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76 Views
君子和而不同. 公共基础部大学语文教研室. 教学内容. 一、 《 论语 》 中 “ 和而不同 ” 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二、 《 晏子对齐侯问 》 中 “ 和而不同 ” 的 思想 三、 《 晏子对齐侯问 》 一文的说理特点. 一 、 《 论语 》 中 “ 和而不同 ” 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孔子从两个层面对 “ 和而不同 ” 的要义作出了简明扼要的理论概括:. 一 、 《 论语 》 中 “ 和而不同 ” 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E N D
君子和而不同 公共基础部大学语文教研室
教学内容 一、《论语》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二、《晏子对齐侯问》中 “和而不同”的 思想 三、《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一、《论语》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孔子从两个层面对“和而不同”的要义作出了简明扼要的理论概括:
一、《论语》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在思想认识层面,多样共存、多元并立,是自然界与人世社会事物存在的一般状态,作为识见洞达的君子,要能够在正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和而不同”,即正确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求取社会政治的和谐发展。而不应像小人那样“同而不和”,无视矛盾的客观性,依附强权,屈从专制,压抑不同意见而把社会政治引向危殆。
一、《论语》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在道德品格层面,君子与人相处“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是在将求道义的基础上谋取普遍的团结与长期的和谐,能够求“和”而存“不同”,有容人的雅量与坚持己见的操守。而小人则“同而不和”,“比而不周”,为利驱使而朋比为奸,追求少数人的一时利益,不能容人,屈服于权势。
一、《论语》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二、 《晏子对齐侯问》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 晏子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职区别。君臣之间,应该允许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
三、《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文章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说理形象生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也使所论显得精辟透彻,富有哲理启迪。
思考与练习 1、从现代观念看,“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否仍有借鉴意义? 2、为什么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还关系到人的品格道德? 3、为什么说“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