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k likes | 1.68k Views
《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 的编制意义与条文解读. 在西安市图书馆学会的演讲 2012-5-28. 《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 编制背景与条文解读. 《 规范 》 的编制意义; 《 规范 》 的条文解读。. 《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 的编制背景. 《 规范 》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12-30 发布; 分为前言、引言和八个目次的内容: 八个目次: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共 51 条。. 《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 的编制背景. 前言:
E N D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意义与条文解读《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意义与条文解读 在西安市图书馆学会的演讲 2012-5-28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编制背景与条文解读 • 《规范》的编制意义; • 《规范》的条文解读。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背景 • 《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2-30发布; • 分为前言、引言和八个目次的内容: • 八个目次: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共51条。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背景 • 前言: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9)归口;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图书馆; •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小琴、王世伟、陈胜利、程小澜、刘慧娟、张奇、吴建明、余江、金晓明、 程慕伊、周玉红。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背景 • 《规范》是图书馆界集体智慧的结晶,由上海图书馆负责编制,浙江省图书馆和长春市图书馆参与编制,文化部社会文化与图书馆司刘小琴巡视员、陈胜利处长、科技司马鸣远同志以及国家图标委的专家等自始至终对《规范》进行了悉心指导。 • 《规范》从2008年1月立项启动,至2011年10月定稿,历时近四年。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背景 • 先后经过了五个阶段: • 初步调研设计阶段(2008年); • 框架调整完善阶段(2009年); • 学习征询细化阶段(2009年); • 成果汇总修改阶段(2009-2010年); • 审批补充完善阶段(2010-2011年); • 2012-5-1起正式颁布施行。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背景 • 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各层级图书馆、相关行业的服务标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的服务标准分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和案例分析,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现场调查和专家咨询; • 召开业界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课题组会议不下30次,网上征询难以计数,全国70位专家先后提出了300多条意见; • 《规范》前后修改不下20稿。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意义 •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的一个新体现; • 中国图书馆法制化进程的一个新成果 ; • 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 ; • 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总体品质提升的一个新标杆 ; • 中国图书馆融入世界图书馆大家庭的一个新规范 。
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的一个新体现 • “十一五”以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 是多年来公共图书馆业界的迫切要求和广大读者的强烈愿望; • 是公共图书馆事业从数量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体现; • 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理性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中国图书馆法制化进程的一个新成果 •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2008年4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共同发布,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2008年8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共同发布,于2008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国图书馆法制化进程的一个新成果 • 文化部也在旧版基础上于2009年制定了新版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 • 《公共图书馆法》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 • 《规范》成为公共图书馆界近年来颁布的首部国家标准,在图书馆法制进程中将起到前后相续的的重要作用。
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 • 《规范》从术语与定义、总则、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分别在人力资源保障、文献采访经费保障、硬件设施保障等条文中提出了既符合现实又适度超前的规范数据,如人员数量(万人/1)、年新增藏量(每百人3.3册)、计算机数(100/60/30以上)等; • 对近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界的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通过《规范》的条文进行了固化,如总分馆服务、志愿者队伍等;
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 • 对中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予以了统筹关注(确定保障底线); • 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应当免费以及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服务定位; • 将图书馆问题转化为图书馆政策,如专业技术人员的界定、尊重和维护读者隐私、呈缴本等; • 对公共图书馆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对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天津 “城市会客厅”免费开放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5-21(1)
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 • 注重了三大约束维度: • 对各级政府提出了履职和统筹规划的要求(选址、人财物、评估监督等); • 对图书馆管理者和服务人员提出了管理和考核要求(性质定位、时间载体、质量要求等); • 对读者和社会提出了监督和共建要求(社会力量捐资兴办、呈缴本、社会监督员、互动渠道、满意度调查等)。
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总体品质提升的一个新标杆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总体品质提升的一个新标杆 • 在服务资源中,对计算机数量的配置、网络与带宽指标、信息节点的接入、图书馆员数与读者数的配备比率、图书馆员教育培训的要求、馆藏印刷文献(135/24/4.5万)与电子文献的数量要求等(9000/500/100种)均作了较详尽的规定; • 在服务效能中,对基本服务进行了界定,对服务时间(64/60/56/40)、流动服务、总分馆服务、远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分别提出了要求; • 在服务效率中,对文献到馆的加工处理时间、闭架文献获取时间、馆藏外借量(册数借期)和人均借阅量(逐年提高)、电子文献使用量、文献提借和参考咨询响应时间作了具体规定;
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总体品质提升的一个新标杆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总体品质提升的一个新标杆 • 在服务宣传中,对公共图书馆的方位区域标识、文献标架标识、无障碍标识、服务告示、馆藏提示、活动推广等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 • 在服务监督与反馈中,提出公开监督电话、开设网上投诉通道等监督途径和方法,并将读者满意度调查作为一项年度常规性工作列入了《规范》之中。 • 以上这些,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树起了一个新标杆,将成为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的良好契机。
中国图书馆融入世界图书馆大家庭的一个新规范中国图书馆融入世界图书馆大家庭的一个新规范 • 《规范》以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为重要参照; • 借鉴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已制定的图书馆服务标准和相关法规的好的理念与做法,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导入人均理念)、明晰简约的规范文字(详略适度),硬件指标与软要求相结合的编制方法等(保持电子文献使用量逐年增长、有条件-----); • 《规范》成为全球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具有世界视野(全球参照)、中国特色(指标空间)、公共图书馆(分众服务)特点的图书馆服务新规范; • 体现出中国图书馆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条文解读 一、引言与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和定义; 三、总则; 四、服务资源; 五、服务效能; 六、服务宣传; 七、服务监督与反馈。
一、条文解读—引言与范围 • 引言确定的《规范》五大定位与两大功能: • 五大定位:促进、建设、保障、改善、提高(《规范》的宣传学习); • 两大功能:《规范》的检验尺度、评估依据(将作为今后图书馆评估的依据)。
一、条文解读—引言与范围 • 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六大内容和适用参照范围: • 六大内容:术语与定义、总则、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 • 适用范围与参照范围: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 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二、条文解读—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和定义 • 四种规范性引用文件: • 通用符号、图书馆统计、建设标准、用地标准; • 七个术语与定义: • 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服务资源、服务效能、区域服务人口数、呈缴本、文献提供。
二、条文解读—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和定义 • 公共图书馆: • 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 文献提供: • 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根据读者要求,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方式为本地或异地的读者直接提供所需原本文献和复制文献的服务形式,也可称文献传递。
大英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 • 每年新增书架6公里长。 • 每天平均收到14000个需求,全年达到400万项文献需求,其中约有100万册图书出借,满足率达到90%以上,辐射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目前有注册用户50,000-20,000,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经常使用服务的用户维持在20,000个左右。 • 每年带来2400万~2700万英磅的收入。
三、条文解读—总则 • 总则体现了人本化的服务管理理念: • 总则1: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与四性原则; • 总则2:以人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总则3:大众服务与分众服务; • 总则4:服务标准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关系。
四、条文解读—服务资源 • 馆舍建筑指标与功能总体布局: • 设置布局应遵循普遍均等原则,选址要考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常住人口); • 功能总体布局应遵循以读者服务为中心; • 功能总体布局五项总体要求: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流线通畅、安全节能、朝向和通风良好; • 少儿阅览区与视障阅览室的特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