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685 Views
刘安卓. 孔融十岁认亲.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翻译.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E N D
刘安卓 孔融十岁认亲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翻译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翻译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翻译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翻译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重点字词解释 奕世: 诣门者: 乃通: 韪大踧踖: 为: 诣: 了了: 佳: 累世,世世代代。 登门拜访的人 才被放进去 窘迫不安的样子 担任 拜访 聪明 出众
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孔融儿时的聪明表现在何处?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孔融儿时的聪明表现在何处? 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用“世交”关系独闯李府,并说明“世交”来历。 二、对陈韪反唇相讥,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
本文主旨 本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反应机敏,见识广博,应对如流的“神通”形象,并启迪我们要认识到后生可畏,切不可以年龄的大小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