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经济形势. 稳增长的思考. 国际经济形势. 1. 国际 经济形势. 世界经济总体 低迷. 贸易 增速 放缓. 区域经济蓬勃 发展. 全球 需求 不足. 1. 从 长期看 , 世界 经济 进入长期低迷期. 2. 3. END. ?. 1. 从 长期看 , 世界 经济进入长期低迷期. 一是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可能经历较长时间中低速增长过程 预计 2012 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局面,继续在周期底部徘徊,但全球经济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小。. 2. 3.

darry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 我国经济形势 • 稳增长的思考 • 国际经济形势

  3. 1 国际经济形势 世界经济总体低迷 贸易增速放缓 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全球需求不足

  4. 1 从长期看, 世界经济进入长期低迷期 2 3 END ?

  5. 1 从长期看, 世界经济进入长期低迷期 一是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可能经历较长时间中低速增长过程 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局面,继续在周期底部徘徊,但全球经济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小。 2 3 二是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但治理和规范全球化倾向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本主义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马克思 END 三是各国增长模式加快调整,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各国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更加注重内外均衡发展,更加注重实体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以调整结构。

  6. 四是新兴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发展格局更加明朗四是新兴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发展格局更加明朗 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西方经济实力发生变化。发展中大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国际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也进入活跃期。G20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 1 五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开始进入长期低迷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受各因素影响,复苏的动力不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望继续较快增长,但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风险加大,增长势头可能放缓。 2 3 六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风险的任务艰巨最近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大幅度贬值,国际流动性泛滥加剧,全球性通胀隐患重重,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 END 七是各方利益诉求迥异,政策协同和调控难度加大 各国因自身利益不同,采取的和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差异明显,有的国家企图把国内风险和压力向外转嫁,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7. 世界经济整体处于 时好时坏、总体低迷、全面调整 的艰难时期

  8. 1 2013年世界经济 发展趋势判断 • 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未来世界各国将会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 二是发达国家将会进一步采取措施以降低债务危机的影响,关注就业并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减弱; • 三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进一步刺激内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并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 四是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发达国家缺乏新的增长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 五是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延续2012年低速增长局面,仍然在周期底部徘徊,但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因可能出现巨型自然灾害或者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危机。 2 3 END

  9. 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其一,就业市场疲软仍将制约经济复苏。 2 3 截止2012年9月份,仍有1260万美国民众无法找到工作。 END

  10. 1 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 世界“货币战争” 3 END 庞大的赤字与债务困扰 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水平 其二,汇率变动对全球贸易特别是此消彼长的零和乃至负和博弈,贸易摩擦此起彼伏

  11. 1 • 其三,发达国家仍然没有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 其四,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 • 其五、我国经济会出现严重波动。 2 3 END

  12. 特别是—— • 美国国债危机难以缓解 •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难以缓解 •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步伐难以改变

  13. 1 美国情况复杂 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用到极致,难有作为,经济复苏的奇迹不会出现,因其国力雄厚,转嫁危机的手段高明,也不一定出现较大事端。总体状况 是缓慢复苏。 2 3 END

  14. 1 • 到目前为止,以下五个问题困扰着美国: 1 • (1)债台高筑; • (2)赤字未减; • (3)向富人征税方案搁浅; • (4)刺激经济的措施无法实行; • (5)民众对政府监管能力质疑; 2 END

  15. 1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严重 • 产业结构、文化背景、宗教、民族特征; • 没有统一的财政体制; • 大量购买美国金融衍生品证券及随后的救市行为。 2 3 END • 欧元区主权债务总计8万亿欧元 • 超过50%的债务因国际金融危机

  16. 对欧元区的前景预测 其一、希腊退出欧元区,甚至欧元区解体。 • 据国际金融协会预测,如希腊破产或退出欧元区,全球经济损失大约1万亿欧元; • 80%希腊民众愿意留在欧元区; • 欧盟继续注资希腊四大银行共180亿欧元; • 德国、法国发表申明将希腊留在欧元区; • 欧元解体将带来巨大风险,进入不可预测的领域; • 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申请加入欧元区。 • 其二、通过艰难的磨合,第一步建立统一的财政纪律和监督机制,第二步统一各国财政,成立欧洲合众国。 • 欧洲各国期望欧洲和美国处于同一数量级地位,形成世界双极诸强的政治经济格局; • 过程艰难而漫长。 其三、欧元区既不会崩溃,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统一。

  17. 二、2013年 中国经济形势预测

  18. (一)提前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 2 中国经济提前进入到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期,中国经济已步入一个需要有耐心的时代。 从国际经验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德国,均在经历了20-30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相当于7000-8000美元)时,出现增长速度的回落,降幅一般为30%。其中,日本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韩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德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路径,与这些成功赶超型的经济体较为接近。考虑到中国是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其经济高速发展有着其强大的惯性,应在达到13000国际元(人均美元10000元时)转入中速发展阶段。2011年,中国人均GDP接近9000国际元;将在2015年,达到13000国际元。也就是说,我国应该在2015年前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 1 3 END

  19. 一是对欧债危机影响的估计不足,加上从紧的货币政策退出太迟,引发需求空间的相对且明显收缩。例如,尽管我国消费总体稳定,但出口波动较大,总体疲软,2008年后贡献份额为负;尤其是投资收缩,其中也有三驾马车,占中国总投资的85%以上:基础设施占30%,近年大幅度回落;房地产占25%,2012年4月大幅度回落;制造业(主要是设备投资)占30%,因前两项投资而随之回落。二是东南沿海经济大省市,总量接近中国经济总量50%,2011年全年、2012年1-9月经济增长速度、投资增长速度排在全国后几名。三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风险的忧虑明显增加。 基于以上原因得出了中国增长阶段提前进入转换期的判断。 原因 2 1 3 END

  20. (二)2013年进入矛盾凸显期 2 • 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问题凸显期 • 主要有四个: • 一是经济的惯性下行压力大. • 二是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 • 三是地方债务问题凸显,经济运行风险加大。 • 四是国际热钱的撤出。 1 3 END • 从规则来说,受“市场经济地位”和“特殊保障措施”的影响,我国产业遭受巨大的不利影响,国际贸易难以从根本上出现好转,“出口不畅”将成为常态。

  21. 2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面临 的贸易摩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产业结构、外贸结构 不合理 中国产业竞争力 上升的客观反映 1 3 1 2 END 3 4 国外遏制中国崛 起的主观表现 金融危机的 应急性冲突

  22. 正确认识增长阶段的变化促进稳增长 3 1 • (一)正确认识 • 增长阶段的变化 2 END • (二)转型挑战

  23. 3 • (一)正确认识增长阶段的变化 • (1)正常现象,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规律。 • (2)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 (3)基数因素也是增长速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 (4)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的过程有较大不确定性。 • (5)从国际范围看, 6%-7%的增长速度并不算低。 1 2 END

  24. (二)转型挑战 3 (1)是增长阶段的转换: • 不仅仅是增长速度的变换,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 • 工业和投资比重将会稳中趋降,服务业和消费比重上升。 • (2)是增长动力的转换: • 从过去倚重低成本要素组合,转向依靠创新驱动; • 财政、金融、就业等多种风险的凸显期: • 认识和防范意识要加强,否则将可能引发经济、社会的严重波动乃至某种形态的危机。 (3)宏观经济政策等的重要政策调整期: • 通过相关政策的适度调整,适应变化的新形势。 1 2 END

  25. 3 我国“变危为机”具体可考虑以下六个方面的策略: • 一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居民消费。二是促进税制改革,加快服务业发展。三是增加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展高铁、运煤专线、重载铁车和城市地铁,加大流域治理与开发投资,加大对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水利综合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标准。 • 四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要重视改善民生,更要推动社会均等。 • 五是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 六是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收入,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应。 1 2 END

  26. THE END 谢谢 观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