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个人理财的概念与知识背景 第二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理财 第三节:作为一门职业的个人理财. 第一节:个人理财的概念及知识背景. 关于“个人理财”的相关定义 ,由于提出者所持的研究角度和内容侧重各有不同,从而 拥有很多不同的表述 : 个人理财是指‘运作您的金钱,并使其满足您个人财富需求的过程’ —— 卡普尔 《 个人理财 》 个人理财是指‘对于如何积累和保护您的财富以满足您未来目标的一系列决定’ —— 夸克 . 霍: 《 个人理财策略 》 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客户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 —— 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

dari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导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导论

  2. 第一节:个人理财的概念与知识背景 • 第二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理财 • 第三节:作为一门职业的个人理财

  3. 第一节:个人理财的概念及知识背景 • 关于“个人理财”的相关定义,由于提出者所持的研究角度和内容侧重各有不同,从而拥有很多不同的表述: • 个人理财是指‘运作您的金钱,并使其满足您个人财富需求的过程’ —— 卡普尔《个人理财》 • 个人理财是指‘对于如何积累和保护您的财富以满足您未来目标的一系列决定’——夸克.霍:《个人理财策略》 • 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客户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 • 个人理财是指‘专业理财人士通过收集客户资料,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和风险属性,为客户量身定制合适的理财方案并及时执行、监控和调整的职业’——现代国际理财规划标准公司

  4. 个人理财:是指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组适宜的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对个人(及家庭)现在所拥有的消费性财务资源和投资性财务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并进而最终实现被管理者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目标的经济活动。 • 概念的逻辑展开就是理论(黑格尔)

  5. 二、概念的引申与含义解析 • 广义的“财”与狭义的“财” • 消费性财务资源与投资性财务资源 • 财务安全与财务自由 • 财务规划与财务资源管理

  6. 1、广义的“财”和狭义的“财” • 狭义的“财”是指“财产”:指能够给所有者直接带来价值利益的有形或无形的财产。有形财产具有实物形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房屋、汽车、珠宝、有价证券(如股票、基金、债券、信托产品)等;无形财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包括各种知识产权,如专利、版权等。 • 广义的“财”是指“财富”:除包括狭义的财产范围之外,还包括可以间接带来价值利益的无形资源,如荣誉、智慧、知识、健康、经验、阅历、社会关系等。 • 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理财对象指的是狭义的“财产”概念,其又经常被专业人士正式称之为个人所拥有的“财务资源”。

  7. 2、消费性财务资源与投资性资源 • 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及家庭所拥有的财产的特点,把个人财务资源分为“消费性财务资源”与“投资性财务资源”两大类。 • 消费性财务资源:俗称“消费品”,该类财产在使用和折旧过程中,随着自身原有价值的耗散,无法再为其所有者带来新的更多的价值利益。根据其使用特点,又可分为:日用品、耐用品和奢侈品。 • 投资性财务资源:俗称“资本品,或资产”,该类财产在使用和折旧过程中,可以在未来为其所有者源源不断的带来更多的新的价值利益。比如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专利、版权等无形资产。 • 注意:“消费性财务资源”与“投资性财务资源”并不存在严格的“物”的界限,这一点在房产或收藏品表现得最为充分。

  8. 3、个人生活理财与个人投资理财 • 个人理财,从所涉及内容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人生活理财与个人投资理财两大类: • 个人生活理财是指通过制订财务计划对个人消费性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并通过规划的不断优化与调整,以实现财务目标的经济活动。生活理财的核心在于根据个人的消费性资源状况和消费偏好来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如何合理的“花钱”) • 个人投资理财是指通过制订财务计划对个人投资性财务资源进行适当管理,并通过规划的不断优化调整,以追求财务目标的经济活动。投资理财的核心在于根据个人的投资性资源状况和风险偏好来实现个人的经济目标。(如何合理的“赚钱”)

  9. 4、财务安全与财务自由 • “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是个人理财活动所追求的两大基本目标: • 财务安全:从生活理财的角度看,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财务资源足以应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支出。从投资理财的角度看,是指能够充分保障个人及家庭资产的现有核心价值不遭受系统性损失。 • 财务自由:是指个人在不用为一份薪水而工作的前提下,其现有财务资源在未来所提供的价值收益就可以支持其生活所追求的合宜状态。(此时工作将不再成为个人谋生的必须手段)

  10. 财务安全是个人理财所追求的第一层次目标,只有实现财务安全,才能达到人生各阶段收入支出的基本平衡。财务安全是个人理财所追求的第一层次目标,只有实现财务安全,才能达到人生各阶段收入支出的基本平衡。 • 从生活理财角度衡量个人的财务安全,主要是通过其是否有稳定充足的收入;是否有充足的现金准备;是否有适当的住房和保险,是否享受充分的社会及养老保障等方面来判断。 • 从投资理财角度出发,财务安全度一般是用来衡量个人投资性资产保值能力的一个指标。如果财务安全度大于100%,则表示个人投资性资产保值能力强。反之,则表示个人投资性资产保值能力弱。财产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 • 财务安全度=投资性资产市场价值 / 投资性资产原值*100% • 例:刘某2008年1月1日拥有金融资产共计60万元,到2008年12月31日,这些金融资产市场价值达到66万元,则刘某这些金融资产的安全度为66/60*100%=110。说明这些资产保值能力较好。

  11. 财务自由是个人理财所追求的第二层次目标,由于财务自由是精神自主、自在的物质前提,所以,财务自由同时也是个人理财的最终目标。财务自由是个人理财所追求的第二层次目标,由于财务自由是精神自主、自在的物质前提,所以,财务自由同时也是个人理财的最终目标。 • 财务自由度是用来衡量个人财务自由程度的一个核心指标。如果财务自由度大于100%,则表示个人财务自由度大;反之,则表示个人财务自由度小。 • 财务自由度=非工资性收入/正常生活支出*100% • 例:张某家庭月生活支出5000元,现拥有投资性资产100万元,预计每年能带来8万元投资收益,则该家庭财务自由度为8/(0.5*12)*100%=133% 。财务自由度大。

  12. 6、财务规划与财务资源管理 • 良好的财务规划和财务资源管理是: • 应对独立生活的需要 • 应对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的需要 • 应对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 应对意外风险的需要 • 应对养老生活需要 • 应对建立家庭和维护家庭和谐幸福的需要

  13. 第二节:学习理财的意义与重要性 • 有“财”太重要 • 聚“财”太困难 • 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 • 你们为“聚财”作好准备了吗?

  14. 一、有“财”太重要 • 人类历史上只有两个文明传承千年以上,中华文明和犹太文明。这两个文明的共性是什么?共性在于这两个文明都尊重财富,渴望财富,敬畏财富。但所不同的是“犹太人明说,中国人暗算”。暗算就是他嘴上不说,总喜欢讲儒道佛,其实心中却充满着权钱色。这一点在有学问、有地位,掌握社会话语权的人圈里体现得最为明显。以至于“士农工商”,积累个人财富的行为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反成下品

  15.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金钱买不来幸福”,可还有一句老话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事实上,或许真的好日子不在了,才会意识到没钱或许才是真的不幸福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金钱买不来幸福”,可还有一句老话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事实上,或许真的好日子不在了,才会意识到没钱或许才是真的不幸福 • 福利经济学、心理学和现代神经科学反复证明,一个人的幸福感会随着个人财富量级的提升而提升。总体来看,在同一个国家,富有的国民在任何时候都比贫苦的幸福度要高;富有国家(人均GDP高)的国民要比人均GDP低的国家幸福度高。 •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富有度和幸福感会一直相关,而这一关联度在学界看来至今还没发现有上限的出现。

  16. 1、“财”何以重要 • “价高者得”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游戏规则,“财产多寡”是现代社会衡量个人价值(是否有“才”)的基本标准。因此: • 有“财”不等于什么都有,但没有“财”却可能什么都没有。 • 有“财”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做一些事情的自由,但却往往意味着拥有了不做一些事情的自由。 • 金钱不一定带来幸福,但没有金钱你会离幸福更远。所以“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是我听过的最牛的一句话。 • 财务资源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只有实现了“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才有真正精神自主、自在的物质基础。 • 总之:“财产”如果换不来幸福,并不是“财产”本身的错,而是因为那些人可能根本不配拥有那么多财产。与其空谈幸福(happiness) 不如现实地关心如何满足你获取幸福的财务手段(assets)

  17.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18. 2、养老到底要准备多少钱 • 一个人养老到底要准备多少钱?取决于你怎样定义生活。国际上常用计算方法是: 所需养老金=退休后每月基本消费支出*估计退休后生活年数*12 退休后每月基本消费=现在每月消费支出*(1+每年物价上涨率)的N次方 N=退休年龄—现在年龄

  19. 举例说,如果你的年龄是30岁,30年后退休,估计退休后再生活20年。假设现在每月基本消费3000元,每年物价上涨率5%,年利率3%。退休后的每月基本消费为:3000*4.322=12966元,退休后再生活20年所需养老金总额为:12966*12*20=3111840元,年均15.56万元(注:4.322是根据30年来累计物价上涨率计算得出,即1.05的30次方)举例说,如果你的年龄是30岁,30年后退休,估计退休后再生活20年。假设现在每月基本消费3000元,每年物价上涨率5%,年利率3%。退休后的每月基本消费为:3000*4.322=12966元,退休后再生活20年所需养老金总额为:12966*12*20=3111840元,年均15.56万元(注:4.322是根据30年来累计物价上涨率计算得出,即1.05的30次方)

  20. 3、另一组要命的数据 • 美国统计处2012年发表数字:一、中学或以下学历者单凭打工在有生之年总收入约120万美元(730万人民币);二、大学毕业者单凭打工在有生之年总收入210万美元(1220万人民币);三、硕士生在有生之年总收入250万美元(1330万人民币);四、博士生在有生之年总收入340万美元(1900万人民币);五、专业人士在有生之年总收入440万美元(2640万人民币)。上述收入未扣除税项及日常生活开支。换言之,无论你如何省吃俭用到退休之年(一般指60岁)能够有100万美元(612万人民币)在手已算了不起,打工仔皆面对Overworked and underpaid环境。

  21. 另一组有趣数据可供参考:1940年美国电影门票每张卖5美分、由福特公司生产的四门房车卖985美元、一间四房住宅卖3800美元,一个大学毕业生月薪1300美元。那段日子是大学毕业生的黄金年代;今天美国一张电影门票11美元(上升220倍)、福特公司生产四门房车卖26333美元(上升27倍)、四房住宅卖163278美元(上升43倍),美国大学毕业生月薪只是2100美元(上升61.5%)。今天在美国看电影对工薪族来说正变得越来越奢侈。

  22. 2012年美国大学生平均收入较2000年低7%(上述只是账面数字,如计算过去12年美元购买力下降,今天美国大学生收入较2000年实际上减少超过40%)。上述趋势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在加快。最荒谬的是2012年美国大学收费较2000年上升66%。今时今日读大学已成为高投资、低回报的项目(当然读大学不能以投资回报率计算).

  23. 上述不单止是美国问题,亦是全球性问题,以香港为例,过去读完大学是晋身中产阶级最容易的方法。1997年起此门已关上,过去12年不少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结果连买楼欲望亦无法达成,更加不要说成为有车阶级(在香港买车容易养车难)。理由是大学生供应量愈来愈多,基于供求原则,供应大增价格自然回落,香港大学生地位已由1997年前天子门生变回普通人,上述是造成香港社会怨气如此深的部分理由。

  24. 根据中国教育部数字:中国高校毕业生人口从2001年115万人上升到2011年565万人,整整增加五倍。每年新毕业生人数由34万人上升到今年100万人,单单2009年至2012年三年内新增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超过300万人,2012年高考生录取率已突破75%大关,也就是说,未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还必将进一步上升,中国社会已无法吸纳大量高校毕业生,造成平均每10个毕业生中有4个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内地大学生身份地位已一落千丈,甚至来自著名大学找工作亦有困难。

  25. 4、财务细节能够打败爱情 • 有史可鉴,个人财务环境与其婚姻稳定度高度正相关,二战后,美国离婚率的第一次激增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美国1969—1970年、1973—1975年两次经济危机。1980年,美国经济危机再次爆发,直接促使离婚率于1981年到达顶峰,其中每1000人就有5.3人离婚。随后离婚率开始下滑,到2007年已跌至每1000人中有3.6人离婚,是1970年以来的最低值。2008年11月,金融危机再次不期而至,美国离婚率随之出现激增之势。而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离婚率也比往年提高了13.52%。 仅2011年一季度,全国就有46.5万对夫妻劳燕分飞,离婚率已达14.6%。

  26. 5、人生三大“败” • 赚钱无方,花钱无度的工薪族加月光族,这叫“一败天地”。 • 败完了自己又开始啃老的啃老族,这叫“二败高堂” • 到了结婚的年纪又找了个和自己一样的伴侣,这叫“夫妻对败”。

  27. 二、聚“财”太困难 • 个人理财事业的成功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财务安全”与“财务自由”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经济生活中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穷其一生实现这一目标的财务成功人士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跨越数代的富贵传承。所谓:“富不及三代”、“圣人之泽,五世而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8. 1、三个关于财产的基本事实 • 十九世纪未著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国别中,世界基本的财富分配格局始终是:20%的超富人群占有社会当时80%的财富份额,同时,在这20%的超富人群中,也只有大约20%的人群能够做到与财富相伴一生,并在家族成员中顺利延递。(此即:财富积累领域中的 “帕累托分布”)

  29. 统计数据表明,当今全球最富有200人所拥有的财产市值大约为2.7万亿美元,而世界上35亿最穷困的人口,全部家当只有2.2万亿美元。近20年来,1%最富有者收入增加60%,其中0.01%最富有者收入增长最快(此即:财富积累领域中的 “马太效应”) • 从耶稣时代起,世界史充分证明,社会财富创造和财富破坏的周期总是交替往复的。一般而言,社会大范围的财富积累周期一般只能维持两代——60年,然后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30年的财富破坏期。(此即:财富积累领域中的“西西弗斯”效应)

  30. 2、财务成功人士之“难” •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报告,在2010年,全球财产超过10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家庭的数量只占全球家庭数量的1%。但这些百万富翁家庭所占全球财富的份额却从2009年的37%上升到39%。其中美国去年拥有的百万富翁人数仍居全球榜首,共有520万个百万富翁家庭 。日本和中国分别以拥有153万和111万个百万富翁家庭位居第二和第三位。(注:剔除私人企业和自住房产)

  31. 2011年8月,私人银行瑞士宝盛银行发布的首份亚洲财富报告指出,据抽样推算,亚洲共有116.1万名高资产净值人士(拥有100万美元或以上可投资资产人士,不包括其居住物业),所持有财富达5.6万亿美元,而这些百万富豪仅占全部人口的0.06%。 其中,财富集中度最高的是印度和印尼,富豪仅占全部人口的0.02%。

  32. 3、中国富人究竟有多富? • 美联储曾经对美国富豪有一个界定,家庭净资产超过150万美元即进入美国前5%的富豪行列。那么中国的富豪俱乐部起价几何? •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领衔的研究团队在2012年5月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该团队花三年时间,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以下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33.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统计,中国家庭平均净资产已高出美国家庭21%,而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净资产已达到247万元,但城市家庭资产的中位数,则仅为40 .5万元。其中,中国净资产前5%的家庭,其净资产超过305万人民币,大约为50万美元;家庭净资产超过863万元将位列前1%行列,接近美国前5%的富豪行列。按照推算,全国约有300万户家庭净资产已超过1000万元。富人家庭多居于东部地区,家庭总资产处于前5%的富裕家庭有94.1%居住于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的比例只有5.9%。

  34. 报告中城市家庭净资产的平均值与中位值的数据差异表明,国内资产分布不均比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更大。所以(报告的)主旋律是中国贫富差距太大,而不是中国很有钱。中国的高储蓄率不是国内家庭消费意愿不足,而是财富分配严重不均所致。总储蓄率高,但却主要集中在非常有钱的家庭手中,而大多数老百姓是想花钱而没钱花。

  35. 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之所以统计显示中国家庭平均净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是因为目前美国的房产只占家庭总资产的32%,而在中国房产则占到家庭总资产的71%,非金融资产总额的88 .7%。也就是说,中国家庭的总资产中七成都是房产,而金融资产很低,只有5%,而美国是38%。中国家庭总资产超越美国家庭,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房产的估值,但房产价值是一个不稳定的变量,当前估值的泡沫化程度制约了中国家庭资产结构的稳定性。

  36. 以上所列数据虽然统计口径,统计结果不径相同,但所传递的一个共同的信息是:在这个世界上,积累千万资财是一个低概率事件,而要让自己及家族始终与财富相伴,始终处于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的状态更是需要有大智慧与大机缘。以上所列数据虽然统计口径,统计结果不径相同,但所传递的一个共同的信息是:在这个世界上,积累千万资财是一个低概率事件,而要让自己及家族始终与财富相伴,始终处于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的状态更是需要有大智慧与大机缘。

  37. 三、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聚财为什么这么“难” • 人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长跑过程,时时处处都有陷入财务陷井(经济周期、金融危机、各种财务欺诈等)的可能。 • 人生不同阶段一般都存在财务资源拥有水平与财务资源的刚性支出期限不匹配的局限。 • 在主观认知层面,存在个体难以逾越的‘试错‘压力和代际转换困境 • 在赋税压力与通货膨胀的挤压下,达成个人财务目标要求有越来越多的财务资源支持。 • 社会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往往存在最终只能通过革命的方式对财富进行强制再分配的系统性风险。 • 人生财务目标的追求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一般而言,是一个追求“极限”的事业。

  38. 1、美国人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 关于美国的“高收入”和“低物价”,已经有不少人有很大的疑问:既然说美国的人工高,物价便宜,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就能买一台奔驰或宝马,那为什么美国的大街上没有全都是奔驰宝马呢? • 根据《时代周刊》的资料,2012年,有百分之十一的美国人是没有任何的银行户口的;而年收入在一万五千美元以下的美国人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人有银行户口。去年美国人的储蓄率仅仅是百分之三点七。这令人不禁要问:美国物价便宜,工资比中国高,美国人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39. 根据《今日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 ,2010年,美国加州人民的年平均收入是四万三千一百零四美元,相比美国当时的全国平均成绩,算比较高了 • 可是,这四万多的年收入,指的是税前的收入。美国人并不是全部的年收入都要交税,税法允许一些免税的地方,比如自己存退休金,养孩子,买医疗保险等。根据美国联邦税务局提供的公式,假如有43104美元的年收入,要交多少税:

  40. 联邦税:$6901 • 加州州税:$1720.62 • 社会安全税:$1810.37 • 加州残疾人税:$431 • 联邦老人医疗保险税:$1250.02 • 扣除了上面的税项,税后的年收入变成了$30990.99,月收入是:$2582.58。

  41. 2、美国人生活开支的基本构成 • 1.租房子或者交房子按揭:占月收入的百分之十八到三十。假如自己有房,要付房屋保险费和物业税。加州的物业税不是按照房屋每年的估值价来收,还好点。其它州的物业税是按照每年房屋的估值来收的。假如二十年前用十万买了一套房,今天的估值是一百万,物业税就会突然涨了十倍。 • 2.为退休存钱:美国只有政府官员,邮递员,教师等属于公务员的人不必担心退休后没有钱用,因为公务员退休有比较优厚的退休福利。普通人要靠自己存钱准备退休。社会安全金是不够的。很多公司会提供员工的退休计划,公司帮员工付一部分,员工自己存一部分,属于员工福利的一种。一般人会把月收入的百分之五到十存到退休基金里面去。假如股票市场不好,很多人还要多存点,以免到退休时没钱用。

  42. 3.生活服务费:水电煤气垃圾,有线电视,宽带上网之类。假如是租公寓的,还要交物业管理费的。另外,美国的人工贵,理发洗头随随便便就上百美元,下水道堵了,天花漏了,请工人来修,要按照工人从家里出来开始计时,每小时六十美元。假如工人路上堵车,没开始修就已经先收你上百美元了。3.生活服务费:水电煤气垃圾,有线电视,宽带上网之类。假如是租公寓的,还要交物业管理费的。另外,美国的人工贵,理发洗头随随便便就上百美元,下水道堵了,天花漏了,请工人来修,要按照工人从家里出来开始计时,每小时六十美元。假如工人路上堵车,没开始修就已经先收你上百美元了。 • 4.食物:美国的食物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便宜。在加州这样农产品发达的地区,自己买菜做饭会很便宜;但像夏威夷那样的地方就会很贵。但是,无论在哪里,到外面餐馆去吃,都会贵很多。美国人还有浪费的习惯,比如一天喝三杯星巴克,加上小费,一个月光喝饮料就得花六百多块美元了。

  43. 5.交通: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公共交通极为不发达,没车就等于没腿。大部分人要开车上班。即使去买个菜,看个病,都必须开车出去。小朋友要找个同学玩,要么是同学的家长开车来接,要么就是自己家长开车送,否则寸步难行。所以,美国很多地方,孩子16岁就能拿驾驶执照,就能开车了。假如家里有两个大人,起码就要有两台车,还要有一台车当后备,万一突然有台车坏了,马上能替补上去。养车的费用再怎么比中国便宜,都是相当可观的。

  44. 6.学生贷款:美国的大学学费非常贵,动辄几万美元一年,名校则六万到八万多一年(不包课本,也不包住宿和饮食,这些都要另外付钱)。课本也很贵,有的一本几百块美金的。假如住宿,住宿费一个月千把两千美元是很普通的。很多美国的父母不像中国的父母那么蠢,把自己一生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给子女读大学,期望他们将来养自己。美国人通常要自己想办法挣钱读大学的。大部分人会贷款。假如读完大学以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的工资不太高,就会发现要还学生贷款是一笔非常大的负担。有的人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还贷款。6.学生贷款:美国的大学学费非常贵,动辄几万美元一年,名校则六万到八万多一年(不包课本,也不包住宿和饮食,这些都要另外付钱)。课本也很贵,有的一本几百块美金的。假如住宿,住宿费一个月千把两千美元是很普通的。很多美国的父母不像中国的父母那么蠢,把自己一生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给子女读大学,期望他们将来养自己。美国人通常要自己想办法挣钱读大学的。大部分人会贷款。假如读完大学以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的工资不太高,就会发现要还学生贷款是一笔非常大的负担。有的人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还贷款。

  45. 7.娱乐:虽然在美国看电影比中国便宜,七块到十五块美金就能看一次大片。但是,美国人喜欢到现场看美式足球,棒球,篮球。这些球赛的门票动辄几百块一张,假如是决赛就更贵了。如果决赛不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要飞到决赛的城市去看,门票加机票加酒店,还有吃喝,就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如果平时再上上酒吧,一杯鸡尾酒起码十几块。如果再有点其它爱好,比如登个山,潜个水,滑个雪,打个猎,出个海,钓条鱼等等,再加上自驾游,出国游....。.再便宜,钱都会如流水一样花掉。7.娱乐:虽然在美国看电影比中国便宜,七块到十五块美金就能看一次大片。但是,美国人喜欢到现场看美式足球,棒球,篮球。这些球赛的门票动辄几百块一张,假如是决赛就更贵了。如果决赛不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要飞到决赛的城市去看,门票加机票加酒店,还有吃喝,就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如果平时再上上酒吧,一杯鸡尾酒起码十几块。如果再有点其它爱好,比如登个山,潜个水,滑个雪,打个猎,出个海,钓条鱼等等,再加上自驾游,出国游....。.再便宜,钱都会如流水一样花掉。

  46. 8.医疗保险:美国的医保系统跟中国不一样,不存在“个人账户”。年龄越大,保险费就越贵。假如工作的公司没有提供保险,或者保险不好,要自己买的话,就非常贵了,每月花几百美金买医疗保险的大有人在。生一个孩子起码要一万多。不买保险,假如有大病,除非是赤贫,政府埋单,否则一生的积蓄一下就会用完。美国的医疗保险,看病,拿药,牙医,眼医,都分开的,加起来买就是一大笔钱8.医疗保险:美国的医保系统跟中国不一样,不存在“个人账户”。年龄越大,保险费就越贵。假如工作的公司没有提供保险,或者保险不好,要自己买的话,就非常贵了,每月花几百美金买医疗保险的大有人在。生一个孩子起码要一万多。不买保险,假如有大病,除非是赤贫,政府埋单,否则一生的积蓄一下就会用完。美国的医疗保险,看病,拿药,牙医,眼医,都分开的,加起来买就是一大笔钱

  47. 3、总结:美国是富人的天堂吗? • 美国并不是富人的天堂,对于占绝大部分的中间阶层来说,其日常的生活开支,足以让平均收入的美国人变成月光族。既然大家都买不起,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只能降低价格。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很多奢侈品,还有汽车等的物价都比中国便宜很多。同时为什么美国物价便宜,美国人还存不了钱。

  48. 而对美国超富阶层来说,真正有杀伤力的其实是财产税和遗产税,这些重税的严格执行可以说有效的做到了“劫富济贫”。高福利高税收的国家,特别是北欧,最高一级的税率甚至达到87%,穷人的日子并不惨,富人也没有富到哪里去,所以中产阶级即使失业,生活本身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认同的缺失。而这些也许就是他们与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最大的区别。

  49. 4、在美国收入多少才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 美国家庭要过中产阶级生活,以下几大要素是不可缺的。首先是要拥有住房、其次是每个成年人要有一辆汽车、接下来是孩子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大人孩子有医疗保险、还有退休时生活要有保障、最后是家庭每年可以去度假 • 当然在,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还要拥有其特有的社会价值观。美国中产阶级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包括:对生活未来有稳定的预期、有掌控自己经济命运的信心(相信自己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教育能够提升个人及家庭的经济地位)、愿意使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遵纪守法,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事物的参预度。

  50. 在美国论及中产阶级有句笑话,说的是人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即使是收入百万、千万的人也不愿意称自己是富翁,而是喜欢以中产阶级自居。至于低收入家庭也不愿意带着穷人的“高帽”,干脆也把自己列入中产阶级行列的一员。事实上,在美国能过上中产生活既可以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也可以说很困难,因为达到中产阶级生活的底线可以很低,但成为中上中产阶级家庭的要求却很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