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疾病学基础 —— 疱疹病毒

疾病学基础 —— 疱疹病毒. 演讲人: 组员:周林燕 贾旭艳 王梦丽 陆梦瑄. 学习要点 一、疱疹病毒简介 二、发现与描述 三、 基因与结构 四、病毒复制 五、致病作用与临床表现. 疱疹病毒简介. 与人类有关的疱疹病毒称为人类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 HHV ) , 包括单纯疱疹病毒 I 型、 II 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人类疱疹病毒 -6 、 7 、 8 型等。

dann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疾病学基础 —— 疱疹病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疾病学基础——疱疹病毒 演讲人: 组员:周林燕 贾旭艳 王梦丽 陆梦瑄

  2. 学习要点 一、疱疹病毒简介 二、发现与描述 三、基因与结构 四、病毒复制 五、致病作用与临床表现

  3. 疱疹病毒简介 与人类有关的疱疹病毒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HHV),包括单纯疱疹病毒I型、II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7、8型等。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类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现已发现近一百种,根据其理化性质分为α、β、γ三个亚科。

  4. 发现与描述 • “Herpes”一词源于希腊语“herpein”。1913年,德国眼科医生Wilhelm Grater 证实了疱疹具有传染性。1925年,美国病毒学家Ernest Goodpasture论证了疱疹病原体可经神经传播。1939年澳大利亚病毒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Frank LacFarlane Burnet 提出疱疹病原体的潜伏感染学说。1954年另一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 Weller 成功分离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964年Epstein 及其同事成功分离了EB • 病毒。1968年,Gertrude Henle 和Werner Helen 成功分离了单纯疱疹病毒。

  5. 基因与结构 • 疱疹病毒科成员的基因组均为线性双链DNA,其大小在120~230kb之间,含基因60~120个。 • 疱疹病毒科成员在形态上具有较高相似性.电镜下,疱疹病毒呈中等大小,有包膜的不规则球形,直径120~200nm。在结构上由四部分组成,即核心,衣壳,皮层和包膜。

  6. 疱疹病毒模式图

  7. 病毒复制 • 吸附 ↓ • 穿入与脱壳 ↓ • 生物合成 ↓ • 装配与成熟 ↓ • 释放

  8. 单纯疱疹病毒致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病 致病作用与临床表现 人巨细胞病毒致病

  9. 单纯疱疹病毒致病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分为2个血清型:HSV-1 HSV-2

  10. HSV-1 原发感染多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儿,多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常表现为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性角膜炎等。主要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细胞内。 HSV-1

  11. HSV-2 HSV-2 • HSV-2原发感染多为生殖器疱疹,可经性接触传播。主要潜伏于骶神经节。 • HSV-2可能引起宫颈癌

  1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病 • 原发感染多发生于3~9岁儿童,表现为水痘,再发感染多见于成人。 • 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以后如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病毒沿神经轴突下行到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发生疱疹,排列呈带状,称带状疱疹 • 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以躯干中线为界,好发部位为胸、腹和面部

  13. 水痘

  14. 带状疱疹

  15. 人巨细胞病毒致病 • 人巨细胞病毒(HCMV)为最常见的人类伴随病毒,原发感染在2岁左右,呈隐形感染。再发感染多见于免疫缺陷人群和大量病毒输入人群,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肝炎等。HCMV潜伏部位可能为唾液腺,乳腺,肾脏,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母亲妊娠期出现原发或再发感染,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胎儿表现为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溶性贫血;极少数呈先天性畸形;亦可引起流产,死胎。 • HCMV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疲劳综合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有一定关联。

  16. 检测与防治 1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测 疱疹病毒感染可造成感染细胞的明显病变,故经典的疱疹病毒检测多采取感染部位的组织标本染色镜检。为配合围产期医学检查,目前对潜伏感染者多采取血清学检测,临床上对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可采取病毒核酸检测。 2疱疹病毒的防治 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已广泛使用外,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疫苗尚在研制中。

  17. 谢谢观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