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816 Views
飲食原則與營養標準.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1. 大 綱. 成長的需求 國內外飲食指南 食物分類與份量 個人化靈活運用膳食設計 認識營養標示 營養素建議量 代代相傳的健康. 身體不同組織的成長發育速率. 成長所需的物質.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Vol. 17, No. 1, 65–70 (1998). 國人平均餘命. 國人健康餘命. 國人死因變化趨勢. 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 (95 年 ). 175.6. 民國 95 年癌症登記報告.
E N D
飲食原則與營養標準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1
大 綱 • 成長的需求 • 國內外飲食指南 • 食物分類與份量 • 個人化靈活運用膳食設計 • 認識營養標示 • 營養素建議量 • 代代相傳的健康
成長所需的物質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Vol. 17, No. 1, 65–70 (1998)
175.6 民國95年癌症登記報告 全癌症年齡標準化率之長期趨勢, 民國85-95年
民國95年男女壯年(25-44歲) 前5大癌症發生率 註: 年齡標準化率係使用2000年世界標準人口為標準人口。
疾病預防-AICR預防結直腸癌 • AICR預防癌症系列-降低結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 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 • 限制酒精攝取 女性:1份酒精當量/日 男性:2份酒精當量/日 • 限制紅肉攝取18 oz/week,避免加工肉品 • 維持健康體重 圖7.4、Reducing your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疾病預防-AICR :The New American Plate • 蔬菜、水果、全穀類及豆類佔2/3以上 • 動物性蛋白佔1/3以下 圖7.5、The new American plate
飲食營養工具:吃甚麼?吃多少?夠不夠? 組合食物:均衡 營養素:充足 參考/建議攝取量 (DRI) 食品成份資料庫 營養素含量 • 飲食指南: • 食物的分類 • 食物的用量 • 飲食指標 • 健康飲食的原則
營養標準-BMI • 勾選“女性”下拉選單選擇“18歲以上”身高填寫“160”公分體重填寫“52”公斤 • 按”計算” • 得到結果:BMI值為20理想體重範圍47~61.5 KG屬於正常體型 1 2 3
營養標準-DRIs • 輸入基本資料-年齡層屬於“19-30歲”活動量選擇“稍低” 勾選“女性” • 按”計算” • 得到結果-維生素A每日建議量為500微克 1 2 3
每日飲食組合:吃甚麼?吃多少? • 維持熱量平衡 • 避免份量過大 • 動態生活 • 應該多攝取的食物 • 全穀類 • 蔬菜 • 水果 • 應該減少的食物 • 油:顯性、隱性 • 糖:甜度 • 鹽:標示
營養標準-飲食指南 Q 小美想知道該怎麼搭配一天的飲食,才可以吃得均衡呢? • 依個人飲食習慣,在指定範圍內選擇蛋白質及脂肪攝取量 • 依個人飲食習慣,在指定範圍內調整各類食物攝取份量 • 當您完成上列選項,即完成個人一日飲食指南設計!!可以開始依循此食物分配原則,規劃每天的餐點。 3 4
各國飲食指南: 健康飲食通用原則 http://www.fcps.k12.va.us/fs/food/images/mypyramid.jpg www.metrokc.gov/health/nutrition/foodguide.htm 25
健康飲食的共同點 http://www.fcps.k12.va.us/fs/food/images/mypyramid.jpg
英國 www.metrokc.gov/health/nutrition/foodguide.htm 31
加拿大 http://www.wholegrainsbureau.ca/in_your_diet/canadas_food_guide.html 32
健康飲食的特性 1、營養全備充足: • 必需營養素的種類齊全,並且份量充足。 2、食物分配均衡: • 包含六大類食物,各類食物應有合宜的份量。 3、熱量調配平衡: • 熱量攝取應配合身體的需要,並且善用優質食物以調和熱量和其他營養素的比例,以免過量與肥胖。 4、飲食內容多樣化: • 充分利用每類食物中不同的品項,增加飲食內容的變化。 5、適量與節制: • 調整各類食物的適當比例,避免過量 6、美味與愉快: • 兼顧適口性與飲食文化和樂趣 • 配合動態的生活型態,就可獲得健康。
均衡:為何食物要分類? • 外觀形態不同 • 生產來源不同 • 加工方式不同 • 化學組成不同 • 保健功效不同
實踐健康飲食的要訣是: • 每日飲食內容以植物性食品為大宗,大約佔三分之二,包括五榖根莖類、蔬菜類與水果類 • 每日飲食中,動物性食品約佔三分之一,包括奶類與蛋、豆、魚、肉類 • 各類食物之間不宜互相取代,但是同類食物之間,應該變換利用不同種食物 • 飲食指南的建議以一日為單位,不是每一餐都需要均衡,乃是各餐之間截長補短,可配合生活步調來選擇餐飲類型,速食、外食都可利用 • 飲指南也適用於數日之間的均衡,喜宴節慶的前後,可以清淡飲食調和 • 每日食用的主食類食品應選用油脂含量低的形式,例如:飯與油飯、饅頭或法式麵包與有餡麵包,油脂含量因製備方法而不同。
常見的問題 • 蔬菜生吃好?還是熟食好? • 體積對攝取量的影響 • 烹調對吸收率的影響 • 每餐中,蔬果先吃好?還是後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