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k likes | 1.26k Views
服務 - 學習融入課程諮詢. 準備階段 組成服務學習團隊, 透過各種管道了解被服務者需求,並與學校課程領域結合 ,決定要進行的服務主題 與被服務機構連繫溝通, 共同擬定服務計畫並為學生及服務社區 指出明確的服務 - 學習目標 進行 校內教師研習 服務學習課程實施計畫 教案、教材及教具之製作 為學生安排 服務所需訓練,包含定向訓練、指導、監督、支持、肯定及評量 ,讓學生充分了解被服務對象及服務工作,以達到服務學習目標 爭取 學校行政當局、家長及社區支持 ,由學生、學校、家庭、社區協同合作,共同分享責任. 服務階段
E N D
服務-學習融入課程諮詢 準備階段 組成服務學習團隊,透過各種管道了解被服務者需求,並與學校課程領域結合,決定要進行的服務主題 與被服務機構連繫溝通,共同擬定服務計畫並為學生及服務社區指出明確的服務-學習目標 進行校內教師研習 服務學習課程實施計畫教案、教材及教具之製作 為學生安排服務所需訓練,包含定向訓練、指導、監督、支持、肯定及評量,讓學生充分了解被服務對象及服務工作,以達到服務學習目標 爭取學校行政當局、家長及社區支持,由學生、學校、家庭、社區協同合作,共同分享責任
服務階段 從事有意義、實做、具挑戰性與社區實際問題解決有關的服務,可從事直接接觸被服務人的服務或募款、做計畫等間接服務 提供學生多元參與機會,讓服務的人能展現多元智能 服務中安排多元背景的人共同參與為多元背景的人服務 服務的時間適當、有彈性並符合所有涉入者利益 能透過不斷溝通、改變來協調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雙方的需求
反思階段 反思包涵服務前、服務中與服務後之反思 依據經驗學習模式(What, So What, Now What)設計結構化的反思活動,如:撰寫日誌、小組討論、口頭報告、研讀服務對象或社區服務有關的書籍等 老師可從自我、服務團隊、被服務人、服務工作、相關領域知識能力應用、社會議題等方向提供反思範例以引導學生反思,並蒐集反思紀錄資料
評量慶賀(成果分享)階段 於慶賀活動中邀請學生、家長、被服務機構、老師、社區人士一起來分享學習與成長,並共同提出改進建議,以協助彼此互惠增能 藉由慶賀活動使學生表現獲得被服務者、同儕、學校及社區的肯定與表揚,以引發學生持續服務之承諾 建立評估策略,並利用系統性的評量(質性、量化),提供回饋給被服務者與服務者 鼓勵學生保留資料,製作服務學習卷宗(護照)
免試升學重視志工服務,幾乎可以說是荒唐 李家同教授: • 如果做志工的原因是為了要進好的學校,這怎麼叫做志工?因為他不是出於自願的。這種因為要升學而做志工,乃是對志工的嚴重侮辱。而且我們常常說,為善不欲人知… • 對很多家長來說,他根本就不知道有什麼單位可以讓他的孩子去服務,很多弱勢的孩子一定吃大虧,因為他完全不知道有什麼門路可找,何況每一年畢業的國中生總數是五十萬人,我們整個國家有這麼多做志工的機會嗎?這些都是年齡小於十五歲的孩子,他們會做什麼事呢?他無法教其他的小孩,也不會安慰老人,更不會安慰病人,頂多掃掃地。問題在於對國中而言,他實在無法判斷孩子是否真心真意做志工。
免試升學重視志工服務,幾乎可以說是荒唐 • 有一次,有一位老人忽然發現有學生要來和他下棋,他當然很高興,沒有想到的是,一小時到了,這位志工學生立刻拿出一張紙來要求老人簽字,然後拂袖而去…我又知道有一位盲人,每次他要出門,即使是做最簡單的事,都會有好幾位志工學生要來幫他的忙,他簡直是不堪其擾,因為這幾個學生事後都要他簽字的。 • 教育部要求校內服務學習也要認證並發給服務學習證明,我只有長嘆一聲,因為一個極大的可能就是,學生各個都有校內的服務學習機會,比方說掃廁所或者掃走廊,都算是志工服務了,幫老師發考卷大概也算是志工服務了。
免試升學重視志工服務,幾乎可以說是荒唐 • 校外服務學習證明由服務機關發給,再由學校認證。我們可以想像的是,我們的各縣市政府會多忙碌,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無論各縣市政府如何訂定辦法,有辦法的家長就是有辦法,弱勢的家長絕對不知如何是好。 請問您對李家同教授「免試升學重視志工服務,幾乎可以說是荒唐」中提出的疑問與看法有何回應?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 「服務學習」項目採計原則 • 各免試就學區服務學習採計項目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訂定,跨縣市之免試就學區,應互相協調,以取得一致性規範。 • 各國中應依據直轄市、縣(市)政府所訂一致性規範,應由學校提供足量的服務學習時數,並公告周知,讓每個學生都有公平參與之機會。 • 學生進行團體服務學習時,學校應有專人指導,以就近照顧;若學生進行個人性之服務學習活動,學校應評估其安全性。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 • 發證及認證單位 (一) 校內服務 由學校依據各免試就學區統一之服務學習規範,規劃校內服務學習課程或活動,並發給服務學習證明。 (二) 校外服務 1.由直轄市、縣(市)政府統一公告或各國中擬定「OO國民中學(學校全銜)校外服務學習機關(構)、法人、經政府立案之人民團體及服務項目、學習內容規範或一覽表」,報直轄市、縣(市)政府核定後,公告周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 2.於事前由學生經家長同意後,向學校登記參加。 3.校外服務學習證明由服務機關(構)、法人、經政府立案之人民團體發給,再由學校認證。 • 計分原則:以學期服務時數為結算採計單位,其配分由各免試就學區定之。
服務-學習理論初探 請每位老師思考後在紙上寫出下列問題想法: • 「服務-學習」與傳統「社區服務」(志願服務)有何不同?為何推動「服務-學習」融入課程? • 服務-學習融入中、小學課程為何需掌握「多元參與」、 「統整融合」、 「合作互惠」、「從做中學」原則? • 服務-學習如何融入中、小學課程?如何帶領服務-學習反思? 三人一小組,互相分享並共同討論三分鐘後,向全體簡要分享三項問題的看法(每組三分鐘)
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There is something uniquely powerful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service and learning ~Jane Kendall 台灣師大 黃玉
目錄 服務-學習基本理論:意義與功能 服務-學習融入課程的設計與範例:特質(辦理原則)、要素、辦理模式、課程規劃、反思帶領與倫理議題、範例 服務-學習融入課程的建議
服務-學習基本理論: 意義與功能
服務-學習與相關名詞概念之區分 (Cress, 2005, p.8)
社會正義觀點(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的服務-學習 (資料來源:Wiechman, 1996)
服務-學習是--- 一種哲學 一種教學法 一種方案
教師 學生 學習 ( 反思 ) 社區經驗 ( 服務 ) 從服務中學習模式 (cress, 2005, p.8)(Learning-through-Serving Model) 課程內容 (課程)
課程的服務-學習能強化課程主題學習 • 特定課程內容學習,如:語文、數學、社會等領域 • 一般課程學習,如: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技巧等 • 學習如何學習,如:學習成為主動學習者、學習成為獨立學習者、學習如何從經驗中達成學習、學習如何應用所學於真實世界、學習如何整合知識與經驗等 • 社區學習,指僅能從社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如:學習社區中特殊的部落或族群、學習特殊的社會議題等 • 人際學習目標,是所有學習者必須達成的重要目標
課程的服務-學習能達到目的性的公民學習目標課程的服務-學習能達到目的性的公民學習目標 • 課程主題學習,協助學生了解並準備參與社區情境 • 民主的公民學習,協助學生參與社區情境,成為具公民素養的優質現代公民 • 多元學習,協助學生參與多元社區,學習多元文化 • 政治學習,協助學生參與社區工作,從中學習政治相關事務 • 領導能力之學習,協助學生在社區中學習領導議題 • 人際互動之學習、品德學習
服務-學習是--- 一個連結有意義的社區服務、課程學習、個人成長與公民責任的教與學的方法。 配合課程目標、安排有意義的社區服務,學生從服務中獲得自信、發展自尊、展現多元智能,應用課堂所學領域知識,為社區解決問題,同時,透過反思帶領,學習對服務對象產生同理,了解社會議題,並發展公民責任感,讓學生、學校、社區互惠增能
真我C世代 主宰亞洲未來 「日本經濟新聞」調查指出:未來主導國家走向的舵手,將是一群成長於數位時代的C世代新人類,他們共通特質, • 由電腦(computer)陪伴長大 • 慣以網路連結(connect)人際網絡及溝通(communicate) • 能應付改變挑戰(change, challenge) • 具創造力(create)、跨界(cross border)、協同合作(collaborate)
真我C世代 主宰亞洲未來 韓國首爾大學金蘭督教授在「2012 韓國趨勢」預測:未來五年「我」意識崛起,給人生留白、自主自足、跨世代、追求真我和傳達真情,都將是韓國未來的社會趨勢 (天下雜誌,490)
服務-學習與青少年的關係 青少年角色的轉變: • 資源使用者---資源提供者 • 被動觀察者----主動學習者 • 需要被幫助的人---幫助他人的人 • 服務消費者----服務製造者 • 無助者-----社會改變中的領導者
服務-學習與國民教育的關係 學生方面:服務學習可促進其社會與公民責任、政治功效、服務技能、自尊及人際能力發展、及在真實生活情境的學習能力,反思學習能力與批判思考能力 學校方面:服務學習可帶來師生關係的改變,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夥伴,而非只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師生之間互動更多,學校氣氛成為更開放、積極、成長與關懷的學習環境,學校也從社區得到不少資源與支持 社區方面:學生提供直接服務帶給社區實質的幫助與問題解決,也帶給社區(機構)新的思考,再者,因為參與帶給學生正向的成長經驗,會促使他們繼續投入社會服務,成長後積極參與社會及國家事務
服務-學習與九年一貫課程的關係 • 增進自我了解,發展個人潛能 • 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 提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能力 • 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 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 • 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 • 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 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 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服務-學習帶來的學習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 -Learning」(Eyler & Giles;1999) • 個人與人際的發展 • 了解與應用知識 • 批判思考能力的發展及觀念轉變 • 公民能力的培養
蘇雅君研究(2003) 增進自身學習…(增進對自己瞭解與自信、學習與夥伴互助合作、敢與陌生人講話、表達與溝通能力、會作自我檢討並增進責任感、增進童軍技能並與課堂學習連結、增進活動設計與領導能力、試著發現並解決問題、危機應變等) 增進對他人的…(包容力、不同人與不同生活的體驗、尊重不同、感恩惜福) 增進對社區…(注意並發現社區問題、學習與社區居民互動並互相學習、拉近與社區之距離) 以台中仁美國小「加倍感恩:打造孩子心靈的美感角落」為例說明http://thankyou.tw.class.urlifelinks.com/
花旗未來領袖發展計劃 恆春工商柯冠伶…「現在我知道,凡事只要預備好,用『心』去做,成功就是屬於妳的」 台南女中林亭邑…「我們常常專注在枝微末節的細節,而忽略身旁最重要的事。服務,讓我們懂得學會傾聽對方的聲音與需求」 台南女中同學在服務過程中,經歷了意見分歧與爭執,最後才發現所有問題,原來都在「人」的身上 天下雜誌 495期 2012/4/18~2012/5/1
修課學生的心聲 服務中最大的快樂…(建立友誼、幫助人、被需要、工作中有樂趣、被服務人有進步) 服務中最大的學習…(包容力、尊重不同、服務對象了解與服務技能增進、應變能力、反 思與追求社會正義、社會議題) 服務中最主要的挫折與痛苦…(不知如何接近、時間壓力、期望過高、無力感、認知不足、服務場所人員不舒服、分離的處理)
服務-學習融入課程設計與範例: 特質(辦理原則)、辦理模式、課程規劃、反思帶領與倫理議題
服務-學習的特質(辦理原則) • 協同合作 (Collaboration)(合作) • 互惠 (Reciprocity)(互惠) • 多元差異 (Diversity)(多元參與) • 以學習為基礎 (Learning-Based)-經驗學習透過反思達成學習(從做中學)(統整融合) • 社會正義為焦點 (Social Justice Focus)-從傳統慈善觀點走向社會改變(幫助被服務人看到自己能力願意站起來)、社會正義追求 以台中仁美國小「加倍感恩:打造孩子心靈的美感角落」為例說明http://thankyou.tw.class.urlifelinks.com/
台中市仁美國小五年級學生的服務-學習 這是雖不富有但幫助弱勢的加恩教會 這是榮獲世界建築設計獎的仁美國小 「仁美加倍感恩」
協同合作範例:服務機構配合事項 服務機構及服務工作介紹。 協助安排服務工作,完成服務合約。 服務所需知能之定向訓練與指導。 協助推薦與服務對象有關的書籍,供學生研讀。 服務中之督導並請與校內課程老師保持密切聯繫,建議可於服務機構中安排與被服務人或機構督導進行團體反思。 期末服務反思與成果分享之參與。 期末有關服務表現之評量。 期末服務時數證明之開列。
期末評量 服務機構參與評量表 學生姓名: 日期: 服務機構: 電話: 評量人:請簽名) 非常好 非常不好 1.完成預定學習(工作)目標 5 4 3 2 1 2.工作中與被服務人之間的互動 5 4 3 2 1 3.對服務機構目標(工作)達成的貢獻 5 4 3 2 1 4.遵守時間 5 4 3 2 1 5.可信賴度 5 4 3 2 1 6.學習精神表現 5 4 3 2 1 7.整體服務表現 5 4 3 2 1 8.其它的評論或建議 ~ ~ 謝謝 ~ ~
協同合作、互惠、社會正義範例: 社會正義觀點(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的服務-學習 (資料來源:Wiechman, 1996)
協同合作、互惠範例:社區服務指導(一) 社區服務是本課程學習非常重要的部分,每位同學於本學期中必須於相關機構持續至少36小時的服務。在您選擇服務-學習機構,開始服務工作前,願提供以下的一些建議,請謹記在心: 請選擇一個與您個人成長經驗較不同的服務機構,會帶給您較大的挑戰與成長。 大部分的服務時間,請從事直接服務(direct service),如直接接觸被服務的對象,而非間接服務(indirect service),如宣導、募款等。 大部分的服務時間,請用於”做”而非”看”或”觀察”。 請利用這個服務機會來擴展自己的視野。請每週紀錄您的服務日誌,本課程定時於課堂中提供結構化省思活動,幫助您先省思,整理自己的服務-學習經驗。
社區服務指導(二) 只有心意還不夠,一定要有行動,請將被您服務的人放入您服務工作的最重要位置。 6) 請在 最短時間去認識您服務的機構,請多閱讀服務機構的一些資料,以儘速了 解被服務的對象與問題。 7) 請依自己興趣、時間及機構的需求,共同訂定服務合約。要尊重自己對機構及被服務者的承諾,彼此在平等基礎上,秉持協同合作、互惠、多元差異、學習及社會正義的特質,幫助自己及被服務者一起學習、成長。 8)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要了解並尊重服務機構的目標、政策及規範。要參加定向或其他在職訓練,如果服務時間必須更動,請通知您的機構督導。並提供代替時間,要禮貌對待被服務人,並尊重他們的尊嚴,如有任何困難與問題,可與機構督導或任課老師聯繫。
協同合作、互惠範例:期末綜合報告 本綜合報告主要在幫助你(妳)將一學期課堂內研讀、討論及課外服務參與予以分析、反思及統整。 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你完成的服務工作及帶給你的主要學習為何? (2)經過課程學習及實際服務參與後,你對社區(community)及服務(service)的定義?以及對它們與學習(learning)的關係? (3)你從課堂學習及服務參與中,發現的新論題與問題有哪些?
期末綜合報告 (4)你對服務-學習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關係的看法? (5)你個人未來在生活上及工作上對服務-學習是否已做出哪些承諾? (6)你認為台灣未來在中等教育中發展服務-學習的主要問題為何? (7)最後,寫一封信給服務機構督導,簡述一學期服務參與的學習所得,並提出對機構的感謝、感想與建議(此封信將轉寄給服務機構督導)。
以學習為基礎範例:服務日誌撰寫指導 服務日誌提供您一個將服務經驗對自己產生意義的對話機會,也提供您省思自己經驗,組織自己思考,並連接社區服務與課堂學習。日誌可帶給您新的思考、情感,它不僅是文字寫作而已,更需深入的觀察、分析、批判與思考。下面提供一些方向,作為您每週撰寫日誌的參考: What (什麼)-- 我今天作了什麼?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觸了什麼? So What(所以,什麼)–我的所見所聞帶給我什麼感想與思考?我學習到了什麼?對我有什麼意義?服務過程中,我產生了什麼新問題? Now What (現在,什麼)--這些經驗對我看事情、看世界、看自己有什麼改變?對自我認知有什麼改變?我能做什麼?對我看社區服務及社會正義有什麼影響與改變?
以學習為基礎範例:服務對象選讀專書報告 請選擇一本與你(妳)服務對象或機構有關的書籍來研讀。 書摘內容應包括下列內容: 書名、作者 全書主要討論的主題與內容(如此書為較早期之出版品,亦可加入此主題之最新資料) 讀完這本書,帶給你(妳)對此主題的新感想及新問題 這本書主題與你(妳)服務對象(機構)的關係及如何幫助你(妳)瞭解服務-學習 根據你(妳)的瞭解及分析,你(妳)將如何應用在你(妳)服務的對象及機構 課堂報告亦應包括以上各點,每組報告30分鐘,討論20分鐘。因課堂上其它人並沒有看過這本書,或並不熟悉這個主題,請提供每人一份簡單報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