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隆胸术后钼靶检查技术

隆胸术后钼靶检查技术. 厦门长庚医院放射科 许燕鸿. 丰满、匀称、柔韧而富有弹性,乳房位置较高,在第二至第六肋间,乳头位于第四肋间,两乳头的间隔大于 20 厘米,乳房基底面直径为 10-12 厘米,乳轴 ( 由基底面到乳头的高度 ) 为 5-6 厘米,形状挺拔,呈半球形 ,最完美。. 2005 年全美整形外科手术排行. 吸脂手术 455,489 隆胸手术 364,610 眼睑整形手术 231,467 鼻部整形手术 200,924 腹部整形手术 169,314. 乳腺的正面解剖

Download Presentation

隆胸术后钼靶检查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隆胸术后钼靶检查技术 厦门长庚医院放射科 许燕鸿

  2. 丰满、匀称、柔韧而富有弹性,乳房位置较高,在第二至第六肋间,乳头位于第四肋间,两乳头的间隔大于20厘米,乳房基底面直径为10-12厘米,乳轴(由基底面到乳头的高度)为5-6厘米,形状挺拔,呈半球形 ,最完美。

  3. 2005年全美整形外科手术排行 • 吸脂手术 455,489 • 隆胸手术 364,610 • 眼睑整形手术 231,467 • 鼻部整形手术 200,924 • 腹部整形手术 169,314

  4. 乳腺的正面解剖 • 每个乳腺含有15~20个呈轮辐状排列的腺叶、腺小叶,后者又由诸多腺泡组成;腺叶之间,腺叶与腺泡之间均有结缔组织间隔。腺叶间上连皮肤与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的纤维束称为乳腺悬韧带,使乳腺保持一定的活动度,各腺小叶内与腺泡相通的乳管,向乳头方向汇集形成腺叶乳管,逐渐增大形成壶腹,再分成6~8个开口于乳头表面;大乳管形成壶腹的膨大处,是导管内 • 乳头状癌的好发部位。乳管 • 内衬有上皮细胞,其基底层 • 明显增生时,可形成不同的 • 病变,如囊性增生病和导管 • 癌等。

  5. 乳腺的矢状位解剖 • 在此平面显示乳房与下方胸壁结构的关系,乳房下褶大约位于第六肋水平,但人与人之间差距很大。巨大的胸大肌覆盖于骨性胸壁上,在皮下有一层纤维组 • 织包绕乳房。 • 乳房的中心主要是腺体组织, • 不等量的脂肪组织分布在腺 • 体组织周围。个体之间乳房 • 大小不同,主要取决于乳房 • 内脂肪组织多少的不同。女 • 性的腺体组织大致相同。

  6. 正常乳腺X线分型 • 专业上乳腺的X线分型一般采用WOLFE氏法(1976),分为以下5种: (1)N1型:指乳腺结构全部或几乎全部由脂肪组织构成,在透亮的脂肪背景上 • 可以看到“乳腺小梁”的表现。随年龄不同,其表现可略有不同。年轻的妇女有时 • 可见到一些残存的致密区。在30岁以上的妇女人群中,呈此型表现者约占41.4% 。 (2)P1型:指乳腺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但在乳晕下或外上象限,可见念珠状 • 或索条状导管影。它的边缘较模糊,大小自1mm至3~4mm,范围不超过全乳体 • 积的1/4。在30岁以上的妇女人群中,约26%呈此型表现。 (3)P2型:与P1型的表现大致相似,但其范围较广,超过全乳1/4,甚至遍布全乳。念珠状阴影融合成较大的斑片,但其周围仍保持模糊的特征。在30岁以上的妇女人群中也占 26%。未曾生育过的妇女,到老年时常呈P1或P2型表现。

  7. (4)DY型:以结缔组织增生为主的乳腺,乳腺实质的密度普遍增加。X线上呈现大片致密区,占乳腺大部或全部。可在致密区间夹杂大小不等的脂肪岛影,也可密度均匀。组织学上此型常有韧带样纤维增生、腺病及小的囊性增生。30岁以上妇女7%呈此型表现。 (5)QDY型:X线表现与DY型相同,但年龄在40岁以下。青春期妇女多属此型。     除WOLFE氏法外,徐开聎等(1974)将正常乳腺分为7型:致密型、分叶型、团块型、束带型、串珠型、萎缩型及消瘦型。徐光炜等(1990)提出将正常乳腺分为4型:致密型、透亮型、索带型及混合型。这些X线分型方法是针对中国妇女提出的,在临床使用的。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乳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各种分型也不是绝对的。随年龄增加或其他生理、病理因素的变化,此型可向其他型转变。

  8. 乳腺的分型 1.纤维-腺体型乳腺: 常见年龄组——15-30岁(和大于30岁未生育妇女)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X线摄影密度高 脂肪很少

  9. 2.纤维-脂肪型乳腺 • 常见年龄组——30-50岁 • 3次或更多次妊娠的30岁以下妇女X线摄影密度平均50%脂肪,50%腺体。

  10. 3.脂肪性乳腺 • 常见年龄组——50岁以上 • 绝经以后(儿童及男性乳腺) • X线摄影密度最小腺体退化,大量脂肪取代腺体组织。

  11. 检查手法: 隆胸后的乳腺因为植入物周围的乳腺组织被植入物掩盖,所以除了标准摄影外,还要进行将植入物从照射野除去的头尾位以及内外斜位的植入物退避摄影。 在头尾位摄影中,将植入物向后、向上推移,拉出包含乳腺上下组织的腺体整体,进行压迫固定摄影,同样的在内外斜位摄影中,推开植入物,拉出乳腺上部内侧及下部外侧组织的乳腺整体,进行压迫固定摄影。

  12. 常见植入物的剂量 • ①水袋 KV:28-30 MAS:120-180 ②硅胶 KV :28-33 MAS:150-220

  13. 总结 • 1. 善于与患者沟通,明确是否做过类似的手术。 • 2.对于无法利用植入物退避法摄影的植物切忌用过大的压力,防止植入物破裂。

  14. 谢谢聆听!愿您的明天会更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