17. 课堂教学有优势但存在明显问题 课堂要求总体偏高,学生负担重,不少学生疲于应付,成长空间显得狭小。学生独立分析和探究常被窒息,实际情况是教师有所替代。学习的兴趣和幸福感还不是多数学生的事情。 症结所在:第一,学生不会自学。学习要靠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这种自觉有两个起点——自读(书中学)和自做(做中学),教学要摆脱灌输式,非得凸现这两个起点不可。第二,班级划一要求缺少针对性。教师要顾及40余人的班级集体,但往往对每位学生如何动起来、如何面对他们的个体需求(基础、特点、差别),尚需理清思路、寻求具体的行动方式。

  18. (2)独立学习的试验

  19. 2、探索为学而教的模型 • (1)学习主体复归于学生——朴素的起点 • 学生“笨”与教得不聪明有直接的关系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礼记·学记》) • 放手与帮助:上世纪80年代挑明的一条新路。 • 正数与负数相加(体验得结论) ①结果的绝对值是相加两数绝对值的差; ②结果的符号是绝对值较大的那个加数的符号。 学生: 老师:用“抵消”两字作原理说明 • 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学生能做的尽量由他自己做,学生一时做不了的老师才出手帮忙”。

  20. 潜在发展水平 (学生在帮助下完成任务) 实际发展水平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个别 情境 存在   差异 最近发展区 (2)针对性教学的理论——帮助发展 • 最近发展区理论 在用于解释学习的理论中,也许没有比维果茨基(Vygotsky,1896-1934)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更适合于应用,且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相吻合。

  21. 维·列·鲁学派的帮助式发展   教师为学生建构学习,使学业任务的难度与学生个体的需求一致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将达到最大化。这就是针对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实际的证据 ①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如早期语言发展中的反馈和示范)。 ② 学生作业的个别面批与鼓励,作业后针对不同问题的跟进练习。 ③ 诸如单独辅导,体育活动训练,或其他一对一的情形(如学习弹钢琴)。 ④ 教育之外,医生看病绝对需要对症下药。但针对性教学在教室中很少观察到。

  22. 国际上关于影响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三因素:动机和期望,时间和机会,针对性教学。国际上关于影响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三因素:动机和期望,时间和机会,针对性教学。 • 富兰等的3P突破模型 ① 个人化教学:“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需要开展教学” ② 精细化:“教学要精确到与学生的需求相联系” ③ 专业学习:“教师、校长的专业学习是嵌入到学 校每天日常文化里去的” (M.Fullan 等著《突破》,2006) • 考察了众多独立学习的改革实践,似有比针对性帮助更加前位的感悟:学生的学习需求总是在预学体验中才能发生;针对不同需求方可设置适切的帮助环境。于是,正确组合独立学习与帮助学习,成了关键问题。

  23. (3)为学而教的模型 两个重要转变—— ●课堂教学开始于学生的预学准备或独立学习,开始于老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互联,尤其是中间过程就要评价——包括学生的预学情况,老师的引导过程,学生出现疑问老师怎样处理等 • 观念: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鼓励学生自己学(起点), 教会学生如何学(要害),今后不教也能学(目标)。 • 金字塔模型: (顾泠沅,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独立学习与帮助发展的正确组合是转型改革的关键,上海教育,2011)

  24. 三、指导工作如何做备受关注的不断设计与改进三、指导工作如何做备受关注的不断设计与改进 1、项目概况与初步结论 2、指导者工作的讨论与改进

  25. 1、项目概况与初步结论(1)项目概况 2011年2月起,中、日、美关于教师发展指导者的研究。我们侧重在工作研究,20余人团队。选择“义乌”试验现场,“两位数退位减法”为课例,5月23日-27日全程指导录像。

  26. 青浦实验研究所作精细分析

  27. 2、指导工作的讨论与改进(1)明确教学重点及其针对性分析2、指导工作的讨论与改进(1)明确教学重点及其针对性分析 • 新手教师T2班级学生教学前后测的分析比较(45人) 课前已有38人(占84%)会竖式计算,但其中5人“20以内退位减出错”,6人“十位未退一后减”。学情不明,重点不突出,教学少了针对性。

  28. 为理念而教(做形式)还是为理解而教(懂意义)?为理念而教(做形式)还是为理解而教(懂意义)? • 在减法情境的“漂亮”上化了不少功夫,如小动物、卡通图等等,但在促进儿童理解上考虑甚少;学具操作旨在利于抽象为竖式运算,前测表明84%的学生已会竖式,是否还要回到圈划、小棒摆弄,繁复又费时,反而湮没了“十位上退一后再减”的要点。 • 估算是计算课的教学环节还是一种意识?在算法多样化问题上过多纠缠是否会淡化“退1为10”的基本算理?课上有学生说12-8=4可这样算:2减8不够可以倒过来8-2得6,但答案是4,再把6对应为4,这实际上助长了死记硬背。

  29. 例 例 例 2201 ⑾ 3445 433 566 任何整数的减法 -1816 -155 -1134 ⑧ ⑨ ⑩ 在不相邻行中有若干退位的减法 在相邻行中逐行退位的减法 隔行退位(有0)的减法 ⑦ ⑥ 任何一行中出现一次退位的减法 不退位逐行减法 -322 ④ ⑤ 用退位法减去一位数 辨认哪里需要退位 ② 逐行进行简单的减法(不“退位”) ③ 理解0的减法(“退位”) ① 简单减法(“事实”) (2)掌握学科逻辑主干与基本原理(不要节外生枝) • 纯算法的层级分析(11个台阶很细腻,但逻辑主干不明白) (据加涅、布里格斯著《教学设计的原理》)

  30. 多种方法 灵活组合 连续退位 隔位退位 *加深退1为10的意义 • 有经验教师T1强调算理理解“不掉链子”的主干分析 112-34 74-19 两位数 退位减法 *熟知退1为10的意义 52-27 10以内数 的分与合 20以内加 减烂熟于胸 *了解退1为10的意义 8-5 13-6 后测中未教过的“100-47”(隔位退位或灵活组合),T1教师班正确率70%,T2教师班正确率仅47%,可见算理理解的重要作用。

  31. 要点简述 • 凸显逻辑主干的阶梯式学习 ①依据学科内在逻辑主干,随时提供适度挑战的学习机会 ②运用具象等原型启发,经过分段推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 融原理于操作在活动中理解 ③关注活动经验的学习,始终将操作活动与思想原理贯通一气 ④不拘泥于书本,放手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自由想像 (2012年8月5日鲍勃•西格尔来沪交谈的共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