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835 Views
《 把信送给加西亚全集 》 一书解读 主讲人 周东启.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 . 哈伯德( 1856-1915 ), 《 菲士利人 》 和 《 兄弟 》 杂志的编辑和公司的创 造人和总裁。 1856 年 6 月 19 日出生于美国布鲁明顿。 哈伯德在塔夫茨大学取得文学硕士之后,又攻 读了法学博士,而后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 从事教学、编辑和演讲工作。 1880 年 , 他回到家乡东奥罗拉创办了两家出版社。不久 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这种半社区性的机构吸引了无数的人群,公司的正式员工增加到了 800 人。
E N D
《把信送给加西亚全集》 一书解读 主讲人 周东启
作者简介 • 阿尔伯特.哈伯德(1856-1915),《菲士利人》 和《兄弟》杂志的编辑和公司的创 造人和总裁。 1856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布鲁明顿。 • 哈伯德在塔夫茨大学取得文学硕士之后,又攻 读了法学博士,而后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 从事教学、编辑和演讲工作。1880年,他回到家乡东奥罗拉创办了两家出版社。不久 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这种半社区性的机构吸引了无数的人群,公司的正式员工增加到了800人。 • 由于哈伯德罕见的经营天赋和写作才华,名誉和金钱接踵而来,不久就闻名于世,被称为“东奥罗拉的圣人”。他的主要 著作:《把信送给加西亚》、《一天》、《现在的力量》、《自己是最大的敌人》、《一生的目标》、《短暂的旅行》系列、《时间和机遇》、《约翰.布朗的一生》等等,另外还有在杂志上发表的上万篇的文章。 • 不幸的是1915年,他乘坐的露西塔尼亚号轮船被德国水雷击中沉入海底,过早地结束了他辉煌的事业。但他的荣誉却得以持久流传。 阿尔伯特•哈伯德
神 来 之 笔 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自己创办的《菲利士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的起因,源于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有关美西战争的一次讨论。在美西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对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赞不绝口,称赞他在战役中的关键作用。然而,哈伯德的儿子波特语出惊人:“在我的脑海里,罗文上校才是战争中真正的英雄,而不是加西亚将军。正是罗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儿子的观点打动了哈伯德心弦,于是哈伯德一挥而就写下了这篇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文章。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之间暴发了 争夺古巴殖民地的战争,出于战争 形势的原因,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 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 得联系。 这时的加西亚将军正指挥游击队 在古巴的丛林里战斗——没有人知 道他们确切的活动地点,所以无法 带信给他。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莱 问道:怎么样找到一个能把信送给 加西亚的人?于是,有人推荐了陆 军中尉罗文。 一个小时后,在总统办公室里给 加西亚将军的信就摆在了罗文前。 总统麦金莱用两分钟时间简单地 作了说明。 “好的,总统先生!”罗文只短短 地说了这句话,就开始踏上了寻找 加西亚的旅途。 三个星期后,罗文徒步走过一 个危机四伏的国家,经过艰难险阻 的旅程和生死攸关的战场,他最终 在总统规定的时间里把信送到了加 西亚将军的手里。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全集》
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1、 古巴最早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 率船员87人,分乘3艘船从 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 。 10月12日他到达并命名了 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 岛。10月28日到达古巴岛。 1510年西班牙远军开始征 服古巴并进行殖民统治。 1762年英国占领古巴。 1763年 《巴黎条约》签 定,西班牙用佛罗里达的大 部分领土换回了古巴。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向西班牙国王提出一个大胆的主张, 认为按照地圆说,从大西洋向西航行, 可以到达中国和印度。 这要比向东航行更近。 1492年4月, 女王伊萨伯拉与其丈夫斐迪南国王采纳了他的建议, 派他以王室名义寻找通向东方的航路, 预封他为“新发现土地”的“世袭总督”。 8月3日拂晓, 哥伦布率三艘帆船和87名水手从巴罗斯港出发, 69天后到达巴哈马群岛,他取名为 “圣萨尔瓦多” (意为“救世主”) 。他以为这是印度,故而把土民称作“印第安人”。 航海家哥伦布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哥伦布铜像,为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四百周年而建。
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发现新大陆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哥伦布的成就在航海界无人能及,但是人们对他的功过是非从来就褒贬不一。 哥伦布登上新大陆 哥伦布向西班牙王室报告发现新大陆之旅 哥伦布首航航船—圣玛丽亚号
哥伦布当年登陆巴哈马第 一地点的圣萨尔瓦多岛 圣萨尔瓦多市容 哥伦布到达圣萨尔瓦多,两周后到达古 巴,海湾中的哈瓦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加勒比海的阳光
关于集中营可怕的苦难 与数千人死亡耸人听闻消 息充斥着美国报纸。《纽 约时报》写到:“老人、年 轻人、弱者、残疾人都被 无情的杀害了”美国谴责西 班牙人:“无视道义、压 迫、强取豪夺且道德败 坏。” 1895年古巴人民的反抗运动再度爆发,马德里政府派出了被 美国媒体称为“屠夫”的韦勒将军率领5万士兵前往古巴镇压骚 乱,韦勒把生活在农村的古巴人成群的驱往集中营。 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 2、西班牙在古巴的专制统治 美国讽刺西班牙人在古巴施行暴政的漫画
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 3、 古巴的 独立战争 • 第一次独立战争(1868~1878) 1868年9月,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推翻,古巴人民乘机掀起争取独立的斗争。 1878年2月,第一次独立战争失败。 • 战后,殖民当局被迫承认参加独立战争的黑奴和契约华工享有自由,并宣布废除奴隶制 • 第二次独立战争(1895~1898)西班牙不仅拒不履行承诺,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 起义军于1897年11月25日宣布古巴自治。以“不独立不生还”的誓言坚持斗争,1898年初兵力增至5万余人,解放全国2/3国土,西班牙殖民统治开始土崩瓦解。 • 古巴独立战争由于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终于推翻了西班牙在古巴400年的殖民统治,1902年5月,古巴正式独立。
古巴华侨参加革命 古巴独立战争中的华侨华人 ‘解放战争’中(1868-1898年) 由古巴革命党领导的全民大起义 爆发,许多华侨苦力立刻投身到 斗争最尖锐的战场,成为保卫古 巴独立战争一支坚强的队伍。 古巴哈瓦那华人纪念碑 华侨参战
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4、“缅因号事件”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4、“缅因号事件” 4月22日,美国海军封 锁古巴港口。“诺希维尔” 号军舰捕获到一艘西班 牙商船。4月24日,西班牙 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 亦向西班牙宣战。 1898年1月25日,缅因号 驶入哈瓦那港, 三个星期后 的2月15日下午9时40分, 停在哈瓦那港的缅因号发 生爆炸。爆炸的威力巨 大,几乎炸掉的前侧三分 之一,剩余的残骸迅速沉 入海面,造成266人死亡。 美国指控缅因号的爆炸是 西班牙一手策划的结果1月 27日,美国驻西班牙公提 出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火 和取消集中营法等条件。 沉没后的 缅因号
缅因号是美国海军的一艘6682吨级二等无畏舰。该船的爆炸和沉没成为了美西战争的导火索,关于她真正的沉没原因直到现在仍是个迷。缅因号是美国海军的一艘6682吨级二等无畏舰。该船的爆炸和沉没成为了美西战争的导火索,关于她真正的沉没原因直到现在仍是个迷。
缅因号残骸 1898年1月25日缅因号驶入哈瓦那港的照片 失事后的缅因号 建在纽约市的缅因号纪念碑
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 5、美西战争 • 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 西班牙军对古巴起义者的残酷镇压激怒了美国政府,并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于1898年4月22日对西班牙采取军事行动。 • 美国出兵古巴,导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殖民军被古巴起义军和美军彻底击败。
美 西 战 争 美军在圣地亚哥城郊战斗 美西战争中的参战军舰
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6、加西亚简介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6、加西亚简介 古巴独立战争军事领导人。1839年8月4日生于古巴 , 1898年12月11日卒于华盛顿。1868年参加反对西班牙殖民 统治的第一次独立战争。1872年任奥连特省起义军司令。 1874年,作战中被俘,监禁于西班牙。1878年获释,前往 纽约,发表争取独立的宣言书。在他的号召下,1879年8月 26日古巴人民以圣地亚哥为中心举行武装起义 ,史称小战 争。1880 年又从美国率远征队返回古巴, 领导独立斗争,再度被俘,监禁于西班牙。 1895 年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加西亚·伊 尼格斯越狱返回古巴.次年被任命为奥连特 省起义军司令.1898年配合美军攻占西班牙 军驻守的要地圣地亚哥城。后率领古巴代表 团到美国讨论古巴独立问题。
之后,他服役于菲律宾,因作战勇敢而屡受嘉奖。从军退之后,他服役于菲律宾,因作战勇敢而屡受嘉奖。从军退 役后,他在旧金山度过了晚年,与1943年1月10与世长辞。 罗文的事迹因《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传遍了整个世界, 并成为敬业、忠诚和勤奋的象征 安德·鲁罗文,弗吉尼 亚人,1881年毕业于西点 军校。他与陆军情报局 一道完成完成了一项军 事重任——把信送给加 西亚。由此,被授予杰 出军人勋章。 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时代背景 7、主角安德鲁·罗文介绍 · 安德鲁·罗文 安德鲁·罗文
西点军校 美国西点军事学院,常被称为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位于纽约州西点(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百公亩)。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经过4天的船路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险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经过4天的船路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险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 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罗文这样的人,塑就一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 •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麦金来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 “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问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 • 上校迅速答道:“我有一个人——一个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么他就是罗文。” • “派他去!”总统下命令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1、罗文的行程 • 行程:华盛顿——纽约——金斯顿(牙买加)——穿过牙买加岛——牙买加北海岸——古巴(土尔基诺峰附近)——巴亚莫 • 回程:巴亚莫——马纳蒂海港——科利洋岛——纳索(拿骚)——新普洛威登斯岛——基韦斯特—— 坦帕——华盛顿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2、第一段路程:华盛顿——纽约——牙买加(一)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2、第一段路程:华盛顿——纽约——牙买加(一) • 1898年4与7日(星期五)中午,军事情报局局长瓦格纳上校与罗文共进午餐后,罗文即刻启程,9日,0:01分乘火车驶离华盛顿赴纽约。 • 第二天中午,罗文在纽约乘英国“安迪隆代克”轮船驶入古巴海域。 • 古巴独立组织有一个领导机构在牙买加,该组织后勤总指挥汉弗莱斯将军负责把罗文送到牙买加首都金斯敦。 • 4月10日9点钟抵达牙买加并联系上古巴领导机构头领莱先生,罗文被安排在一辆马车上,沉默的车夫快速离开市区并穿越热带雨林之后,转乘另一辆马车。傍晚,到达一个火车站。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2、第一段路程:华盛顿——纽约——牙买加(二)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2、第一段路程:华盛顿——纽约——牙买加(二) • 有惊无险,一个神秘的黑人推开车门,地给我一只香喷喷的烤鸡和两瓶巴斯啤酒。 • 马车在黑夜里风驰电掣,至此,已经赶了七十多英里的路程。 • 一小时后,马车到达一小屋前,古巴独立组织的一位领导人赫瓦西奥在这里等我,负责把我送到加西亚那里。 • 稍事休息,又行驶了30分钟穿过一片甘蔗林神秘的登上了一艘渔船,离开了牙买加。罗文的第一段路程,宣告完成。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 经过3、第二段路程:牙买加——古巴,穿越古巴海域 • 4月10日夜间,罗文、赫瓦西奥和两个船员离开牙买加岛,先藏在珊瑚礁后,待天亮后出发。 • 木船内装满石头,以便危急时刻迅速沉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 4月11日凌晨,遭遇到西班牙的巡逻艇,赫瓦西奥的渔民装扮与机智使之化险为夷。 • 4月11日下午4点,古巴的山峦遥遥在望。 • 4月11日半夜时分,到达古巴的一个海湾,凌晨在土尔基诺峰附近的一个森林小路的交汇处上岸。 • 至此第二段路程终于结束。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4、第三段路程:穿越古巴岛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4、第三段路程:穿越古巴岛 • 新的征程开始了,穿行于大海和山峦之间。 • 4月12日,步行一天,午夜差一点被袭击。 • 从赫瓦西奥得知只能在13晚上才能马匹和马鞍,因为加西亚正在攻打巴亚莫要走很远的路。 • 14—17日都在马背上度过,做“美国特使”途中受到人民的欢迎。14日翻越了马埃斯特拉山,晚在亚拉休息。 • 15日开始沿北坡艰难穿行,晚间到达起义军的一个据点森林边缘的草屋。起义军领导人之一利奥斯将军派上校卡斯特罗专程到此来迎接罗文。 • 16日晨,利奥斯将军在卡斯特罗上校陪同下也来到驻地。 • 17日,利奥斯将军派了200人的骑兵部队代替赫瓦西奥专程护送罗文。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5、 见到了加西亚 • 罗文一行重新进入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由黑人向导罗佩斯领路,历尽艰辛。 • 4月30日晚到达巴亚莫河支流的利奥布埃,这里距巴亚莫城只有20英里 • 5月1日继续赶路,沿山坡而下抵达巴亚莫平原。在巴亚莫城终于见到了加西亚将军 • 当时报纸上是这样形容的“罗文中尉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 5月2日早饭后,罗文与加西亚将军交换了所有意见。他留下他儿子加西亚上校陪我。 • 下午3点钟,将军回来,他决定派三名军官和我一同返美。这三人都是古巴人熟知自己的国家,而且训练有素。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6、返回美国(一)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6、返回美国(一) • 1898年5月2日晚饭后罗文踏上返回路程,与罗文一同反美的三人是指挥官柯利亚索将军、艾尔南德斯上校和别塔医生,另外还有两名熟悉北海岸的两名水手。 • 返回的船很小并十分简陋,用麻袋片勉强拼出一面船帆。小船容不下六人,于是令别塔医生带领护卫和马匹返回。食物只有水和煮牛肉。 • 5月5日晚11点罗文一行从马纳蒂海港出发将向正北航行150海里最后到达纳索岛(拿骚)的新普洛维威登斯。
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6、返回美国(二)二、罗文给加西亚的送信经过6、返回美国(二) • 5月7日上午10点到达巴哈马群岛的科利洋岛,稍作休息。 • 5月8日下午,到达纳索岛(拿骚)的新普洛维威登斯,当地检察官以检疫“古巴流行黄热病”把我们囚禁在哈格岛。 • 第二天托人带话给当地美国总领事麦克莱恩先生,在他的安排下终于获释,5月11日登上“无畏号”帆船。 • 5月13日凌晨,罗文一行到达基韦斯特,当晚乘火车去但怕,然后在那里专车前往华盛顿。 • 罗文一行按预定的时间回到华盛顿,并向国防部长阿尔杰如实汇报,而后与加西亚的助手共同去见迈尔斯将军。在迈尔斯将军的推荐下,罗文由中尉晋升为上校。 • 回国后第二天与迈尔斯将军共同出席内阁会议,会后受到麦金莱总统的表彰与祝贺。
三、麦金莱总统对罗文的表彰——美国总统的公开信三、麦金莱总统对罗文的表彰——美国总统的公开信 • 今天我要嘉奖一位中尉,他就是安德鲁·罗文 • 我在这里要表彰的并不仅仅是他的勇敢而是他的敬业精神,他的忠诚和主动。 • 他是一个为国家荣誉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忠诚战士,他的出色表现,是军事战争史上最勇敢的事迹,是值得我们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对所从事的职业满怀怨恨,总是抱怨自己所受的不公,不管是在我们的军队里还是我们的企业里,总会有一些慵懒、消极、懈怠的人,对自己的上司吹毛求疵抱怨不满。我想提醒这一类人。你们看一看罗文吧!
麦金莱总统对罗文的表彰——美国总统的公开信麦金莱总统对罗文的表彰——美国总统的公开信 • 以正直、忠诚、智谋、主动和自我牺牲精神投身于一项神圣的事业,这就是罗文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所有人身上应该具备的高贵品质。我们的国家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需要这样的人。 • 女士们、先生们,我希望你们以罗文为榜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坚忍不拔的勇气去克服困难,以忠诚与主动去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也将会成为另一个罗文!美国因罗文而骄傲,我相信美国也将会因为你们而自豪!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威廉·麦金来 1898年5月18日 描绘麦金莱总统的海报
威廉·麦金莱 ——美国第25任总统 麦金莱遇刺 • 1897年当选总统。他执政后,使美国的经济有了很大起色,麦金莱从而获得 “繁荣总统”的美名。对外,他发动美西战争。他在布法罗被刺去世,享年58岁。
四、《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的启示 • 是一本关于忠诚、敬业、勤奋、责任的励志书。 • 当你理解了这本书,会懂得了主动、勤奋、忠诚的含义。你会发现,这本书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给企业、员工和管理者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启示之一: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双赢的真谛 • 它为我们全面地展现了关于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双赢的真谛,告诉我们这个璀璨夺目的企业舞台是如何构建的,这个舞台最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而这样的员工又是如何在舞台上精彩出演、独领风骚的。
启示之二: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 • 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 • 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 • 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 • 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 • 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失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 • 你要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
启示之三 :在敬业与忠诚中实现自我 • 这是一个张扬人性和私人权利的时代,不要服从、谋求自我实现天经地义。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主动性、敬业、忠诚决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 对公司报以嘲讽,频繁跳槽,无论是跳槽到哪家公司,结果不会两样——一事无成!
启示之四:成功是一种心态 • 专注于目标,清楚地认识它,紧紧地盯住它。 • 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达到目标的充分知识。 • 身体顶呱呱。 • 干劲!抱着初恋般的热情去追求目标。 • 运用头脑,发挥聪明才智,去克服困难。 • 坚韧不拔。 • 信念的指引,与理想的沟通。
启示之五:拒绝平庸,选择卓越 • 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有意义。 • 国家或信条的力量在于,它在人民心底唤起的真正忠诚感。 • “让我们从这本书中汲取进取心,为人生的追求注入活力,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我们自己,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启示之六:成功是一种选择而不是被选择 • 走向成功是因为你选择了不让生活选择你的选择。每个人都要自己选择。你可以选择一种得过且过的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种追求完美的生活。 •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拒绝平庸,选择完美?
我相信我自己 我相信我的产品 我相信我的公司 我相信我的同事和伙伴 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模式 我相信产品的生产者、设计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工作的人们 我相信真理的价值 我相信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创造了价值,成功就自然而来 我相信阳光、新鲜空气、蔬菜、水果以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词就是“自信” 我相信我每做一笔生意我就多了一个朋友 我相信我和别人分开后,我们都会渴望再次相聚,并且相聚时大家都很愉快 我相信工作的双手、思考的大脑和友爱的心灵 我相信好的性情和好的身体 启示之七:哈伯德商业信条
文明:就是充满渴望寻找这种人才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文明:就是充满渴望寻找这种人才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 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 一种流传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 • 一个关于送信的传奇故事,蕴涵着企业成功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 • 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 今天,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 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了今天职场的主旋律。本书堪称一部成功学经典。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思贤若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