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801 Views
四川省企业 技术中心管理. 四川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侯勇.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的内容. 企业技术中心向省经委信息中心报送 月报 企业技术中心向国家发改委报送 半年报和年报 企业技术中心 年度考核. (一)企业技术中心向省经委信息中心报送月报. 目的:为省委、省政府及省经委领导全面掌握我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提供决策参考。. 时间:每月 17 日前报上月数据 方式:网上报送 系统: 四川省技术创新重点企业信息系统 对象: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联系人:委信息中心 张菁 电话: 028-86264283.
E N D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 四川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侯勇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的内容 • 企业技术中心向省经委信息中心报送月报 • 企业技术中心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半年报和年报 • 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考核
(一)企业技术中心向省经委信息中心报送月报(一)企业技术中心向省经委信息中心报送月报 • 目的:为省委、省政府及省经委领导全面掌握我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提供决策参考。
时间:每月17日前报上月数据 • 方式:网上报送 • 系统:四川省技术创新重点企业信息系统 • 对象: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 联系人:委信息中心张菁 • 电话:028-86264283
(二)企业技术中心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半年报和年报(二)企业技术中心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半年报和年报 目的:国家发改委为全面掌握骨干企业技术中心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及时分析全国及各行业、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态势,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宏观监测信息。 国家发改委要求填报。
系统通过网址“http://kb.ctiin.com.cn”登录,首页面如下图所示:系统通过网址“http://kb.ctiin.com.cn”登录,首页面如下图所示:
一、企业注册 企业注册一共分为两步:第一步,申请帐号;第二步,填写企业基本信息。
首先,在系统首页面点击“企业注册”按钮,开始第一步,如下图所示首先,在系统首页面点击“企业注册”按钮,开始第一步,如下图所示
用户名、密码建议使用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组合,长度最好不要少于6位。输入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提交后进入第二步,如下图所示:用户名、密码建议使用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组合,长度最好不要少于6位。输入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提交后进入第二步,如下图所示:
将标有红星的项目填全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会提示注册成功。如下图所示。但现在还不能填写报表,需要所属省市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使用系统全部功能。将标有红星的项目填全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会提示注册成功。如下图所示。但现在还不能填写报表,需要所属省市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使用系统全部功能。
二、填写报表经过审批确认的企业登录后就可以填写企业快报了,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的上半部分信息是企业在注册的时候已经填好的,在这里会自动显示出来,所有21 个指标必须全部填写完整,才能提交。
三、修改企业信息企业注册之后,除了企业名称、级别、省市、行业、认定时间和认定文号不能修改,其它信息例如地址、电话等还可以修改。三、修改企业信息企业注册之后,除了企业名称、级别、省市、行业、认定时间和认定文号不能修改,其它信息例如地址、电话等还可以修改。
四、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两遍新密码,点击“修改”按钮。四、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两遍新密码,点击“修改”按钮。
时间:每年上半年的第一个月(1月1日至20日)和下半年第一个月(7月1日至20日)为快报上报月,一月份快报填报的是上一个年度全年情况,七月快报填报的是本年度上半年情况。 • 方式:网上直报(kb.ctiin.com.cn) • 系统:企业技术中心快报信息管理系统 • 联系人:省创新服务中心侯勇 • 电话:028-86267091
(三)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考核 • 具体实施:省经委技术创新处 • 指导原则:加强动态管理,提高质量建设 • 目的:促进并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考核内容: 1、上年度工作总结 • 企业技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高情况 • 技术中心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 • 技术中心特色工作
2、考核评价表 • 省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快报表 •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补充数据表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快报表指标解释
一、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 概念及名词解释
科技活动 指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简称科学技术领域)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有组织的活动。为核算科技投入的需要,科技活动可分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的科技服务三类活动。 工业企业只统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及其成果应用两类活动,就企业而言对应通常讲的技术开发活动。
研究与试验发展 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在工业企业开展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中,较为普遍的和大量的活动属于试验发展活动。
基础研究 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其成果以科学论文和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 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技术、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等。
工业领域的试验发展包括以下四类活动 • 1.为研制新产品或对已有产品进行实质性改进,所从事的技术调研、技术咨询和资料准备,设计及改进设计,工装模具准备,研制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购置、制造及安装,购置原材料、元器件、零配件、辅助材料,样机试验和检测、建立和运行试验车间(中间试验),论证鉴定等活动。
2.为研制新工艺或对已有工艺进行实质性改进,所从事的技术调研、技术咨询和资料准备,设计及改进设计,工装模具准备,购置检测用仪器设备、原材料、辅助材料、元器件、零配件,试验检测,论证鉴定等活动。
3.在工程设计、小批量试制、工业性试验及试生产过程中对新产品原型和新工艺本身作进一步改进所从事的相关活动。3.在工程设计、小批量试制、工业性试验及试生产过程中对新产品原型和新工艺本身作进一步改进所从事的相关活动。 • 4.对引进国外的技术或从国内购买的技术做实质性改进及再创新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但不包括对这些技术的直接应用或仿制活动。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指为使试验发展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作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实际应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工作。这类活动的成果形式大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操作的带有技术和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工业领域的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一般属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指新产品原型能够投入批量生产而从事的工艺流程、设备及工艺装备、操作及质量检测规程等的设计活动。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内容包括: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试验,新技术方法从设计的控制参数发展到不同条件下的验证试验,批量生产的质量稳定性与优化参数再现性试验,新技术的可靠性试验,生产检测、维护、安全等技术操作规范化试验,新旧生产系统结合部技术协调试验(含原材料、能源介质、辅助工具等系统的适应性试验)。工业领域的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一般属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指新产品原型能够投入批量生产而从事的工艺流程、设备及工艺装备、操作及质量检测规程等的设计活动。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内容包括: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试验,新技术方法从设计的控制参数发展到不同条件下的验证试验,批量生产的质量稳定性与优化参数再现性试验,新技术的可靠性试验,生产检测、维护、安全等技术操作规范化试验,新旧生产系统结合部技术协调试验(含原材料、能源介质、辅助工具等系统的适应性试验)。
二、省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快报表指标解释二、省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快报表指标解释
企业名称: 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单位名称填写。 • 企业地址 : 即企业的所在地。
联系人 : 指负责与省及所在市州技术创新处进行工作联系及沟通,负责报送技术中心月报、半年报、年报的人员。 • 联系电话: 指与联系人联系的电话。 • 通信地址: 指联系人所在地的通信地址。
1、从业人员人数: 从业人员是指在工业企业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平均每天拥有的从业人员数。 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全年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其中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2、产品销售收入: 指工业企业销售成品、自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总额。 • 3、产品销售利润: 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其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4、科技活动人员: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年度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不含)以下的人员不统计。
5、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可通过加总本单位全部项目中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
6、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事业单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等。 • 7、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 指企业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包括科技专利费、科研基建费和贷款等。
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 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赎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赎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9、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指报告期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不论何种经费来源,只要实际用于上述三类项目的经费支出都应计算在内。
具体计算办法:可将企业全部科技项目中确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的经费支出加总,再加上按上述三类项目支出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支出比重计算分摊的科技管理和服务费用所得。上述三类项目经费支出包括的内容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组所列的支出项一致。具体计算办法:可将企业全部科技项目中确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的经费支出加总,再加上按上述三类项目支出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支出比重计算分摊的科技管理和服务费用所得。上述三类项目经费支出包括的内容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组所列的支出项一致。
新产品: 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本报表中统计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利润等指标均指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统计时间 生产资料类新产品 自投产后统计3年; 消费类新产品 自投产后统计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