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棉花颜色级检验及应用

棉花颜色级检验及应用. 陆世栋. 根据棉花(细绒棉)加工方式、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 GB1103-2007 修订为两个部分: —— 第 1 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 第 2 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 修订的主要内容 19项 1、取消了品级 , 增加了颜色级、轧工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 19、取消了“六、七级棉花的长度均按 25 毫米计,记为 25.0mm” 的限制。. 质量要求. 标准的 4.1 ~ 4.9 条款均为质量要求的内容,它是标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del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棉花颜色级检验及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棉花颜色级检验及应用 陆世栋

  2. 根据棉花(细绒棉)加工方式、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GB1103-2007修订为两个部分:根据棉花(细绒棉)加工方式、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GB1103-2007修订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

  3. 修订的主要内容 19项 1、取消了品级, 增加了颜色级、轧工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 19、取消了“六、七级棉花的长度均按25毫米计,记为25.0mm”的限制。

  4. 质量要求 • 标准的4.1~4.9条款均为质量要求的内容,它是标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 质量要求中规定的质量指标有11项,它们分别是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危害性杂物(异性纤维含量)、反射率、黄色深度。

  5. 质量要求 • 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危害性杂物等是反映棉花品质的指标。 • 回潮率和含杂率虽然是质量指标,但在本标准中不是“从质处理”,而是“从量处理”的,用于棉花的公定重量折算。

  6. 质量要求 • 对棉花质量进行评定时: • 收购环节的检验指标有:颜色级、长度。 • 企业自检按批检验指标有: 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危害性杂物(异性纤维含量)。 • 采用纤维快速测试仪按批检验指标有: 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 • 逐包检验,这11项指标都要求进行检验。

  7. 开篇语 1、新标准对纺织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纺织配棉环节如何应用颜色级? 2、相邻等级概念的应用。各种市场对相邻等级要求都有何不同? 3、新标准可有效防止掺混吗? 4、轧花工艺对颜色级的影响。2道皮清会提高颜色级吗? 5、22应该收储吗?对各地区的影响有多大? 7、颜色级检验对机采棉的影响。 8、新标准实施后,结算体系的变化 7

  8. 开篇语 以棉花颜色分级检验为核心的棉花标准,是棉花行业里程碑式的标准,因为它意味从感官检验向全面仪器化检验的变革。 新标准质量评价体系 老标准质量评价体系 • 棉花质量=颜色级+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轧工质量等物理指标 • 各物理指标分列。 • 棉花质量≈品级。 • (品级涵盖了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成熟度等指标。) 颜色级与品级比较,在质量评价中的权重减小,新的质量评价 体系更加贴近纺织配棉。 8

  9. 目 录 一 颜色分级检验原理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3.颜色级检验方法 4.轧工质量 二 颜色分级检验应用 9

  10. 一、颜色级检验基础知识 1、颜色分级体系 10

  11. 棉花颜色 测量 对棉花颜色的测量有两类方法。 一类是按实物标准对比的感官检验,另一类是用现代测色仪按照一套颜色标准系统来测量的仪器检验。 第一类用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第二类用色度坐标和颜色图 分级图 文字描述 实物标准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11

  12. 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类型依据黄色深度确定,级别依据明暗程度确定。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类型依据黄色深度确定,级别依据明暗程度确定。 带有不同颜色级划分区域的色泽坐标系形成棉花颜色分级图 颜色级 棉花颜色的描述方法: 棉花的“颜色”是指:棉花的光泽、色调和饱和度。 棉花的基本色调是黄色,很接近孟赛尔色卡的10YR,且基本不变。 我们日常习惯用亮度、黄度来表示棉花颜色。 颜色坐标系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12

  13. 色泽测量值代表了试样的纤维色泽、含杂数量种类、皮棉表面的粗糙度或平滑度的平均值,用Rd和+b的组成来表示,Rd表示反射率,+b表示黄度,在坐标系中划出等级线和类型线就形成了颜色图。色泽测量值代表了试样的纤维色泽、含杂数量种类、皮棉表面的粗糙度或平滑度的平均值,用Rd和+b的组成来表示,Rd表示反射率,+b表示黄度,在坐标系中划出等级线和类型线就形成了颜色图。 • 纵向坐标用反射率的百分数表示样品亮度,横向坐标用+b值表示黄色深度。高等级靠近图的顶部,低等级靠近图的底部,灰色靠近左部,有黄染和染污的靠近右部。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棉花颜色的描述方法 13

  14.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颜色级代号表 • 棉花按颜色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 染棉4种类型,共13个颜色级。 • 颜色级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 锯齿细绒棉颜色级代号 14

  15.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划分类型 中国主产区主要品种在正常天气下正常生长、成熟或过成熟的棉纤维(包括日照过度和灰尘污染),主要突出“正常”。呈现白、乳白、灰白色。 白棉 白棉中混有部分在未成熟期就因霜或干旱、虫害而死的发黄的纤维,或因受轻度污染和长期储存变黄的纤维,突出白棉中混有少量的淡黄色纤维的概念 。呈现白中略显阴黄或有淡黄点。 淡点污棉 淡黄染棉 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棉、污染棉、烂桃棉,或是淡点污棉变异而来。呈现整体显阴黄或灰中显阴黄。 黄染棉 储存变异的淡黄染棉,或受长期水污染的白棉。呈现整体泛黄。 根据白棉中混有未成熟期就因霜或干旱、虫害而死的发黄的纤维, 或因受轻度污染和长期储存变黄的纤维的多少: 依次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 15

  16.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级别划分 按反射率的高低划分级别 注意视觉反射率和仪器测试反射率区别 16

  17. 颜色分级图分析 现有级别线和类型线的斜率和位置 为什么等级线向右下倾斜? 为什么类型线向左下倾斜? 位置如何确定?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等级线、类型线的确定 依据棉花颜色自然特性和视觉反映特性,在色度坐标系中确定等级线和类型线。 1、体现颜色级的高低是视觉的感受,以人的感官评价为基础。 2、棉花颜色自然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棉花颜色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棉纤维各项质量指标的好坏。二是颜色级和籽棉自然生长特性相关。 17

  18.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日常描述 18

  19.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人眼对黄色敏感-----黄色光视效率高 明视觉与暗视觉的光谱光效率 孟赛尔色卡图册 19

  20. 人的综合感觉是,相同反射率时越黄的棉感觉越亮。等级线向右下倾斜,同一等级棉花给人的综合感觉亮度相同。人的综合感觉是,相同反射率时越黄的棉感觉越亮。等级线向右下倾斜,同一等级棉花给人的综合感觉亮度相同。 • 黄色光视效率较高,相同的反射光能,在视觉上黄色较明亮。 • 相同黄度的棉花,反射率越低人眼睛感觉越黄。类型线从右上向左下倾斜。 • 等级线的位置是“门槛线”,等级线上下的颜色,视觉差异较大。 • 类型线的位置“质变线”,是不同反射率随着黄度加大视觉产生较大变化的位置。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等级线、类型线方向和位置 孟赛尔色卡图册 20

  21.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视觉效果与颜色图的对应关系 颜色级图 视觉效果图 21

  22.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从棉花自然生长特性看。一般情况反射率高的棉花,籽 棉吐絮好,成熟度高,黄色深度略大一些,不影响对籽棉质 量的判断。所以高级别棉,黄色深度略大一些,仍可判定为 白棉。反射率低的棉花,如黄色深度稍大,籽棉表现为吐絮 不好,成熟度低,籽棉质量差,所以反射率越低,对黄色深 度要求越高。所以类型线符合籽棉自然生长特性。 籽棉颜色存在地域差,相同程度的籽棉,不同地域呈现 不同反射率,黄色深度低的,反射率相应高。所以级别线斜 率也符合籽棉的地域特性。

  23.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定 义 主体颜色级 按批检验时,占有80%及以上的颜色级,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且类型不 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 颜色级相邻指颜色分级图中有相邻边界或对角的为相邻颜色级。 四个类型 白 棉:颜色特征表现为洁白、乳白、灰白的棉花。 淡点污棉:颜色特征表现为白棉中略显阴黄或有淡黄点的棉花。 淡黄染棉:颜色特征表现为整体显阴黄或灰中显阴黄的棉花。 黄 染 棉:颜色特征表现为整体泛黄的棉花。 23

  24.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文字描述 24

  25. 文字描述的作用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文字描述 • 帮助检验人员掌握各级棉特征 • 知道各级棉的籽棉来源 • 用于收购籽棉 • 有助于准确检验颜色级 25

  26.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白棉一级、二级描述 1、都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好棉花。 2、一级是日照充分,吐絮好、棉瓣肥大的早中期优质白棉, 有少量的一般白棉;二级是以吐絮好、棉瓣肥大的早中期 优质白棉为主,有少量雨锈棉和部分的一般白棉。 3、外观形态:一级是表面平滑,纤维层次清晰,二级仅是 表面平滑,没有表述纤维层次清晰。 4、一级颜色仅有乳白描述,二级有洁白和乳白。 白棉三级描述 1、比较正常 2、不好,不坏,不亮不暗。 3、没有乳白描述。 26

  27.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白棉四级、五级描述 1、41多为机采棉、种子棉 2、通常体现出过成熟 3、受到灰尘污染 4、51受污染较重,烟熏棉等 5、区别与灰僵瓣棉 27

  28.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淡点污棉一级描述 1、使用价值仍较高,仅是黄了一些 2、通常描述是黄亮 3、新棉中,12级不多 4、注意和11、21 对应关系 淡点污棉二级描述 1、相对较复杂 2、各产区,22级外观特征不同 3、注意和31的对应关系 淡点污棉三级描述 1、灰僵瓣棉较多 2、灰中透黄为主要特征,显有糟绒 28

  29.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淡黄染棉、黄染棉描述 1、以晚期棉、各种僵瓣棉为主,含有的白棉较少。 2、水渍污染或长期储存变异形成。 3、和白棉、淡点污棉相比明显有黄色感觉。 29

  30. 亮 灰 暗 正常 淡点污棉是: 对应的2、3、4级白棉中混有部分淡黄色纤维。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各级白棉综合感觉特征 30

  31. 1、四块代表一个黄度区域内的该级的底线特征。1、四块代表一个黄度区域内的该级的底线特征。 2、没有明确代表产区概念。 3、正确使用标准,注意白棉类型内的小类型 1、颜色分级体系及分析 实物标准 31 8/22/2014

  32. 实物标准的保管和储存 • 1、低温、干燥。20度、50%相对湿度 • 2、勿动表面 • 3、减少灰尘污染 • 收购期,实物标准不能储存在有暖气的房间,应在常温房间存放。温度越低越好,湿度越低越好。

  33. 一、颜色级检验基础知识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33

  34. 棉花品级不分类型,而颜色级将棉花分白棉、淡点污、淡黄染棉、黄染棉四个类型,因此棉花的品级与颜色级二者之间不可能一一对应,也无法进行转换。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34

  35. 品级 按黄度分级 颜色级 按反射率分级 相互垂直 白亮等级高 黄亮等级高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35

  36. 2007年安徽2-5级颜色组合图 2007年河北2-5级颜色组合图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以下统计结果表明实际检验有时品级与颜色分级色泽评定趋向上一致 36

  37. 2007年山东2-5级颜色组合图 2008年湖北2-5级颜色组合图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以下统计结果表明实际检验有时品级与颜色分级色泽评定趋向上一致 37

  38. 2008年河北2-5级颜色组合图 2007年江苏2-5级颜色组合图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以下统计结果表明实际检验有时品级与颜色分级色泽评定趋向上不一致 38

  39. 2008年山东2-5级颜色组合图 2008年江苏2-5级颜色组合图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以下统计结果表明实际检验有时品级与颜色分级色泽评定趋向上不一致 39

  40. 2008年新疆1-5级颜色组合图 2007年新疆1-5级颜色图 2、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以下统计结果表明实际检验有时品级与颜色分级色泽评定趋向上不可比 40

  41. 一、颜色级检验基础知识 3、颜色级检验方法 41

  42. 3、颜色级检验方法 影响棉花颜色的客观因素 • 沉积纤维素本身的颜色。 • 纤维中腔胞壁对比。 • 纤维表面蜡质和其它附着物。 • 短纤维率。 • 杂质等外来物。 • 表面平整程度,纤维松散、平顺程度等。 • 表面密度。 42

  43. 总体趋势梳理程度越高,色泽上移 3、颜色级检验方法 影响棉花颜色的客观因素-------纤维松散、平顺程度 43

  44. 河北威县鲁研棉21采样颜色图 安徽皖东26号采样颜色图 3、颜色级检验方法 影响棉花颜色的客观因素-------纤维表面蜡质和附着物 田间采摘晚,越晚颜色越灰 44

  45. 3、颜色级检验方法 影响棉花颜色的主观因素-------视觉错视。 • 以在我们的视觉中可以发生同一色彩实体,往往产生多种色彩感觉。 • 同样面积的黑与白,看起来,白大黑小,在雪白的底衬上和放在灰色底衬看棉花,色感不一样。 影响棉花颜色的主观因素-------心理因素。 • 因人们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心态影响人们心理活动的功能。 • 在人们心情低沉、天气阴冷时,对颜色反映迟钝,变色能力下降,当阳光明媚、心情舒畅时,对颜色反映敏感,色彩感觉细腻。 • 检验棉花颜色时,心情一定要平稳镇静,不能受外界干扰。 45

  46. 3、颜色级检验方法 检验要求 1、检验环境条件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光线、桌面颜色、环境 色等。 2、保持情绪稳定。 3、易产生视觉错觉时,必须先看实物标准,调整眼光。 4、疲劳、酒后均不得检验。 5、每次检验不要超过30分钟。 46

  47. 排除杂质、回潮率干扰 按序判定 正确使用实物标准 正确储存和使用标准 辩证的看待和仪器比对结果 握持棉样,形态、密度一致 特殊棉花就低不就高 结合文字描述,判断临界棉样 3、颜色级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手法 不能超长时间进行感官检验,30分钟以内为宜。 47 47

  48. 一、颜色级检验基础知识 4、轧工质量 48

  49. 轧工质量: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外观形态粗糙及所含疵点种类的程度。轧工质量: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外观形态粗糙及所含疵点种类的程度。 4、轧工质量

  50. 4、轧工质量 新标准对轧工质量的描述有较大变化 。 1、参考条件,取消了不孕籽含棉率、毛头率的要求。 2、轧工质量分档条件表明,轧工质量仅限于表明皮棉的状态,不反映轧花工艺的状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