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实验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实验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主讲:肖贵榜.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熟悉血清蛋白组分定量方法,并确定血清中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 实验 试剂:. 1 、 巴比妥 - 巴比妥钠缓冲液 (pH=8.6 ,离子强度 0.075) :称取 2.768g 巴比妥和 15.458g 巴比妥 钠 , 置于大烧杯中,加蒸馏水约 600ml ,稍加 热溶解,冷却后用蒸馏水定溶至 1000ml 。置 4 ℃ 保存,备用。

darc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实验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主讲:肖贵榜

  2. 实验目的: • 掌握血清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 熟悉血清蛋白组分定量方法,并确定血清中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

  3. 实验试剂: 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 0.075):称取2.768g巴比妥和15.458g巴比妥 钠,置于大烧杯中,加蒸馏水约600ml,稍加 热溶解,冷却后用蒸馏水定溶至1000ml。置4 ℃保存,备用。 2、氨基黑10B:氨基黑10B 0.5克, 甲醇50ml,冰乙酸10ml ,蒸馏水40ml 。 3、漂洗液:取无水乙醇45ml,冰乙酸5ml和蒸馏 水50ml,混匀置塞试剂瓶内贮存。 3、0.4N氢氧化钠:称取氢氧化钠16.0g,蒸馏水 加至1000ml

  4. 氨基黑10B • 氨基黑10B ,苯胺蓝黑,酸性黑1,萘酚蓝黑,酸性黑10B,Acid Black 1

  5. 实验器材: 1. 电泳仪:为电泳提供直流电源。 2. 电泳槽:为电泳提供场所。多用有机玻璃制成,电极用铂丝。 3. 血清加样器 :可用盖玻片或X胶片或微量加样器。 4. 醋酸纤维素薄膜:2cm×8cm 5. 其它:培养皿(直径9-10cm)、滤纸、玻璃板、镊子等。 DYY-Ⅲ型 电泳槽 DYY-5型稳压 稳流电泳仪

  6. 一、电泳的原理 实验原理: • 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7. 以蛋白质为例: H+ H+ OH- OH- pH>pI pH=pI pH<pI 蛋白质兼性离子 蛋白质阴离子 蛋白质阳离子 (等电点)

  8. 人血清中几种主要蛋白组分 • 缓冲液pH=8.6 • pI<pH 血清蛋白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9.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它是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醋酸纤维薄膜由二乙酸纤维素制成,具有均一的泡沫样的结构,厚度仅120mm。 优点:强渗透性,对分子移动阻力很弱,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应用范围广、分离清晰和没有吸附现象。

  10. 电泳速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单位电场强度内粒子运动的速度,以u表示,即电泳速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单位电场强度内粒子运动的速度,以u表示,即 V—粒子运动的速度 X—电场强度 Q—粒子所带电荷 r—粒子的半径 η—介质的粘度

  11. 影响电泳速度的主要因素 1.样品本身: 分子带电量:Q越多,u越大; 分子大小:分子小,r越小,u越大; 分子形状: 形状越小,与支持物介质摩擦 越小,u越大。 球形分子 > 纤维状分子

  12. A.pH值:(pH-pI)越大,Q越多,u越大 2.缓冲溶液: B.离子强度(I): 离子强度代表所有类型的离子所产生的静电力,也就是全部的离子效应,它取决于离子电荷的总数,而与溶液中盐类的性质无关。溶液的离子强度越高,带电质点的泳动速度越慢;离子强度越低,质点泳动的速度越快。 选择离子强度时要两者兼顾,一般离子强度的选择范围在0.02~0.2之间。

  13. 3.电场强度(X): 电场强度:电泳支持物上每厘米的电位降,也称电势梯度。 X越大,u越快。支持物越短, X越大, u越快。 电场强度越大或支持物越短,电流将随之增加,产热也增加,影响分离效果。 在进行高压电泳的时候必须用冷却装置,否则可引起蛋白质等样品发生热变性而无法分离。

  14.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5条区带 依次分为清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五个区带

  15. 二.定量操作 • 膜条经过氨基黑10B染色后显出清晰色带。 • 各色带蛋白质含量与染料结合量基本成正比。 • 可将各色带剪开,分别溶于碱性溶液中。 • 用分光光度法计算各种蛋白质的百分数。

  16. 实验步骤: 1.准备与点样: 滤纸吸去多余的缓冲液 充分浸透在巴比妥缓冲液中 取两条2.5×8cm的膜条 取出膜条 垂 直 点 样 点样器下端粘上薄层血清 无光面距一端1.5cm处作点样线

  17. 点样操作示意图

  18. 2.电泳 膜条贴 紧滤纸,拉直膜条 平衡5 分钟 放 置 膜 条 点样面向下 点样端置于阴极 电压:160v 关闭 电源 通 电 时间:60 min

  19. 电泳装置

  20. 3.染色、脱色 浸于染色液(氨基黑10B)中 通电 完毕 取出 膜条 取出 膜条 3min 各5min 依次浸于漂洗液Ⅰ、Ⅱ、Ⅲ 滤纸吸 干薄膜 直至 漂净

  21. 预试结果图(供参考)

  22. 4.定量 (两人的膜条共用) 取试管6支,编号1~6 充分振荡、脱净染料 15min 比 色、定 量

  23. 实验结果: 各样品吸光度值 仪器型号: 吸收波长: 仪器编号: 650nm

  24. 光密度总和T=A+α1+α2+β+γ 1.计算出各部分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百分数。 清蛋白%=(A / ∑T)×100% α1球蛋白%=( α1/ ∑T)×100% α2球蛋白%=( α2/ ∑T)×100% β球蛋白%=(β/ ∑T)×100% γ球蛋白%=(γ/ ∑T)×100% 2.计算出清蛋白与球蛋白之比值(A/G) G=α1+α2+β+γ

  25. 血清蛋白电泳结果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还可用A/G比来表示清球蛋白的量的关系:        正常人A/G=1.5~2.5

  26. 注意事项: • 1、薄膜的浸润与选膜是电泳成败的关键之一。 • 2、点样时,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吸去,吸水量以不干不湿为宜。 • 3、点样时,动作要轻、稳,用力不能太大,以免损坏膜 片或印出凹陷影响电泳区带分离效果。 • 4、点样后膜条的放置:区分电极正负极,膜条点样端接于负极且点样面向下。

  27. 5、点样应点在薄膜的毛面上,点样量要适量,不宜过多或过少。5、点样应点在薄膜的毛面上,点样量要适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 6、应控制染色时间。时间长,薄膜底色不易脱去;时间太短,着色不易区分,或造成条带染色不均匀。

  28. 思考与练习 • 1. 电泳时为什么要将点样的一端靠近负极端? 根据人血清中各蛋白组分的性质,如何估计它们在pH8.6的巴比妥-巴比妥钠电泳缓冲液中的相对迁移速度? • 2. 回顾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原理和优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