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83 Views
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 《 黑潮樂舞計畫 》 企劃書. 聯繫窗口 製作人:魏念祖 電話: 0937-808-577 Email:nelsonwei0211@yahoo.com.tw. 《 黑潮樂舞計畫 》 企劃書. 一、再拒劇團簡介. 再拒劇團,原名「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劇團組成成員皆為年齡介於 20 至 30 之間的新一代劇場工作者,作品多以成員之社會觀察做為創作的發想。
E N D
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聯繫窗口 製作人:魏念祖 電話:0937-808-577 Email:nelsonwei0211@yahoo.com.tw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一、再拒劇團簡介 再拒劇團,原名「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劇團組成成員皆為年齡介於20至30之間的新一代劇場工作者,作品多以成員之社會觀察做為創作的發想。 2005年我們受邀參與第一屆「兩廳院廣場藝術節」,推出《不道德標本》和《咒》兩齣戲。在《咒》這齣戲裏,再拒劇團與詩人陳克華合作,進行現代詩與戲劇對話的種種實驗。 同年以及2007年,再拒劇團兩度受邀參與台北詩歌節的開幕演出,分別推出《島嶼》及《照妖鏡》兩個作品,前者以詩人許悔之、向陽、葉覓覓之詩作為創作文本;後者則是原創的現代詩結合音樂之跨界表演。 2007年再拒劇團獲選為台北縣文化局的扶植團隊,運用《北新路二段80號4樓》(本團團址) , 作「微型巨場計畫─公寓展演」,拉近了表演者和觀眾的距離,同時賦予“公寓”空間新的運用可能。 同年年度大戲《沉默的左手:一齣關於臺灣新移民的搖滾音樂劇》,演出地點選在饒富眷村建築特色的四四南村,在非正規的劇場空間中,演出幾乎場場售鑿,亦獲得當年度「台新藝術獎」的提名。 2009年受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贊助,在演出淡季的七月舉行連演28場的《居+ 北新路二段80號4樓》,這個劇場界新鮮的嘗試彷如在藝術圈投下一顆震撼彈。如此在公寓中演出的特殊形式,卻在場場爆滿的票房證明下,說明再拒受到觀眾的支持與愛護。接續著我們將馬上把自身對台灣東部的熱情,投注到年底由文化建設委員會所支持贊助的《黑潮樂舞計畫》。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二、再拒劇團2002-2009作品年表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三、計畫主要創作者/講師簡歷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四、計畫緣起與目標 《黑潮樂舞計畫》由劇場/音樂工作者王瑋廉與黃思農合作,透過兩人於台灣花蓮的多次短期進駐計畫,及一系列與當地居民協作的舞踏身體研究及聲音工作坊,和在地的人民、人文做深度交流。欲尋求一種屬於島嶼人民所特有的身體觀,以及在海洋圍繞之下人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並將之視覺化與聽覺化,進而建立一套表演的路徑及新型態之演出形式,呈現出台灣當代「詩意的太平洋」、「文藝的東海岸」,將富涵生命力的東部人文能量引發出來。 本計畫將達成的目標如下: • 開展花東地區表演藝術活動。 • 以工作坊,提供在地居民認識劇場。 • 以排演、演出,與在地的劇場工作者、同好者合作,增進交流。 • 提供在地年輕表演藝術創作者相關資源,做基礎紮根的工作。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五、計畫實施時程 <聽見身體>身體及聲音工作坊 工作坊時間:2009年10月17日到11月1日,每周六日於小米酒劇場舉行,共八堂 工作坊呈現:2009年11月1日,小米酒劇場,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工作坊預期參加人數:15-20人 工作坊呈現預期觀眾人數:100-200人) <黑暗 潮>東部創作展演場次 花蓮場 演出地點:紅酒半製品倉庫B1,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展演日期:2009年11月13日, 11月14日 晚間7:30 (預期觀眾人數:400-500人) 巡演場合作對象 太平洋詩歌節日期:2009年11月7日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六、計畫內容(工作坊) <聽見身體>身體及聲音工作坊 由劇場音樂表演創作者黃思農,以及劇場身體表演創作者王瑋廉共同帶領。在工作坊前期,兩人將以兩個月的時間做田野調查,以實際瞭解在地的表演藝術現況及需求,形成工作坊的基礎。 1.聲音工作坊說明 將音樂的即興概念,使用於特定文本的處理,透過吟唱分析語言的韻律,並且帶領學員利用自己的聲音,結合現場簡單的軟硬體設備,構組成一個完整的創作呈現。 2.身體工作坊說明 以劇場活動的方式,進行個人對自己身體的意識、開發、對話。將結合劇場遊戲,以及日本舞踏身體運動兩部份,在田野調查後,將規劃一套課程符合學員需求的課程。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六、計畫內容(展演) 演出將從「音樂劇場」的形式發展,在倉庫的空間中,營造太平洋詩意 的氛圍,打開台灣東海岸的想像。 聲音概念 聲音是影響本次演出概念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在音樂的選擇上,使用各種世界音樂與環境音樂的元素,在電吉他、二胡、鋼琴...等弦樂器的聲響與聲帶串流的實驗裡構築即興樂句。 身體概念 舞踏是日本在60年代發展出來特殊的身體表演形式,有別於西方舞蹈的身體建構,它著重向內的空間探索。本演出並不呈現舞踏,而是以舞踏的身體出發,利用舞踏對身體工作的方法,加上王瑋廉自創的「虛物練習」、「身體素寫」兩種運動模式,以表演者的身體描述表演者內心視象所捕捉的畫面。 (註:王瑋廉於2004年獲雲門第一屆「流浪者計畫」獎助赴日研習舞踏)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七、行銷宣傳規劃 1. 動、靜態宣傳 • 在地講座:與當地大專院校、高中合作講座 • 小型預演:於當地知名複合表演場所進行音樂或表演的預演 • 多媒體廣告:結合藝文性報刊、雜誌,及在地廣播節目做宣傳 • 文宣品:譬如dm、海報、節目冊、戶外宣傳看板等 2. 精準網路行銷 包括部落格行銷、藝文社群網站合作,及電子報宣傳 3. 在地化票房銷售 • 校園宣傳:分派各大高中職及大專院校推票人員,並聯繫校方老師,加強學生族群購票。 • 在地通路配合:與當地藝文複合表演場合配合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附錄-過去演出相關新聞剪輯 【沉默的左手】 露出於破報 no. 490, Dec 14-23, 2007 【沉默的左手】 露出於TVBS週刊 Vol.527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附錄-過去演出相關新聞剪輯 再拒劇團 2009 公寓聯展 【居+北新路二段80號4樓】 接受華視新聞採訪 【宛如幼蟲】 中國時報95年9月10日 D2版
《黑潮樂舞計畫》企劃書 非常的感謝您,任何的問題指教請聯絡 製作人:魏念祖 電話:0937-808-577 Email:nelsonwei0211@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