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400 Views
城市規劃專題研究期末報告 新聞發佈會. 香港中文大學 楊汝萬教授. 2007 年 11 月 1 5 日 澳 門. 研究背景. 澳門經濟近年快速增長, 2004 至 2006 年本地生產總值( GDP )平均增長率高達 21.62%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 2004 年起實施的「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EPA ) 預期中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的落實 特區政府開放博彩經營權 受惠於「內地個人赴澳旅遊」(簡稱「個人遊」)的措施 澳門正進入一個由經濟發展帶動的「高速城市擴張」時期 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資源缺乏
E N D
城市規劃專題研究期末報告新聞發佈會 香港中文大學 楊汝萬教授 2007年11月15日 澳門
研究背景 • 澳門經濟近年快速增長,2004至2006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平均增長率高達21.62% •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2004年起實施的「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 預期中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的落實 • 特區政府開放博彩經營權 • 受惠於「內地個人赴澳旅遊」(簡稱「個人遊」)的措施 • 澳門正進入一個由經濟發展帶動的「高速城市擴張」時期 • 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資源缺乏 • 高速發展更衍生出很多城市問題,整個城市及經濟發展規模出現瓶頸制約 • 面對如此新發展形勢,需要為澳門的城市規劃進行研究
研究方法 • 方法 • 背景研究 • 文獻回顧 • 實地考察 • 入戶問卷調查 (2977個有效樣本,2062個成功問卷,69.3%回應率) • 約見政府部門進行訪談 • 目的 • 瞭解澳門城區的現況、佈局及城市問題進行分析 • 瞭解澳門居民對居住社區和城市發展的訴求 • 認識政府各部門的城市發展工作 • 繼而綜合所蒐集資料和要求,全面地歸納出澳門城市規劃須面對的重要議題,提出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建議
城市規劃的重要性 • 作為政策上的平台 • 平衡澳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人口、交通、房屋、環境及社會需要 • 考慮各範疇的利益 • 解決澳門舊區和新填海區的交通、土地利用和城市結構佈局等一系列的城市問題 • 優化城市景觀及重整土地利用佈局
當前城市問題 • 四大範疇: • 土地發展—過度依賴填海、發展密度過高、土地利用不協調 • 交通—嚴重的交通擠塞、車位不足和出入境口岸飽和 • 房屋—樓宇老化、屏風效應、舊區重整 • 社區設施不足
市民的期望 • 問卷調查結果重點 • 在社區設施方面,有四成受訪者認為休憩用地/公園最為缺乏;其次是社區設施(20.6%);另外也有14.4%受訪者認為社區內公共交通及泊車設施不足 • 在舊區改善方面,有35.9%受訪者認為舊區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樓宇結構;其次是改善道路網絡(21.2%)、社區設施/休憩用地的提供(15.9%)及美化街道(15.1%) • 在當前澳門的整體土地發展上,有46.8%受訪者認為住宅用地最為不足,其次是休憩用地(25.3%)和康樂用地(16.1%) • 就未來城區發展重點的議題,有六成受訪者認為發展重點應該放在重整澳門半島舊區上;認為要重點發展氹仔區有23.3%;只有16.8%受訪者認為要重點發展路環區 • 就城市發展方向問題,有46.0%受訪者認為澳門要向「適宜居住、工作和玩樂的城市」的方向發展;其次是「歷史文化名城」(17.6%)、「旅遊度假勝地」(15.9%)和「博彩城市」(14.4%)
未來發展 • 宜按區域形勢和內部環境,首先為澳門進行清晰的發展定位,然後進行各項規劃工作 • 制度建設 • 成立城市規劃委員會等機構 • 制訂城市規劃條例 • 設立三級規劃架構 • 設立公眾諮詢機制和渠道
未來發展 • 城市佈局:「雙核心」和「南北及東西兩軸」的城市結構佈局規劃 • 澳門半島核心 • 路氹填海區核心 • 內向型南北軸 • 外向型東西軸
未來發展 • 交通 • 輕軌集體運輸系統、減少使用汽車政策、行人專用區和自動人行道系統 • 土地利用 • 按功能進行土地利用規劃,合理配置各種用地,並嚴格限制用途,使土地得到合理運用,避免觸發新的土地利用衝突 • 房屋及居住環境 • 修訂公共房屋的法例、適度增加各類房屋的供應、完善生活社區的生活配套
未來發展 • 個別地區的發展 • 澳門半島 • 主要生活社區,完善生活配套,關注土地利用衝突,改善社區環境 • 舊區重整、保護世遺城區、增加綠化空間… • 氹仔 • 完善各分區生活配套,優化居住環境及空間 • 保護綠地、歷史文化建築、重整交通網絡和服務…
未來發展 • 路氹城 • 旅遊業和會展業的發展 • 交通規劃、配套規劃是關鍵 • 路環 • 連綿綠地,具備發展成為生態保育和休閒娛樂區域的理想條件 • 控制項目規模、建築高度和密度 • 促進傳統小鎮風貌、歷史文化的旅遊發展 • 嚴格的環保法規控制高污染生產活動 (油庫、水泥廠、貨櫃碼頭和發電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