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二单元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二单元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课程标准 】. 1 、 了解 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剖析 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 、 知道 “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 认识 其历史作用。 3 、 简述 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 评价 其历史地位。. 解读课标梳理考点. 1. 凡尔赛体系构建 背景. 2. 凡尔赛体系构建 过程. 3. 凡尔赛体系的 构成. 4. 凡尔赛体系的 含义. 5. 凡尔赛体系 特点. 6. 凡尔赛体系 实质. 7 . 凡尔赛体系 维系工具. 8 . 凡尔赛体系 影响(评价).

damon-ha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单元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课程标准】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2. 解读课标梳理考点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4.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5.凡尔赛体系特点 6.凡尔赛体系实质 7.凡尔赛体系维系工具 8.凡尔赛体系影响(评价)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919——1920年) 二、华盛顿体系的构建(1921年11月—1922年2月) 三、维护和平的尝试

  3. 回归教材 大战结束,如何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事情 • 一、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919——1920年) •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巴黎和会的召开 • ①主导: • ②大国与会目的 • 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集中体现在“十四点原则”)。 • 英国: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奉行“大陆均势政策”) • 法国:树立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 日本:战时从德国攫取的权益合法化(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 • ③讨论的主要问题: •  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中心、焦点、斗争) • 中国山东问题(重点、勾结) •  建立国际联盟问题 (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4. 【考点运用1】 •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A

  5. 【考点运用2】 •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2分)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英国的主张:    1)剥夺德国海外殖民地,解除其武装,尽可能削弱德国的        海上力量;    2)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反对肢解德国和将其领土置于别      国统治之下。    原因:   1)英国要维持其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2)避免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可能发生的报复; 3)避免在德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3分)

  6. 【考点运用2】 •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 材料三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4分)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4分) 答:法与英主张的分歧:  1)英国反对肢解德国,而法国则主张把德国瓜分为若干个国家并加以控制;  2)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法国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4分)   法国的目的:     法国持这种主张的目的是企图建立欧洲大陆的霸权。   法国的表面理由:     英国的主张已足以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复仇要求。

  7. 【考点运用3】 • 材料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 依据材料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3分) • 实质: •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2分) • 产生过程: • 1)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 2)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 3)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这一侵略行为合法化。 •   所以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3分)

  8. 一、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919——1920年)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体系= 对德和约 (《凡尔赛和约》) +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后改签为《洛桑条约》) +国联盟约 重点: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9. 回归教材 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西、南、东)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方式被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 重点: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 ①内容: • A.战争责任: • B.疆土问题: • C.殖民地问题: • D.军事问题: E.赔款问题:   ②影响:    一方面: • A.战胜国中的大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英国获利最大;法国) • B.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C.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凡尔赛体系开始确立。 •  另一方面: • D.严惩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仇恨,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限制德国军备:不得实行义务兵役制;限制陆军数量;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莱茵河东岸设立非军事区。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不了了之)

  10. 对战败国奥、保、匈、土条约内容与对德条约的相似性:对战败国奥、保、匈、土条约内容与对德条约的相似性: 重划疆界、限制军备、战争赔款

  11. 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191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归还丹麦 但泽 “波兰走廊” 减少13 %领土和10 %人口 ! 归还波兰的地区 德 国 波 兰 莱茵地区 萨尔区 捷克斯洛伐克 阿尔萨斯 和洛林 奥地利 1914年德意志帝国

  12. 【考点运用4】 • 材料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 说明: •   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 •   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法西斯扩张军备采取容忍态度; •   英国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

  13. 一、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919——1920年)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回归教材P31——32 4.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保、土四个战败国缔结的和约,确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5.凡尔赛体系特点: 6.凡尔赛体系实质: 掠夺性;分赃性;不稳定性。 协约国列强主导的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战胜国掠夺战败国) 国际联盟 7.凡尔赛体系维系工具 8.凡尔赛体系影响(评价)

  14. 8.凡尔赛体系影响(评价) 回归教材P31——32   A、作用 (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欧洲的国家版图,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得到一定认可   B、局限性 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维持长期稳定。

  15. B、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体系下存在许多矛盾)B、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体系下存在许多矛盾) 回归教材P31——32 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⑵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 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 ⑶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 “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⑷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主要矛盾: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⑸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策划武装干涉;苏俄长期遭排斥)

  16. 课堂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联盟约》 欧洲、非洲和中东的国际格局 凡尔赛体系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对奥、保、匈、土的和约 国际联盟 缓和矛盾,并不稳定

  17. 【考点运用5】 5.《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关于 A.领土问题的规定 B.殖民地问题的规定 C.军事问题的规定 D.赔款问题的规定 6.《凡尔赛和约》中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是 A.保障德国的民族独立 B.对德国实行严厉的处罚 C.恢复战前德国的秩序 D.帮助德国恢复发展经济

  18. 【考点运用6】 • 对比上面两幅地图,看一看一战后欧洲版图有哪些变化? • 思路提示:在辨别清楚版图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各和约有关疆界方面的文字规定,综合得出结论: •  最大的变化是奥匈、德意志和沙俄三个大帝国解体,在民族自决原则在战后欧洲普遍流行的情况下,在中、东欧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国家。中欧的格局因此而改变。  • 参考答案: •   一战使奥匈帝国完全解体,丧失的领土最多,在其领土上分别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而且它的部分领土分别割让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等国。 •   而德国的部分领土被并入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其中东普鲁士被波兰走廊所分割,成为一块飞地。 •   而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在尊重民族自决的基础上,放弃了沙俄时代的部分领土,形成了波兰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   其中有些国家的领土扩大了,如塞尔维亚、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国。 •   有些国家的领土缩小了,如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等。欧洲的格局,特别是中欧的格局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19. 二、华盛顿体系的构建(1921年11月—1922年2月)二、华盛顿体系的构建(1921年11月—1922年2月) • 1.华盛顿体系构建的背景 • (1)凡尔赛体系没有解决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 (2)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角逐加剧(尤其是美日矛盾)。 • (3)海军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 (4)中国反帝运动高涨。 • 2.华盛顿体系构建过程 •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921年11月—1922年2月;美国发起) • (主要议题:限制日本扩张;限制海军军备竞赛;中国问题) • ①《四国条约》(1921.11;美、英、日、法)——英日同盟终止,美国受益;日本双重影响(各国相互承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英日同盟解散——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英国地位下降。 • ②《限制海军军备竞赛条约》(即《五国条约》)——现代史上大国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解海军军备竞赛;英国优势丧失;美国地位提升;日本实际占有相对优势。 • ③《九国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打破日本独占中国局面;恢复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局面。 • 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 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

  20. 3、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1)华盛顿会议建立起列强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华盛顿体系”。至此,一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华体系”完全形成。 • (2)美国是最大胜利者: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3)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亚太、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和日美战争埋下了祸根。

  21. 【合作探究1】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建立,调整了世界大国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暂时处于和平稳定状态。有利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凡-华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掠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是建立的和平不能长久。

  22. 【合作探究2】   为什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的和平是脆弱的? • (提示:从凡——华体系的性质、隐含的矛盾和国际联盟缺乏权威性等角度思考) •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 •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英法、英美矛盾。意大利不满。日本不甘华盛顿体系。 • (3)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协约国和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与对立, • (4)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委任统治”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 (5)欧洲、非洲、中东新的民族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考虑民族自决原则。 • (6)国际联盟缺乏权威性。

  23.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修改)、瓦解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修改)、瓦解 • 1.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新政府(凯末尔政府)签订《洛桑条约》,打开了凡尔赛体系瓦解的缺口。 • 2.经济:1924年《道威斯计划》减少德国赔款数额——削弱德国转为支持德国复兴。 • 3.政治:1925年《洛迦诺公约》——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欧洲安全问题被修改。 • 4.外交: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20世纪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 5.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 • 6.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义务兵役制;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 7.1936年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 8.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达全面侵华战争。 • 9.1938年: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10.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终于使体系彻底瓦解。

  24. 四、维护和平的尝试 • (一)国际联盟的成立 • 1.背景 • 1)工业革命条件下,各国交往紧密,为国联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2)一战后,反战和平思潮兴起,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有识之士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 • 3)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建议和坚持,促进了国联的成立; • 4)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 2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 • 3.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 4.宗旨: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 5.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 6.操纵国:英法(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7.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 • 8.活动 • ①成立之初: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1924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 • ②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 • ③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人禁运范围。

  25. 【合作探究3】如何认识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合作探究3】如何认识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 ♣ 国际联盟,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国际联盟宣称它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具有一定进步性。 ♣ 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26. 四、维护和平的尝试: • (一)国际联盟的成立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 A《和平法令》 • B 1922《拉巴洛条约》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联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 (三) 洛加诺公约:---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 • (1).1925年洛加诺会议的召开:解决鲁尔危机的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经济迅速复兴,法国为自身的安全,希望法德和解 (2).内容:1925年,德、比、等七个国家在瑞士洛加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签署了《相互保证公约》和《仲裁条约》总称洛加诺公约 • (3)评价: • 积极作用: • 1)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 2)承认德国为一个平等国家。提高了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德国恢复了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 消极作用:孕育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能力,使法国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 实质上是纵容德国向东发展,推动它侵略苏联的帝国主义条约

  27. 四、维护和平的尝试: • (一)国际联盟的成立 •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 (三) 洛加诺公约:---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 • (四)“非战公约”(1928年,巴黎) • 1.主要内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止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规定了和平解决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 2.历史作用: • (1)积极作用: • ①有利于巩固一战后的欧洲和平秩序。 • ②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 • ③《非战公约》的内容为国家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并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 (2)局限: • 实际上只是一纸空文,对实际的世界和平没有规定任何的明确责任,反而使签约各国钻了“自卫”的空子,这种特殊的“自卫权”的拥有也为以后的战争打开了缺口。

  28. 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两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两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 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的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 (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之。(4分) • 乙同学说:战争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悄悄拉开帷幕! • (2)假设乙同学说的有道理,你能为他取证吗?(6分) • 答案:(1)①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②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③苏俄和平外交④1925年《洛迦诺公约》⑤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 • (2)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为德国和日本埋下了发动世界大战的祸根;战胜国的宰割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 ②一战后,德、意、日等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日趋升温。(2分) • ③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矛盾进一步激化;为摆脱经济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2分)

  29.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 ——摘自《国际关系史 •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4分) •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2分) • 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4分 • ②在亚太地区进行扩张,同日本争霸的需要。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外交妥协的结果,承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4分) • ③中国在山东的主权虽然得到一定恢复,但同时为更多的外国势力分化提供了机会。(2分) • ④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以强凌弱,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一切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 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外交,实力就是外交的后盾。(4分)

  30. 材料一 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形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 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 • 材料二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意见 和建议,并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决议……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恢复中国对日占区的主权,要求在该地区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并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权益。”决议通过后,日本代表松冈洋右马上退出会场。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 材料三 他们(日本人)知道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是靠被征服国家千千万万人的血汗和 眼泪建造起来的,为什么会突然显示出这些国际美德呢?正像松冈洋右一本正经地强调的那样,“西方国家教日本人打扑克,但赢得了大部分钱后,却又宣布这种游戏不道德,而改打合约桥牌了”。(按:扑克和合约桥牌是两种不同规则的纸牌游戏)在大多数日本政治家看来,西方人的良心像狗一样,是专门对陌生人叫的。 • (1)美国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是什么?(6分) • (2)材料二中哪些文字反映出国际联盟对日本的妥协?(1分) • (3)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美国与以英法为代表的国际联盟在对日本态度上有一定的差异。试指出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6分) • (4)材料二和材料三表明,尽管国际联盟有所妥协,日本方面仍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为什么?(2分) • (1)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打破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20年代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共同建立的统治秩序;损害了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影响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6分) • (2)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1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等国的实力;美国实力增强;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是美日矛盾。(6分) • (4)日本方面认为:西方国家在侵略扩张方面奉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拒绝退出中国东北;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进行辩解。(2分)

  31. 阅读《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的部分引文:阅读《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的部分引文: •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帮安全之举动。” • “为使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之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谋取 • ㈠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 ㈡任何权利或优越权利,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长久,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实行者。”——《国际条约》(1917年——l923年) • ①条约中“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2分) • ②条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是均等的吗? (2分)为什么? (3分) • ③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分)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 (3分) • ④引用条约中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3分) • ①除中国以外的各缔约国。(2分) • ②对中国是不平等的、因为中国处于被侵略的地位。对其他缔约国来说,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其实对美国有利,因为美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排斥其他列强。(5分) • ③主要调整的是美日在中国利益的矛盾。(2分)随着美日在一战期间势力膨胀,展开了对这一地区的激烈角逐。(3分) • ④条约中明确规定:“不得营谋特别权利”,即取消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3分)

  32. 中国、美国、日本是环太平洋的三个重要国家。三国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美国、日本是环太平洋的三个重要国家。三国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请回答: • (1)19世纪末以来,伴随美国和日本的争夺,列强侵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 (2)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和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在目的、政策、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试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因素有哪些?(8分) • (3)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合这一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 ①为什么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4分) • ②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这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关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3. 参考答案:(1)侵华格局的变化:第一,19世纪中后期,英国带头,列强竞相侵华;第二,19世纪末,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第三,一战期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第四,20世纪20年代,再次形成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第五,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第六,抗日战争后,美国独霸中国。(8分)参考答案:(1)侵华格局的变化:第一,19世纪中后期,英国带头,列强竞相侵华;第二,19世纪末,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第三,一战期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第四,20世纪20年代,再次形成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第五,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第六,抗日战争后,美国独霸中国。(8分) (2)不同的原因:第一,经济发展水平: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可以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侵略;日本经济实力弱,仅靠经济侵略不占优势。第二,对外侵略扩张目标:美国以争夺世界霸权,尤其是西半球霸权为主要目标,而日本则以建立东亚霸权为主要目标。第三,与中国的地缘关系:美国远离中国,不便于大规模军事入侵,而日本靠近中国,便于大规模入侵。第四,资源因素:美国领土广大,资源丰富;日本是岛国,资源缺乏,急于抢占原料和市场。(8分) (3)①拒绝的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两大阵营的对抗。握手的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国际上的绝对优势地位下降。(4分)   ②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通过缓和对华关系,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2分)        ③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2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