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50 Views
赵 瑞 宝. —— 基础部金匮教研室.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概念 :妇人在妊娠期间,由于人体生理上 的 特殊改变 ,导致的有关疾病。 范围 :早期妊娠的 诊断 、妊娠 呕吐 、妊娠 腹痛 、妊娠 下血 、妊娠小便不利、妊娠水气、以及安胎养胎之法、妊娠与 癥病的鉴别。 密切相关脏腑 :肝、脾、肾。. 第 1 条 :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 桂枝汤 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脉、因、症、治. 脉象 :平脉,阴脉小弱 症状 :渴、 不能食 、无寒热
E N D
赵 瑞 宝 ——基础部金匮教研室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 概念:妇人在妊娠期间,由于人体生理上 的特殊改变,导致的有关疾病。 • 范围:早期妊娠的诊断、妊娠呕吐、妊娠腹痛、妊娠下血、妊娠小便不利、妊娠水气、以及安胎养胎之法、妊娠与 癥病的鉴别。 • 密切相关脏腑:肝、脾、肾。
第1条: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脉、因、症、治 • 脉象:平脉,阴脉小弱 • 症状:渴、不能食、无寒热 • 因机:妊娠期间,精血聚于冲任养胎,阴阳相对不足,阳气上浮,上犯胃气,致胃气上逆 • 治则:调阴阳和营卫,平冲降逆 • 方剂:桂枝汤
桂 枝 汤 • 《金匮心典》“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 偏于甘温,故恶阻偏寒宜用,属胃热者非宜。
早期妊娠的诊断条件 • 育龄妇女 • 有性行为 • 停经 • 经断前三月经水利时 • 妊娠反应:阴脉小弱,渴,不能食等(常见表现还有困倦欲卧,吐唾,尿频等)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 绝之:1、断绝用药 2、断绝病根 3、断绝妊娠
第6条: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第6条: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 症状:呕吐不止(剧烈、恶心、长期) • 病机:脾胃虚弱、寒饮内停、胎气循冲 脉上逆犯胃 • 治则:温中补虚、化饮降逆 • 方剂:干姜人参半夏丸
桂枝汤与干姜人参半夏丸的相同点 • 均属胃寒呕吐证 • 临证皆见呕吐清水稀涎,口淡不渴,嗜卧神疲,头昏,喜食辛辣,尿清,舌淡苔白
第6条: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第6条: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 症状:胎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 发热、脉弦 • 病机:下焦阳虚、阴寒内盛、失于温摄 • 治则: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 方剂:附子汤
第4条: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第4条: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 症状:下血淋漓、日久不止、色暗质稀、或有血块、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 病机:冲任亏损、阴血失守、寒气凝滞 • 治则:调补冲任 ,养血温寒, 袪寒止血 • 方剂:胶艾汤
第5条: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第5条: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症状:腹中朽痛(或绞痛或绵绵作痛) • 病机:肝脾不和、血虚湿生 • 治则:养血舒肝、健脾利湿 • 方剂:当归芍药散
第2条:妇人素有 癥 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 癥 不去故也,当下其癥 ,桂枝茯苓丸主之。
癥病与妊娠胎动不安的共同之处 1、停经史 2、阴道下血 3、腹中跳动
癥病与妊娠胎动不安的不同之处 1、停经前月经是否正常 2、腹中跳动的时间 3、腹中跳动的部位 4、阴道下血的色质
癥病下血的辨证施治 • 症状:停经前素有瘀血病史,停经未及三月而见阴道下血不止,色紫暗,未及三月腹中跳动且部位在脐上。 • 病机:瘀血内结,癥积未去 • 方剂: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组成 • 桂枝——温通调和血脉 • 茯苓——健脾益气 • 芍药——调和血脉 • 桃仁、丹皮——活血化瘀 • 蜜 ——调和诸药 • 功效:活血化瘀
第7条: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第7条: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 症状:小便难(涩滞、不爽、色黄热痛或癃闭),饮食如故 • 病机:血虚有热,气郁化燥,膀胱湿热 • 治则:养血润燥,宣肺利气,清利湿热 • 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
第8条: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第8条: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 症状:有水气、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 • 病机:妊娠后期,胞胎压迫膀胱气化受阻,水气内停 • 治则:利水通阳 • 方剂:葵子茯苓散
第9条: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第10条: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 二者的相同点: 1、皆属妊娠胎动不安证 2、均有去病安胎养胎之效
妊娠病小结 • 含义 :时间 • 病机: 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 主脉:阴脉小弱、阴博阳别 • 主证:呕吐、腹痛、小便难、水气、下血、胎动不安 • 治则:调理冲任、安胎固胎
证治 • 妊娠恶阻 桂枝汤——脾胃不和、营卫不调 干姜人参半夏丸——脾胃虚弱、寒饮内停 • 妊娠腹痛 附子汤——阳虚寒盛 胶艾汤——冲任亏损 当归芍药散——肝血亏虚、脾弱湿浊内蕴 • 下血 桂枝茯苓丸——瘀血内停 癥病已成 胶艾汤—— 冲任虚寒
妊娠小便难 当归贝母苦参丸——血虚有热, • 妊娠水气 葵子茯苓散——水气内停 • 胎动不安 当归散——血虚湿热 白术散——脾虚寒湿
第11条: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第11条: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 症状:小便不利,腹满,腰以下肿重, • 病机:心火气盛上制肺金,肺失宣降通 调功能 • 治疗:清泻心火 • 方法:针刺劳宫、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