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761 Views
古希臘地圖. 克里特島. 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希臘文明. 從人類文明的歷史上看,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希臘文明主要來自愛琴文明 ﹝ 約 3OOO ─ 11OO B.C.﹞ ,包括 1. 邁諾安 ﹝Minoan﹞ 文明 2. 邁錫尼 ﹝Mycenaean﹞ 文明 其前後發展約有兩千年之久,範圍大致以愛琴海為中心。.
E N D
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希臘文明 • 從人類文明的歷史上看,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 希臘文明主要來自愛琴文明﹝約 3OOO ─ 11OO B.C.﹞,包括 1.邁諾安﹝Minoan﹞文明 2.邁錫尼﹝Mycenaean﹞文明 其前後發展約有兩千年之久,範圍大致以愛琴海為中心。
邁諾安文明〔300-1100BC〕 1.是歐洲最早發展的文明 2.發源地是愛琴海上的克里特島。 3.邁諾安的社會發展與非洲近鄰埃及有平行的關係,儘管其地理相近和共有的影響力,但是埃及文化與邁諾安文化卻有很大的差異。
邁諾安時期文明特色 • 邁諾安文明沒有連貫的發展,他們的出現與消失都非常突然,可能是受到外來環境的影響。 • 邁諾安的藝術卻充滿律動性和歡愉的氣質, 看不出有外敵侵略或天災的痕跡。
年代:1400 B.C.名稱:地點:諾索斯〔Knossos〕,希臘
根據傳說,米諾陶(Minotaur)是牛頭人身的怪物,住在克里特國王米諾斯王宮下面的迷宮裡。雅典的年輕王子提修斯來到克里特島,要殺死這個怪物。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的諾索斯王宮時,發現到處都是公年的圖像。也許這則傳說源自一個崇拜牛神的古老宗教。根據傳說,米諾陶(Minotaur)是牛頭人身的怪物,住在克里特國王米諾斯王宮下面的迷宮裡。雅典的年輕王子提修斯來到克里特島,要殺死這個怪物。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的諾索斯王宮時,發現到處都是公年的圖像。也許這則傳說源自一個崇拜牛神的古老宗教。
邁諾安壁畫-巴黎女子(似19世紀巴黎女子裝扮)邁諾安壁畫-巴黎女子(似19世紀巴黎女子裝扮)
邁諾安的滅亡 • 一九六七年,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以北的桑托林島的六十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一座古代商業城市。 • 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一五○○年前後,桑托林火山大爆發時被火山灰所埋葬。 • 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大爆發,島上的城市幾乎在一瞬間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 • 據記載,當時埃及的上空曾出現三天漆黑一片的情景,除此之外,火山爆發引起巨大海嘯,浪頭高達五十米,滔天巨浪,滾滾南下,摧毀了克里特島上的城市、村莊 • 邁諾斯王國也隨之化為烏有。
最有價值的是那數萬張刻有文字的泥板,其中一塊赫然寫著:「雅典進貢婦女七人,童子及幼女各一名。」最有價值的是那數萬張刻有文字的泥板,其中一塊赫然寫著:「雅典進貢婦女七人,童子及幼女各一名。」 出人意料的是,考古學家們真的在克里特島上一所房屋,挖掘出二百多根支離破碎的人骨,是八─十一個年齡不足十─十五歲的青少年,屍骨上並留下被宰殺的刀痕。 後來考古學家們挖掘到一座神廟,發現了克里特島人用活人祭祀的證據!供台上躺了一具身長一六五公分高的青年骨骸,台邊有一個接血用的盆狀容器,附近還發現了一把宰人的青銅尖刀。而旁邊仰面朝天,手上戴著銀質戒指,雙手摀住臉的骨骸應是祭司與其助手。據推測是參加儀式的官員和祭司的隨從們,來不及跑出廟堂便被砸死了。 考古學家們推測:當克里特島人正在進行活祭,祈求上蒼讓地震災難遠離之時,卻引來山崩地裂,大難臨頭,屋頂猛然坍塌,覆蓋了整個祭祀現場與所有人!
邁錫尼時期 • 邁錫尼人〔Mycenaean〕在公元前 1600 年至 1100 年群居在希臘半島的東南岸,與邁諾安文化極為相近。 • 但自從 1870 年德國一位考古學家舒萊曼〔Heinrich Shliemann〕在邁錫尼進行挖掘,發現了巨大的宮殿堡壘,並有金器與用具等,證 實了荷馬史詩伊利亞德上所記載的故事,因此才確定邁錫尼人是最早的希臘部落的 後代。 • 其中發掘出來最宏偉的邁錫尼文明遺跡是在泰利安〔Tiryns〕和邁錫尼的防衛宮殿,估計約建於公元前 1400 年左右。
「希臘的黑暗時代」﹝約 l1OO一8OO B.C.﹞ 希臘民族於西元前兩千年起,自南方遷徙至巴爾幹半島,建了不少城邦,承續著愛琴文明而發展。然而在西元前十二世紀左右,遭北方的多利安人侵略,大肆破壞,從此陷入所謂「希臘的黑暗時代」,長達三百年﹝約 l1OO一8OO B.C.﹞。
「古典時期」﹝約 5OO ─ 429 B.C.﹞ • 西元前第五世紀初,情勢終於好轉;古希臘各城邦同心合力擊退入侵的波斯人,形成由雅典和斯巴達所領導的兩大聯盟,這就是希臘的全盛時期﹝約 5OO ─ 429 B.C.﹞,也稱為「古典時期」﹝Classical Age﹞。然而約西元前第五世紀末,雅典和斯巴達互相殘殺, 勢力瓦解,北方崛起的馬其頓人乘虛而入,於西元前 338 年征服希臘。
建築 • 古典希臘建築之風格分為 • 1.多利克式﹝Doric﹞ • 2.愛奧尼亞式﹝Ionic﹞ • 3.科林斯式﹝Corinthian﹞ • 主要特徵呈現在支撐屋頂的石柱﹝column﹞之上。石柱包括三個部分,即柱基、柱身和柱首。山形墻﹝pediment﹞亦為希臘式建築特色之一,其作用係將屋頂之重量放於直立之石柱上。
希臘建築藝術一.多利克式﹝Doric﹞ • 特點為無柱礎或柱基,柱頂或柱首極為簡單並無任何裝飾。 • 帕德嫩﹝Parthenon﹞神廟之石柱即屬於此一形式。
愛奧尼亞式 • 愛奧尼亞式出現較遲於多利克式 • 其特點為有柱礎或柱基,柱頂或柱首口分之兩端,有向外捲曲狀之紋路作為裝飾。 • 位於雅典之雅典娜尼克﹝Athena Nike﹞神廟與伊列克泰安﹝Erechtheum﹞神廟之石柱,即為此一類型。
巴特農神殿北邊的伊列克泰安﹝Erechtheion﹞神殿建於公元前 421 至 405 年
科林斯式 • 科林斯式為最遲出現之形式 • 特點為有柱礎或柱基,柱頂或柱首部分有花草集結狀之裝飾。 • 位於雅典之宙斯﹝Zeus﹞神廟之石柱即屬此一形式。 • 其後為羅馬帝國所廣泛採用,在意大利極為流行。
陶片放逐法為維護民主,雅典人發明一種防止個人擴張勢力的方法。每年,雅典公民可以把他們認為會危及民主政治的人的姓名寫在陶片(ostrakon)上。被寫下最多陶片(至少要有六千票)的公民會遭逐出雅典十年。陶片放逐法為維護民主,雅典人發明一種防止個人擴張勢力的方法。每年,雅典公民可以把他們認為會危及民主政治的人的姓名寫在陶片(ostrakon)上。被寫下最多陶片(至少要有六千票)的公民會遭逐出雅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