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93 Views
IP. SDH. IP. IP. ATM. IP. ATM. SDH. 光 层. 光接口. 物理媒质层. 第九章 光传输系统优化设计. 9.1 系统模型. WDM 传输系统结构. y. y. p ( y ︱1 ). P 0 ( I th ). p ( y ︱1 ). I 1. I th. I 0. P 1 ( I th ). p ( y ︱0 ). p ( y ︱0 ). 光电流的概率分布. 9.2 误码率. y. p ( y ︱1 ). P 0 ( I th ). I 1. I th. I 0.
E N D
IP SDH IP IP ATM IP ATM SDH 光 层 光接口 物理媒质层 第九章 光传输系统优化设计 9.1 系统模型
y y p( y︱1 ) P0(Ith) p( y︱1 ) I1 Ith I0 P1(Ith) p( y︱0 ) p( y︱0 ) 光电流的概率分布 9.2 误码率
y p( y︱1 ) P0(Ith) I1 Ith I0 P1(Ith) p( y︱0 ) 光电流的概率分布 1比特的光电流低于Ith的概率 0比特的光电流高于Ith的概率
误码出现的概率是 将光电流的概率分布近似为Gauss分布
BER与Q值的关系 最后得到 其中 当Q>3时
当0=1=,I0=0, I/为信噪比。
9.3 功率代价 定义:(1)在限制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为保持相同的误码率所必须增加的功率(dB)。 (2)由于存在某种限制因素而引起的信噪比的减少量。 P1’, P0’, 1’, 0’分别为限制因素存在时接收到的功率和噪声均方差。 功率代价
当噪声与信号功率无关时, 1=0=1’=0’= 当噪声与信号功率有关时, 1∝(P1)1/2且1》 0
系统设计案例:BER=10-12(Q=7)时各限制因素的功率代价分配系统设计案例:BER=10-12(Q=7)时各限制因素的功率代价分配
SSR RIN 9.4发射机 脉冲宽度 90% 50% 振幅 10% 下降时间 上升时间 边模抑制比(SSR)、相对强度噪声(RIN, dB/Hz)、波长稳定性/输出功率、上升/下降时间、消光比、调制类型
消光比:发送“1”比特时的发射功率与发射“0”比特时的发射功率之比。 • 消光比为r,平均发射功率P不变的情况下 r引入功率代价 • 消光比为r,峰值发射功率2P不变的情况下 r引入功率代价
9.5 接收机 灵敏度:在特定比特率情况下,达到一定的误码率所需的平均光功率。 过载参数:接收机所能接收的最大入射功率。 1550nmn波段各种光接收机的性能
Amplifier gain (dB) 光放大器增益曲线 9.6 光放大器 9.6.1 EDFA的增益饱和
G:饱和增益 Gmax:不饱和增益 Psat:内部饱和功率—使放大器增益下降为1的信号光功率。 饱和输出功率:放大器增益下降3dB时的输出功率。
放大器非均匀增益效应 9.6.2 EDFA的增益均衡 • 信道预均衡 • 放大器级间均衡: • (1) 解复用器+衰减器 • (2) 多信道滤波器 • (3) 带阻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