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833 Views
桉树人工林丰产技术 庞正轰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 13877236063 邮件: pangzhenghong21@163.com. 三个问题 一、桉树主要生物学特性 二、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三、桉树人工林丰产技术要点. 一、桉树主要生物学特性. 桉树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E N D
桉树人工林丰产技术 庞正轰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13877236063 邮件:pangzhenghong21@163.com
三个问题 一、桉树主要生物学特性 二、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三、桉树人工林丰产技术要点
一、桉树主要生物学特性 • 桉树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1. 速生丰产。桉树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的常绿速生树种,只要条件合适,其生长就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大多数树种或优良无性系造林后的速生态势可保持6-10年,高生长最旺盛期是2-6年,年均高生长可达5米;直径生长旺盛期是3-6年,年均生长可达3-6厘米。林分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30-45立方米/ha/年。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速生持续时间还要长一些。
2.喜光耐旱。桉树是强阳性树种。幼林开始分化,自然整枝较强,下部枝条速枯落,让较多的阳光透过林冠到达地面,因而使林地较为干燥。桉树需要大量阳光。林缘木大大超过林中树木的生长量。桉树叶长,厚革质,具有耐旱特性。叶子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桉树叶是薄面叶,表面和背面分别不明显。在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地区就能生长,但以1000毫米以上生长较好,雨量充足生长量高。干旱季节桉树几乎停止生长。根据研究测定,桉树生长1公斤干物质,需水300-500公斤,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桉树才能速生丰产。宽叶形的树种喜水湿,窄叶形的树种耐干旱。2.喜光耐旱。桉树是强阳性树种。幼林开始分化,自然整枝较强,下部枝条速枯落,让较多的阳光透过林冠到达地面,因而使林地较为干燥。桉树需要大量阳光。林缘木大大超过林中树木的生长量。桉树叶长,厚革质,具有耐旱特性。叶子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桉树叶是薄面叶,表面和背面分别不明显。在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地区就能生长,但以1000毫米以上生长较好,雨量充足生长量高。干旱季节桉树几乎停止生长。根据研究测定,桉树生长1公斤干物质,需水300-500公斤,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桉树才能速生丰产。宽叶形的树种喜水湿,窄叶形的树种耐干旱。 喜水湿的桉树有:尾叶桉、巨桉、大叶桉等。 耐干旱的桉树有: 窿缘桉、柠檬桉、蓝桉、柳桉等。
3. 适应性强。桉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在贫瘠土壤和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 适生于酸性(pH4.5-6)的红壤、黄壤砖红壤,有些品种还能耐盐碱、耐瘠薄。 雷州林业局、广西东门林场当时由于林地都是荒地,土壤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找不到合适的树种人工造林,最后发现桉树能在这些贫瘠的退化土地上生长成材,所以进行大规模种植。 南非,由于降雨量少(<800mm),很难找到能大量生产木材的树种,最后选择了桉树。 印度大量干旱地区,由于林地破坏时间长,最后也不得不种植桉树。 桉树抗风性强,主要表现在根系发达,主根深扎,木质坚韧,枝条有弹性。桉树病虫害较少,一般没有重大的病虫灾害出现。
4.容易杂交。桉树容易杂交产生新种,新种往往表现出杂交优势。杂交优势可通过无性繁殖得以保持,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大量用于桉树人工林的树种主要为20个左右。对不同树种的优良单株进行杂交育种,选出超过亲本的杂种组合里的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化。桉树比较容易组织培养和扦插育苗,所以我国目前用于生产上种植的主要为这些选育出的杂种无性系的组培苗和扦插苗,占整个造林的95%以上,大大地提高了良种的使用率和木材材性的一致性。4.容易杂交。桉树容易杂交产生新种,新种往往表现出杂交优势。杂交优势可通过无性繁殖得以保持,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大量用于桉树人工林的树种主要为20个左右。对不同树种的优良单株进行杂交育种,选出超过亲本的杂种组合里的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化。桉树比较容易组织培养和扦插育苗,所以我国目前用于生产上种植的主要为这些选育出的杂种无性系的组培苗和扦插苗,占整个造林的95%以上,大大地提高了良种的使用率和木材材性的一致性。
5. 更新容易。桉树在砍伐后,可以萌芽更新2代。第二代萌芽更新林由于能利用原有的根系,产量比第一代种植林还高。第三代萌芽林产量略低于第一代林。由于不需要重新种植,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土壤耕作的频度,有利于保持水土。
二、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 世界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 巴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 中国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 柳州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 桉树人工林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一)世界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至2006年,桉树已经被引种和栽培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林树种,全世界桉树人工林1593万hm2 .
部分国家桉树人工林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公顷 序号 国家 桉树面积 生长量 培育目标 1 印度 500 5-10 薪材 2 巴西 360 25-45 纸浆材 3 中国 195 15-30 纸浆材 4 澳大利亚 60 20-25 纸浆材 5 南非 54 20-30 纸浆材 6 葡萄牙 50 15-20 纸浆材 7 泰国 48 10-15 纸浆材 8 智利 36 10-15 纸浆材 9 西班牙 35 15-20 纸浆材 10 越南 35 10-15 纸浆材
(二)我国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分布:海南--陕西;浙江-云南 。 海拨:4 - 2400米。 面积:195万公顷(2005年)。 生长量:15-30立方米/公顷/年(华南) 木材产量:800万立方米。 主栽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
(三)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年均生长量0.3立方米/亩。 20世纪80-90年代:年均生长量0.5-0.8立方米/亩 。 2000年以后:年均生长量1.2-1.5立方米/亩 , 最高达到3立方米以上。
广西桉树人工林技术水平 一是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桉树基因库。 二是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桉树良种繁育基地。 三是培育出了我国最优的桉树新品种及优良无性系。广西培育出的桉树优良新品种7个、优良无性系100多个,生长量最高的达到70立方米/公顷,为全国之最。 四是取得的桉树科技成果居全国前列。1980年以来,广西取得桉树科技成果21项,其中,6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是桉树人工林单产水平高。广西桉树人工林年均生长量为15-18立方米/公顷,出材量75立方米/公顷,均高于广东、海南和云南的平均水平。 六是桉树人工林发展速度快,面积居全国前列。至2007年广西桉树面积80万公顷,居全国首位。
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蓄积量统计表 年度 1977 1980 1990 1995 2000 2005 面积 4.32 4.80 5.76 7.20 14.88 61.7 蓄积 55 42 66 290 416 1001 面积单位:万公顷;蓄积单位:万立方米
广西桉树人工林生产力水平变化情况 年 度 1990 1995 2000 2005 成熟林产量46.8 52.3 61.8 75.3 (m3/ha) 年均产量7.8 8.7 10.3 12.6 (m3/ha)
(四)柳州市桉树人工林概况 桉树面积: 4.05万公顷, 桉树蓄积量: 168万立方米。 生长量:1.5立方米/公顷(1980年) 15立方米/公顷(2000年) 分布: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和融安县。 比重:桉树面积占柳州土地总面积2.20%,占林业用地面积3.53%,占森林面积3.71%。
(五)桉树人工林发展趋势和特点(以柳州市为例)(五)桉树人工林发展趋势和特点(以柳州市为例) 1、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为1.99万公顷,2007年为4.05万公顷,两年间净增了2.06万公顷,平均每年以1万公顷速度在增长。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6年生桉树人工林,木材产量1995年为52.3 m3/ha,2005年达到75.3 m3/ha,10年间增长了43.98%。 3、经济效益不断上升。2000年以前,桉树造林经营成本为4500元/公顷,产值10500元/公顷,投入:产出为1:2.3;2006年以来由于市场和技术等的综合作用,造林经营成本为9000元/公顷,产值45000元/公顷,投入:产出为1:5, 经济效益提高了2倍。
三、桉树人工林丰产技术要点 要实现桉树人工林丰产,需要把握好以下13项技术。 (一)林地选择技术。土壤条件对桉树速生丰产影响重大。林地选择不当,不仅增加营林成本,而且很难达到速生丰产。林地选择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年均气温19℃以上;年有效积温:6500℃以上; 2、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 3、海拔:500米以下; 4、坡度:20度以下; 5、土层:100厘米以上。 6、土质:以页岩、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为佳。 避免选择石灰土和碱性土。 7、交通条件:便利。运送种苗、肥料、木材等。
(二)良种技术。 1、良种的作用。良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因素。营造桉树人工林要100%使用良种,充分发挥良种的遗传增益作用。 2、当前使用的良种。生长量最高、抗性最强的无性系: DH-3229、DH3226、DH-3227,广林9号。这些无性系适合于桂中以南地区使用;在桂中、桂北较寒冷地区可选用邓恩桉、巨桉、柳桉等。 3、不抗青枯病品种。DH-3228生长速度最快,但容易感染青枯病。 4、不抗寒品种。实践表明,DH184-1,DH201-2不抗寒。
(三)苗木质量控制技术。 苗木种类及特点: 1、实生苗。分化大。林相不整齐。 2、组培苗。分化小。成活快,生长比较整齐。成本较高。 3、扦插苗。分化小。成活较快,生长不太整齐。成本较低。 注意事项: 1、采穗圃母株使用年限:最多3年。 2、苗木分级:选1级苗造林。 3、严禁带病虫苗木上山造林。
(四)整地控制技术。 1、整地的作用。 2、整地的方式:耕全垦。 带垦。 挖大坎。 3、整地的注意事项: 尽可能不炼山。沟谷原有植被要保留,使其形成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通道。 坡度大于15度的林地,禁止机耕全垦,应当带垦或挖大坎;大于25度的林地,只能挖大坎。 通过以上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使桉树人工林与原有植被和谐相处。
(五)密度控制技术。 1、密度的作用。合理的密度对于林木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和养分,提高生长速度至关重要。桉树人工林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定植后不间伐。 2、密度设定的依据。根据培育目标来确定。 培育纸浆材:初始密度2×3米或2×4米; 培育大径材:初始密度3×4米或3×5米。
(六)施肥控制技术。 1、桉树为什么要施肥 桉树对肥料十分敏感。根据研究,桉树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而且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着平衡的比例关系,这是由桉树生物学特性决定的。然而,林地的各种有效养分,不一定符合桉树的生长需求,这就需要人为方法给予补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施肥。根据1995年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全国林木施肥研讨会提供的报告,无论是幼林、中龄林还是近熟林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仅对桉树幼林施肥,其产量只有中龄林和近熟林也施肥的40-60%,而且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长过程都施肥,获得的利益要比只在幼林期施肥的高,这就是桉树人工林为什么要施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培植桉树人工林的主要目的就是以较少的林地面积,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较多的木材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木材的需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发展林业的路子。过去经营桉树人工林很少施肥或仅在幼林期施肥,这并不是说桉树人工林不用施肥,或者说只需在幼林阶段施肥就足够了,而是由于林业投入少,处于低水平经营状况。进入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了树作物或林作物(tree crops)的概念。树作物就是相对农作物而言的。就是要采取农作物那样的经营措施来经营人工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林经营水平的集约程度愈来愈高。特别是近10多年来,随着无性系林业的出现和发展,商品人工林经营方式愈来愈接近农业。商品人工林的首要目标就是追求最高的木材产量、最好的木材品质和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就像在农田种植水稻、玉米或小麦追求高产、优质和高效一样。
2、桉树施肥原理 桉树人工林施肥要遵循最小养分定律:“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生长因子制约的规律。”这个定律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决定桉树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那个林木需要而含量最少的养分;二是最小养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土壤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当土壤中最小养分得到补充,满足林木生长需求之后,产量会快速提高,原来的最小养分因子就不再是最小养分,而让位给其它因子;三是如果不是针对性地补充最小养分,即使其它养分增加得再多,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而只能造成肥料的浪费。 桉树人工林施肥要根据最小养分定律的原理,因地制宜,准确分析最小养分因子,然后缺什么养分,就补什么养分。由于最小因子养分是变化的,所以要注意养分平衡供应,才能使林木对养分吸收利用比较充分,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收到增产增收和增效的目的。
3、肥料的主要作用 氮肥: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形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对提高植物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磷肥:磷在植物体内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重要作用。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能促进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长,使植物提早成熟,提高抗性。磷肥的有效组分的品位以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钾肥:钾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与氮、磷不同,它不是构成植物细胞结构的营养元素,而是参与植物的多种代谢活动,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抗逆性及品质等有重要影响。
4、桉树幼林施肥 幼林追肥:指造林当年及以后2年内的施肥。 追肥量:根据桉树生长情况决定施肥量。一般情况下,每株树施放桉树专用肥250-500克。3年1500克。 追肥方法: 第一次追肥在距离植株约30厘米两侧开施肥沟长30厘米、深20厘米,然后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沟内并覆盖泥土。 第二次追肥在株间开追肥沟深20厘米以上,将肥料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 第三次以后追肥在行间开施肥沟深20厘米以上,将肥料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 追肥时间: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30-40天内。第二次追肥在7-8月间进行。第三次追肥在定植后第二年的2-3月。
5、施肥注意事项 因地施肥。根据林地土壤的养分、水分、酸碱度等条件进行施肥。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段,如山脊、山顶应适当多施肥,肥力较好的地段可少施一些。施肥前要将树盘周围的杂草除去,在树坑后坡上方开施肥沟,施肥后立即覆土,以防肥料蒸发或流失。 把握施肥时间。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施肥效果较好,或施肥后很快即下雨效果也不错。长期干旱无雨又无灌溉条件施肥效果差,而且会造成肥害。
(七)水分管理技术。 1、水份的作用。水分充足供应和合理分配对提高产量非常重要。广西雨量分配不均,常常出现秋冬连旱,抑制了桉树生长,这是影响广西桉树产量的重要气候条件。 2、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选择最佳造林时机、使用保水剂、生根粉、优质苗。 3、提高林地土壤水份的措施。 林内建蓄水池,在干旱季节浇灌林木,能提高产量。 在林地内铺稻草等,能减少林地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
(八)病虫害控制技术。 1、控制病虫害的意义。 2、病虫害发生现状。 3、重大病虫害种类及其控制方法。目前最重要的病害是青枯病,最重要的害虫是桉树姬小蜂、尺蠖、白蚁。 通过选择抗病品种预防青枯病,通过改变造林季节和土壤消毒等措施防治白蚁和其它害虫。
(九)杂草控制技术 1、控制杂草的意义 2、杂草控制方法 人工清除。 药物清除。
(十)桉树人工林防火技术。1-2年生幼林怕火。3-4年以上林分不怕火。抚育除草、除杂灌。防火林带。(十)桉树人工林防火技术。1-2年生幼林怕火。3-4年以上林分不怕火。抚育除草、除杂灌。防火林带。 (十一)桉树人工林防寒技术。抗寒品种选择及应用。适地适树。桂中桂北地区,树种选择不当,可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十二)桉树人工林防风技术。搞风树种选择及应用。适地适树。 (十三)桉树人工林萌芽更新技术。伐根要尽量低,5-10厘米。9-12月采伐。定株2次。第一次在萌芽条1.4-2米时进行。如保留2-4株。则保留伐桩左右两侧的萌芽条。如保留一株,则保留伐桩上方的萌芽条。第二次定株:萌芽条3米以上。保留1-2株。研究表明,最终产量2株优于1株,1株优于3株。
全面实施上述13项技术,在广西南部地区桉树人工林可取得如下效益:全面实施上述13项技术,在广西南部地区桉树人工林可取得如下效益: 生长量:3立方米/亩, 产材:18立方米/亩, 产值:7200元/亩, 投入产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