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39 Views
1. 伴性遗传的特点。 2. 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伴性遗传特点. ( 1 )男性多于女性。 ( 2 )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 3 )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E N D
1.伴性遗传的特点。 2.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伴性遗传特点 (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3)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难点:血友病为一组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因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而分为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和血友病丙。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出血。发病率以血友病甲最高,发病率为4×10-5~1×10-4,重症患者占存活男婴的1/7000。乙次之,血友病丙罕见。难点:血友病为一组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因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而分为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和血友病丙。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出血。发病率以血友病甲最高,发病率为4×10-5~1×10-4,重症患者占存活男婴的1/7000。乙次之,血友病丙罕见。
血友病甲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有:血友病甲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有: (1)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患病,女性传递; (2)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所生子女中,男性1/2患病,1/2正常;女性1/2为携带者,1/2正常;
(3)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所生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均为携带者;(3)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所生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均为携带者; (4)男性患者与女性携带者所生子女中,男性1/2正常,1/2患病;女性1/2为患者,1/2为携带者。
例 如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 Ⅰ一 1 , Ⅱ一 2 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 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 A(a)位于甲图所示 X 和 Y 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解析 控制血友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无关,所以应在甲图中Ⅱ-2片段上,此家族男性都是患者,所以位于Y染色体上Ⅱ-1片段上。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和Y上Ⅰ片段上,又相对应基因互为等位,后代中男女个体表现型比例不一定相同。
答案(1)Ⅱ-2 (2)Ⅰ (3)Ⅱ-1 (4)不一定,例如母亲为XaXa,父亲为XAX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显性形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形状。
色盲色弱测试1 色盲色弱测试2
色盲色弱测试3 色盲色弱测试4
色盲色弱测试8 色盲色弱测试9
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 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
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的遗传图解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的遗传图解
正常的红眼果蝇(左)和突变的白眼果蝇(右)正常的红眼果蝇(左)和突变的白眼果蝇(右)
果蝇 芦花鸡
杨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