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71 Views
(1)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 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 2 ) 1992 年是哥伦布航行美洲 500 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每周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了“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的标语。 ( 3 )指出 20 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 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单元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 1 课 开辟新航路
E N D
(1)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1)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 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每周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了“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的标语。 (3)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单元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课 开辟新航路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3课 工业革命
一、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西欧-好望角 1487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葡萄牙 意大利 1492 西欧-美洲 葡萄牙 环球航行
二、问题探究 1、仅仅是为了香料吗?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还需要哪些条件新航路才得以开通呢? 2、从探险的推进进程和目标上看, 整个探险的过程有哪些特点? 3、为什么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探险不同方向? 这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4、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1、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必要性)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人们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 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传播天主教 ①经济根源: ②社会根源: ③思想根源: ④宗教根源: 阿拉伯、意大利商人之间垄断贸易;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 ⑤商业危机: 条件(可能性) 1、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 生产力的提高;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 葡、西王室等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
2、从探险的推进过程和最终目标上看,整个过程可分为2、从探险的推进过程和最终目标上看,整个过程可分为 哪两个阶段? (1)、从地中海到大西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 (2)、从大西洋到太平洋:麦哲伦 3、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探险方向会不同,这对 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首先是科学知识的原因。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 (2)、西班牙巩固王室的需要与哥伦布探险动机的结合; (3)、西班牙王室与哥伦布。即国王、贵族与平民之间达成 了有效的利益妥协。 推动了环球航行的实现和地理大发现,推进了早期殖民扩张 造就了争霸欧洲与世界的近代西班牙帝国。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欧洲、亚洲、非洲、美洲 商业革命: 欧洲商人在之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 系,商贸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 欧洲 世界市场雏形 欧洲地位的变化:西欧商人通过贸易和掠夺丰富了欧洲市场,西欧 开始崛起。 灭顶之灾 美洲: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使美洲的传统社会受到,但这种掠夺活动 为欧洲的做出了重要贡献。 影响 资本原始积累 1502 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黑奴的场所: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由此 开始了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同样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亚洲: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欧洲 总论:全球逐渐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从各民族分散 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 整体世界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世界走向联合 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经济上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新航路开辟 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政治上 加速西欧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 牙、西班牙、尼德兰和英国所取代。
16世纪晚期安特卫普的 市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这里逐渐成为著名的国际贸 易中心。 1494年的威尼斯。 由于欧洲商路和国际 贸易中心的转移,威 尼斯丧失了“地中海 沿岸各国的首都”的 地位。
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 由于商品价格波动较大,风险莫测,因而投机盛行,产生了期货贸易。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领有英王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取得了从好望角到东方的贸易垄断、置备武器以及在印度宣战、媾和、设立法庭等特权。英国在印度建立统治地位后,东印度公司由过去的商业机构转变为拥有军队和领土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和财力,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殖民掠夺战争。中英贸易,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白银。英国也依靠东印度公司的武装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资本雄厚、政府后盾,击败葡萄牙人,垄断东方香料贸易。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 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 银,从而引发金银价格下 跌,物价上涨。新兴的工 商业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 值的工资,一面以高价出 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 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 则因货币贬值而导致实际 用金银制造硬币 收入减少;劳动人民更是日益贫困。商业革命和 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 的发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 萄牙和西班牙最先走上了殖 民征服的道路。葡萄牙的扩 张方向主要是非洲和亚洲, 它先后占据了美洲的巴西、 非洲海岸的一些据点、亚洲 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和中国的 澳门等。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以美洲为主,它先后占领了 墨西哥、整个中美洲、以及 早期的殖民扩张 除巴西以外的整个南美洲。它还屠杀印第安人 和贩卖黑奴。 、
1)、引发了商业革命 2)、引发了价格革命 3)、西、葡走上殖民道路 4)、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三、思维训练 据历史学家研究,西方古代也有远航的记录。腓尼基人应埃及法老的请求,完成了绕非洲一周的航行,比达伽马早200多年。爱尔兰水手于690年发现了北大西洋的法罗群岛,比哥伦布早几个世纪。 ——岳鹿版教材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目的与性质:郑和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历史影响:郑和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事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事业蒸蒸日上。
四、基本练习 1、从欧洲出发最先到达东方国家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2、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相比,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 ③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以寻找黄金为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A
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 B.西班牙、意大利C.西班牙、葡萄牙 D.葡萄牙、德意志 4、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时间是1519~1522年 B.支持他远航的是西班牙王室C.他是葡萄牙人 D.他绕地球一周回到了葡萄牙 C D
5、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条件是5、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条件是 A.造船技术发达 B.生产力的发展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D.航海技术进步 6、麦哲伦等环球航行的线路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B D
第2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 二、“殖民帝国的崛起”---英国 三、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 1、条件—— 2、过程——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 ③商业霸权 ④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②袭击葡、西船只,抢掠财物 ③探索新航路,开辟殖民地
17世纪荷兰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扩张情况17世纪荷兰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扩张情况 印度:沿海殖民据点 马六甲和锡兰, 侵入印度尼西亚, 占据中国台湾 新尼德兰殖民地 好望角 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17世纪)
二、“日不落帝国”---英国 1、英国霸权建立的原因: 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理位置 物质基础 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军事上保障。 武力后盾
2、建立霸权的过程: 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打败西班牙。 走向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夺取新尼德兰,荷兰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七年战争1756--1763) 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三、市场的拓展 1、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 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发展海外贸易的手段: 殖民扩张和掠夺 鼓励出口,抢掠、欺诈
市场拓展的影响 • 对殖民国家而言 • 对殖民地而言 1 、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 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1 、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2 、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习题巩固 A 1、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是在( ) 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 B、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之后 C、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后 D、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后 2、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 ()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C
A 3、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是( ) A、印第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批劳动力 B、黑人身体强壮,远离家乡,不易逃跑 C、黑奴贸易能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 D、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 4、下列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B、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黑奴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大批廉价劳动力 D、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
第三课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 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前提 雇佣劳动力 ①圈地运动 大量资本 ②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 条件 技术条件 ③发达的工场手工业 ④国外市场的扩大,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市场条件 (直接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的领域----棉纺织业 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 凯伊 飞梭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瓦特 改良蒸汽机 推动机器普及和推广 富尔顿 蒸汽轮船 推动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到来 蒸汽机车 史蒂芬孙
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过程)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机的推广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工业发展,市场开拓对货物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工业城市的出现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①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为满足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不断扩张,使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密切国际交流。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频繁,分工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物质条件。 ③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技术和经济条件。 促进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④改变世界格局,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政治前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基础 原因 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通过对本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 资本: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 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发电机 德国人 西门子 美国爱迪生 美国人 贝尔 无线电报 内燃机、柴油机 德国人 卡尔·本茨 美国莱特兄弟 炸药(甘油火药) 瑞典人诺贝尔
显著特点 发明来源: 范 围: 进 程: 开始部门: 出现许多新兴工业部门 科学家,自然科学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 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也日益加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垄断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起止时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电力的应用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钢铁、化学,石油,汽车 生产部门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为真正结合 科学、技术和生产真正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发明来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经济组织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发展迅速。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领域: 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领域: 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各地联系日益便捷,不断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帝国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根本原因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企业间竞争加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垄断组织产生 直接原因 垄断组织的产生 到一定程度
垄断组织:一定意义上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垄断组织:一定意义上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 认识垄断组织 它的出现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1、从主观动机来看,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实质是为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2、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垄断组织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C 1、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2、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B
3、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1)最先始于和完成于英国 (2)始于棉纺业,各部门相互推动 (3)既是技术革命又是社会革命 (4)机器大生产的工厂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A、(1) (2) (3) (4) B、(1) (2) (3) C、(2) (3) (4) D、(1) (3) (4) A 4、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全球化 B、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问题一:世界市场什么时候形成? 19C末20C初 问题二: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体系的确立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重大作用? 形成: 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确立 根本原因: 生力的提高和国际分分工的发展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③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