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96 Views
诊断分析 提升经验 科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07年11月26日 吴颍惠. 心理健康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 这表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人文关怀、真情关爱以及心理和谐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E N D
诊断分析 提升经验 科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07年11月26日 吴颍惠
心理健康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 这表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人文关怀、真情关爱以及心理和谐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中也提出,“要促进儿童在体能、智能、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世界各国已经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少年儿童顺利成长的重要保证,心理素质是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未来社会人才的竞争不仅是知识、智力的竞争,更主要的是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框架 一、海淀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状况 二、海淀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 三、海淀区开展心里健康教育的工作设想
调研概况 • 调查时间:11月7日——13日 • 调查形势:网络问卷 • 问卷回收情况:共收回有效问卷103份,其中,小学56份,占54.3%;中学42份,占40.8%;职高5份,占4.9%。 • 调查重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成效等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海淀区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以兼职教师队伍为主;年龄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从业年限多在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来源丰富,女教师比例远高于男教师。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
学校领导积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半数学校由副校长亲自主抓。学校领导积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半数学校由副校长亲自主抓。
专兼职心理教师学历 • 专职教师队伍中,初始学历为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占55.71%;兼职教师队伍中,初始学历为教育心理学专业的仅为10.47%。
心理教师的学科背景分析 • 在心理健康教师来源中,专职队伍以招收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为主,而兼职队伍则以学校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环境建设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率高 • 90.8%的学校拥有固定心理咨询室,名称丰富多彩,如心语小屋、温馨小屋、心灵驿站、知心小屋、心理憩园、心灵小屋、心语室、谈心室、知心屋等; • 37.4%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心理服务咨询热线, • 81.2%的学校设有专门的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的信箱或邮箱。 • 71.6%的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对心理咨询室的认可程度 • 35.7%的学校反应大部分学生在需要咨询时,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室;而近一半(48%)学校仅少部分学生需要时,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室;另还有16.3%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基本没有学生光顾。
心理咨询室内部建设需要加强 • 调查还发现,仅有15.8%的学校配备了充足的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心理学图书、期刊或音像制品,而66.3%的学校仅配备了一部分,甚至还有14.9%的学校极少配备甚至没有配备学生心理读物。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方式 • 调查发现,学校主要通过板报、广播、网络宣传(82.5%)、开展专题辅导讲座(75.7%)、开设心理课(69.9%)、组织心理实践活动(57.3%)等形式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学校开展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宣传、讲座、开设课程、组织活动等,而现场接待是解决学生个别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形式。
而为解决个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93.2%的学校采用的最主要形式为现场接待。其次为电话沟通(2.9%)、信函(1.9%)和网络(1.9%)形式。而为解决个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93.2%的学校采用的最主要形式为现场接待。其次为电话沟通(2.9%)、信函(1.9%)和网络(1.9%)形式。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 • 大部分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海淀区小学开课比例为80%,中学开课比例为95%。小学开课年级主要分布在1-6年级,而中学主要集中在初一和高一年级。 • 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中,有33.7%的学校还没有正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课时状况 •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每周一节(40.2%)为主,每周两节及以上的学校比例仅为2.2%,而两周一节的比例为18.5%,一月一节及更少的学校比例都是19.6%。 中小学比较:小学多数是一月一节(31.4%)或更少(31.4%),其次是每周一节(19.6%),而中学则主要是每周一节(67.6%),其次是两周一节(21.6%)。
1、领导重视,制度和机制健全 • 经费支持:教委领导重视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每年也投入大笔资金用于设施配置、教师培训、大型活动等方面。 • 视野开阔:积极鼓励和支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习,了解和吸收新思想、新方法并用于日常工作和学习,这样的观念把把国内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好方法带入了海淀。 • 奖励机制:定期在全区评选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个人以及对论文的征集评优秀及汇编,对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动与保证作用。
2、利用专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心理教育活动2、利用专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心理教育活动 • 海淀区内有上百所全国知名的大学,在教育心理学方面拥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和教授是海淀得天独厚的资源,充分利用专家的指点和专业技术的引领使海淀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发展是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又一大特点。著名的郑日昌教授、孟万金教授、宗春山专家等,都多次为海淀区全区甚至走进海淀中小学做团体辅导和报告。 • 中关村四小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和教育学院招募研究生志愿者等。海淀区正准备开展“一校一专家”活动,以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途径丰富 • 课堂教学 • 团体辅导 • 个体辅导 • 专家报告 • 活动展板 • 广播报刊
手段创新 • 不断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海淀永远的追求和探索。十一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委员”等学生社团活动,海淀寄读学校的“心情天气预报”、上地实验小学成立的“好朋友互助协会”等,都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而创造和采取的新手段,广泛受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欢迎、北师大三附中的“心理剧团”让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就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压力。
3、在关注学生心理同时,关注教师的心理 • 呵护成人的心灵,让成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和工作,是让我们可爱的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 清华附中、清和一小等学校长年开设的教师、家长讲座,理工附小每年假期的教师“历奇辅导”,理工附中分校“教师团体训练”等等活动 • 《“呵护心灵,快乐生活----教师心理调适故事50例》印发全区领导、教师,人手一册,都是在这样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4、日常工作扎实,大型活动推进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促而蹴的工作,随时关注教师的心理变化,抓住学生教育的时机,踏实做好日常工作,是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区里统一的大型活动和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推进作用。如清和一小长年结合大型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北医附中开展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集中开展宣传和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观看心理电影等活动。
案例 • 地大附中主要研究:高三学生心理调适问题,对考前的师生、家长焦虑进行调节,使学校的考生临考前心态平和,能正常或出色发挥,使学校的高考总体成绩有所提升 • 北医附小“高年级青春期教育”活动的系列开展,对合谐班集体的形成和缓和家庭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家长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 育强中学、永泰小学、永丰中心小学等都针对打工子弟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连续两年的心理周 全区全员:每年一次全区所有中小学职业高中,所有老师共同参与,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对中小学和职业高中总数近280所的海淀区来说,是一个大的举措,也是对本区以至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有力推动。
5、课题引领、实践与研究共进 • 以课题为引领,培养科研骨干人员和先进学校,边实践边研究,及时总结提升经验与成果,印制成册,下发全区,互相学习。 • 海淀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群体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和针对性的研究”就有25所中小学和职业高中积极加入并参与研究,同时海淀区也以这些学校为主要研究队伍,成为中央教科所“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总课题组的重点实验区。
6、队伍建设、专职与兼职配合 心理健康知识是所有教师和所有人必备的一项生活知识,也是所有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要求所有老师掌握心理学知识,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让所有老师都成为兼职的心理教师,配合专职老师的工作是我们提出的口号也是努力的方向。
问题诊断 1、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差距,一些学校还未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 2、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长期性,尚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自觉地体现在学校工作中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不严谨、不规范,有一定的随意性。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师的编制、教师培训的广度、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都存在问题。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仍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力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1、制定规范与强化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是中小学持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导。北京市已经成立了市级与区县级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作为海淀区,我们也已开展了很多有关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与管理细则;中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问题等。
2、积极探索有效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模式 • 示范带动全面的运作模式。通过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 科研推进常规的活动模式。这种科研模式,成为普教教师与高校专家联合科研的纽带,加强了中小学科研力量,提高了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水平。 • 以评比检查推进规范的监控模式。定期举办了教案、个案分析、活动课录像和论文等各种评比评奖活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
3、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 •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的要求,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校长培训的课程体系中。 • “十一五”期间,加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授课能力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开展对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将是班主任轮训的重要内容。
4、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建设 • 在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软件环境特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学校要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加强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分层递进。学校还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探索学生喜爱、经济实效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途径。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要求,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