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美国争议的那些事

美国争议的那些事. —— 堕胎与同性恋议题. 凌志敏 郑丽纯 余毅菁 陈丽媛. 目录. 美国 堕胎 论战. 1. 罗伊韦德案. 2. 生命权 VS 选择权. 3. 堕胎权发展史. 4. 堕胎争议之源 —— 宗教. 美国 同性恋 论战. 1. 同性恋维权史. 2. 支持还是反对?. 3. 同性恋如何影响美国政治. 堕胎. 堕胎的真相. 01. 堕胎又称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

dawn-bus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美国争议的那些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美国争议的那些事 —— 堕胎与同性恋议题 凌志敏 郑丽纯 余毅菁 陈丽媛

  2. 目录 美国堕胎论战 1.罗伊韦德案 2. 生命权VS选择权 3. 堕胎权发展史 4. 堕胎争议之源——宗教 美国同性恋 论战 1. 同性恋维权史 2.支持还是反对? 3.同性恋如何影响美国政治

  3. 堕胎 堕胎的真相 01 堕胎又称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 是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者导致胎儿死亡的行为。

  4. 堕胎 罗伊 · 韦德案 背景 案件 影响 01 1973年 Norma McCorvey 德克萨斯州堕胎法令:只允许挽救孕妇生命的治疗性堕胎。 德克萨斯州禁止堕胎法律在违反联邦宪法,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罗伊将当地检察官亨利韦德告上联邦地区法院,并要求判处该州堕胎违法的法律违宪 最高法院7:2判Roe胜诉 社会动荡 群众运动 性解放,嬉皮士 民权,反战等 • 间接导致49州相关法律无效 • 堕胎数量激增 • 堕胎行业的医生以及选择堕胎的妇女受到强烈的谴责甚至人身攻击 • 1971年美国堕胎案例与1970 年相比激增了149% • 高死亡率 • 富人与穷人的待遇 形成两派:支持堕胎者认为最高法院的判决解放了妇女,尊重了宪法对自由权的追求;而反堕胎者则义愤填膺地谴责堕胎是谋害生命,是对生命权的亵渎。 第二次美国内战 确认妇女决定是否继续怀孕的权利受到宪法上个人自主权和隐私权规定的保护,这等于承认美国堕胎的合法化。 反思

  5. 堕胎 罗伊韦德案件 判决结果 01 怀孕第一期(头3个月)女性做决定的权利。 怀孕第二期堕胎,为了顾及妇女的健康,各州可以限制,但不能禁止。 在第三期(第24到28周),除非母体有生命危险,为了保护胎儿,各州可以立法限制或禁止堕胎。

  6. 堕胎 美国堕胎概况 01

  7. 堕胎 生命权VS选择权 01 生命始于受孕的那一刻,任何人包括母亲本人都无权剥夺胎儿的生命权。 Pro-life 宗教人士 保守主义者 最高法院在罗伊韦德案件上的判决赋予了妇女太多堕胎自由,将胎儿的生命权视为儿戏,应将限制或禁止堕胎写进宪法修正案中。 堕胎合法化在全国传达了一种错误的信息观念,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抱着反正可以选择堕胎的心态不负责任进行性行为。 研究表明发育到一定阶段胎儿脱离母体也能存活,不能直接将未出生的胎儿归到“人”以外的定义。

  8. 堕胎 生命权VS选择权 01 胎儿只属“潜在的生命”,不能称为完整的人,妇女权力重于胎儿。 堕胎是妇女的隐私,是受联邦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人和法案都不能干涉,这项权利是妇女实现其在社会是基本的平等和自由的基本权利 Pro-choice 女权主义者 要不要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妇女都是改变终身的抉择,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婚姻,生育规划等 禁止堕胎的法律并没有使妇女停止堕胎,反而将很多走投无路的孕妇转而求助于非法的、不安全的堕胎机构导致高死亡率。

  9. 堕胎 美国堕胎权发展史 01 19世纪中叶前: 胎动前堕胎不受限制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期: 普遍限制堕胎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 放宽限制时期 20世纪70后 堕胎合法化与矛盾激发 四个时期

  10. 堕胎 美国堕胎权发展史 01 沿用英国习惯法 胎动前:怀孕18周之前 堕胎行为被认为不正当,当为社会默许,妇女胎动前堕胎不受限制,大多数州允许。 19世纪中叶前: 胎动前堕胎 不受限制

  11. 堕胎 美国堕胎权发展史 01 原因: 1.职业医生希望通过堕胎法打击非法行医者 2.避孕知识普及,出生率急剧下降 3.堕胎手术风险高 各州倾向指定严厉的限制堕胎法令,但堕胎问题还只是停留在医学层面。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期: 普遍限制 堕胎时期

  12. 堕胎 美国堕胎权发展史 01 原因: 1.性解放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2.医疗水平提高 3.非法堕胎死亡率高 公众呼吁改革堕胎法,多数州放宽限制,“支持堕胎”与“反对堕胎”两派开始形成。 20世纪60~70年代: 放宽限制时期

  13. 堕胎 美国堕胎权发展史 01 1973年:罗伊判例 罗伊判例第一次从法律上肯定妇女在一定时期拥有堕胎选择权 美国对于堕胎权的争议正式开始,堕胎问题上升到宗教、道德、甚至是政治层面。 20世纪70后 堕胎合法化与矛盾激发

  14. 堕胎 堕胎争议之源——宗教 01 宗教 美国是宗教浓厚的国家:美国有96%的人信奉上帝,84%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90%成年人祈祷,75%人每天至少祈祷一次。 宗教态度 普遍持反对态度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圣经《约伯记》 新教寻找肯定定义 “人若彼此争斗,伤害有孕妇人,甚至坠胎,随后无别害,伤害她的要按妇人丈夫所要,照审判官所盘接受惩罚”。——圣经《出埃及记》

  15. 堕胎 堕胎争议之源——宗教 01 天赋人权 美国是一个民主、自由、平等深入民心的国家,人民对人权的追求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更强烈。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被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生命权VS选择权

  16. 堕胎 中国的堕胎问题 01 在我国,堕胎基本被看作是私人问题,堕胎一直比较自由一个人是否堕胎,在哪里堕胎,由谁来施行手术,都是自己决定的问题,法律基本对此放任自由。

  17. 堕胎 中国的堕胎问题 我国相关法律 01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对《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其中第十条的内容是: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法院不予支持,给予了妇女自主决定生育的权利。 我国在《继承法》第28 条规定: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在我国现行的民法体系中仅有此项规定保护胎儿利益,再也无法找到其他涉及胎儿保护法律条文 无限制的堕胎权是对生命的集体漠视?

  18. 目录 美国堕胎论战 1.罗伊韦德案 2. 生命权VS选择权 3. 堕胎权发展史 4. 堕胎争议之源——宗教 美国同性恋 论战 1. 同性恋维权史 2.支持还是反对? 3.同性恋如何影响美国政治

  19. 同性恋 同性恋维权史 2011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 64.64万 13.17万 54.47万

  20. 同性恋 同性恋维权史 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获胜,发表10450行政命令,授权联邦政府以‘性变态’为理由撤掉或拒绝雇用任何同性恋者。 反同性恋运动,在当时的整个西方都被普遍认为是性倒错,是精神病的一种。 1952 1969 2004 1975 1981 1982 1996 1998 石墙事件 6月29日凌晨1点20分,8名警察进入纽约格林威治村的石墙酒吧,这家酒馆没有卖酒执照,顾客以同性恋者为主,有许多人在嗑药。当警察要将酒吧老板押上囚车时,顾客与警察的冲突开始了,他们用酒瓶、垃圾和石块攻击警察。骚乱延续了两天。他们开始大规模地组织起来,要求合法地位、社会认同和平等。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同性恋解放阵线成立。

  21. 同性恋 同性恋维权史 性解放带来冲击。同性恋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或默许,几座大城市公开设立同性恋俱乐部、同性恋协会及举行各种活动 艾滋病例在美国同性恋者中被发现,政府准备将所有男同性恋者隔离或递解出国 1952 1969 2004 1975 1981 1982 1996 1998 “鲍尔斯述哈德维克”案件 1982年8月亚特兰大警察去哈德维克家,无意中发现他与另一男子在卧室里进行“反常”性交,于是将他们逮捕。哈德维克在美国公民自由联合会的协助下,申请要求宣布乔治亚州的“反鸡奸法”违宪。在地方多层法庭系统争执不休的情况下,1985年,乔治亚州检察长鲍尔斯向最高法院申请复核。1986年最高法院最终作出了不利于同性恋的重大判决:“宪法并未规定同性恋的鸡奸行为是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力’”。该判例实际上是允许各州将同性恋者法办。 1996年在“罗默诉埃文斯”案中,最高法院推翻了1986年的判决,承认了同性恋者享有宪法保护的平等权利,此判决被誉为美国近十年来同性恋者平等权运动的最大胜利。

  22. 同性恋 同性恋维权史 1998年,21岁的同性恋者、大学生马修·谢巴德在怀俄明州的拉莱米市郊被残忍地殴打,然后被绑在一排栅栏上等死。18个小时后,在死亡线挣扎的马修被人发现火速送到医院,但由于伤势太重,在5天后还是不治身亡。马修的死引起全美同性恋和反同性恋两大阵营的“对抗” 1952 1969 2004 1975 1981 1982 1996 1998 马萨诸塞州高等法院做出判决,同性恋人不但可以组织名义上的家庭,还可以享受完全平等的婚姻权利。从此,该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允许同性合法结婚的州

  23. 同性恋 同性恋维权史 2004年起 12个州在法律上认可同性婚姻 马萨诸塞州

  24. 同性恋 婚姻这个词 婚姻保护法 法律将婚姻定义为一男一女的结合,禁止联邦政府给雇员同性配偶相关福利,于1996年由时任总统克林顿签署。 同性婚姻 民事结合 通常在权利上等同或接近婚姻,但没有婚姻的名分 美国的佛蒙特州(2000年)

  25. 同性恋 支持还是反对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合法化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投票理论大师Nate Silver曾做了一个回归分析,以美国的人口种族结构和政治倾向变动为基础,他认为美国50州基本上在2016年都会废除“禁止同性婚姻”法律,最坚决的密西西比州也会在2024年之前加入“合法化潮流”。

  26. 同性恋 支持还是反对同性婚姻 各方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层出不穷,他们观点的支撑是什么呢?

  27. 同性恋 支持还是反对同性婚姻 1 • 婚姻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性恋者应有结婚权 争取同性恋 权利者的主张 宪法保证每个人拥有与其选择的人结婚的权利,同性恋者也应该拥有结婚的权利。不应歧视少数团体。正如异性恋者一样,同性恋美国人是公民,应该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民主要求所有公民平等,包括同性恋者。 • “婚姻权的实质是与一个人选择的人结婚的自由。” 同性恋者争取结婚权利的斗争寻求的是州支持的民事契约,是反对政府非法歧视一部分公民婚姻权利的斗争。同性恋权利运动是继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1970年代的女权运动之后的又一权利运动。 同性婚姻应与异性婚姻一样享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平等的法律保护,以及由婚姻状况而提供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2 根据联邦审计署(GAO)的统计,联邦政府规定的美国公民所享受的与婚姻有关的权利和保护超过1138项,涉及社会保障、退伍军人福利、医疗保险、医疗照顾、医院探视、房产税、退休储蓄、退休金、家庭假期、移民法等领域。 • 许多反对同性婚姻的人实际上是通过反对同性婚姻,以扭转女权主义运动的进程,强化男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使家长制家庭重新在美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家庭形式 3 • 婚姻是个人的选择和个人义务。 4 • 意志自由和政教分离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心。

  28. 同性恋 支持还是反对同性婚姻 1 同性婚姻将削弱美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破坏传统的家庭结构 争取同性恋 权利者的主张 根据《圣经》,同性恋行为是一种罪恶,它的目的不是生育而是肉体的愉悦(carnal pleasure)。婚姻传统上是男女之间的结合,婚姻的真实目的是调节“生育行为”, 允许同性恋者结婚将歪曲(pervert)婚姻的目的。 2 家庭是社会的核心,传统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孩子成长,而同性婚姻家庭抚育的孩子的婚恋观与传统不一样 保守派认为,婚姻“是一个公共制度,而不是一种私人关系”;国家控制婚姻,决定谁可以结婚,以及给予可以结婚的人以福利。 同性恋者只要愿意并且经过努力,同性恋者的性取向是可以改变的。不能与黑人权利、妇女权利相提并论。美国政府没有权力来倡导违反美国社会大部分人的价值观,以及美国缔造者的原则和宗教信仰的行为。 3 婚姻是一种由国家调节的公共制度,不是一种个人权利 4 同性恋是一种选择,同性恋权利是一种“特殊权利”

  29. 同性恋 • 同性婚姻问题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一)同性婚姻问题已经成为区分民主共和两党的一大标志性问题和两党在文化和道德价值观问题上冲突的新焦点 民主党 VS 共和党 (自由主义)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恋权利争取者是重要的竞选资金来源;奥巴马调整同性恋婚恋政策 (保守派)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核心选民团体之一白人福音派新教徒反对同性恋;关键时刻吸引更多的社会保守派投共和党的票

  30. 同性恋 • 同性婚姻问题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奥巴马公开支持同性婚姻 2012年5月9日,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下称ABC)专访时说:“我作出了最后决定,我认为同性配偶应该能够结婚。”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任时正式赞成同性恋婚姻的总统。 2011年,支持废除《捍卫婚姻法》 2010年,奥巴马正是废除“不问不说”的军队同性恋政策 2004年奥巴马 对同性婚姻公开说“不” 1996年“我赞成同性婚姻合法化,并反对禁止此类婚姻”

  31. 同性恋 • 同性婚姻问题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二)对选举政治的影响 •   从选举政治的视角看,同性婚姻问题对选民的投票行为、选举议题和两党的选举战略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1、同性婚姻已成为近几次大选的一个主要议题甚至是胜选的关键 • 2、从选举战略的角度分析,同性婚姻问题已成为美国各级公职选举,特别是总统选举的一个“楔子议题”(或“分裂性议题”) • 3、对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美国公众对同性婚姻问题的态度也存在种族族裔、宗教信仰、性别年龄、经济和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地区等方面的差别。

  32. 同性恋 • 同性婚姻问题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三)对公众政策制定的影响 进一步加剧两党围绕法官任命问题的斗争

  33. 谢谢 凌志敏 郑丽纯 余毅菁陈丽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