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58 Views
莫那魯道. 有種你殺阿. 莫那魯道的介紹. 在自己部落的青年的婚禮上,莫那魯道長子塔達歐 · 莫那向日本警察吉村克己敬酒,吉村不接受(推測是吉村認為不衛生),還動手侮辱,族人立刻圍毆警察。莫那 · 魯道知道,吉村絕不甘心被圍毆,親自率領眾人向吉村謝罪,但吉村並不理會,並呈報上級。因為當時攻擊警察,是嚴重罪行,莫那 · 魯道認為事情無法善了,加上長期受到當地日本人欺壓、被禁止紋面、失去傳統,決定在 10 月 27 日日本人舉辦霧社運動會時起事、「血祭祖靈」( 出草 ),是為 霧社事件 。. 莫那魯道成長過程.
E N D
莫那魯道 有種你殺阿
莫那魯道的介紹 在自己部落的青年的婚禮上,莫那魯道長子塔達歐·莫那向日本警察吉村克己敬酒,吉村不接受(推測是吉村認為不衛生),還動手侮辱,族人立刻圍毆警察。莫那·魯道知道,吉村絕不甘心被圍毆,親自率領眾人向吉村謝罪,但吉村並不理會,並呈報上級。因為當時攻擊警察,是嚴重罪行,莫那·魯道認為事情無法善了,加上長期受到當地日本人欺壓、被禁止紋面、失去傳統,決定在10月27日日本人舉辦霧社運動會時起事、「血祭祖靈」(出草),是為霧社事件。
莫那魯道成長過程 莫那·魯道,為賽德克族馬赫坡社(Mehebu)部落頭目。魯道·鹿黑(Rudo Luhe)的長子。曾經到過日本內地,參訪過東京、京都與名古屋,見日本的兵工廠與軍校,深知日軍的武裝力量絕非原住民所能企及。返臺後,對於日本官吏的嚴苛時常忍耐,也要求族人盡量配合政府施政。 莫那·魯道早年因反抗日本政府失敗、並深知日本人的實力而歸順,歸順後幫助日本人攻擊其他不服從日本的原住民。居住於臺中的泰雅族耆老表示1920年,莫那·魯道趁泰雅族烏來歷馬部落(今台中市和平青山電廠附近)壯漢外出打獵,莫那魯道從南投帶族人及日本人偷襲,屠殺二十六名老弱婦孺[1];是為「薩拉矛事件」,原因是當時日本人要報復因西班牙流感而對外人大肆出草的泰雅族原住民。行政院原民會前主任委員、賽德克族議會召集人瓦歷斯·貝林也坦承此事為真。《賽德克·巴萊》電影歷史顧問邱若龍証實,「早年莫那·魯道的確有帶人去攻打其他部落。」[2]《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則表示「英雄本來就有人格瑕疵」,並要大家不該用現代的角度來對莫那·魯道下註解。[3]
莫那魯道的貢獻 實際上,臺灣原住民各部落在早年的關係如同國際關係,有一些部落保持友好關係,但有更多部落敵對(因為長期有互相出草及爭搶獵場的習慣),即便是語言互通的不同部落,也不乏敵對者;日本人就是利用部落間的仇視,威脅利誘親日原住民,或者取得親日原住民的主動合作,討伐反日原住民。同屬於德固達雅群(Tgdaya)的巴蘭社(Paran)就曾被與日本人合作的布農族原住民攻擊(1903年,姊妹原事件),而莫那魯道的馬赫坡社(Mehebu)也曾因與日本人合作而被歸類為味方蕃(親日原住民)(1920年,薩拉矛事件)。
對後人的影響 • 莫那魯道長子,精於狩獵,是勇敢善戰的賽德克勇士。在一次族人婚宴上,因獻酒給日警遭恥辱,引發「敬酒風波」,強力勸說父親莫那魯道對抗日人。「霧社事件」中率領族人固守馬赫坡岩窟,以游擊戰和日人展開長期戰爭,終至彈盡援絕。日人脅迫其妹馬紅莫那前來勸降,不被所動,完成「最後酒祭」後,壯烈自殺成仁。 • 巴索·莫那(Baso Mona) • 巴索·莫那,是莫那魯道次子,賽德克勇士。「霧社事件」發生時,與兄長達多莫那率領族人與日軍展開激戰,不幸下顎被日軍子彈貫穿,後傷口嚴重發炎生命垂危,要求兄長幫其砍首,壯烈成仁。 • 馬紅·莫那(Mahon Mona) (1907~1973) • 馬紅·莫那,是莫那魯道長女。事件發生後,丈夫與子女全死在戰爭中。由於她的長兄達多莫那率領族人在馬赫坡岩窟堅持奮戰,日人計窮,逼馬紅莫那攜酒前往勸降,其兄不降但喝完所攜酒後,從容自殺。她也是莫那魯道家族事件後唯一生還者,因思念家人痛不欲生,在保護蕃收容所及移居川中島後,數度上吊自殺皆倖獲救。後領養張呈妹為女並招劉宗仁為女婿,子孫繁衍。後以65高齡辭世。戰後時期改漢名張秀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