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西北雨

西北雨. 作者:陳冠學 選自:田園之秋. 一、 現代陶淵明. 陳冠學. 生平簡介 陳冠學,屏東新埤鄉人,民國二十三年生。台灣師大國文系畢業,初起擔任教職,輾轉於初中、國中、高中、專科學校達十一所之多。民國七十年辭去教職,避居高雄澄清湖畔,民國七十一年搬回大武山下的萬隆村老家幽居至今。. 現代陶淵明 陳冠學是今日台灣最有資格被尊稱為「現代陶淵明」的人,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隱士,而且成了徹底徹尾的農夫。他堅持過著神農氏的生活模式:以人力、牛力去營生,住在一棟瓦厝,耕耘著兩甲旱田,輪作旱稻、番薯、土豆、玉米等,屋邊總有瓜、豆、菜、蔬;粗食淡飯,自給自足。. 文風及作品

Download Presentation

西北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北雨 作者:陳冠學 選自:田園之秋

  2. 一、現代陶淵明 陳冠學

  3. 生平簡介 陳冠學,屏東新埤鄉人,民國二十三年生。台灣師大國文系畢業,初起擔任教職,輾轉於初中、國中、高中、專科學校達十一所之多。民國七十年辭去教職,避居高雄澄清湖畔,民國七十一年搬回大武山下的萬隆村老家幽居至今。

  4. 現代陶淵明 陳冠學是今日台灣最有資格被尊稱為「現代陶淵明」的人,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隱士,而且成了徹底徹尾的農夫。他堅持過著神農氏的生活模式:以人力、牛力去營生,住在一棟瓦厝,耕耘著兩甲旱田,輪作旱稻、番薯、土豆、玉米等,屋邊總有瓜、豆、菜、蔬;粗食淡飯,自給自足。

  5. 文風及作品 陳冠學三十歲之前曾試寫散文,後皆輟筆毀棄,四十七歲又恢復創作。他的散文有《田園之秋》、《父女對話》等書,筆鋒常帶熱愛這塊土地的一股熱情。歸隱之後,也專注於台灣拓荒歷史和台語的研究,著有《老台灣》、《台語之古老與古典》等。

  6. 二、大自然的秋之讚頌 田園之秋

  7. 三年才完成的秋天日記 陳冠學的《田園之秋》是一部三冊的散文集套書,以日記方式寫成,分為《初秋》、《仲秋》、《晚秋》三篇,起自九月一日,終於十一月三十日。這套書是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四年每年一冊出齊的,可以說是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出齊了三個月的日記。

  8. 豐富的博物志 是作者歸隱田園之後的生活實錄,透過農村四周景物的描寫,充分反映台灣本土所蘊藏豐富的美,是作者對樸實生活的緬懷,和對昔日農村自然之美的謳歌。同時也是一本台灣少見的博物志,因為作者是一位「每事問」的農夫,他將所見所聞的野生動植物、生態環境、氣象景觀、農村的生活習性等面貌呈現出來。

  9. 西北雨文章結構 「西北雨」一文是初秋篇的九月七日,描述一場西北雨的開始到結束,從起雲、打雷、閃電、降雨到放晴的經過,正如一場大自然的戲劇饗宴──高潮起伏、結局圓滿。文中又以人的渺小,來襯托大自然力量的偉大,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大自然的傑作。最後以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末樂章的牧羊人之歌來呈現雨過天晴的安詳、平和。

  10. 三、關於「西北雨」 • 所謂「西北雨」,就是指台灣北部地區夏季午後,因對流層大氣受到太陽輻射,而發生熱力對流作用,所產生之熱雷雨,也叫做氣團性雷雨。

  11. 清穆宗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陳培桂在淡水廳志卷十一風俗篇中對「西北雨」一詞,又有更詳的解釋,而且還敘述其特性,文曰:「五、六月間,盛暑鬱積,東南雲蒸,雷聞震厲,滂沱立至,謂之西北雨。蓋東南風一送雨,仍歸西北也。此雨不久便晴,多連發三午。」很明顯,這是指台北盆地夏日午後所出現之雷陣雨,故多連續出現三個下午。因為從東南方移向西北方,所以又叫做「西北雨」。清穆宗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陳培桂在淡水廳志卷十一風俗篇中對「西北雨」一詞,又有更詳的解釋,而且還敘述其特性,文曰:「五、六月間,盛暑鬱積,東南雲蒸,雷聞震厲,滂沱立至,謂之西北雨。蓋東南風一送雨,仍歸西北也。此雨不久便晴,多連發三午。」很明顯,這是指台北盆地夏日午後所出現之雷陣雨,故多連續出現三個下午。因為從東南方移向西北方,所以又叫做「西北雨」。

  12. 四、關於「日記」的寫法

  13. 〈一〉、日記的功用: 1幫助記憶:為免日後記憶消逝的遺憾。 2檢討過去,策畫未來:人生的道路要走 得更好,便要反省、規劃。 3提高作文能力:因為日日寫、日日想, 作文自然精進。 4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這 是培養責任感的好辦法。 5增加練字的機會:字,是練出來的。

  14. 〈二〉、日記的材料: 1特別的人、事、物、語言:因為「特 別」,才與眾不同。 2讀書心得:無論書、報、雜誌的心得或 摘要、剪報皆可。 3時事:當日或近日社會新聞、事件。 4言情抒懷:少男、少女的心情總是詩。 5言行反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 能改,善莫大焉。 6生活或工作計畫:《中庸》:「凡事豫 (預備也)則立,不豫則廢。」

  15. 〈三〉、日記要訣: 1確實記載年月日、星期、天氣:日後才 能查考、回想。 2切勿作流水帳:凡是例行公事,不必常 提,即使提了,宜深刻為之。 3言之有物:要求重點,不可泛泛。 4忠於自己:忠於自己,才有真情意。(日記是個人隱私,不可偷窺。) 5用心選材:選擇有意義的事,才值得記 上一筆。

  16. 五、關於「西北雨」的台灣諺語

  17. 西北雨落袂過田岸 釋義: 所謂的西北雨是指一種熱帶地區獨有的雨,通常是在夏天的午後,突然驚天動地的下一陣,很快就雲散雨收,隨即陽光依舊燦爛。而這整句話的意思是形容西北雨來的快,去的快,就好比在田的這邊下,還沒下到田埂,雨就停了!同時亦可用來形容人的個性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沒一會兒,即消逝的無影無蹤。

  18. 六、其他「氣候」的台灣諺語

  19. 冬看山頭,春看海口。 釋義: 冬季時山頭有雲,則易致雨;春季時,海上有雲,則降雨機會較多。台灣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降雨的雨源主要來自北方澹面,降雨形式多為地形雨,春季進入季風轉換期,西南氣流挾帶熱帶海域大量的水氣進入本島時,即創造較多的降雨機會。

  20. 初一落、初二散, 初三落到月半。 釋義: 農曆正月初一下雨的話,第二天可能就雨過天晴;農曆正月初三降雨的話,可能會連續下到正月十五以後。台灣春季的春雨期,大致是從立春日(國曆2月4的)到國曆3月30日左右。春季的降雨形式,主要係冷暖氣流交會時所形成的鋒面雨。在立春日前後(即大致農曆春節前後),因西南氣流的勢力尚弱,故成間歇性的降雨;立春後不久,西南氣流漸強,和冷氣流勢力相當,鋒面停滯於台灣上空,故成連續性降雨。

  21.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