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劉克襄

劉克襄. 五年仁班 7 號薛展松. 作者介紹. 劉克襄 ( 1957 年 1 月 8 日-), 台灣 台中縣 人,本名劉資愧,台灣 作家 、自然觀察解說員,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系畢業。劉克襄從事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勘十餘年。至今出版詩、 散文 、長篇小說、 繪本 和 攝影 作品二十餘部。 2007 年 3 月 —6 月曾於 清雲科技大學 擔任駐校作家。曾擔任 《 台灣日報 》 、 《 中國時報 》 美洲版、 《 中國時報 》 等副刊編輯,自立報系藝文組主任、 《 中國時報 》 人間副刊的撰述委員及執行副主任。 1979 年底 陽光小集 成立,劉克襄是詩社成員。. 作家生影.

dara-lamb
Download Presentation

劉克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劉克襄 五年仁班7號薛展松

  2. 作者介紹 劉克襄(1957年1月8日-),台灣台中縣人,本名劉資愧,台灣作家、自然觀察解說員,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劉克襄從事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勘十餘年。至今出版詩、散文、長篇小說、繪本和攝影作品二十餘部。2007年3月—6月曾於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作家。曾擔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美洲版、《中國時報》等副刊編輯,自立報系藝文組主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撰述委員及執行副主任。1979年底陽光小集成立,劉克襄是詩社成員。

  3. 作家生影 劉克襄出生於1957年,本名劉資愧,也用李鹽冰這個名字寫作,他是台中縣烏日鄉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畢業後一直在報社工作,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他長年從事文學創作、自然觀察、古道探勘、台灣歷史鑽研和旅行。是詩人、散文家、小說家,也是自然觀察者、臺灣史旅行研究者,他關心臺灣歷史的發展,並透過旅行的方式來觀察這片土地,當他用文字把經驗、心得記錄下來時,就成為發人深省的文章。劉克襄年輕時候,就以鳥類生態作為散文題材,開啟了台灣自然寫作的風氣,由於他對鳥類觀察入微,書寫細膩,還被戲稱為「鳥作家」。從鳥類生態作為出發點,劉克襄把散文的寫作題材擴充到其他自然領域。在多年的散文創作過程裡,他不斷嘗試各種自然寫作文體和題材的試驗,大到地理文史的論述,小至昆蟲花草的研究,他都曾經用心著墨。近年來,他的散文創作主題以生態旅遊,古道探查和社區營造為主。對於「自然」,劉克襄的看法頗為獨特。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都把自然定義為那是離開城市的一個地方,換句話說:一定要到海邊、到山上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才能夠享受自然,可是,劉克襄了解:他不可能離開這個都市,到鄉下地方或高山深處生活,然後就一直居住在那裡。所以,劉克襄認為,對他而言,自然應該就在城市裡面,也就是說,在城市裡面,打開窗子,你所要面對的那個就是自然。這樣推廣開來說:在辦公室裡養一盆盆栽、一缸金魚或是在家裡養一隻寵物,基本上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用這樣的方式去定義自然,一下子自然的範圍就更寬廣了。所以,劉克襄認為:目前,都市人所詮釋的自然,其實是跟我們以前所想像的自然有一點不一樣,比方說:社區裡面的自然步道,或是公園裡面表現出更原始化的樣子,這都是一種對自然的處理,不過卻跟大家所想像的,那種到野外國家公園才是自然的定義已經不一樣了。把對「自然」的觀念擴大到旅遊上,劉克襄對目前風行的旅遊文學也有新體認,他認為:不飄需飄洋過海、也不用古老的歷史來炫耀或憑弔,只要在台灣這個美麗的島嶼上,做一些短距離的移動,就可能會發現台灣的細緻與遼闊。懷著這樣的心情寫作,劉克襄的散文風格別具,同時,他的兒童文學和繪本作品也同樣受觀迎,他曾經獲得多種重要文學獎,目前出版詩集、散文、小說和自然旅行指南等著作三十餘部。重要散文作品有旅次札記、隨鳥跑天涯、安靜的遊蕩等。說明: 劉克襄的散文清新樸素,寫情寫景寫歷史都情真意摰,沒有太多的形容辭。「荖濃溪畔的六龜」是他敘述前往高雄縣六龜鄉旅行的情形,文章中把六龜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深入淺出的做了完整介紹,內容極為豐富,卻又完全沒有賣弄學問的感覺,是一篇篇幅很長又能引人入勝的佳作,現在,就請欣賞「荖濃溪畔的六龜」的開頭部份。原文:冬初時,前往六龜旅行,是要去圓夢的:因為在台灣自然誌的光譜中,六龜是最亮的一顆。我隨身攜帶了兩個背包。小背包掛在肩上,裡面擺著地圖、衣物、望遠鏡和鳥類圖鑑,輕盈而無負擔;大背包卻扛在心上,存藏著百年來各類有關六龜地區的自然人文,沉重得難以負荷。凌晨,我和同事小曾從台北南下,抵達六龜時,正逢清晨的霧雨,這是欣賞六龜的好時機。陰雨的六龜曾被譽為台灣的桂林。一百年前,英國攝影家湯姆生(J.Thomson)扛著笨重的攝影器材,抵達荖濃溪西岸,仰望十八羅漢山時,就如此讚歎:「二百公尺高的連續險岸聳然壁立,俯瞰著乾河床,成為筆墨難以形容的迷人風景。」;「世界上已難有一地,能指望比台灣的自然環境更好了。」但湯姆生並沒有跨過荖濃溪,進入更美麗的中央山脈,因為一個月前,有二個人試圖到對岸,結果,被出草的布農族襲殺。荖濃溪源自北邊的玉山,穿越我們島上最晚探勘的南玉山區,流經這裡時,將大地劃分成二個世界。百年前,東岸仍然是布農族的國土,西岸到月世界的惡地形才散居著平埔族,與漢人混居。但百年後,走在六龜的街上,誰是平埔族的後裔已難辨識。溫馴、誠實的平埔族早被漢人同化,對岸的布農族也遷移了,部落舊址杳然無存。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旅行方式。我們搭乘這世紀對自然最具威脅性的交通工具─汽車,帶著透過車窗所擁有的、了無意義的地理印象,輕易渡橋;然後,換搭林試所的吉甫車,前往十五萬分之一地圖仍然沒有登記的南鳳山。地圖上雖然沒有姓名,南鳳山可是小巨人,海拔高達一千七百公尺。頂峰旁的小屋,像隻赤腹山雀般,小巧地偎在它的肩上。今晚,我們準備在那裡與森林過夜,明晨再翻山去扇平。鳥畫家何華仁,戴著野鳥學會的迷彩帽,站在一座小橋,等候我們。瘦小的他,才在六龜蟄居一年,如今卻是最熟悉這裡動物地理相的人。過了橋,吉甫車吃力地爬上陡坡,顛簸地穿過濃霧的林間小道。車上,除了司機,我們三位旅行人,還載著兩天的口糧:粗麵、麵筋、瓜子肉罐頭。台灣的山上已有太多垃圾,隨身只帶這些吃的東西,夠了。吉甫車穿過山黃麻的山麓,進入台灣杉的世界;我們正經過典型的台灣中海拔。日子入秋,檸檬桉正要嘩然落葉,仍有其他草木勇健地迎向寒冬的天空。每處山坡都有裡白蔥木傲然盛開的金黃圓椎花叢、山芙蓉熱烈綻放的粉紅花蕊,它們使入冬的山有朝氣蓬勃的錯覺。南部的森林大抵是這樣,總覺得少了一個冬天。

  4. 劉克襄創作年表 出版書籍劉克襄(1978):《河下游》,作者自版。劉克襄(1982):《旅次札記:天空最後的英雄》,台北:時報。劉克襄(1983):《松鼠班比曹》,台北:蘭亭。劉克襄(1984):《旅鳥的驛站》,台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劉克襄(1984):《漂鳥的故鄉》,台北:前衛。劉克襄(1985):《在測天島》,台北:前衛。劉克襄(1985):《隨鳥走天涯》,台北:洪範。劉克襄(1986):《消失中的亞熱帶》,台北:晨星。劉克襄(1986):《荒野的心:小燕鷗的世界之旅》,台北:前衛。劉克襄(1988):《探險家在臺灣》,台北:自立晚報。劉克襄(1989):《橫越福爾摩沙:外國人在臺灣的旅行1860-1880》,台北:自立晚報。劉克襄(1989):《臺灣鳥類研究拓展史1840-1912》,台北:聯經。劉克襄(1990):《臺灣木刻紀實:紀寶六十》,台北:學英。劉克襄(1990):《臺灣鳥木刻紀實:紀寶六十》,台北:劉開工作室。劉克襄(1991):《風鳥皮諾查》,台北:遠流。劉克襄(1991):《自然旅情》,台北:晨星。劉克襄(1992):《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臺灣東海岸的旅行》,台北:自立晚報。劉克襄(1993):《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台北:自立晚報。劉克襄(1994):《山黃麻家書》,台北:晨星。劉克襄(1995):《小綠山之舞》,台北:時報。劉克襄(1995):《小綠山之精靈》,台北:時報。劉克襄(1995):《小綠山之歌》,台北:時報。劉克襄(1995):《臺灣舊路踏查記》,台北:玉山社。劉克襄(1995):《草嶺古道》,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劉克襄(1996):《鯨魚不快樂時 = When the whale feels blue(but not the blue)》,台北:星月書房。劉克襄(1997):《小鳥飛行》,台北:時報。劉克襄(1997):《扁豆森林》,台北:時報。劉克襄(1997):《草原鬼雨》,台北:時報。劉克襄(1998):《快樂綠背包》,台北:晨星。劉克襄(1999):《劉克襄自然生態綠皮書》,台北:博揚文化。劉克襄(1999):《座頭鯨赫連麼麼》,台北:遠流。劉克襄(1999):《福爾摩沙大旅行》,台北:玉山社。劉克襄(1999):《台北市自然景觀導覽 = Taipei city》,台北:玉山社。劉克襄(2000):《北臺灣自然旅遊指南》,台北:晨星。劉克襄(2000):《綠色童年 : 親子戶外旅行》,台北:玉山社。劉克襄(2001):《安靜的遊蕩》,台北:皇冠。劉克襄(2001):《最美麗的時候》,台北:大田。劉克襄(2002):《迷路一天,在小鎮:劉克襄的漫遊地圖》,台北:皇冠。劉克襄(2003):《少年綠皮書》,台北:玉山社。劉克襄(2003):《劉克襄精選集》,台北:九歌。劉克襄(2004):《小鼯鼠的看法》,台北:合志文化。劉克襄(2004):《大山下,遠離台三線 : 劉克襄的山際旅行》,台北:皇冠。劉克襄(2004):《作家的城市地圖》,台北:木馬文化。劉克襄(2005):《北台灣漫遊:不知名山徑指南》,台北:玉山社。劉克襄(2006):《失落的蔬果》,台北:二魚。劉克襄(2007):《野狗之丘 : 劉克襄動物故事》,台北:遠流。劉克襄(2007):《風鳥皮諾查 : 劉克襄動物故事》,台北:遠流。劉克襄(2007):《出發。散步去。逛老街、發現城市的另一張臉》,台北:時報。劉克襄(2008):《永遠的信天翁》,台北:遠流。劉克襄(2008):《巡山》,台北:愛詩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