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6

绪 论

绪 论. 内容提要 1. 阐明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运 动解剖学的目的与任务。 2. 阐明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 阐明人体解剖姿势,解剖学的定位术语, 人体的基本平面与基本轴。.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一)运动解剖学的概念 1. 解剖学的概念 2. 解剖:是指用刀剖割以观察有机体的形态,结构,这就是解剖。研究解剖的学科就叫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是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学科,它属于生物学范畴中解剖学的一个分支。. 表格如下. 植物学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绪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绪 论 内容提要 1.阐明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运 动解剖学的目的与任务。 2.阐明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阐明人体解剖姿势,解剖学的定位术语, 人体的基本平面与基本轴。

  2.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一)运动解剖学的概念 • 1.解剖学的概念 • 2.解剖:是指用刀剖割以观察有机体的形态,结构,这就是解剖。研究解剖的学科就叫解剖学。 • 运动解剖学是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学科,它属于生物学范畴中解剖学的一个分支。

  3. 表格如下 • 植物学 • 生物学 生理学 动物解剖学 组织学 • 微视解剖学 细胞学 • 动物学 胚胎学 • 解剖学 病理解剖学 成长解剖学 • 人体解剖学 法医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 巨视解剖学 艺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 正常人体解剖学 X光解剖学 • …… 机能解剖学 • 运动解剖学 • …… • 而我们今天实际上讨论的内容,其范围主要是运动解剖学上的内容。

  4. 运动解剖学的概念 • 首先要了解人体解剖学: • 人体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 怎样理解此概念:分三个层次。具体如下: • 1.研究对象:正常的人体,而不是伤、残、病…… • 2.研究内容: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 不是研究人体的生病、发病、治病、预防病…… • 3.属性:生物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从以上的列表中可以明确)。 • 运动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在体育运动作用下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对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一门学科。

  5.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 教师首先要说明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必要性(例举法教学) • 1.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如运动生理、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防治学等); • 2.为贯彻落实“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体育方针,为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 3.为了赶超世界先进的体育水平或保持领先优势,为体育训练间接或直接的提供解剖学依据;(体育训练) • 4.通过学习以后,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特点,可以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6.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基本观点: • (一)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 1、形态结构决定功能; • 2、功能影响形态结构。 •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 1、局部组成整体并影响整体; • 2、整体包含局部并影响局部。 • (三)发展变化的观点。 • 1、种系的发生:有机体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 2、个体的发生:人由受精卵到死亡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 1、把课堂讲授书本知识同观察标本、挂图、模型、录相、活体结合起来,不要读死书; • 2、把理解掌握的解剖知识同体育运动实践结合起来,读书贵在用。 • (五)人的社会性观点。 • 人是过社会生活的,人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引用动物实验的数据或现象来说明人体的情况时,千万不可把人与动物等同看待,否则陷入了纯生物观点中去,因此要切记人的社会性。 • 方法: • 1、一般方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四勤:眼勤、耳勤、手勤和脑勤。 • 2、特殊方法:读书做到三结合: ①结合图谱、标本、模型学习; • ②结合活体学习; • ③结合体育运动实践学习。

  7. 四、人体解剖姿势、方位术语、基本面和基本轴四、人体解剖姿势、方位术语、基本面和基本轴 • (一)人体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脚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手掌向前。(也叫人体解剖姿势或标准姿势) • 比较人体解剖学姿势与体育中“立正” 姿势的区别。(教师演示动作) • (二)解剖学方位术语 • 上、下:近头部称上;近脚底称下。 • 前、后:近腹侧称前;近背侧称后。 • 内(内侧)、外(外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内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外侧) • 近侧端、远侧端:四肢近躯干部分称近侧端;远躯干部分称远侧端。 • 桡、尺侧:前臂外侧称桡侧;内侧称尺侧。 • 腓、胫侧:小腿外侧称腓侧;内侧称胫侧。 • 浅、深:近体表(器官外表)者为浅,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者为深。 • (三)人体的基本平面(切面) • 人体的基本平面(切面)有矢状面、 冠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此三面相互垂直。 • 矢状面:将直立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与地面垂直的一切切面叫矢状面。(无数个) • 正中面:将直立人体分成左.右两等份(相对称)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叫正中面。有且仅有一个。 • 冠状面(额状面):将直立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与地面垂直的一切切面叫冠状面(额状面),此平面有无数个。 • 水平面:将直立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与地面平行的一切切面叫水平面(无数个)。水平面有时又叫横断面。(横切面)。 • (四)人体的基本轴 • 矢状轴: 垂直通过冠状面(额状面)的轴。 • 冠状轴(额状轴): 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 • 垂直轴: 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 以上三轴相互垂直。

  8. 第一章 人体的的基本构成 • 内容提要: • 1、阐明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完成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 2、阐明细胞的一般结构. • 3、简单介绍细胞间质和细胞周期. • 第一节 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 一、细胞 • 细胞概念: • 细胞是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 数量:组成人体的细胞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每个细胞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单位.细胞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共同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 • 成年人细胞的数量大约: 6×10的13次方 个 • 刚出生的婴儿细胞的数量大约:2×10的12次方个 • (一)细胞的形态,体积 • 形态: • 人体内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而且细胞的形态与其功能及其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 例:上皮细胞------- 呈多边形 • 红细胞 --------- 双凹圆盘形 • 肌细胞 --------- 细长形 • 神经细胞-------- 有长的轴起 • 体积: • 人体内的细胞不仅形态呈现多样性,而且大小体积也有明显的不同,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 • 例:成熟的卵细胞直径可达160~~200微米(教材140微米),骨髓巨核细胞最大可达300微米,小脑皮质的颗粒细胞为4~5微米,骨骼肌细胞长约1~40毫米,最长可达15厘米,神经细胞突长可达1.0米以上。 • 可见,同是细胞,大小体积不同。(见教材P8图1-1)

  9. (二)细胞的结构 • 细胞的种类虽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但他们的结构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 1、细胞膜: • 细胞膜又称质膜或单位膜(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维持生理功能以及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特化而成的,包在细胞的外面。细胞膜这种结构,光凭肉眼和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看不清它的组成成分和结构。 • 但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由内、中、外三层结构组成。其中内、外层暗,中间明亮.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以前有各种各样地学说,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液态镶嵌模型学说”或称“脂质球蛋白镶嵌模型学说”。(见教材P8页图1-2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图) • 功能: • (1)保持细胞的完整性(相当于蛋的壳);(2)半透膜—选择通过性膜;(3)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场所。(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产物进出) • 2、细胞质(又称细胞浆) •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于细胞核之间,是半透明胶状的原生质.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包含物)三部分 • (1)基质:细胞的液态部分,是细胞质的基本成分,其中间悬浮着细胞器和内含物。 • (2)细胞器:由细胞质经过特殊分化而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小结构叫细胞器.其中包含:线粒体、中心体、核蛋白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微丝和微管。 • ①线粒体模式图详见教材P10图1-4线粒体立体结构模式图 •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场所,线粒体内含有高能量的物质ATP,这种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 ATP→ADP+Pi+E(能量)7.3千卡/1mol • ATP 有细胞的“供能站”之称。 • 线粒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均因细胞的种类、功能形态、生活条件而不同。体育锻炼可以使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发生变化。(非心肌和平滑肌) • 对于体育锻炼与心肌、平滑肌细胞的线粒体的变化,目前还没有作出准确的结论。 •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如马拉松、长距离自行车、长距离游泳等可以使线粒体的总量、体积、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以增强ATP的能力,满足肌体的需要。而未经上述训练的人,则线粒体不会产生上述的效应。 • 北京体院研究表明:(动物实验)过度训练能引起线粒体发生变性。(以后你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带运动员训练要注意此事) • 从上可以得出结论:适宜的体育训练会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过度训练会影响人体健康。另外我们还发现:人体内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

  10. (二)细胞的结构 • ②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 ③内质网:又叫内网器分成 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 • 滑面内质网:合成类脂和胆固醇 • ④高尔基复合体:对粗面内质网合成的物质进行加工、浓缩使其成熟、包装并运送到细胞外。 • ⑤溶酶体:细胞的“消化器”。 • ⑥微体:又称“过氧化物酶体”,主要分解代谢产物H2O2,以防止H2O2对细胞的毒害。 • ⑦中心体:细胞分裂的动力 (3)内含物(包含物) • 内含物是细胞质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 • 包括:贮藏的营养物质(糖类,脂滴) 、分泌物(空泡,分泌颗粒)和代谢产物(色素)。 • 3、细胞核:人体内除成熟的红细胞以外,所有的细胞均有细胞核 • 核膜(细胞核外膜,功能似细胞膜) • 核液(胶状体、核基质): • 细胞核由 染色质 • 核仁(形成核蛋白体) • 核纤层 • 核膜(细胞核外膜,功能似细胞膜),核液是细胞核内除染色质和核仁的无定形液体部分,核纤层与核膜重建、染色质的凝集以及细胞核构建有关,核仁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RNA和DNA(一般细胞核内有1~2个核仁),染色质――存在于细胞的分裂间期、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分裂期、两种物质为同一成分,在不同时期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控制其他部分的基因遗传。有且仅有一对为性染色体,与人类的性别有关。 • 男:XY    女:XX • 而且性别主要由男方决定的。 • 结论:人类生男孩和生女孩得几率是均等的。 • 所以:中国的婚姻法上规定了一夫一妻制。 • 破除封建迷信:生女孩是女的不会生的可笑的言论。以后你的wife生了一个girl的话,千万别怪wife,这是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

  11. 二、细胞的间质 • (一)概念 •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存在于细胞和细胞之间,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有一定的生命能力的活质。 • (二)概念理解(教师举例加以说明) • (三)细胞间质的结构 • 细胞间质由基质纤维组成 •    透明胶状液态   (血液基质) • 基质 少数呈固态    (骨组织的基质)  •    个别半固态    (软骨组织的基质) •    网状纤维     (胶原蛋白构成 细的) • 纤维 胶原纤维     (胶原蛋白构成 粗的) •    弹性纤维     (弹性蛋白和糖蛋白构成) 

  12. 第二节 组织 • 内容提要: • 1、阐述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分类和主要功能。 • 2、简单介绍上皮组织的某些特殊结构,肌肉组织和神经元的再生。 • 一、组织的概念: • 组织是指起源相同,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借助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组织。(主要是指在胚层分化的过程中),实际上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复杂的体系。 • 二、组织的分类: • 1、分类的依据: • 根据组织的构造和功能不同可分为: • 上皮组织 • 基本组织分成 结缔组织 四大类。 • 肌肉组织 • 神经组织

  13. 一、上皮组织 • 1、上皮组织的特点: • 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的数量较多。 • ②细胞的间质不发达。 • ③没有血管分布,但有神经分布。 • 2、上皮组织的分类: • 上皮组织根据其形态和功能可分为 被覆上皮 • 腺上皮 • 感觉上皮 三类。 •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上皮组织,实际上讲的是被覆上皮。 • (一)被覆上皮(又称覆盖上皮)  • 它又分成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两类。 •   内皮  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 •     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胸膜、腹膜以及心包的表面 •              其它  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腔面 •       单层立方上皮 甲状腺、肾小管、肝脏和卵巢等处 • 单层上皮 上皮组织    单层柱状上皮 肠、胃、胆囊和子宫等处 •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道的内表面、咽鼓管、咽、食道内表面、肛门、阴道内表面、男性尿道 •        复层扁平上皮  皮肤、口腔、角膜等处 • 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眼睑、结膜等处 • 移行上皮(变移上皮) 膀胱、肾盂、肾盏、输尿管及部分尿道的内表面 • (二)腺上皮 • 上皮组织分化成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叫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称腺。 • 腺体分成 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经导管直接排入器官的腔内或体外,如唾液腺、肝、胰和汗腺等) • 内分泌腺(无导管的腺,其分泌物称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至全身。如甲状腺、肾上腺和脑垂体等)。 • (三)感觉上皮 • 是上皮组织分化形成能感受特殊刺激的上皮细胞。 • 如嗅觉上皮、味觉上皮、视觉上皮、听觉上皮等。

  14. 二、 结缔组织 • 1、特点: • ①细胞的数目少,但种类多,排列疏松。 • ②细胞的间质发达。 • ③内有丰富的血管分布其间。 • 2、分类 • 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结缔组织分类如下: • 疏松结缔组织 • 纤维性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 网状组织 • 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弹性软骨组织 • 支持性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透明软骨组织 • 骨组织 纤维软骨组织 • 营养性结缔组织 血液 • 淋巴

  15. (一)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图见教材P20页图1-16(一)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图见教材P20页图1-16 • 疏松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 成纤维细胞 修复作用 • 疏 巨噬细胞 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异物及病毒 • 松 浆细胞 产生抗体,具有体液免疫功能 • 结 细胞 脂肪细胞 作为一种营养物质而贮存起来。 • 缔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炎症或受伤可分化成成纤维细胞组 肥大细胞 • 织 白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 细胞间质 基质 为透明胶状物质。成分为:粘蛋白和水。 • (1)胶原纤维:韧性大,抗张力能力强, • 不易拉 长。人体内分布较广泛。 • 纤维 (2)弹性纤维:有弹性,易拉长, • 人体内分布也较多。 • (3)网状纤维:成分似胶原纤维, • 但在人体内的分布较少。 • 以上三种纤维在人体内交错形成立体网络。由于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在一起,所以使得疏松结缔组织既有韧性又有弹性。

  16. (二)致密结缔组织 • 1、结构:与疏松结缔组织相类似,同样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 2、分类及举例: • (1)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 如:肌腱、腱 膜。 • (2)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 如:固有筋膜、内脏被膜(买肉时观察) • (3)弹性组织 如:项韧带和黄韧带

  17. (三)网状组织 (四)脂肪组织 • 网状细胞 • 网状组织 网状纤维 组成 • 基质 • 它是构成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支架,分布于骨髓和淋巴器官等处。 • 脂肪组织由大量的脂肪细胞组成,主要分布于皮下、肠系膜等处。是人体内主要的贮能库。此外还有保持体温和缓冲震动的功能。

  18. (五)软骨组织(软骨) • 软骨组织(软骨)是半固态的结缔组织,通常软骨中没有血管和神经,切除无痛觉。近来武汉体育学院的胡声宇教授通过对白鼠的跟踪研究表明:白鼠的半月板中有极少数的毛细血管分布。由于软骨中的cap极少,所以软骨受伤后修复慢。 • 1、软骨组织的分类: • 依据:软骨组织根据纤维种类和组成的不同可以将软骨分成透明软骨(弹性成分中等)、弹性软骨(弹性成分最多)和纤维软骨(弹性成分最少)。 • 2、软骨组织的分布: • ①纤维软骨:椎间盘、关节唇、关节盘、半月板等。 • ②透明软骨:肋软骨、关节面软骨,气管、喉等。 • ③弹性软骨:会厌软骨、耳廓、咽鼓管等。 • 注意:运动知识介绍: • 运动训练中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增加软骨的厚度,增大软骨的弹性,减少运动中的震动(缓冲运动)。 • 生活实践知识: • 摩托车的把手以前和自行车的把手是相同的。后来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把手容易使软骨损伤,尤其是摩托车,速度快,震动大,更容易损伤手关节的软骨。鉴于解剖方面的原因,把摩托车把手改成平把手则克服了这个困难。

  19. (六)骨组织 • 骨组织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硬在哪里)。如:硬骨头精神;花岗岩和骨加压试验比较。 • 1、结构: • 骨细胞(骨原细胞) • 细胞 成骨细胞 • 破骨细胞 • 骨组织 基质 • 细胞间质 纤维(主要是胶原纤维)因有骨盐沉积形成骨板(又叫骨质) • 2、骨质分类: • 依据:根据骨板的形状和排列的疏密程度,骨组织分成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类。 • ⑴骨密质: • 分布:除关节面以外所有骨的表面和长骨的骨干。 • 以长骨的骨干为例来讨论骨密质的结构。 • 外环骨板 • 内环骨板 • 结构 由 哈佛氏骨板 教师用版图教学 • 哈佛氏管 • 间骨板(骨间板) • ⑵骨松质: • 分布:长骨的骺(两端)、短骨的内部以及其他骨的内部由呈片状或针状的骨小梁组成的网状结构。

  20. (七)血液和淋巴 • 血液和淋巴都是流动性的结缔组织。红细胞具有携带O2、CO2和激素能力;白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血小板与血液凝固有关。 • 红细胞 • 细胞 白细胞 等 • 血液 血小板 组成 • 细胞间质 血浆 • 血液在心血管内川流不息,具有运输和交换物质以及防御等功能。 • 淋巴是流动于淋巴系统内的液体,由淋巴浆和淋巴细胞组成。

  21. 三、肌肉组织 • (一)肌组织的分布、构造和功能特点: • 1、肌组织广泛分布于骨骼(肌肉)、内脏和心血管等处。肌组织是由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构成。 • 2、肌组织的构造: • 肌组织是由肌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其中肌细胞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且其组织的主成分肌细胞细而长,因此又称肌纤维。 • 3、肌细胞的功能: • (1)是人体局部或整体产生各种运动的动力来源。 • (2)内脏管道、器官的蠕动和血管口径的变化大小是由其壁内的肌组织收缩与舒张协调活动实现的。 • (3)心脏壁内的肌组织收缩产生的力、是推动血液循环的主要动力来源。 • (二)肌组织的分类: • 依据肌组织的形态以及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几类: • 骨骼肌 随意肌 • 肌组织 横纹肌 心肌 不随意肌 • 非横纹肌 平滑肌 • (形态结构) (位置或分布) (功能)

  22. (一)骨骼肌 • 1、骨骼肌的结构: • 骨骼肌由骨骼肌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 (1)骨骼肌细胞(纤维)的结构:呈长圆柱型,多核,故又称肌纤维。骨骼肌纤维由肌膜、肌核、肌浆和肌原纤维。见教材P26页图1-24a • 教师用版图演示教学 • A、肌膜:电镜下观察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通常是与细胞膜相同的单位膜。外层是由粘多糖蛋白质和网状纤维所组成的肌膜。 • B、基核:位于肌膜的内表面,数目依骨骼肌纤维(细胞)的大小而不同。有几个至数百个核,一般呈卵原形。 • C、肌浆:肌浆内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肌浆网、肌原纤维和肌红蛋白等多种成分。 • 在电子显微镜下见到的结构则更加复杂。见教材P27页图1-24b,教师用版图教学。 • 这里牵涉到一个肌节的概念: •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叫肌节。它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包括两个半明带和一个完整的暗带) • 肌肉收缩原理:(教师用版图演示教学) • 当肌肉收缩时,粗、细两种肌微丝的长度不变,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游离端,向暗带中央移动并相互接近或结合。结果是相邻的两条Z线相互靠拢。明带缩短甚至消失,暗带的长度不变而暗带中的H带变窄或消失。肌纤维缩短变粗。 • 当肌肉舒张时,则作相反变化,细肌微丝从暗带中部分地被抽出,游离端伸长变细。(粗肌微丝成份肌球胆白-不动、细肌微丝成份肌动胆白-随Z线动) • 教师用演示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此原理。

  23. (二)骨骼肌纤维的分类 • 依据:根据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不同,可分为红肌纤维、中间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三类。各类肌纤维的特点列表如下: • 红肌纤维 白肌纤维 • 直径较小 直径 较大 • 肌浆含量丰富 肌浆含量较少 • 肌红蛋白的含量多 少 • 线粒体的直径大 总量多 直径小、总量少 • 收缩速度慢 收缩速度快 • 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 持续时间短、易疲劳 • 能量来源于有氧氧化 能量来源于无氧酵解 • 适用于耐力性项目 适用于爆发性项目 • 如:马拉松,越野赛 如:短跑、投掷 • 长距离自行车、长距离的游泳等 跳跃等项目 • 在人体内,以上三种肌纤维混合存在,但每块肌肉中所含各种肌纤维的比例不同,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直径有一定的影响。 • 研究表明: • 力量训练:白肌纤维的直径增加明显,红肌纤维直径变化小; • 耐力训练:白肌纤维的直径几乎不变,红肌纤维的直径增加明显; • 速度训练:两种肌纤维的直径都有明显增加,但以白肌纤维增粗更明显。 • 至于运动训练能否改变两种肌纤维的数量以及两者的比例,目前正处于争议之中,有待于你们以后去研究。 • (注意:两种肌纤维的数量的比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在运动选才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胞间质:肌组织的细胞间质是疏松结蒂组织。以后讲运动系统的结构详细

  24. (二)心肌 (三)平滑肌 • (二)心肌 • 组成:心肌由心肌纤维(心肌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 分布:分布于心脏壁内(心壁)以及近心脏的大血管壁内。 • 特点: • 1、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 2、受刺激,心肌纤维可全部同时收缩,收缩时间较长 • 3、不象骨骼肌、不出现强直收缩 • ﹡心肌肥大: • 心肌肥大概念:是指心脏因活动负担增大而导致心肌纤维增大的现象。 • 心肌肥大出现的原因: • 1、长期剧烈运动 • 2、持续大运动量训练 • 3、疾病(特别是高血压) • 使心脏负担过重,出现代偿性肥大(用进废退)。 • 正常心脏(成年人) 一般 G为300g左右 • 运动员心脏 G为500g左右 • 病态心脏 G为1000g以上 • 450克以下的心肌肥大,一般以心肌细胞体积变大,心肌细胞数量不变。当心脏重量超过450~~500克的心肌肥大时,则主要是心肌细胞数量增多。 • 心肌纤维的分类: • 心肌纤维分成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纤维和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两种。 • 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又分成:浦肯野氏纤维、P细胞和过度型细胞三种。 • (三)平滑肌 • 1、组成:由平滑肌纤维和疏松结缔组织(细胞间质)所组成的。 • 2、分布:内脏器官壁的肌组织层、血管和淋巴管的壁内和皮肤。 • 平滑肌主要是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不受躯体运动神经的支配

  25. 四、神 经 组 织 • 神经组织分布于脑、脊髓和神经,其中脑和脊髓是构成神经系的主要成分。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 (一)神经元的结构 • 神经元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胞突由树突和轴突组成。 • 1、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功能中心。主要聚集于大脑、小脑皮质、脑和脊髓灰质、神经节。 • 它的结构同样包含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①细胞膜:位于胞体表面,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②细胞核:多为单核,核仁大而明显,有1~2个。 • ③细胞质:除含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以外,还有神经细胞所特有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 尼氏体由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组成,它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 动物实验表明:运动训练能提高尼氏体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 2、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 树突:短而分支的突起,有多条(及少数的神经元例外)。 • 功能: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向细胞体。 • 轴突:由中枢神经内的白质和周围神经组成。 • 一般神经元只有一条。L:10um~1m以上。 • 轴突内的胞质称轴浆。胞体与轴突之间可以通过轴浆输送各种物质。 • 轴突的胞膜称轴膜,它与传导功能有关,一般是将冲动传出。

  26. 四、神 经 组 织 • 3、神经元的分类 • 依据:按细胞突的数目可分为三种(见教材P33图1-28): • 假单极神经元(pesudonipolar neuron):只有一个突起,从胞体发出后即分为两支,一支伸向周围突与感受器相连,称周围突(相对于树突),另一支伸向中枢,称中枢突。(相对于轴突),实际上神经元为双极,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两极在突起根部合并为一个,故称假单极神经元。 • 双极神经元:从胞体两极各发出一个胞突,一个为周围突,与感觉器官相连。另一个为中枢突,伸向中枢。 • 多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 (2)依据神经元的功能来分: • 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 • 运动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又称传出神经元。 • 联合神经元:位于上述两种神经元之间,故又称中间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 (二)、神经胶质细胞 • 神经胶质细胞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围绕在神经元的周围,数量比神经元多10倍以上。 • 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由胞体、胞突两部分组成。 • 但胞突无树突和轴突之分,也没有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 • 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神经组织的网状支架,支持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纤维。 • 当中枢(脑和脊髓)受损时,可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溃变碎片。并大量分裂增殖填补于损伤处。 • 胶质细胞和突起连结毛细血管与神经元,协调神经元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在周围神经系中,胶质细胞形成: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中枢神经系中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有绝缘的作用。 • (三)、神经纤维简介 • 神经纤维分成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 当周围神经断伤以后,若未引起神经元胞体的死亡,则与胞体连结的一端神经纤维能够修复伸长,得到再生。 • 以手术方法将神经的二断端按原位缝接,可助神经纤维的再生。而中枢内的神经纤维损伤以后则很难再生。

  27. 简介器官和系统 内容提要: 1、介绍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说明器官和系统的理解及举例说明 一、器官的概念及举例: (一)器官的概念 器官:以某种组织为主多种组织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肺、肝、胃、肠、一块新鲜骨、一块新鲜肌肉等。 (二)举例(对器官概念的理解) 以心脏为例加以说明: 1、心脏的组织成份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其中以肌肉组织为主。所以它是以肌肉组织为主的多种组织所组成的。 2、形态:心脏似倒置的圆锥体(桃形),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形态。 3、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功能。 根据以上三点:可知心脏是一个器官。其他的可依此类推。 二、系统的概念及举例: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串联而成共同完成一系统的有规律的生理活动的结构。 如人体的九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感官系统(感官系统有时提及) (二)举例:消化系统: 1、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胰等 2、这些器官大都是串联而成的,都与消化与呼吸有关。 3、这些器官的功能:共同完成消化与呼吸。 以上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消化系统。

  28. 第二章 运动系统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 1.骨是运动的杠杆 • 2.骨连结是运动的枢纽 • 3.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 第一节 骨与骨连接 • 内容提要: • 1.掌握四肢骨和躯干骨的组成以及骨的主要表面结构,了解骨的构造,理化特性,生长与骨化;骨的功能与可塑性,颅的组成和全身主要骨的本表标志。 • 2.掌握关节的一般结构和运动形式,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以及全身主要关节的结构和运动,上肢、下肢关节的分类,关节灵活性和稳固性的对立统一,全身其他关节的组成和运动。了解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以及足弓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29. 一、骨总论 (一)骨的数目和形态 1.骨的数目 正常的成年人骨的数目为206块,儿童、少年多,大约在270块左右。如有些残疾病人,有的多于206块,有的少于206块 (教师以例举法帮助学生理解正常成年人的含义,儿童少年骨的数目多,是因为有些骨没有骨化的缘故,以儿童少年的髋骨为例加以说明) 2.骨的形态及分类 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①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部分。 ②按形态分:长骨 如:肱骨、股骨、胫骨、腓骨等 短骨 如:腕骨、跗骨等 扁骨 如:肩胛骨 不规则骨 如:椎骨、髋骨等(有些 不规则骨中带有含气的空腔称含气骨。如:下颌骨。)

  30. (二)骨的结构 • 新鲜的骨都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的。并伴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实验室的骨为枯骨,只剩下骨质部分了。 • 1.骨膜(periosteum) • 骨膜的组织主成分:纤维性结缔组织膜。除关节面以外,所有骨的表面都有骨膜。 • 分类:骨膜分成 骨外膜 • 骨内膜 • ①骨外膜: • 分布:除关节面以外所有骨的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所构成的。 • 骨外膜 分成 外层:比较厚、坚韧、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 内层:比较薄,内有成骨细胞可参与骨质的形成。 • ②骨内膜: • 分布:骨髓腔的内面和骨松质的腔隙内衬有骨内膜,骨内膜内有破骨 细胞,能溶解和吸收骨质,扩大骨髓腔。 • 儿童少年的时候,骨膜对骨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骨折后,对骨的修复也有重要的作用。 • 骨膜与骨质的愈合处,由于肌肉的长期牵扯,扭转等外力的影响发生微细损伤而松动,则会出现骨膜炎症状,待到损伤修复,症状消失完全愈合以后,将能承受更大的负荷。

  31. (二)骨的结构 • 2.骨质:(bone soustauce) • 骨质:是构成骨的主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 (1)骨密质: • 特点:排列紧密,抗压、抗拉、抗弯曲、折断的能力强。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其他骨的表面。其中长骨骨干的骨密质特别厚,向两端依次变薄,在骨骺部,骨的表面仅覆盖着一层骨密质。 • (2)骨松质: • 分布于长骨的两端和短骨、扁骨以及不规则骨的内部由呈针状、片状排列的骨小梁所组成的。 • 特点: • ①骨小梁的排列符合力学原理,一部分骨小梁的排列与压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 线。另一部分骨小梁排列与牵引力方向一致,组成张力曲线。骨小梁的这种配布,使骨以最少的材料便可达到最大的坚固性。骨受到压缩负荷时,是通过两端传递压力的,长骨的两端骺粗大,受力面积大。如胫骨骨松质骨小梁的排列,承受压强变小,骨干中空,既不影响荷载能力,又可节省材料,肢体轻,运动时所耗能量较少。扁骨如某些颅骨,如同“薄壳结构”,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这在体育运动中,如足球的头顶球,有很大意义。 • ②骨小梁的排列可以随重力和肌肉牵引方向发生变化而变化。 • 专家研究表明:跳远、跳高、短跑和长跑的运动员跟骨骨小梁的排列 是不同的。 • ③骨小梁排列的清晰度与运动有关: • 实验表明 : •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 比较 • 运动 与 停训 比较 •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的骨小梁线排列清晰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32. (二)骨的结构 3.骨髓: (1)分布: 长骨的骨髓腔内和其它骨的骨松质的腔隙内。 (2)分类: 红骨髓 黄骨髓 3-5岁以前,人体内所有的骨髓都是红骨髓(有些教材中提到6岁,实际上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发育提早,现研究表明为3-5岁较妥切),3-5岁以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失去造血功能,转变成了黄骨髓。 教师提问: ①所有人的骨髓都包含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成分? 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中的骨髓都包含有红黄两种成分? (3)功能: ①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②黄骨髓:作为一种营养物质贮存。 当人体大量失血,重病恢复期和恶性贫血时,黄骨髓转变成红骨髓,从而恢复造血功能。

  33. (三)骨的功能 1.支持负重:骨构成人体的支架,承担身体局部及全身重 量的功能。 • 2.运动杠杆:骨在肌肉收缩时被牵引,绕着关节的运动轴转动,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其中骨起着杠杆的作用。 • 3.保护功能:骨围成的腔隙,保护人体重要的器官。如: 颅骨围成的颅腔,保护脑。肋骨、肋软骨以及椎骨、胸骨所 围成的胸腔保护胸脏和肺。 • 4.造血功能: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 5.Ca、P的储备库。 • 医生嘱托孕妇多吃骨以补钙。 • 夏天坟墓周围出现的鬼火,实际上是骨中游离的磷,磷在升温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一种自燃现象。 • 另外,就是把骨粉碎以后做磷肥追施稻田,足见骨中含有磷。

  34. (四)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 1.骨的物理特性 • (1)坚硬性。实验表明:骨的硬性比花岗岩还硬。硬骨头精神(而不说硬钢板精神)都说明了骨具有坚硬性。 • (2)弹性。实验表明:骨的弹性比橡木弹性还要好,橡木的弹性是自然界是最好的。 • 2.骨的化学成分: • 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和无机物(主要成分是水和钙)两大类。 • 实验表明: • 脱钙骨(将新鲜骨用稀盐酸侵泡5-7天),由于无机物去掉了,仅剩有机物,骨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可以打成结(见教材P42图2-7脱钙腓骨)。 • 将骨用酒精燃烧,去掉有机物,即成骨碳,骨变得脆而易碎。 • 不同的年龄阶段,骨的化学成分: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含量不同,物理特性也跟着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下: • 年龄段 有机物 : 无机物 特点 • 儿童少年 5 : 5 硬度差,易变形,韧性大,不易骨折 • 成 年 人 3 : 7 具有最大的坚硬性和弹性 • 老 人 2 : 8 脆性大,易骨折,不易愈合 • 从不同年龄阶段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不同,骨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儿童少年时期注意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的身体锻炼。老年人不宜做剧烈和幅度大的运动,安排的体育活动要缓慢而柔和,如“太极拳”等。

  35. (五)骨的发生及骨的生长 • 1.骨的发生:骨在胚胎初期虽已成形,但并不是由骨组织构成的,而是由胚胎性纤维结缔组织和透明软骨所构成的,以后在此基础上形成骨组织。因此骨的形成方式有两种。即膜内成骨(膜化骨)和软骨内成骨(软骨化骨)。 • ①膜内成骨:从纤维性结缔组织膜的基础上骨化而成的骨叫膜内成骨。 • 如颅顶骨,面颊骨等。 • ②软骨内成骨:从软骨组织的基础上骨化而成的骨叫软骨化骨。 • 如:四肢骨和躯干骨。 • 2.骨的生长: • 骨的生长包括骨:长长和长粗两个过程。 • ①长长:(软骨内成骨的过程) • 儿童少年时期,骨骼尚未完全骨化,有许多软骨存在。在长骨的骺与骨干之间存在着骺软骨,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长长。 • ②长粗:(膜内成骨过程) • 骨髓腔内面的破骨细胞不断的破坏和吸收骨质使骨髓腔扩大,骨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又不断地制造骨质使骨增粗,骨的横经不断扩大,但骨壁的厚度增加并不明显(里挖外加)。 • 12~18岁期间的儿童少年骺软骨生长速度很快,到18岁以后骺软骨本身不再骨化,使骨骺与骨干愈合为完整的骨,骨就不再增长,身高就不再增高。 • 骨化:一般在18~25岁期间完成。女性较男性要提早2—3年完成骨化。

  36. (五)骨的发生及骨的生长 • 3.骨龄: • 人的年龄有两种,一种为生日年龄即日龄,另一种为生物年龄即骨龄。 • 日龄:从出生之日起推算出来的年龄叫做日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年龄。 • 骨龄:指骨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骨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 • 骨龄比日龄更能反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目前人们比较重视骨龄,尤其是体育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资格审查和运动选材则特别注重骨龄。 • 骨龄的测定: • (1)了解被测者的性别和生日年龄。 • (2)拍摄能反映骨龄(用“不利手”及其腕部比较合适)的X光照片。 • (3)将所拍摄的X光片上骨骼骨化中心出现情况,骨骺与骨干愈合情况,同正常骨龄标准片相比较,以判断其生长发育情况。 • 骨龄与日龄相差在一年以内为正常发育。 • 骨龄>日龄一年以上者为早发育。 • 骨龄<日龄一年以上者为晚发育。 • 近几年以来,随着体育地位的日趋明显,骨龄在运动竞赛的资格审查方面日趋重要地位,在体育运动选才方面也是一个较重要的方面。 • 日龄可以虚报,而骨龄则是实实在在的,是不能随意谎报的。 • ﹡在测定骨龄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弹性。

  37. 二、骨连结总论 (一)骨连结的分类: 骨连接的概念:骨与骨借一定的结构(纤维性结缔组织、软骨组织)相连称骨连结。 根据连结组织的性质和活动情况,可以将全身的骨连结分为: 不动关节 (直接连结) 半(动)关节 (介于二者之间的连结) 动关节(间接连结)。 1. 不动关节(直接连结): 定义: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相连,中间没有间断和缝隙的连结,连结处不能活动,或者说活动的范围很小,有时又称直接连接。 直接连结根据连结组织的不同,可分为韧带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 • 分类: • (1)韧带联合: 呈膜状者(如前臂、小腿的骨间膜) • 呈缝状者(如颅缝)。 • (2)软骨结合:暂时性软骨结合(如未愈合的髋骨和骶骨等)和 • 永久性软骨结合(如椎间盘和肋软骨)。永久性的软骨结合一般不会骨化, • 而暂时 性软骨结合都要骨化。 • (3)骨性结合: 由暂时性软骨结合(如髋骨和骶骨)和缝(如颅缝)骨化而成。 2.间接连结:(动关节,平常所说的关节) 定义:骨与骨之间有腔隙的连结,连结处不仅能活动,而且活动的范围很大。 如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 以后我们教材中提到的关节就是指间接连结(或动关节)。 3.半(动)关节: 定义:半动关节是不动关节向动关节的过度类型。其特点是相邻骨以软骨组织直接连结。软骨内有裂缝状的腔隙。如 耻骨联合。半动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

  38. (二)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 一)关节的基本结构 •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有关节面及其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这三种结构是任何一个关节都必须具备的,有时又称关节的三要素。 • 1.关节面及其软骨: • 相连结的两关节面多为一凸一凹,凸的为关节头,凹的为关节窝。关节面处没有骨膜,但有一层透明的关节软骨。 • 2.关节囊: • 附着于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上,密闭关节腔的结构,关节囊分成内、外两层。 • 外层:纤维层,厚而牢固,某些关节的纤维层局部增厚形成Ligament,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 • 内层:滑膜层,薄而光滑,能分泌滑液,起润滑剂的作用。 • 3.关节腔:由关节囊密闭而成的空腔结构。 • 关节腔内有滑液 (关节囊的滑膜层产生的) 呈负压 状态 (P>P0) •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 关节的辅助结构有关节韧带、关节唇、关节内软骨、滑膜囊、滑膜襞。 • 1.关节韧带 • 分布于关节的内、外,由致密结蒂组织所组成的,多呈扁带状和条索状,有连结两骨、加固关节和限制关节的过度运动的作用,分成囊内lig、囊外lig和囊lig三种。 • 2.关节唇 • 纤维软骨环,附于关节窝的周缘,有加深关节窝,加大关节面的作用,如盂唇(肩关节,加大关节面)和髋臼唇(髋关节,加深关节窝)。 • 3.节内软骨: • 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由纤维软骨组成。有圆形的,如:关节盘(如椎间盘)和半月形,如:半月板(如膝关节的半月板)。有使关节面彼此更加相适应和缓冲震动的作用。 • 4.滑膜襞 • 是关节囊内层(滑膜层)向关节腔伸入形成的皱襞,由脂肪组织填充形成滑膜脂肪垫,填充使关节稳固 扩大滑膜的面积 有利于滑膜的分泌并吸收。 • 5.滑膜囊 • 是关节囊内层(滑膜层)向关节囊外突出形成的小囊,位于肌腱与骨面之间,可以减小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

  39. (三)关节的运动 • 环节的概念:相邻两个关节之间的部分叫环节。 • 运动环节的概念:绕关节某一运动轴运动的环节叫运动环节。 • 关节的运动形式与关节的形状、结构密切相联系,由于关节的形态各异,加上关节面曲率的不对称性,使关节的运动十分复杂,关节的运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 1.屈、伸: • 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额状轴向前的运动叫屈,向后的运动为伸(膝、踝两关节相反)。 • 另外介绍拇指,及足趾的屈伸的特殊性。 • 2.外展、内收 • 运动环节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远离身体正中面的运动叫外展,靠近身体正中面的运动叫做内收。〈只适应于四肢,头,颈,躯干叫侧屈,也可以叫外展。手指和脚趾是以中指(趾)为标准。另外介绍大拇指的外展,内收。 • 3.旋内(前)、旋外(后) 或称 回旋 • 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由前向内的运动叫旋内(旋前),由前向外的运动叫旋外(后)。 (只适应四肢、头、颈、躯干叫回旋) • 4.环转 • 运动关节的绕额状轴、矢状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的连续性的转动。即:运动环节的近侧端在原位活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运动轨迹为圆锥体,这样的运动称环转。 • 5.水平屈,伸 〈仅见于肩、髋两关节〉 • 上臂(大腿)在肩关节(髋关节)处外展90度后向前的运动为水平屈,向后的运动为水平伸。 • 此外,还有滑动。如某些腕骨与附骨之间的运动。

  40. (四)关节的分类 • 全身有200多个关节,它们的构造和功能各种各样,其分类的方法有三种: • 1.按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分为: 单关节 • 复关节 • (1)单关节:指由两块骨组成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 • (2)复关节:指由两块以上的骨组成的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一块骨都能单独活动。 • 例 如:肘关节。 • 2.根据关节的运动方式可分为: 单动关节 • 联合关节 • (1)单动关节:指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 • (2)联合关节: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节,构造上独立,运动时必须绕共同的运动轴活动。 • 如:桡尺近侧、远侧关节同时作旋内、旋外的运动。 • 滑车关节(屈戌关节) • 3.根据关节的形状以及运动轴的数目分为: 单轴关节 车轴关节(圆柱关节) • 椭圆关节 • 双轴关节 鞍状关节 • 球窝关节(杵臼关节) • 多轴关节 平面关节 • (1)单轴关节:只能绕一条运动轴的关节、只能完成一种基本运动。分为:滑车关节(屈戌关节)、车轴关节(圆柱关节)。 • (2)双轴关节:能绕两条基本运动轴运动的关节。分为:椭圆关节(如桡腕关节)和鞍状关节(如第一拇指腕掌关节)。能完成:屈、伸,外展、内收以及环绕等运动。 • (3)多轴关节:能绕三条基本运动轴运动的关节。多轴关节包括有球窝关节(杵臼关节)和平面关节。如肩、髋关节、(球窝关节);肩锁关节和骶髂关节(平面关节)都能完成屈、伸,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和环转等基本运动,只是球窝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平面关节的大得多。

  41.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 一)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 • 关节运动幅度:是指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该关节处相邻的两个环节间运动范围的极限角度差(或运动环节绕关节某一运动轴进行转动的最大活动范围)。它是衡量关节柔韧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一般而言:被动幅度>主动幅度。 • 二)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有: • 1.关节面积差的大小: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大(其他条件不变时,以下均如此)。则关节的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 • 2.关节囊的松紧度和厚度;关节囊厚而紧张,则关节运动幅度小,反之则大。 • 3.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关节韧带多而强,则关节运动幅度小,反之则大。 • 4.关节周围肌肉的多少与强弱以及伸展性和弹性的大小。 • 5.关节周围骨突的大小。 • 6.其他的因素:如性别、年龄、项目特点、训练水平,气温以及准备活动是否充分等都影响关节的运动幅度。 • 以上讲到了关节的运动幅度,即关节的的灵活性,任何事情都有其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灵活性好,则稳固性差。所以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根据关节的特点和运动的要求,训练要具有针对性。 • (六)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讨论题,请学生发言)

  42. 三、上肢骨及其连结 • 上肢骨 • (一)上肢骨的组成、数目和名称 • 上肢带骨 锁骨 (2) 1*2 • (4) 肩胛骨(2) 1*2 • 上肢骨 上臂骨 : 肱骨 (2) 1*2 • (64) (2) • 前臂骨 桡骨 (2) 1*2 • 自由上肢骨 (4) 尺骨 (2) 1*2 • (60) 手骨 腕骨 (16) 8*2 • (54) 掌骨 (10) 5*2 • 指骨 (28) 14*2 • 腕骨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 (二)上肢骨的形态及分类: • 肩胛骨属于扁骨;腕骨属于短骨,其余的属于长骨。肩胛骨呈扁薄而不规则的三角形骨板以扩大肩带肌的附着面积,有利于增大肌肉的力量;腕骨短小,以增加手腕的灵活性和弹性;长骨特别是肱骨、尺骨和桡骨,对增大上肢的运动幅度起着非常重要的杠杆作用。

  43. 锁 骨 位置:水平放置于胸骨和肩胛骨之间。 形态:长骨,略呈“S”形。 区分为二端一体: 内侧端:胸骨端,膨大。 骨 体:内侧 2/3凸 向前 外侧 1/3凸向后。 外侧端:肩峰端,扁平。 锁骨体的上面较光滑,下面比较粗糙。 (右侧锁骨上、下面图) 注意:锁骨易骨折,且骨折的部位发生在锁骨的中部1/3的位置。 因为:锁骨的内侧1/3上面有胸锁乳突肌附着,下面有胸大肌的一部分纤维附着。 锁骨的外侧1/2有斜方肌和三角肌附着。而中部1/3不仅无肌肉附着,而且向前下方弯曲,故易骨折。如:奥运会的马术,易使锁骨骨折。 西班牙的斗牛同样容易使骨折出现在锁骨处。 警校的公安干士可能体验得较多。 锁骨骨折以后可以用手术方法把它接好。效果好,还不影响任何工作。锁骨骨折不影响人的生命,锁骨一旦骨折,整个上肢就不能运动了。因为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相连的唯一关节。(锁骨骨折常见于:足球、武术、篮球和体操项目中)。

  44. 肩胛骨 位置:胸廓后外侧上部,介于第2~7肋之间。 形状:倒置的三角形扁骨。 外侧角 膨大,有关节盂 盂上、下结节 三个角 上角 正对第二肋 下角 正对第七肋 为测量胸围的骨性标志 内侧缘 脊柱缘 肩胛骨 三条边 上 缘 外侧有喙突 中间有肩胛切迹 外侧缘 腋缘 前面 凹陷称肩胛下窝 两个面 肩胛冈 皮下易触知 冈上窝 后面 冈下窝 肩峰 测量肩宽的骨性标志 肩胛骨如何分左右? 1、关节盂在上外方。 2、肩胛冈在后方。

  45. 肱骨 位置和外形:肱骨是位于上臂典型的长骨。 肱骨头 解剖颈 外科颈 易骨折部位 上端 小结节 小结节嵴 前 结节间沟 大结节 大结节嵴 外侧方 肱骨 骨体 三角肌粗隆 中上部外侧方 桡神经沟 后中部斜向外 肱骨滑车 肱骨小头 内上髁 可以摸到的地方 下端 外上髁 可以摸到的地方 冠突窝 桡窝 鹰咀窝 肱骨怎样分左右? (1)肱骨头在上内方。 (2)鹰咀窝在后下方。

  46. 尺骨、桡骨 1、尺骨位置和外形:尺骨是位于前臂内侧典型的长骨。 鹰咀 冠状突 下方有尺骨粗隆 上端 滑车切迹 关节面(又叫半月切迹) 尺骨 桡切迹 关节面 骨体 呈三棱形 下端 尺骨头 尺骨小头 尺骨茎突 皮下易触知,可以体验 尺骨怎样分左右? (1)滑车切迹在上前方 (2)桡切迹在上外方 2、桡骨位置和外形:桡骨是位于前臂外侧典型的长骨 。 上端 桡骨头 关节凹(与肱骨小头构成关节) 桡骨 桡骨环状关节面 桡骨颈 桡骨粗隆。 骨体 呈三棱形 内侧缘锐利 称骨间缘。 下端 尺切迹 桡骨茎突 腕关节面

  47. 手骨 手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三部分。 (1)腕骨:位于手的腕部,为8块小型短骨,排列成近侧和远侧二列,每列4块。 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8块腕骨不在一个平面(冠状面)上排列,背侧面隆凸而掌侧面凹陷,称腕骨沟 。 在腕骨沟的8块骨中,有一块籽骨是豌豆骨。 籽骨:指位于肌腱,韧带内呈 圆结节状的小骨叫籽骨。 注:手舟骨在8块腕骨中最容易骨折, (2)掌骨:位于手的掌部,为五块小型的长骨,从拇指侧向小指侧数,依次为第1、2、3、4、5掌骨。每一掌骨都可分为体、底(上端)、头(下端)三部分。 第一掌骨最短最粗,它的底有鞍状关节面,与大多角骨构成拇指腕掌关节。其余4个掌骨的关节面扁平与近侧列腕骨相关节。掌骨的背侧面皮下易触知。 (3)指骨:位于手的掌部,为14块小型长骨,除拇指分为近节和末节以外,其余4指均为近节、中节、远节三节,每块指骨都分为体、底(上端)和头三部分。

  48. 上肢带关节 上肢带关节 上肢带关节包括有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 1、胸锁关节 组成:由胸骨的锁切迹(借关节囊连结而成的和锁骨的胸骨端组成。 特点: (1)、关节囊很坚固。 (2)、加固关节的韧带多。有胸锁前、后LIG、锁间LIG、肋锁LIG等 (3)、各韧带都对关节的不利运动起限制作用。 2、肩锁关节 组成:由锁骨的肩峰端(借关节囊连结而成的)和肩胛骨的肩峰组成的平面关节,关节囊的的上下方分别有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加强。包括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加固。 属平面关节,活动度很小 。

  49. 上肢带关节 • 3、肩带的运动(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是一对联合关节) • 肩带的运动: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两关节的运动,虽然主要的运动是胸锁关节,但肩胛骨的位移却表现得比较明显,所以,一般都用肩胛骨的运动来表示肩带的运动。 • 肩胛骨以胸锁关节为轴,可以做上提、下降、外展(前伸)、内收(后缩)、上回旋、下回旋和环转运动。 (1)肩胛骨向上的滑动称上提,约10cm.(幅度) (2)肩胛骨向下的滑动称下降。 (3)肩胛骨远离脊柱的运动叫外展(前伸) (4)肩胛骨靠近脊柱的运动叫后缩。(内收) (5)肩胛骨的下角远离脊柱,关节盂由向外转向上的运动叫上回旋 (6)肩胛骨的下角靠近脊柱,关节盂由向上转向外下的运动叫下回 旋。 • 肩带的运动,可以增大上肢的活动幅度,这对篮球的传球,排球的扣球和发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的扣杀,田径的投掷,各种拳术的“抡劈”等动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0. 肩关节 肩关节: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之一,也是稳固性较差的关节。 组成: 由肱骨头和关节盂所组成,为上肢最大的关节。 结构特点: 1、关节面积差大,关节窝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但有盂唇(关节盂周围的纤维软骨环上附关节盂周缘,下附解剖颈)。适当加大了关节面和加深了关节窝。 2、关节囊薄弱而松弛,尤以前下方最薄弱。 3、属于关节本身的韧带少而弱,仅有喙肱韧带。另外还有喙肩韧带、盂肱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加固肩关节。 肩关节的形状和运动: 肩关节属典型的球窝关节,可以绕多轴进行运动: 1、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 2、绕矢状轴作外展、内收运动。 3、绕垂直轴作旋内(前)旋外(后)运动。 4、绕中间轴作水平屈和水平伸运动。 5、此外还可以最环转运动。 肩关节的损伤 、复位及预防:(老师简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