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likes | 1.11k Views
第十二章 技術分析. 本章大綱. 第一節 技術分析的觀念 第二節 型態類技術分析 第三節 價與量的技術指標 第四節 市場寬幅及其他技術指標 第五節 技術分析的迷思. 技術分析. 意義 股價的 歷史行為 有助於判斷未來的價格走勢 將證券的市場 價格、交易量 的變化軌跡採用圖形的格式來記錄某支股票或大盤指數的實際交易歷史,然後根據圖形的歷史紀錄推測未來的可能發展趨勢 圖表型態或計量化技術指標的買賣訊號 圖表型態 :道氏理論、波浪理論、趨勢線 計量化指標 :價、量、時間及市場寬幅等計算數據。 源於道氏理論( Dow Theory). 技術指標的分類.
E N D
本章大綱 • 第一節 技術分析的觀念 • 第二節 型態類技術分析 • 第三節 價與量的技術指標 • 第四節 市場寬幅及其他技術指標 • 第五節 技術分析的迷思
技術分析 • 意義 • 股價的歷史行為有助於判斷未來的價格走勢 • 將證券的市場價格、交易量的變化軌跡採用圖形的格式來記錄某支股票或大盤指數的實際交易歷史,然後根據圖形的歷史紀錄推測未來的可能發展趨勢 • 圖表型態或計量化技術指標的買賣訊號 • 圖表型態:道氏理論、波浪理論、趨勢線 • 計量化指標:價、量、時間及市場寬幅等計算數據。 • 源於道氏理論(Dow Theory)
技術指標的分類 • 價的技術指標 • 時間的技術指標 • 投資人重複的心理反應與其間隔長度。 • 價格變動的程度通常為時間的函數: • 由極度看漲轉變為極度看跌所耗的時間愈長,後續的價格變動亦愈大。
技術指標的分類 • 量的技術指標 • 反應投資人態度變動的強度,量先價行, 量先價到底、量先價做頭 • 價量背離是變盤的前兆 • 市場寬幅技術指標 • 可衡量大部分股票的波動程度,投資人情緒的範圍 • 市場趨勢的範圍 • 該趨勢波動的股票種類愈少,該趨勢急速反轉的可能性愈大
技術分析 型態類技術分析 指標類技術分析 道氏理論 波浪理論 移動平均線理論 趨勢線理論 K線理論 價格指標 成交量指標 圖12-1 技術分析的主要理論架構
基本假設 • 股價由供需決定,以形成趨勢型態變動 • 歷史將會一再地重演 • 股價將反映出所有市場基本面、消息面與心理面的所有訊息。
道氏理論( Charles H. Dow),1902 • 所謂的道氏理論就是利用道瓊指數和鐵路平均指數所 分析與解釋出來的一些規則,以預測股價的變化 • 道氏移動波浪的判別方式 道氏理論的精義在於其移動波浪分析,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刻上,証券市場必存有三 種動作互相協調移動
原始移動 又稱之為主要或是原始趨勢,在表現出長期間的上漲或下跌的趨勢,其理論中最長多頭約是四十個月而最短的亦達十五個月,反之最長的空頭約是二十四個月而最短的亦有十一個月之久
次級移動又稱之為中反應或回復,每一個原始移動消失不久必有敏感的中級移動出現,並使多頭回跌或使空頭反彈,也就是原始移動的反動方向即為次級移重次級移動又稱之為中反應或回復,每一個原始移動消失不久必有敏感的中級移動出現,並使多頭回跌或使空頭反彈,也就是原始移動的反動方向即為次級移重 日常移動又稱為短期變動,是指市場內的每日股價波動,其延續快則數小時,慢則數日但最多不超過六日 。一個短期變動之上下幅度約是市價的百分之十五以內
道氏理論( Charles H. Dow),1902 • 道氏理論認為股票市場中有三種不同層次的波動存在: • 基本波動: 全面,一年以上,幅度超過25% • 次級波動: 為基本波的1/3和2/3,三週到數月 • 日常波動: 當日消息, 幾天 基本波動 價 格 次級波動 時間
缺點 • 只能知道趨勢 無法得知持續多久 • 僅選去鐵路股及工業股 解釋上稍嫌薄弱 • 對次級波動不能提出提示 • 無法選擇個股
Wave Principle(E.N.Elliott, 1939) • 價格變動與大自然的潮汐一樣,具規律行,黃金切割一浪跟著一浪,週而復始。 • 週期:牛市到熊市,五個上升波浪與三個下降波浪。 • 單數波稱為推動波、雙數波稱為修正波。 • 每一波又可細分成更小的推動波與修正波 • 通則: • 第四波低點不應與第一波頂點重疊 • 第三波漲幅是第一波的1.618倍 • 反彈波存在黃金切割: 0.618 , 0.5, 0.382
黃金切割率又名黃金率,就是將1分割成0.618與0.382,再依據實狀況再演變其他的計算方式,漲勢會在上漲幅度接近或到達0.382與0.618時發生變化,換言之,上升幅度接近或是超越38.2%與61.8%時就會有壓力,很可能會反轉向下黃金切割率又名黃金率,就是將1分割成0.618與0.382,再依據實狀況再演變其他的計算方式,漲勢會在上漲幅度接近或到達0.382與0.618時發生變化,換言之,上升幅度接近或是超越38.2%與61.8%時就會有壓力,很可能會反轉向下
技術分析-費氏係數 • 一個數列 則稱之為費氏係數 則稱之為費氏係數 則稱之為費氏係數
黃金切割率 • (an) ÷ (an+1) 趨近於 0.618(即黃金切割率) , 當n趨近於無限大時ex, 8 ÷ 13 = 0.6153813÷ 21 = 0.6190421÷ 34 = 0.6176434÷ 55 = 0.61818 • 由上舉例的四個式子可以知道,當n趨近於無限大的時候,得出的數據將會在0.618上下來回震動,而且收斂到0.618
5 a 回檔 末升段 主升段 4 3 b 回檔 2 c 初升段 1/3 反彈 1 2/3 波浪理論 • 波浪理論認為,一個完整循環應包含8個波浪:多頭市場以5波上漲(1、3、5波為上升波;2、4波為修正波),而空頭市場則以3波下跌(以a、b、c表示)。
基本型態1.多頭市場的第一、三、五波是推動波,第二、四波基本型態1.多頭市場的第一、三、五波是推動波,第二、四波 是修正波;a、b、c是空頭的三段下降波。 2.艾略特將波浪分為九級:超大循環波、超循環波、 循環波、主波、中型波、小型波、短波、微波和超 微波。
移動平均線理論(MA) • 一段時間的收盤價平均值 • N=5, 10, 20 ,30, 60, 180 days • 葛蘭碧曾提出移動平均線八大買賣法則,是運用指數(或股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關係,作為股票買賣的判斷。
移動平均線理論(續) • 買進訊號 • 移動平均線從下降轉為水平或上升,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穿破移動平均線。 • 股價雖然跌破移動平均線,不久又回到移動平均線上,而移動平均線短期內仍是繼續上升趨勢。 • 股價趨勢走在移動平均線之上,股價突然下跌,但未跌破移動平均線,股價隨後又上升。 • 股價趨勢低於移動平均線卻突然暴跌,距移動平均線很遠,極有可能再趨向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理論(續1) • 賣出訊號 • 移動平均線從上升轉為水平或下跌,而股價跌至移動平均線之下。 • 股價雖上升穿破移動平均線,但馬上又回跌到移動平均線之下,且移動平均線繼續下跌。 • 股價趨勢在移動平均線下,回升時未超越移動平均線又再下跌。 • 股價在上升且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突然暴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但很可能再趨向移動平均線。
其他買賣原則 • 快慢速兩條MA交叉點, 研判買賣點 • 黃金交叉:快速(SR)MA由下往上突破慢速(LR)MA • BUY • 死亡交叉:快速(SR)MA由上往下突破慢速(LR)MA • SELL • 兩條平均線皆同時上揚(或下滑)時的交叉, 才是黃金交叉(死亡交叉)
其他買賣原則 • 年均線代表多空頭分界點 • 大盤突破年均線, 會有一波大跌幅,且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再恢復年均線, 國內以288天日均線代表年均線 • 三條MA • MA呈現短, 中, 長期由上而下順序排列時, 為多頭排列; 反之為空頭排列
即席思考 即席思考 今天聯電的股價上漲,但是其5日均價卻往下掉,小明感到非常地奇怪,您可以幫他解釋為何有這種現象嗎?
趨勢線理論 • 趨勢代表市場移動的方向,由短期高峰與谷底組合而成,上升趨勢代表一波比一波高的走勢,下降趨勢則代表一波比一波低的下跌走勢。 • 實務上,股價只要不是有效的突破或跌破股價趨勢的阻力及支撐,股價會在軌道內沿著上升、下跌或盤整的趨勢持續行進。
支撐線: 又稱抵抗線, 股價下跌是某價位區附近, 投資大眾在此買進, 使股價停止下跌, 甚至回升, 此抵抗帶具有阻止繼續下跌的作用 • 通常在重要的回升頂點上, 或是多空交戰最激烈, 有大量成交價格之頂線 • 阻力線:有稱壓力線, 股價上漲至某價位區附近, 產生大量賣出壓力, 使股價停止回升, 甚至回跌, 此壓力帶具有妨礙股價繼續上升的作用 • 通常是過去下跌行情的起跌處, 或是在重要的回升點附近
W底: 又稱雙重底, 股價在連續二次下跌的低點大致相同形成股價走勢圖形 • 雙重底成形後, 投資人可抓緊時機, 大量買進 • W底是標準的低價反轉形, 此後股價定會不斷上升 • M頭: 又稱雙頭頂, 股價連續二次上升所到達的高度大致相同時形成股價走勢圖 • 雙重頂是股價趨跌反轉為空頭市場的徵兆 • 第二個頂峰其成交量往往比第一個頂峰時少, 表示股價以到高點, 大的股價滑跌可能開始
上影線 黑體線 紅體線 下影線 K線理論 • K線圖依其構造可分為上影線、下影線及中間的實體部分,其中上影線的最上端代表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下端代表最低價,而介於兩者之間的實體部分,則為股價實際的漲跌情況。 開盤價等 於收盤價
K 線的基本類型 • (A) 沒有上影線, 沒有下影線, 而有紅體線 • 紅體線長短表示買盤的程度 • (B)沒有上影線, 沒有下影線, 而有黑體線 • 黑體線長短表示賣盤的程度 • (C)沒有上影線, 沒有下影線, 而有平盤線 • 冷門股或是交易非常清淡才會發生 • (D)沒有上影線, 有下影線, 而有紅體線 • 先跌後漲, 低價位時有買方支持, 賣方遇到挫折
K 線的基本類型 • (E) 沒有上影線, 有下影線, 而有黑體線 • 賣方力量大, 低價位時遭買方抵抗, 也就是下跌抵抗 • (F)沒有上影線, 有下影線, 而有平盤線 • 買方力量不足 • (G)有上影線, 沒有下影線, 而有紅體線 • 有上升抵抗的型態, 受賣方壓力 上升面臨阻力, 比較紅體線與上影線的長度 • (H)有上影線,無下影線, 而有黑體線 • 先漲後跌, 賣方力量使買方套牢, 視黑體線與上影線長度之比 決定未來展望
K 線的基本類型 • (I) 有上影線, 無下影線, 而有平盤線 • 買方回升力量不足 • (J)有上影線, 有下影線, 而有紅體線 • 買賣雙方未完全控制局面 • (G)有上影線, 有下影線, 而有黑體線 • 開盤時買方佔優勢, 股價上揚; 賣方力量不斷增強, 股價逆轉下跌, 收盤前買方轉強 • (H)有上影線,下影線, 而有平盤線 • 紅十表今日平盤大於昨日收盤價 • 黑十表今日平盤小於昨日收盤價
型態學與K線 • 反轉型態 • 繼續型態
型態學與K線 • 缺口型態: 突破許多重防線,多空力道必出現重大變化 • 普通缺口: 整理末期, 反應的是成交量稀少 • 除息除權缺口 • 突破缺口: 反轉型態完成, 價格出現突破時發生缺口 • 逃逸缺口:趨勢持續階段所出現,以此缺口與起漲毀起跌的距離, 預測行情趨勢可持續走道什麼位置 • 竭盡缺口:行情接近終點, 很快反轉 • 如何判斷: 以成交量搭配
竭盡缺口 逃逸缺口 普通缺口 突破缺口 圖12-12 缺口型態
研判原則 • 當三根長而有力的紅體線中夾雜著一兩根短而弱的黑體線, 顯示多頭佔絕對優勢 • 價位區域維持的時間, 盤整時間愈短, 表示攻擊力已恢復, 下一波攻擊成功機率大
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 • 多空力道之間抗衡所使用的一種指標。 • 若多頭力道大於空頭,顯示需求力量大於供給力量,賣氣會增強,上漲;反之,股價下跌 • 股價漲多會拉回,跌久會反彈,形成多空雙方力道之拉鋸 • 以RSI之高低來決定買賣時機是根據漲久必跌,跌久必漲的原則。
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1978,Wilder) • 研判原則: • 50為多頭平衡點。50以上是多頭市場,宜買進;50以下為空頭市場,宜賣出。 • 80以上為超買區,90以上為嚴重超買,若出現M頭宜賣出;20以下為超賣區,10以下為嚴重超賣,若出現W底移買進。 • 若股價或指數創新高, RSI 也同步創新高, 後市仍強, 可能再漲一段; 若RSI未同步創新高, 後勢轉弱,可能反轉
可與K線圖其他技術指標一起使用, 以面過早賣出或買進 • 較短的RSI與較長的RSI交叉,且較短RSI高於較長RSI, 代表股價即將上漲 • 為大盤的領先指標 • 暴漲暴跌時反應遲緩
即席思考 即席思考 小明2天前觀察到聯發科股票的5日與10日RSI均超過80,而認為該股票已出現超漲的跡象,於是將手中的股票出脫。但聯發科的股價卻看回不回,持續上漲,因此他開始懷疑RSI指標的準確度。您可以幫他解釋這種現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