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學校 : 班級 : 座號 :

學校 : 班級 : 座號 :. 18. 土庫國中. 2 年 7 班. 姓名 :. 劉芷琳.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沿革 (1).

deid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學校 : 班級 : 座號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校: 班級: 座號: 18 土庫國中 2年7班 姓名: 劉芷琳

  2.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沿革 (1) • 隨著社會風氣開放自由,個人意識的提升,女性主義的啟蒙與努力,以及資訊科技的發達,「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等相關議題近十餘年來普為社會各界所重視。教育局於85年元月,因應某國中男學生集體性侵害女學生事件,邀請學者專家、婦女團體及學校代表,就「如何有系統推展兩性教育育及性教育」議題舉辦多場座談會,首率全國之先,籌設並成立第一屆「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展兩性教育及性教育委員會」,以期落實本市各級學校兩性平等觀念,有系統的推展兩性教育及性教育

  3.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沿革 (2) • 為因應86年元月「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公布施行、86年3月教育部因應彭婉如女士命案事件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87年5月「家庭暴力防治法」明訂各級學校每年應有「家庭暴力防治課程」以及行政院將兩性平等教育列為教改重要議題,教育局於87年8月間成立第二屆「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大幅調增各界代表委員人數達33人,其代表性益趨多元,除市府相關局處、各級學校、婦女團體、法界、學界專家學者外,更擴及教師會、家長會與民意代表,並於委員會下並設置「總召集組」、「師資培育與教學組」、「課程發展與教材組」、「訪視輔導與研討組」、「研究發展與行政組」等5個工小組,88年下半年至89年分由中正高中 、萬芳高中、景美女中、天母國中、明湖國小等校承辦,擬訂88年至90年為期3年之階段性工作計畫,積極協助本市各級學校培育兩性教育種子教師,舉辦融入教學觀摩會,研發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與設計教學單元,分區舉辦訪視輔導研討會、建置兩性平等教育資源網站,編印教學資源手冊等工作。

  4. 90年4月教育局為符應推動兩性平等教育工作需求,提升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議事效能,積極發揮委員會功能,除委由教育局局長擔任主任委員、副局長擔任副主任委員外,聘請市府代表2人、教育局業務主管3人、學校代表5人、社教機構代表1人、家長會代表1人、教師會代表1人以及學者專加6人,共21人組成立第三屆「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提供諮詢並審議本市兩性平等教育策略與計畫之執行。委員會下調整設置「總召集組」、「師資課程組」、「輔導訪視組」及「研究發展組」等4個工小組,分由中正高中、萬芳高中、景美女中、大理高中、劍潭國小暨三興國小承辦,分工合作賡續推動相關工作,於91年由吳興國小接辦劍潭國小工作。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沿革 (3)

  5. 同志能不能結婚? • 同志能不能結婚?  現在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家已通過同志結婚權,並有近10個國家承認同志的同居伴侶權。目前台灣在法律上並未有相關權利。雖說戀愛不一定要以結婚為目的,但是法律應保障人類最基本的伴侶關係,不管是男男/女女/男女,每個人都應享有「擁有伴侶與親屬家庭」的基本權利。 資料來源:2005認識同志手冊

  6. 同性之間的親密互動該如何看待? • 每個人對身體的界線不同,每個人與不同對象互動的親密度也不同。不論同性、異性之間的親密互動,都應該在尊重當事人及周圍人感受的狀況下為之。若當事人互動時彼此尊重,也尊重他人,同性之間的親密互動應該以平常心看待,不需要用放大鏡去看「同性」的部分。

  7. 若發現自己喜歡的對象是同性,我該如何做? (1) • 雖然「人生而平等」、「愛情不能強求」的道理每個人都聽過,但在社會上還是存在有歧視、恐懼、迫害同性戀者的人。面對異性戀者佔大多數的社會,通常同性戀者戀情修成正果的可能性比異性戀者低。所以你為了保護自己,不要貿然告白。若對方完全不能接受同性戀者,你貿然告白可能產生不好的結果,他可能會受到驚嚇,拒絕你或羞辱你。建議你可以先接近對方,跟對方做普通朋友,藉機探問對方對同性戀的看法。若對方可以接受與同性戀者交往,而且對你表達好感,你再表達追求的意思。你表達愛意時,要保持時開放的態度,接受對方接受或拒絕與你交往。有些人表面上宣稱可以接受與同性戀者交往,但真正面臨同性戀者告白時卻無法接受。也可能對方可以接受與同性戀者交往,但你不是他喜歡的類型。

  8. 若發現自己喜歡的對象是同性,我該如何做? (2) • 此外,有些異性戀者只是對同性戀者友善,或認為可以接受同性戀者與其他同性戀者交往,本身沒有意願與同性戀者交往。若對方無法接受與同性戀者交往,如果你尊重對方的選擇,不強求對方為你改變、與你交往,在你向他告白之後,你們通常可以繼續維持普通朋友的友誼。如果你對這段友誼抱持過度期望,期望對方有一天會願意嘗試與你交往,對方與你相處時會感到有壓力,久了會疏遠你。或許對方未來願意嘗試與你交往,但這個決定權在對方,你不能抱持這種期望,更不適宜直接說出來,否則可能直接把對方嚇跑,連普通朋友都做不成。你可以將心比心地想想,如果有人期望你從同性戀變成異性戀、從異性戀變成同性戀、從不喜歡他變成喜歡他,你清楚這只是他的期望而已,你沒有義務滿足他的期望,如果他期望落空並不能怪你。

  9. 資料來源 中辦 性別平等教育網 http://gender.cpshs.hcc.edu.tw

  10. 資料來源 北市性別平等教育網 http://gender.tpsh.tp.edu.tw/joomla/cht/

  11. 資料來源 新北市性別平等資源網 http://gender.ntpe.edu.tw/default.asp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