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教材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教材. 中编:从 “ 五四 ” 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 —— 1949 )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教案 唐贵荣 / 执笔. 教学时间: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条件与国际环境;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现代史的最大国情; 3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4 、中国革命的任务与目标就是推翻 “ 三座大山 ” ,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创造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 5 、握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

dawn-aust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教案 唐贵荣/执笔

  2. 教学时间:2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1、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条件与国际环境; •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现代史的最大国情; • 3、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 4、中国革命的任务与目标就是推翻“三座大山”,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

  3. 5、握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 • ①20世纪上半期的国内外时代条件与环境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实际影响; • ②分析说明中国革命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作为革命对象的历史原因; • ③比较近现代中国的“三种救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阐明中共提出的“建国方案”终成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的历史结论。

  4. 教学“导语”:由——导入新课20世纪上半期的国际环境总体说来是处于“战争与革命”、“和平与独立”的历史时代。它与20世纪下半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导语”:由——导入新课20世纪上半期的国际环境总体说来是处于“战争与革命”、“和平与独立”的历史时代。它与20世纪下半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5.   在这个“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时代主题下,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30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30年,也是中国人民苦苦探索与精心选择“救国方案”、决定民族“存亡命运”的30年。正如教材指出:这是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在这个“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时代主题下,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30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30年,也是中国人民苦苦探索与精心选择“救国方案”、决定民族“存亡命运”的30年。正如教材指出:这是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6.   在这3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基本国情表现在: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依旧是中国人民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以及后来产生的官僚资本主义剥削集团之间的矛盾;农民阶级仍然是反帝反封建主义的主力军;青年学生与新生民族资产阶级日渐成为反帝反封建主义的一种新生社会力量,不断成长壮大并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终于取代旧式资产阶级成为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7.   中国革命就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中国人民共同的、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和曲折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彻底胜利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人民才振臂高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8.   今天,我们在教科书中,在课堂内外回顾我们的历史途程,还有一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即这30年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根本不同。它是在中共领导下,经过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不仅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丑恶与社会变态制度;而且还结历次中国革命提出了“救国方案”和苏俄式的“救国方案”与“革命道路”进行了精心筛选;最后由中共依据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唯一适合情况的“救国方案”与政治主张: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9.   这是一个历史性选择,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正是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标志着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主权的独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解放,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也正是这个“新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的诞生,才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一页(新篇章)。  这是一个历史性选择,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正是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标志着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主权的独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解放,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也正是这个“新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的诞生,才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一页(新篇章)。

  10.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P61-P63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P61-P62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P62—3、反法西斯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P63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P61-P63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P61-P62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P62—3、反法西斯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P63

  11.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P63-701、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P64-652、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P65-663、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艰难处境P68-70二、“三座大山”的重压P63-701、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P64-652、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P65-663、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艰难处境P68-70

  12.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方案P70-73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P70-72三种政治力量指:①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为政治代表的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②民主党派为政治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③中国共产党为政治代表的工农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13. 三种建国方案指: ①第一种是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这是一种“军阀独裁统治”和“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法西斯独裁政治”。②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即经过“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建国方案。

  14. ③第三种是中共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即建立一个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国方案。实质是创造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建国方案。

  15. 2、资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P22-P23)  上诉三种建国方案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现实,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的建国方案;  一个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的建国方案。

  16.   如何选择“救国方案”关系到“两个中国之命运”。选择前者中国必将重新走入黑暗,中国人民的命运不可能得到任何改善,国家会重新陷入内战甚至亡国。  通过历史性选择: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选择了中共提出的创造“人民共和国”的方案。

  17. 人民为什么要共同选择中共、选择中共提出的“救国方案”呢?这是因为①地主阶级与买办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人民的唾弃;②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也严重脱离中国实际,也未得到中国广大群众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认为行不通。③只有中共提出的“建国方案”才代表与反映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共同心愿。人民为什么要共同选择中共、选择中共提出的“救国方案”呢?这是因为①地主阶级与买办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人民的唾弃;②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也严重脱离中国实际,也未得到中国广大群众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认为行不通。③只有中共提出的“建国方案”才代表与反映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共同心愿。

  18.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了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了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

  19.   实践证明: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广大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基础上共同确认的一个历史性的真理。  历史选择做出了结论,正是这个“人民共和国”的创造,才把中国从黑暗的引向了光明,才挽救了中国民族的命运!

  20. 教材分析:/略教学参考与教学建议:一、讲述“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①可以引用列宁揭示的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及时代特征:——即“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20世纪上半期是一个“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也是广大亚、非、拉人民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时代。中国革命就是在这种时代与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并取得胜利的。教材分析:/略教学参考与教学建议:一、讲述“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①可以引用列宁揭示的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及时代特征:——即“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20世纪上半期是一个“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也是广大亚、非、拉人民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时代。中国革命就是在这种时代与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并取得胜利的。

  21. ②然后向学生指出:/文:教材P61-63的三个“##”并强调:a、第一次世界大战环境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第二次世界大战环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c、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等就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条件。②然后向学生指出:/文:教材P61-63的三个“##”并强调:a、第一次世界大战环境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第二次世界大战环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c、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等就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条件。

  22. 讲述“三座大山”## P63-701、指明“三座大山”的实际内涵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和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2、“三座大山”的形成及对中国人民劫掠与压迫是“教学对比”,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史料”予以突破,但不能“#######”,也无需扩充“教材”。3、指出封建地租——##“实物地租”。

  23. 4、要求学生记忆“四大##”名称。5、解释“法币”和“关税”、“领事裁判权”等历史名词。6、归纳“民族资本”######的“四大障碍”和“五大特征”,强调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阐明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到中共肩上。

  24. 四、“两个中国之命运”P70-73这“##”是教学重点。教师应依据教材要求学生的###①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基本选择与两个中国之命运的确切含义。②####分析##中国人民选择中共建国方案之因,并强调是“共同选择”/确认

  25. 思考题目/参考书目1、教材P73/①②③2、《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主编 北师大出版3、《中国近代史》 ###主编 北师大出版4、《简明世界史》 人民出版社5、《列宁选集》 ### 人民出版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