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likes | 1.06k Views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理论.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
E N D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美国:据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15日报道,美国拉斯穆森民意调查机构上周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30岁以下的美国人中,37%更喜欢资本主义,33%更喜欢社会主义,30%未作选择。在所有美国人中,53%更喜欢资本主义,20%更喜欢社会主义,27%未作选择。《华盛顿邮报》干脆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了”。 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抛弃了对自由经济模式的信仰,用美国的集体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方式开展顽强的救市行动,通过国家大量购买私人债券,实现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程度的国有化,用国有形式确保信用的恢复。由于美国动用了“社会主义机制”,有力制止住危机漫延给美国带来的经济下滑。 2、日本: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19日报道,日本青年正在以每月1000人左右的速度投向该国第四大政党——共产党的怀抱。金融危机冲击下,日本经济再陷低迷,使得民众把更多目光投向日本共产党。漫画版《资本论》去年底在日本出版,首印2.5万册上市不到10天便售罄,跃入畅销书榜单。 教学导入:金融危机使社会主义有在全球兴起的迹象
3、德国: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52%的东德人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合适的”,43%的人表示比起资本主义,他们宁愿选择社会主义。对普通东德人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调查结果。46岁的职员莫妮卡·韦伯说:“我认为资本主义不是适合我们的制度。”“财富的分配完全不公平,我们正在见证这一切。税收被迫提高,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必须掏钱帮助政府躲过这场金融危机。3、德国: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52%的东德人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合适的”,43%的人表示比起资本主义,他们宁愿选择社会主义。对普通东德人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调查结果。46岁的职员莫妮卡·韦伯说:“我认为资本主义不是适合我们的制度。”“财富的分配完全不公平,我们正在见证这一切。税收被迫提高,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必须掏钱帮助政府躲过这场金融危机。
4、都市快报2008年10月29报道 :“昨天上午10点,一个年轻女子在湖南图书城遍寻《资本论》,结果没找全,脱销了。枯燥、深奥的《资本论》为什么突然间这么畅销呢?全是金融危机闹的。”网友说:美国和欧盟为恢复信心而购买了大银行的股权,实际上就是将这些银行部分国有化。如果马克思泉下有灵,恐怕也会暗笑:在《共产党宣言》中,他和恩格斯就把政府管制资本列为十个通往共产主义的必经步骤之一:“第五步:国家统一掌控信贷...” 5、也正是因为《资本论》的巨大销量,英国媒体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今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好30年。这30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积累的经验相当丰富。这些成就和经验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国际范围内展开的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之谜”的讨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周边一些国家以及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当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中国经验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今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好30年。这30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积累的经验相当丰富。这些成就和经验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国际范围内展开的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之谜”的讨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周边一些国家以及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当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中国经验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疑问: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有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比我们富裕得多? 提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教学导入
1.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由来1.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由来
发展阶段的划分马恩对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过渡时期
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里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 列宁之后的苏联历代领导人总是把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估计过短
斯大林 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1952年,苏联已经处在 “ 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期间。”
赫鲁晓夫 1959年:苏联 “ 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 ” 1961年:“ 二十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
把苏联社会定性为“发达的社会主义” 勃列日涅夫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社会主义起点论”。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社会主义起点论”。 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论”。
建国初的正确探索 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的发展将经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发展中的曲折(急于求成):“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1)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中指出:(1)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中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1、1981年6月,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这一概念。1、1981年6月,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这一概念。 2、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则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证,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3、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 4、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系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
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具备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具有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具备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具有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 一、我国已经进入了 社会主义社会。 论断包含两层含义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体现我国基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提问: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是什么?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国情? • 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 • 从结构的角度看,国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人口因素 阶级状况 国际环境 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 自然资源 政治制度 国 情 地理状况 民族构成以及传统 历史特点 经济制度 文化教育
1、利己主义倾向。治安不好。贫富差距悬殊。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空气脏。食品管理差。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多。军事力好像有点危险。1、利己主义倾向。治安不好。贫富差距悬殊。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空气脏。食品管理差。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多。军事力好像有点危险。 2、印象里中国东西便宜,房子特别多。人很多,很有生机,但是贫富差别大。印象里厕所不干净。食品卫生方面粗枝大叶。 3、 物价低。人多。还在发展中。Made in China做工不太好。中国菜好吃。治安好像不太好。 4、目前经济发展迅速。历史比日本长得多。有各种各样的民族。不同地域方言差异很大。觉得大家说中文都很快,好像很难听懂。但是中国必将在未来世界发挥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好好学习汉语绝对不会吃亏。
国情: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国情: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 工业、城市、东部地区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西部发展滞后, “三农”问题严重,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扩大; 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分享不均; 公共品供给不足,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 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 民主、法制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明显,政府有些不该管的事仍然还在管,有些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
(1)党的十三大概括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一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二 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四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五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概括为九个方面。(2)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概括为九个方面。 视频播放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八个方面内容具体见教材P12-124)(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八个方面内容具体见教材P12-124) 胡锦涛指出,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段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不够格”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9年 56年 2050年左 右 根据邓小平的设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到2049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告结束。
思考与讨论 初级阶段就需要一百年时间,是否太长了?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87年“理论”确立 2050年现代化基本实现 30多年 60多年
初级阶段就需要一百年时间,是否太长了? (1)、历史依据--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确立之时的生产力起点很低。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完成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 充分发展的 半殖民地半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1949年我国主要工业品人均占有量 原煤为59公斤,落后于法国119年、德国109年、英国250年左右、美国160年以上; 生铁为0.46公斤,落后于美国190年、法国和德国160年、英国210年; 钢产量0.29公斤,落后于美国89年、德国94年、法国106年、英国120年以上; 水泥产量1.22公斤,落后于这些国家70年至120年左右。
(2)国情依据--我国至今还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获得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国情依据--我国至今还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获得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表现在: 总体上还没有完成工业化; 生产力水平低、层次多、不平衡 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大、 科教文落后、生活水平低 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 经济体制不成熟,政治体制不健全 封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
(3)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3)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机械化——工业化——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知识经济 ● 赶上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均差距更大) ●赶上发达国家,达到中等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实践依据-----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经验 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3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 1939年宣布开始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9年21大赫鲁晓夫宣布社会主义已取得彻底胜利 1961年22大赫鲁晓夫宣布用20年时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1967年勃列日涅夫降温 苏只是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 1982年安得罗波夫“苏联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
思 考 怎样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1)历史前提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母体是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而我们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发展而来。(1)历史前提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母体是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而我们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发展而来。
(2)物质基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而我国是自然经济的农业国。(2)物质基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而我国是自然经济的农业国。
(3)我国虽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关系,但生产力是不可能超越的,因而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避免私有制带来的两极分化的影响。(3)我国虽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关系,但生产力是不可能超越的,因而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避免私有制带来的两极分化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及其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内容 人民: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 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从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曾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过三条总路线。
1953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62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心转移,四项基本原则---奠定了新时期基本路线的基础; 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