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417 Views
第二十章 立克次体. 重点要求: 1 、掌握立克次体的概念,主要种类及致病特点 . 2 、熟悉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 一、概念 立克次体( Rickettsia )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特点 1 、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多形态,革兰阴性; 2 、含 RNA 和 DNA 两种核酸; 3 、缺乏酶系统,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4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5 、以节肢动物为媒介; 6 、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致病机制. 内毒素、磷脂酶 A. 致病物质:. 致病机制:.
E N D
第二十章 立克次体 重点要求: 1、掌握立克次体的概念,主要种类及致病特点. 2、熟悉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一、概念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特点 1、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多形态,革兰阴性; 2、含RNA和DNA两种核酸; 3、缺乏酶系统,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4、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5、以节肢动物为媒介; 6、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致病机制 内毒素、磷脂酶A 致病物质: 致病机制: 节肢动物叮咬或粪便 局部(淋巴组织、小血管) 第一次菌血症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 第二次菌血症 高热、头痛、皮疹 病理部位: 血管
人虱 人 人 人虱 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 传 染 源:病人 传播媒介:体虱 人虱 所致疾病:流行性斑疹伤寒 传播方式:
鼠 鼠虱 鼠蚤 人 鼠蚤 鼠 莫氏立克次体(R.typhi) 传 染 源:鼠 传播媒介:鼠蚤、人虱 所致疾病:地方性斑疹伤寒 传播方式:
卵 成虫 稚虫 人等 稚虫(第二代) 鼠等 幼虫 稚虫 成虫 卵 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 传 染 源:野鼠和家鼠 传播媒介:恙螨 所致疾病:恙虫病 传播方式:
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种 类 传染源 媒介昆虫 主要临床表现 免疫力 普氏立克次体 人 人体虱 发热、头痛、皮疹 持久 (流行性斑疹伤寒) 神经系统、心血管 系统损伤 莫氏立克氏体 鼠等 鼠蚤 发热、头痛、皮疹 持久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立克次体 鼠等 恙螨 局部黑色焦痂发 持久 (恙虫病) 热、头痛、皮疹 内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