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第二章 空间透视 —— 将平面转化为立体

第二章 空间透视 —— 将平面转化为立体.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 主讲人:闫谨 学时: 12 学时 ).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d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空间透视 —— 将平面转化为立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空间透视——将平面转化为立体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主讲人:闫谨学时:12学时)

  2.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课题:效果图表现技法(二)—空间透视基础教学目的:通过讲述、示范和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创建空间的透视画法,通过透视绘图表现出空间的设计主题和内涵。重点: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及圆、非直线等透视的画法步骤难点:1、空间视点的选择和控制;2、线型、主次、虚实的驾驭能力培养

  3.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序:有了空间的平面布置后,就开始进行空间效果的形成了,无论是手绘还是电脑效果图,合理的视觉角度、丰富的空间层次都是对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效果图纸最后形成的空间感受。如果空间视角的选择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话,就很难与需求方达成共识。效果表现除了对空间界面的处理要做到心中有数之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空间透视的把握和运用了。无论任何一种表现技法的设计表现效果图,都是以空间为依托的,空间的再设计,从设计程序上来讲与表现效果图有着明显的“分工”和顺序,空间的处理和再设计是每一个设计者首先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合理的空间设计,也就没有效果图表现的存在和意义。 本章将介绍透视的基本原理及几种必须掌握的透视画法。

  4.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第一节透视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术语(2学时)效果图表现除了要对空间界面的处理做到心里有数之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空间透视的把握和运用了。透视的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但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反映在透视运用的熟练与否,透视运用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及图面的空间透视“构架”是否有美感,是否能够通过透视来加强表现了空间的设计主题和内涵。

  5.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一、透视基本理论透视:原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透而视之”。即假设在视点与景物之间建立一个透明平面,透过平面观察景物并将其描绘的过程。 透视是人们在观察物体时所产生的视觉变化现象,其表现为以下特点:1. 等高物体距离人的视点越近则感觉越高,反之则越低;2. 等距间的物体距离与人的视点越近则感觉越疏,反之则越密;3. 等体量的物体距离人的视点越近则感觉越大,反之则越小;4. 物体有规律的摆放后,物体上的平行直线与视点会产生夹角并消失于一点;5. 消失点越低物体感觉越高大,反之越矮小。

  6.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视点E(Eye point):观者眼睛的位置。 停点S(Standing point):视点垂直下方基面上的点。 透视画面PP(Picture plane):视点与景物之间所设透明平面。 基面GP(Ground plane):被视景物包括停点在内的平面。 视心VC(Visual center):指视轴与透视画面的交点。 视平线:由视点作出的水平延伸的平线。 视高线EL(Eye high line):视高所在的水平延伸线。 视高EH(Eye high):视点到停点的垂直距离。 灭点VP(Visual point):所有物体延伸、汇集于视平线上的交点。 测点M:求空间透视中开间、进深、高度的测量点。 二、透视基本术语

  7.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二、透视基本术语

  8.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2学时)画法1:由外向内标准作图步骤 图一中的A、B、C、D可以假设为一建筑室内的面墙,A—B为5米长,A—C为3米高,为了表现它的室内空间,先画出EL视平线,此线的高度可根据感觉任意定,图中设的EL视平线高度约为0.8米高。图中的VP点为透视线的灭点,也可任意定,再将A、B、C、D四点用辅助线延长相交与VP点上。M点是为量定A—a的进深而设,也可以根据进深大小任意选定,再从M点延伸辅助线到A—B段上,并与1、2、3、4的各尺度分段相连,即得出对面墙体的空间进深。

  9.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二中的A—a线段上,有M点的辅助线的明显相交,可以从相交点平行画出直线来连接B—b线,并向上垂直延伸到D—d线段。

  10.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三中继续依次画直线围合到A—a线上,再由1、2、3、4点分别画出直线与VP灭点相交,此时空间已有了深度感。

  11.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四中的左右及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度分段画直线相交于VP灭点,这样一个准确的三维空间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

  12.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中的C—D1透视线可以根据需要和感觉随意画出,并自然相交于EL视平线的VP2灭点上,图中的A—B1透视线则又有约束地相交于VP2点上,继而再将C—d1线和A—b1线也相交于EL视平线的VP2点上,并自然连接B1—D1线和b1—d1线。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2学时)画法2:在一点的基础上做的两点透视

  13.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六中的A—B1线的尺度分格定位,按A—B的尺度分格,也画直线相交于VP1交点上。

  14.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7中的A—C线从尺度分格点画两条辅助线相交于VP2交点上,以便找出B1—D1线的尺度分格点,再从A—B1线的尺度分格定位点画辅助线垂直延伸到C—D1透视线,以便找出C—D1透视。

  15.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7中的A—C线从尺度分格点画两条辅助线相交于VP2交点上,以便找出B1—D1线的尺度分格点,再从A—B1线的尺度分格定位点画辅助线垂直延伸到C—D1透视线,以便找出C—D1透视。

  16.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图八中的相交VP1点的透视线按图7中找出的尺寸分格定位点相继画出,然后依次画出直线围合于左右及顶面,这样一个两点透视空间已经完成。

  17.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第三节成角透视的画法(2学时)成角透视的主体变线在构图画面上会产生一种运动感和不稳定感,使整个成角透视构图画面具有动感强烈以及画面生动活泼的特点。与平行透视相比,成角透视表现范围小,对称感及纵深感较弱,适合表现生动活泼的题材主题。但是视点位置与角度选择的不好,容易出现畸变或失重。

  18.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第三节成角透视的画法(2学时— 教师示范)

  19.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非典型”成角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的画法

  20.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非典型”成角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的画法

  21.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非典型”成角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的画法

  22.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非典型”成角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的画法

  23.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非典型”成角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的作图步骤 1.按已知墙面尺寸的缩小比例画出a、b、c、d,在a、b、c、d中定出灭点,与一点室内透视不同的是,灭点应定在靠ac或bd线边缘的位置,※高度应参考视高的要求; 2.由灭点过a,b,c,d点作延长线,求出左右墙面、地面及天花顶棚; 3.在灭点至b点的连线或灭点至d点的连线上,向内作收分,※得到收分点bˊ和dˊ,并与a点及c点作连线; 4.由灭点沿HL线向左作水平延长线,并在该延长线上任意确定视点位置; 5.在ab向左的延长线上,按比ab线略短的尺寸得出室内总进深刻度,假定进深为3 m,则在总进深刻度上求出3个等分刻度点; 6.视点与总进深刻度作延长线,※在左墙底线(灭点与a向左下的延长线)上得到最外侧进深点E,将E与bˊ作连线,再用灭点与abˊ线的中点oˊ作连线,相交E bˊ点于o点,再用a点与o点连线得F点,由F点作垂直线得G点,由E点作垂直线得H点。H与G点作连线,得到透视外框架; 7.用左墙底线上各进深刻度点与中点o作连线,将进深刻度转移到右墙底线上; 8.将左右墙底线上各刻度点作垂线,用灭点与纵深各刻度点作连线,得到整个室内的框架网格,在此基础上,按室内家具尺寸进一步深入作图。

  24.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第四节非平行透视的画法(2学时) • 非平视透视概念 • 俯视:斜面透视中的透明平面与方形景物构成竖向下倾斜时的透视称为下倾斜透视即俯视。 • 仰视:斜面透视中的透明平面与方形景物构成竖向上倾斜时的透视称为上倾斜透视即仰视。 • 非平视透视构图画面特点 • 表现比较高的空间群体,动感强烈,纵线压缩较明显。 • 人物表现难度较大,适合表现场景为主的题材。

  25.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非平视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的画法(教师示范)

  26.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圆及非直线的画法、透视等分法 ※ 圆、椭圆是曲线。在透视图法中,它无法像直线那样容易画出来,所以画圆时,先将圆按长、宽尺寸归纳成长方形,再从中找出圆或椭圆的关系点,并画于透视图上。最后以曲线尺或蛇形尺连接各点即可。 1.画圆8点法; 2.画圆12点法。

  27.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圆及非直线的画法、透视等分法 ※ 任何非直线的曲线,不论是抛物线或不规则曲线,都可用坐标格将该线的位置固定,再求坐标格的透视图,最后逐格寻找所画线条的位置点并加以连接即可。

  28.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透视图上经常用到等分法。等分法分偶数等分法和奇数等分法。偶数等分法是先在要等分的四方形上画对角线,在对角线的中心交叉点向边线画垂线即可。 ※ 奇数等分法可分为4个步骤。 1.欲将四方形ABCD分为三等分,则先将AD线分为三等分; 2.画透视线(虚线); 3.画对角线AC交于透视线上的点; 4.在交叉点上画垂线即得透视上的三等分,同理,可作五等分或更多等分。

  29.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第五节 透视制图训练(4学时) ——教师指导,过程略 训练1:用平行透视的方法绘制居住空间的客厅效果图,不用上色,用线性表现即可。 训练2:用成角透视的方法绘制酒店大厅的效果,不用着色,线性表现即可。 (注意:透视的方向的选择,角度的选择。关键在熟练的过程,学会把握观察的视角。)

  30. TH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ART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