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56 Views
以科研为先导,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 陈庆贵 中央电化教育馆 学校研究部主任 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 2004 年 5 月 25 日(广东). 主要讲四个内容. 以科研为先导,开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新局面 以应用为核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全面推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 一、以科研为先导,开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新局面. 1 、课题研究是实验学校的重要内容 2 、全国实验校 “ 十五 ” 开展的课题研究
E N D
以科研为先导,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 陈庆贵 中央电化教育馆 学校研究部主任 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 2004年5月25日(广东)
主要讲四个内容 • 以科研为先导,开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新局面 • 以应用为核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全面推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
一、以科研为先导,开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新局面 1、课题研究是实验学校的重要内容 2、全国实验校“十五”开展的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促进实验学校全面发展 4、科研领先,开创实验校工作新局面
1、课题研究是实验学校的重要任务 实验学校 发展规划 课题研究 教师培训 环境建设 资源开发 教学试验 成果
信息化建设≠课题研究 开设公开课≠课题研究 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
2、全国实验校“十五”开展的课题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理论与实践研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 •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研究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 校际间协作学习研究 •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 优秀资源支持西部教育应用的研究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比较研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评价研究
3、课题研究促进实验学校全面发展 • 坚持数年,科研成果全区推广,学校成为全国名校(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 科研兴校,全面发展,年年有新招(四川成都龙江路小学) • 建专题网站,育创新人才(江西分宜一小)
4、科研领先开创实验校工作新局面 新周期,科研工作仍是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重要工作。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形势、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必须树立科研领先的思想,用科研引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开创实验学校工作的全新局面。
当前信息技术的热点研究课题:现代化学校的建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现代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如: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西部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与应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 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电力线通讯技术) 混合学习的研究(Blending Learning)远程协作学习研究 信息技术与社区学习及终身学习的研究
二、以应用为核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3个阶段 2、实验校工作的四个转变 3、坚持应用导向,全面深化实验校工作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3个阶段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 CAL(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 IITC(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1)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CAI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
(2)CAL(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CAL的主要特征是逐步从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强调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辅导学生,帮助答疑,帮助学生收集资料等。
(3)IITC(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 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IITC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和辅助学,更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全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正处于第三个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不仅是辅助教和学,而是要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创设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2、实验校工作的四个转变 在新的发展时期,全国实验校工作实现四个转变: • 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更多的转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和效能; • 在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进入中小学必修课的基础上,转向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师知识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在城市中小学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基础上,转向更多的关注农村,加强城乡中小学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 由更多的关注点,转向更多的关注面,形成点面结合,区域推进的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3、坚持应用导向,全面深化实验校工作 • 按照建设现代化学校发展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发展规划 •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实验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继续有针对性地建设教育信息化环境, 探索和形成建设和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机制 • 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 认真抓好典型,总结经验,积极发挥全国实验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三、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导,把整合与应用等同起来,对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缺乏了解 • 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系统科学的知识传授对立起来或者割裂开来 • 科研流于形式或者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 • 研究过程缺乏资料的收集与统计数据的分析 • 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层面的总结、提炼
三、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校园网用于教育行政管理的多,用于学科整合的少 • 城域网的投入与产出差异很大,效率和效益都很低 • 远程教育投资项目的利用率不高(与资源、持续经费投入、人员素质和政策支持有关) • 缺乏高质量和实用、好用的优质资源 • 有些学校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主要在公开课上使用(存在应付参观的现象)
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全面推进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 • 评估检查机制 • 长期投入机制 • 队伍建设机制 • 激励机制(不能单凭热情、新鲜、轰动效应) • 典型引路与滚动发展机制 • 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及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