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704 Views
掌握畢業後的前五年. --“ 三十而立”之前. 2010.04.08. 自我介紹. 黃淑芬 Sophia. 現職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行政總管理處 副總經理. 學歷 美國天普大學企管碩士 1991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高階人力資源專班 (AHRMP) 2004 經歷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人力資源規劃部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個金暨資訊 HR 服務中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學習發展部 摩托羅拉電子公司
E N D
掌握畢業後的前五年 --“三十而立”之前 2010.04.08
自我介紹 黃淑芬 Sophia 現職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行政總管理處 副總經理 學歷 美國天普大學企管碩士 1991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高階人力資源專班(AHRMP) 2004 經歷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人力資源規劃部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個金暨資訊HR服務中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學習發展部 摩托羅拉電子公司 輔仁大學企管系 助教 1991-2010
前言 愈挫愈勇 平步青雲 突破舒適 安身立命 原點出發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生涯早期(25-40)的主要任務:充實工作能力及專業技能、 學習組織規範、實現工作理想。
AGENDA 就業市場SNAPSHOT 1. 2. 生涯策略 3. 求職流程 4. 履歷表準備 5. 同場加映
企業決戰在於人才 企業面臨的挑戰…… • Established players • Change! Change! Change! • Defend their gains • Embrace radical changes • Ability to meet new business realities: Speed, Aggressive, Risk-taking VS. Resources constrain • New players • Grow! Grow! Grow! • Build muscles and sustain growth • Improve product/service delivery • Ability to capture new opportunities in sustainable way: Scale, Discipline, Focus (Capability building)
讓自己在30 歲以前 成為企業identified talent 就業市場 SNAPSHOT • Jobless Prosperity ? • 人浮於事?事求人? -- 統計是沒有意義的 • 懷才不遇?千里馬難尋? • 搶人才與搶上崗? • 全球人才競爭?亞洲人才競爭?台灣人才競爭? 舉例:還是全球搶人才?還是全球人才搶位子?
策略前提: 衡外情,量己力 生涯策略的選擇 二個前提: 1. 你的市場是什麼?在那裏? 2. 你的競爭對手是誰? 幾個選項:(舉例) • 公營?民營? • 大型機構?SME? • 做深(拼專業)?做廣(多能工)? • 雞首?牛後? • 由小到大:同樣的技能,愈做愈大 • 工作地點?台南?台北?上海?杜拜? • ….
生涯管理模型 資訊、機會及背景 轉捩點 (需要下決定) 充份了解 自己及環境的限制 設定 生涯目標 生涯坦露 回饋 (工作及生活) 生涯檢視 擬訂方向 及策略 一步一步 達成目標 付諸行動 教育、家庭、工作及環境
Advise…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代價與獲得是相生相倚,No pain no gain. -- 請參閱286期遠見雜誌, knowing more 接下來…. 技術性問題
職缺 求才程序 –求職流程 釋放求才資訊 建立關係:師長、學長、長輩.. 收集履歷 建立包打聽的訊息管道… 書面審核 準備履歷 – 祇是求職的敲門磚 筆試或測驗 良好第一印象 面談(1-x次) 展現專業知識與能力 任用程序 說服與行銷 – 決勝態度 拿到offer了
履歷表的準備 -- 取材政大職涯發展中心
下筆前的幾個問題… • 寫給誰? • 決定格式:簡歷?公務人員履歷表? • 手寫或列印? • 標準化還是tailor made? • 中文或英文?繁體或簡體? • 要寫幾頁?
內容元素準備 • 履歷表的準備是要從平時就養成累積資料的好習慣。 • 以下幾種方式供你參考: 1. 保持一個電子檔隨時記錄個人的經歷、作品與成就,將所有資料按照重要性分門別類妥善管理。 2. 用一個文件夾完整保存所有書面資料與證明。像是活動參加證明、獎狀、結業證書、報告、作品集…等等,以備日後參考或是做為附件證明。 3. 最好在參與活動一結束,妥善收集主辦單位開立的證明、活動相片或其他類似文件。此外,要清楚紀錄活動、比賽,以及主辦單位的正式中英文名稱。
內容發展 • 想好履歷表的目的後,接下來就要開始思考什麼樣的內容可以放進履歷表,可以為自己加分,取得面試的機會。 2. 準則如下: • 了解職務內容,以掌握相關訊息。 • 判別你個人所擁有的資格、技能、經驗是否符合該工作的需求資格。 • 透過真實經驗的說明來證明你所擁有的技能。 • 注意一:寫下每一項說明後,都試著替面試者詢問自己”So what?”,換個角度,站在雇主或老師的立場思考你現有的文字訊息,是否能突顯或表達你所具備的能力或人格特質。 • 注意二:對每一項學、經歷或個人成果都應儘量提供完整的資訊:包含人(如:工作職稱、或計畫主持人姓名)、事(如:職務內容或活動性質)、時(起迄時間)、地(發生地點,尤其是國外地點)、目標(如:參加理由及所設定之目標)以及方式(如:所運用或培養的技能、定的流程步驟),以增加對方對你的認識以及個人資料的可信度。 • 注意三:在每次送出履歷表前,針對對象與目的刪選內容、調整、修改,修到至善至美後才送出,才是有禮貌的行為,也代表了你應徵的誠意。
呈現項目 • 常見的一級標題為: • 個人資料 Personal Information(姓名、聯絡方式) • 學歷 Education • 工作(或工讀)經驗 Working Experience • 社團活動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 個人專長 Personal Strengths(包含語言、電腦等技能)等 • 語言能力 Language proficiency • 其他參考類別: • 獲獎記錄 Honors and awards • 出版著作 Publications • 個人成就 Achievements • 實習經驗 Internships • 服役經驗 Military experience • 資格 Qualifications • 工作經驗 Career profile • 社區服務 Community service • 個人進修 Continuing education • 在職訓練 Advanced career training • 特殊專案 Special projects • 相關技能 Career-related skills • 電腦能力 Familiar computer applications • 技術訓練 Technical training • 執照 / 證照 Licenses and certification • 個人技能 Skills summary • 志工經驗 Volunteer work
常見項目進階說明 個人資料 Personal Information • 可直接設計為履歷表的抬頭,字體可使用粗體、放大,但不要過大。 • 留下個人地址(含現居及永久)、電話(含室內及行動)、e-mail(注意有些公司有防火牆限制)。 • 確認個人手機語言信箱留言呈現專業感覺,不宜用音樂或嘻笑怒罵之言語。 範例: 林 志 玲(Charlene Lin)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26號 0925-383-838(02)2256-5656 應徵職缺 / 職務 Career Objective 1. 務必針對所欲應徵之公司及職務寫明,儘量寫清楚該公司所出缺的工作職稱。 2. 以特定的職涯目標及成果為主軸,間接說明他們應該雇用你的理由。 3. 著重於你能給對方的貢獻,而非你所欲要求的。
學歷 Education 1. 清楚列出在學的起迄年月,成績優異者可在適當的位置上列出GPA。 2. 若有雙修 / 輔系(主修 /副修),務必寫出;若對方有要求成績單,便毋須詳列出修習過之相關課程。 3. 若有參加過短期進修課程、訓練課程、研習課程,取得證書或資格,要夠份量才在此說明。 4. 務必寫明學校以及科系名稱、地點以及所獲學位。 範例: 碩士,國立成功大學通訊管理所 09/2006 – 06/2008學士,國立成功大學企管系 09/2000 – 01/2004
工作經驗 Working Experience 1. 在經驗陳述中,讓對方看見你在工作內容以及領導、組織、協調等技巧方面的成長。 2. 切勿呆板地敘述工作內容的瑣事,如接聽電話、拷貝文件,要著重在有意義的成就上。 3. 說明務必具體明確,如:活動參與人數、專案規模、金額預算或所使用的技能或工具。 4. 每一項說明儘量以有力的動詞起始。 5. 內容說明應該是子句或片語(phrases),而非完整句(sentences),亦即,省略主詞,毋須作文章。 6. 選擇與應徵職務相關的內容,並避免重複提及相同資訊,或使用相同文字。 7. 各項經驗順序先照時間倒敘,再按照重要性高低排列,由高到低(建議小技巧:可先按照時間由近到遠排列,再檢視與重要性高低是否有落差。)
課外活動 / 特殊表現 Activities / Honors 1. 善用你的活動經驗表達你的領導技巧以及其他領域的參與,如社區服務、體育競賽、慈善活動等,特別是當欠缺工作經驗時,社團活動表現就變得相當重要。 2. 特別註明你被選派擔任的職務或領導經驗,並儘量將你的成果量化。 3. 若有競賽紀錄得獎經驗,請提供獎項或活動的規模或是說明知名度。例如:全國性、亞洲盃
履歷表 “Dos and Don’ts Things to Do: • 使用質感好的紙張(高磅數、素色、乾淨等)。對於自己心怡的工作,可儘量寄紙本履歷表。 • 若是用e-mail方式應徵,請將Word檔轉為PDF檔再寄出。 • 塑造簡潔、俐落、明確的印象,確認在視覺上有吸引力,並避免過度擁擠。 • 針對你所欲應徵職務量身訂做履歷表,清楚展現你所擁有的相關技能是如何符合對方的需求。 • 透過呈現過去經驗來顯示你所擁有的技能、特質以及可為公司帶來的貢獻。 • 著重事實及數字。可能的話,儘量將自己的成就量化(如名次、主辦活動參與人數、比賽競爭隊伍等)。 • 使用簡短精練的詞彙,而非冗長的句子,正面且精確地說明你的成就,而非呆板的職務名稱與工作瑣事。 • 儘量使用可以表達結果的用字,如:降低、提升、促進、擴展、培養等。 • 儘量選擇應徵職務領域或產業常見的關鍵用字。 • 注意拼字、語氣以及文法(中、英皆是),完成後必須逐字檢查至少三遍,千萬不要有錯字。
Don’t do it: • 不要使用自以為人人皆知的縮稱,例如學校縮寫:NCKU(履歷表是正式的文件,不要用非正式的詞句)。 • 不要把參考資料當做履歷表的一部分,應用附件形式加在後面。 • 不要提供不相關的個人資料,如身高體重、星座血型、婚姻狀況、生日、籍貫、宗教等 • 不相關的工作或社團經驗,不需太過詳細的描述。 • 不要用第一人稱作為句子的開端,如:我、我的、I、My。 • 不要發揮無關的幽默感,履歷表是正式的文件,不適合使用個人幽默感。 • 不要用”Responsible for”或「負責」等籠統字眼,實際說明你做過的事,如設計、規劃、協調、領導等。不要撒謊或誇張。 • 不要主動提及薪資及福利問題。
注意事項: 1. 如果在該類別下只有一項資料,可考慮適度地合併類別,以免類別過多。 2. 類別排序以對該職務單位較重要者為優先。 3. 製造層次感:在主要標題下,可以再做兩層的分項,第一層為此分類內不同的經歷,第二層則為經歷的說明及進階描述。請參考以下範例:社團/課外活動表現 社長,康樂輔導研習社 05/2002-07/2004 領導100 位社員規劃並執行寒暑假志工活動,為養老院長者創造歡樂 公關組組長,國樂社 05/2002-05/2003 專精古箏,安排社團對外演奏事宜,主辦與他校國樂社聯誼活動證照/參賽獲獎紀錄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 09/2003 4. 決定順序:每一分類下,根據時間倒敘,或是以內涵的重要性高低為準,從最重要的開始列起。在每行中,儘量讓重要資訊靠左,如公司名稱及頭銜(依據人視覺傾向),較不重要資訊靠右邊,如起迄日期。 5.字體字型:向左對齊,內文字體務必不小於10號字,避免閱讀障礙,讓對方容易取得資訊。字型不要換太多種,也不要太花俏,如:美少女體就非常不合適。 6.設計版面:在內容以及架構都底定之後,開始為你的履歷表進行門面修飾,請遵循以下準則:保持視覺和諧、充分使用版面、格式字形統一、選擇好的紙張。 掌握以上原則,便可讓你的履歷表兼具視覺上以及觸覺上的質感,呈現清晰、工整、有條理、和諧舒適且專業的視覺效果。
QUESTION • 當一個剛入社會,並無工作經驗,當一個新人面對找工作或者是面試的時候,要如何去超越工作有經驗的老手,最終進入公司呢? • 低薪的理財方式? • 如何”尋”問「薪資」多少?雖然初次工作主要依「公司規定」,但徵才資訊上都寫面議,如何”尋”問該工作的起薪? • 如果個人經驗不豐富,該如何撰寫履歷表內容? • 更多公司資訊FOR 交管學生求職
同場加映 附件
你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麼? 關於工作的十二個願望: • 興趣:從事與興趣相關的工作,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 挑戰與刺激:解決高難度的問題,藉此鍛錬自己的心智和耐力。 • 參與感:從事你在乎的工作,獲得自己重視的成果。 • 重大的意義:從事的工作可以造福人群,覺得自己做的事很重要。 • 認同:你的努力能夠受到重視和肯定,你的貢獻決定了自己的價值。 • 影響力:在工作和公司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取材自: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你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麼?(續) 7. 創意:有機會貢獻創意和有效的解決方式,由此獲得支持。 8. 獨立:可以獨立作業,自己做決策,無須一再徵詢別人的意見。 9. 掌控:對工作時程和內容,有一定程度的選擇權。 10. 收入:獲得優渥的待遇和福利。 11. 穩定性:工作有保障,公司穩定成長。 12. 良好的環境:大家相處愉快,同事志趣相合 取材自: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面談的目的 找對的人上車
系統化面談的流程 規劃面談架構 -觀察 -思考 進行面談 -觀察 -傾聽 -思考 -判斷 評估面談結果 -思考 -判斷 事前的準備 雙向溝通交流 結束面談 評估結果 決策
了解面談形式與硬體設備 • 面談座位的選擇 • 面談型式的選擇
面談開場白 當天面談前準備 • 寒喧,安撫應徵者的焦慮 • 簡介其他面談主管與面談流程 • 與配合主管建立面談程序與默契 • 迅速檢視履歷資料 確認基本資料 • 補足應徵者基本資料 • 了解應徵者的背景資訊 進入面談主題 • 發揮面談技巧 • 運用結構式面談問題了解適任程度 面談進行過程 結束面談 • 評語紀錄清楚且完整 • 完美結束,彼此留個好印象 • 判定面談結果 • 開放問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