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720 Views
白血病. 白血病. 第一节 概述. 白血病.概述. 一.定义: 是一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俗称血癌。 瘤细胞特点: 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 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白血病.概述. 白血病细胞可在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破坏正常的造血功能而致造血功能衰竭。 均可出现全血减少(指正常的白细胞),从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染、出血、贫血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浸润。. 白血病.概述. 二.发病情况:
E N D
白血病 第一节 概述
白血病.概述 一.定义: • 是一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俗称血癌。瘤细胞特点: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白血病.概述 • 白血病细胞可在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破坏正常的造血功能而致造血功能衰竭。 • 均可出现全血减少(指正常的白细胞),从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染、出血、贫血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浸润。
白血病.概述 二.发病情况: • 我国发病率为3-5/10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男)或第8位(女),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居第1位。以急非淋最多见,其次为急淋,慢淋少见,男>女。 • 成人以急粒多见,儿童以急淋多见。慢粒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慢淋多见于老年,欧美多见。
白血病.概述 go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EB病 毒, HIV 病毒等 2.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电离辐射, 如核爆炸时以及某些疾(真红、强脊 炎)放疗时。多引起急淋。
白血病.概述 3.化学因素: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抗肿瘤药 如烷化剂等。多引起急非淋,在白血病 出现之前常表现为全血减少。 4.遗传因素:单卵孪生子; 21三体综合征;先 天性再障;慢粒ph染色体等。 5.其它血液病:MDS、MM、PNH、MPD
白血病.概述 四.危险因素: • 生物因素:遗传、感染、免疫; • 物理因素:主要是放射线; • 化学因素:苯及药物。
白血病.概述 五.白血病的分类与分型 1 .根据外周血象: ⑴WBC增多型:可>10万,可见大量白 血病细胞 ⑵WBC不增多型:可< 0.1万,可无白 血病细胞,但BM与上同。
白血病.概述 2.根据细胞膜表面标志分: T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细胞白血病 3.根据染色体特征分:如慢粒ph染色体 t(9,22)(q34,q11)→BCR/ABL 。 4.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分:FAB分型
ALL CLL AML CML 白血病.概述 白血病的分类 淋系 髓 系
杆状核 分叶核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白血病.概述 髓系的发育、成熟 逐渐成熟
原始淋巴细胞 成熟淋巴细胞 白血病.概述 淋系的发育、成熟
白血病.概述 ⑴.急性白血病 ①.急淋:L1型:以小细胞为主 L2型:以大细胞为主 L3型:细胞大小均匀 ②.急非淋:共分8型:M0—M8
白血病.概述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粒未分化型:原粒≥90% M2:急粒部分分化型:原粒占30-89%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30% M4:急粒-单:原始非红系>30%,单核>20% M5:急单:原幼及成熟单核≥80% M6:急性红白血病:幼红≥50%,非红原始≥30%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30%
白血病.概述 ⑵.慢性白血病:以晚幼及成熟阶段细胞为 主:慢粒、慢淋、慢单等 ⑶.特殊类型白血病:E、B、毛细胞型,淋巴 肉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等。 ※FAB分型难以完全准确分型,故提出MICM 分型: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白血病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 急性白血病是BM中异常的原始细胞或 早幼阶段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组 织器官,致正常造血功能抑制。 •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肝脾 淋巴结肿大等。
急性白血病 一.分类: 1.FAB分型:AL:可分为ALL(L1-3)和 ANLL(M0-7) 局限: 2.MICM分型: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 传学、 分子生物学 3.特殊类型的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二.临床表现: • 急缓不一。 • 大多起病急骤,多以发热、多部位出血 (可有严重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为 首发症状。 • 起病慢者多以苍白、乏力、虚弱等开 始,进行性加重。
急性白血病 1.正常造血受抑表现: ①贫血:半数就诊时已有重度贫血;常为首发 表现,进行性加重。 ②发热:半数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出现在病程的任何时期,热型不规则,高热 多为感染。 ③出血:出血部位以颅内出血最严重,皮肤、 黏膜、月经出血最常见,M3型易致DIC引起广泛严重出血。 go
急性白血病 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①肝脾淋巴结肿大:所有类型白血病均可导致,不同类型导致肿大的程度不同。 ②骨关节疼痛:如胸骨压痛;骨关节疼痛以 儿童多见;骨髓坏死时剧痛;ANLL可导致绿色瘤。 ③口腔及皮肤:M4或M5时可致牙龈增生肿 胀,呈海绵状,有出血及明显牙痛;亦可有皮肤粒细胞浸润或皮肤溃疡。
急性白血病 ④CNS白血病:因为化疗药物难以透过血脑 屏障,可发生于各期,缓解期多见,以ALL最常见,儿童尤甚;可有头痛、呕吐、颈抗、抽搐及昏迷,脑脊液检查可确诊。
急性白血病 ⑤睾丸:仅仅次于CNSL的髓外复发根源,可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男性小儿急淋多见。 ⑥其它个系统: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泌尿生殖道等及电解质异常。
急性白血病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象: • 大多数白细胞升高,晚期更显著,可达10万以上,为高白血性;少数可正常或减少,可达1千以下,为非白血性,前者外周血中可找到原始幼稚细胞。 • 可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有幼红。 • 大多血小板减少,晚期极度减少。
急性白血病 2. 骨髓像: • 增生极度活跃,主要为白血病细胞,有裂孔 现象,细胞形态有异常; • 原始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 ≥30%可确诊; ※低增生性AL:增生低下,但原始细胞≥30%; ※Auer小体仅见于ANLL,常见于M3。
急性白血病 3. 细胞化学:急粒时MPO及NAP阳性, 急淋时PAS阳性。 4. 免疫学检查:急淋时CD20阳性,急非淋时 MPO阳性。 5. 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6.粒-单系祖细胞半固体培养: 7. 血液生化改变:尿酸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
急性白血病 四.诊断依据:临床表现、BR、BM、MICM分型 鉴别诊断: 1.MDS:原始细胞小于30%。 2.某些感染:传单,传淋,百日咳,风疹等, 细胞形态不同于白血病。 3.巨幼贫:原始细胞不增多。
急性白血病 4.急性粒缺恢复期:无Auer小体及染色体 异常。病因明确,预后好,Pt正常。 5.其它全血减少的疾病如再障、PNH等。 6.类白血病反应:NAP强阳性,染色体阴性, Pt正常。
急性白血病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1)高白血病细胞紧急处理; (2) 防治感染; (3) 纠正贫血; (4) 控制出血,M3患者需防治DIC; (5)防止高尿酸血症; (6)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 对症处理。 go
急性白血病 2.抗白血病治疗:仍是目前主要措施 目的:杀灭大量白血病细胞、解除受 浸组织症状、恢复造血功能、 提高完全缓率、延长生存期、 争取治愈。
急性白血病 化疗原则: • 早期:一旦确诊尽快化疗; • 联合:使用细胞周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药物联合以协作用、提高疗效; • 充分:使用最大耐受量; • 间歇:有利于机体造血恢复,同时使休 止期白血病细胞进入增殖期以利杀灭 • 持续:CR后需巩固强化治疗,以防复发、延 长生存期
急性白血病 • CR:症状体征消失;外周血粒细胞≥1.5×109/L,Pt≥100×109/L,无白血病细胞;BM原始加早幼粒细胞≤5%,无Auer小体;无髓外白血病;红系及巨核系多正常。 • PR:仍有一至二项未达到CR标准。 • NR:与化疗前相同。
急性白血病 ⑴.治疗策略: ① 诱导缓解:以迅速达到CR ②缓解后治疗:巩固强化、维持治疗 目的:以争取长期无病生存和痊愈; 原因:CR仅是幼稚细胞≤5%,不代表 治愈; 手段:主要为化疗和HSCT。
急性白血病 ⑵.ALL的治疗: ①诱导缓解: VP、VDP:CR:儿童:80-90% 成人:50%,且易复发 VDLP:成人CR可提高至72-78% ※鞘注防治CNSL。
急性白血病 ②缓解后治疗: • 巩固强化:1、4疗程以原诱导方案 2、5疗程以EA方案 3、6疗程以大剂量MTX(需CF4解救) • 间歇期:6-MP及MTX交替口服 • 维持治疗:仍可选用巩固期方案,渐延长间歇期 • HSCT:对治愈成人白血病至关重要
急性白血病 ⑶.AML的治疗: ①诱导缓解:DA:CR85% HOAP或HA:CR60-80% ②巩固强化:原诱导方案巩固4-6疗程; 中、高剂量Ara-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单 用或加用D、M;换用新的方案 ③维持治疗:巩固后1-2年可延长时间间歇化 疗,不须长期维持。
急性白血病 ⑷其它情况化疗: • 老年:耐受性差,化疗剂量应偏小,个体 化治疗。 • 过度虚弱者不宜联合化疗,可小剂量Ara-C 或HHT治疗,此方案亦可用于MDS、 低增生性白血病和继发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 高白血性白血病:先行WBC清除术(单采、 羟基脲、DXM),然后再化疗。 • 难治性白血病:中高剂量Ara-C,也可加用蒽 环类药物。 • APL的治疗:维A酸、砷剂和联合化疗。
急性白血病 3 .对髓外白血病的治疗 ⑴对中枢白血病的治疗:原用于急淋预防治疗, 目前已用于急非淋预防处理 CNSL常为复发根源,常用MTX+DXM鞘内 注射预防,治疗CNSL时亦可加用Ara-C ⑵对睾丸白血病的治疗(急淋多见) 药物疗效差,可放疗,双侧均照射。
急性白血病 4 .免疫及生物治疗 可用干扰素、单抗、基因治疗,疗效难肯定 5 .BMT/HSCT:最有效方法之一,有望治愈AL ①异基因: ②自体移植: ③脐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儿童
急性白血病 六.预后: • 不治疗则生存3±月,经现代方法治疗不 少患者可CR以致长期存活。 • 1-9岁ALL且WBC<50×109/L、Pt> 30×109/L及APL预后最好。 • 老年及继发性白血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