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81 Views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十九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第六章 凭证处理. 记账凭证是账务处理的主要加工对象。账务处理的过程以记账凭证为处理起点,即记账凭证中的数据是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只有输入的记账凭证是正确的,输出的各种账表及有关信息才会正确。因此,在账务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记账凭证的输入处理。 凭证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凭证的输入、凭证平衡校验、凭证的审核、登账等工作。它是账务处理系统中使用最频繁,工作量最大的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 一、凭证格式
E N D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十九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第六章 凭证处理 • 记账凭证是账务处理的主要加工对象。账务处理的过程以记账凭证为处理起点,即记账凭证中的数据是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只有输入的记账凭证是正确的,输出的各种账表及有关信息才会正确。因此,在账务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记账凭证的输入处理。 • 凭证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凭证的输入、凭证平衡校验、凭证的审核、登账等工作。它是账务处理系统中使用最频繁,工作量最大的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 • 一、凭证格式 • 记账凭证可以是通用的格式; • 也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 • 再可以细分为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五种。
会计信息系统 • 凭证实例
会计信息系统 • 凭证实例
会计信息系统 二、凭证内容 • 无论凭证格式如何,其基本内容有: • 1、凭证类别:系统初始化时已定义的凭证类别代码或名称。 • 2、凭证编号:同一凭证类别按月对凭证进行顺序编号,同一类别的凭证既不能重号也不允许漏号。编号由凭证类别编号(或凭证类别名)和凭证顺序编号组成。如:收款001、收款002等。一般账务处理系统中,凭证编号由系统自动产生,并对其连续性进行控制。 • 3、凭证日期:凭证日期包括年、月、日,由于日期的正确性将影响经济业务在明细账和日记账中的顺序,所以日期应随凭证号递增而递增,日期不能超过日历日期。 • 4、附件张数:指本张凭证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十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 5、摘要:即对本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的说明。凭证可以是单摘要亦可以是多摘要的,若为后者,凭证的每行必须有摘要内容,不同行的摘要不同。对摘要加以分析,可将其分解为几个要素:当事人,指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的人或部门;业务类型,指对一笔经济业务的简要概括,是摘要的基本内容;数量,指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数量;外部单位,指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的外部单位或个人。 • 摘要将随会计科目在其相应的日记账、明细账中出现。 • 6、会计科目及方向:手工凭证一般指的会计科目名称;在电算化状态下,输入科目时,一般输入科目编码,计算机根据科目编码自动切换为该编码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输入的科目编码必须在建立科目时已经定义,必须是最底层的科目编码。 • 每一科目的发生均应有它的方向,即借方或贷方。
会计信息系统 • 7、金额:金额不能为“零”,红字以“-”号表示,会计科目借贷双方金额必须平衡。 • 不同的凭证格式下,有借方科目、贷方科目及金额的设置;或者有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的设置;或者有会计科目、方向、金额的设置,关于凭证格式的选择视具体企业实际核算情况而定。 • 8、合计:在电算化环境下由系统自动计算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的金额合计数。 • 9、各种签章:包括制表、审核、记账、出纳、主管等人的签章
会计信息系统 • 10、辅助核算的内容:如果在科目设置时定义了相应的“辅助账”,则在输入每笔分录时,同时输入辅助核算的内容。 • ·当输入的科目有数量账核算要求时,要求输入数量和单价。 • ·当输入的科目有往来账核算要求时,要求输入对应的单位代码和业务员。这些信息在往来 • 账管理时使用。 • ·当输入的科目需要核对银行账时,要求输入对应的票据日期、结算方式和票号。这些信息 • 在进行银行对账时使用。 • ·当输入的科目有外币核算要求时,要求输入外币金额和记账汇率。 • 如果一个科目同时兼有上述几个核算要求时,则同时要求输入上述有关内容。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输入 • 产生记账凭证的途径有三种: • 一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制记账凭证; • 二是先由人工编制记账凭证,再输入计算机; • 三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机制凭证。 • 凭证输入采用键盘输入、软盘转入、网络传输和自动生成机制凭证四种方式,键盘输入是最常用的形式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输入的特点 • 1、凭证数量大、品种多 • 凭证的多少与企业的经济业务密切相关。据统计,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每月发生的记账凭证达到上千张之多。凭证一般分为收款、付款、转账三种,但有的科目尚需输入部分原始单据。如原材料应包括数量、单价和金额等数据。 • 2、输入速度要快 • 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很快,但数据输入却是由人工进行。只有提高输入速度,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 • 3、输入数据尽可能不出差错 • 会计涉及国家的财政制度和政策法规及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输入数据原则上不允许有差错。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十一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输入的原则 • 1、设计一个良好的凭证录入格式 •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由手工会计演变过来的,如果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记账凭证与手工差异很大,势必影响录入的速度和质量。反之,如果凭证的屏幕格式基本上与原来手工会计的格式相一致,则一方面可尽量消除用户对计算机凭证输入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又可减少输入差错率,从而提高输入的效率。 • 有些企业也采用通用记账凭证,其格式与转账凭证类似。那么,记账凭证的屏幕输入格式是采用上述三种格式,还是采用一种?能否直接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格式 •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是转账凭证的特例。把涉及到现金或银行存款的业务单独分离出来编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一方面可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工作,另一方面也便于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很明显,对现金收款业务借方科目恒为现金,可以省略借方科目的填写;对于现金付款业务贷方科目恒为现金,可以省略贷方科目的填写。银行存款的收付与其相类似。更主要地,在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凭证的外观(一般收款凭证为红色、付款凭证为蓝色、转账凭证为白色)挑选凭证,并可防止登记时的收付颠倒错误。将记账凭证分为收付转的另一个理由是可以根据收付转业务的的特点设计记账凭证的栏次。如收付款凭证,可加设原始凭证日期、转账支票号等项(在手工方式下,类似项目有时也填在摘要栏),以便将来与银行对账。也就是说,在手工会计下之所以将记账凭证区分为收付转三种,主要目的还是着眼于以后处理的方便。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输入的原则 • 采用计算机后,记账凭证一旦输入,此后的各种处理统统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这样将记账凭证划分收付转的意义随之降低。此外,由于日常业务的发生是随机的,一天之内可能有收款,可能有付款,也可能有转账,采用一种格式可以避免输入过程中不断切换屏幕输入格式。所以,计算机会计通常采用一种通用格式。 • 问题的关键是现金科目和银行存款科目(也包括其他一些特殊科目)的某些特殊属性(如银行收付款的转账支票号等)如何通过一般的格式输入进去。显然,在设计记账凭证的通用格式时,只能以各种记账凭证的共性作为基础,否则栏次过多,会给输入带来不便。某些科目特殊属性的输入问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是在输入过程中若遇到某个特殊科目则给出提示,在通用的屏幕输入格式之外,将其特有的属性输入进去;第二个途径是仿照手工的处理方式,在摘要上注明某些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用第二种方式比较灵活,但将来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将这些特殊属性分离出来的时候有一定困难,需要事先确定一个规范,如在摘要中附加给出转账支票号时,可规定转账支票号写在摘要的最后,并通过“/”符号与摘要分开。
会计信息系统 • 2、减少数据输入量 • 数据输入越多,不仅速度越慢,而且差错率也会增大,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数据的输入量。根据凭证的各项内容的特点,可以设定相应的输入方法:或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或由手工完成,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浪费时间,提高输入速度,具体做法有: • 日期:首先显示系统日期,若不需要修改,用回车键确认,否则键入日期,但只能键入日,不允许修改年和月份,这样可以避免非法数据录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 凭证号:系统自动从凭证库中调出最后一条记录的凭证号且加1,作为当前凭证的凭证号。这是在本月未结账前可以进行的操作。 • 摘要:可直接输入汉字,或者输入摘要代码,自动产生摘要。也可以根据输入的借方和贷方科目,弹出摘要对话窗口,操作员从对话窗口中用鼠标或移动键选择当前凭证所需摘要。摘要的输入除了要求摘要内容的规范化外,就是提高汉字的输入速度。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多多练习,逐步提高汉字的输入速度。
会计信息系统 • 科目代码:科目代码输入花时间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对科目代码不熟悉,在输入过程中要频繁地查询会计科目代码表。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记忆常用的科目代码,另外由系统提供一套灵活的会计科目屏幕查询功能。在输入科目代码时按某个特殊键显示所有的一级科目;选择一级科目后可继续查询相应的二级科目等等。 • 输入科目代码,系统自动填入科目名称,这样既减少了汉字输入量,又起到了校对作用。 • 借方金额、贷方金额:操作员逐笔输入。 • 合计:由计算机直接计算产生。一张凭证中,借方合计一定等于贷方合计,否则该凭证被拒绝存入凭证库。 • 各种签章:在财务分工所确定的权限下,系统自动完成。 • 附件张数:操作员逐笔输入。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十二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 3、凭证输入的校验 • 对记账凭证的检测是输入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输入准确无误的记账凭证是保证后续处理和输出无误的前提。但实际工作中,要求操作人员在输入记账凭证的过程中一点不出差错也是不现实的。一般地,差错率是与输入数据量成正比的。若平均差错率为0.1%,当输入1000笔凭证时,就会出现一笔差错。看上去差错率不大,但财务制度是绝对不允许有差错。为了发现输入错误就需要对输入的记账凭证进行校验。校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 静态校验法是将输入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输出,通过目测来检查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的影响很大,而且长时间目测会引起眼睛疲劳,效率比较低。 • 界限校验法是根据输入数据的可能取值范围来检查其错误的方法。某些数据具有一定的取值范围,若输入的数据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可判断其为错误。如月份的数值应为1至12之间的整数,大于12或小于1即为错;再如输入固定资产原价数据时,因国家对固定资产价值有规定,若其小于某个金额时即为错。界限校验可以通过程序来实现。但并不能排除发生输入错误的可能性,如误将1月份输为7月份时就不能查出其错误。
会计信息系统 • 平衡校验法是利用数据之间的平衡相等关系检查输入错误的一种方法。某些输入数据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平衡相等关系,如记账凭证中有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项目,这两个金额必须相等;再如销售凭证中有数量、单价、金额三个项目,数量乘以单价应等于金额。如果在输入过程中发现其不平衡、不相等则表明输入有误。这种方法也比较易于用程序来实现,但即使其平衡相等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如借贷金额同时多输入了100元时用这种方法就不能检查出其错误。 • 文件查询校验法是通过查询文件来判断某个输入数据是否非法的一种方法。如输入一个会计科目代码时先查询科目代码文件,如不存在则表明这是一个非法的会计科目;再如当输入一个操作员代码时,先查询操作员代码文件,如果不存在,则认为是一个非法的操作员代码。 • 二次输入校验法是将同一批数据输入两次(或两次以上),通过计算机比较两批(或多批)数据是否相同,从而检查输入错误的一种方法。重复输入时分别由不同的操作员担任,因为同一个操作员由于某种习惯会重复犯同一种错误,这样在检查时就不易发现错误。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出如下几种错误: • (1)多输或漏输。(2)记录不一致。 • 实践表明这是一种查错效率较高的方法,其他方法只能查出一、二种类型的错误,而这种方法可以查出多种类型的错误。其缺点是输入时间花费较多。 • 上述校验方法可视情况用于凭证输入的校验。如对输入日期、凭证号可采用界限校验法;科目代码采用文件校验法;金额采用平衡校验法等等。
会计信息系统 作业: • 参考各种资料,考虑凭证的格式和内容的设计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十三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文件设计 • 由于记账凭证的来源不同,输入账务处理系统时所采用的方法亦不完全相同。计算机下会计系统处理的凭证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根据原始数据所做的人工凭证; • 另一种是其他业务系统按标准格式生成的机制凭证。机制凭证可通过自动转账来实现,这里主要介绍人工凭证的输入。 • 凭证输入工作首要的是凭证格式的设计以及凭证文件的设计。在计算机环境下,凭证格式采用通用的。
会计信息系统 • 一般来说,凭证文件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 一种形式是按手工会计通用记账凭证的结构设计,用一个数据文件存储凭证,一个记录中包括摘要、会计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字段。 • 另一种形式是建两个数据文件,分别记录相关数据。一个文件用来描述与经济业务有关的内容,如日期、凭证号、摘要、附件等;另一个文件则用来描述经济业务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凭证号、科目代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以凭证号为关键字建立两个文件之间的关系。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描述两种形式如何存储记账凭证。
会计信息系统 • 凭证文件设计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十四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 采用第一种凭证存储格式,其数据库结构如下: • 字段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小数 说明 • 1 RQ D 8 日期 • 2 PZH C 6 凭证号(前两位为月份) • 3 ZY C 30 摘要 • 4 KMDM C 7 科目代码 • 5 JFJE N 12 2 借方金额 • 6 DFJE N 12 2 贷方金额 • 7 SRY C 8 输入员 • 8 SHY C 8 审核员 • 9 SHBJ N 1 审核标记 • 10 DZBJ N 1 登账标记 • **Total**93
会计信息系统 • 凭证文件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 • 采用第二种凭证存储格式,其数据库结构有: • 1、凭证号文件 • 字段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小数 • 1 RQ D 8 • 2 PZH C 6 • 3 ZY C 30 • 4 SRY C 8 • 5 SHY C 8 • 6 SHBJ N 1 • 7 DZBJ N 1 **Total**62 • 2、凭证内容文件 • 字段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小数 • 1 PZH C 6 • 2 KMDM C 7 • 3 JFJE N 12 2 • 4 DFJE N 12 2 **Total**37
会计信息系统 •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第一种方式适用于“一借一贷”的记账凭证,如果出现诸如“一贷多借”或“一借多贷”的“一对多”凭证,每个记录都设置“摘要”字段,且内容相同,就会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但这种形式的后续处理比较简单。 • 第二种形式存储凭证比较灵活,可以描述"一对一”及“一对多”不同的会计分录形式;可以节约存贮,特别是处理“一对多”时,较第一种方式节约存贮空间。但凭证的查询和输出需要对两个数据文件进行操作,有时还需要进行“合成”,形成人们习惯的记账凭证形式,与第一种形式比较处理方法要复杂一些。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修改 • 凭证输入时,尽管系统提供了多种控制错误的措施,但错误凭证是难免的,记账凭证的错误必然影响系统的核算结果。为更正错误,系统提供了对错误凭证修改的功能。 • 审核前的凭证修改也可称为凭证浏览,当录入一定数量的凭证后,录入人员可浏览已输入的凭证,发现错误可当场修正。浏览凭证的范围是已存入凭证库,但未审核和登账的凭证记录,其目的是保证凭证输入的正确性,具体操作是将要浏览的凭证从库中调出,并按输入的格式显示在屏幕上,与人工凭证进行比较,有错误更正,无错误浏览下一张,直至结束. • 当然,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对错误凭证的修改有严格的要求,
会计信息系统 • 根据这些要求,账务处理系统中对不同状态下的错误凭证有不同的修改方式。 • 1、错误凭证的“无痕迹”修改 • 无痕迹修改是指不留下任何曾经修改的线索和痕迹。下列两种状态下的错误凭证可实现无痕迹修改:(1)对已经输入但未审核的机内记账凭证进行修改或删除(但操作员只能修改自己填制的凭证,且凭证编号不能修改);(2)已通过审核但未记账的凭证不能直接修改,如果软件有取消审核的功能,可以先取消审核再修改。 • 未通过审核的错误凭证可通过凭证的编辑输入功能直接进行修改;已通过审核的凭证应首先通过凭证审核功能取消审核后,再通过凭证的编辑输入功能进行直接修改。 • 2、错误凭证的“有痕迹”修改 • 有痕迹修改是指留下曾经修改的线索和痕迹,通过保留错误凭证和更正凭证的方式留下修改痕迹的。 • 若已经记账的凭证发现有错,不能再直接修改,对此类凭证的修改要求留下审计线索。可以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 • 红字冲销法或补充凭证法,即将错误凭证采用增加一张“红字”凭证全额冲销,若需要,再增加一张“蓝字”凭证补充的方法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十五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凭证审核 • 审核是指由具有审核权限的操作员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制单人填制的记账凭证进行合法性检查。凭证审核的目的是防止错弊,避免输入人员有意或无意的错误操作。 • 会计核算涉及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切身经济利益,而记账凭证的准确性是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因此,无论是直接在计算机上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还是直接将手工编制并审核的凭证输入系统,因为都经过了手工的操作处理,所以需要经过他人的审核后,才能作为正式凭证进行记账处理。 • 账务处理系统中为实现凭证审核提供了凭证审核的功能,通过该功能,既可审核凭证,还可取消已审核的凭证。审核通过的凭证方可在计算机内生效,才可用于登账和编表。 • 审核方法有屏幕审核、静态审核(既先打印记账凭证然后进行审核)、二次录入校验,最常用的方法是屏幕审核。 • 屏幕审核时,可直接根据原始凭证,对屏幕上显示的记账凭证进行审核。对正确的记账凭证,发出签字指令,计算机在凭证上填入审核人名字,并作审核标记。 • 审核人和制单人不能是同一个人,取消审核只能由审核人进行。
会计信息系统 登账 • 审核通过后的凭证才可以进行登账处理。 • 在手工方式下,登账是指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实际上是会计数据的多次重复转抄; • 在计算机环境下,登账是指根据记账凭证更新科目余额文件,各种账簿可根据需要临时生成。
会计信息系统 科目余额文件设计 • 科目余额是反映某个时点某个科目的结存(余额)数量,是登记总账、明细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等的基础数据。科目余额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唯一的,现举出常见的两种形式(假定以科目代码为索引): • 第一种形式: • 字段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小数点 • 1 科目代码 C 7 • 2 期初借方 N 12 2 • 3 期初贷方 N 12 2 • 4 借方发生额 N 12 2 • 5 贷方发生额 N 12 2 • 对于一个会计科目来说,其余额要么为借方,要么为贷方。若为借方余额,则期初贷方为0,反之期初借方为0。某时点余额可以运算得到,即:某时点余额=期初借方-期初贷方+期初至该时点借方发生额-期初至该时点贷方发生额。若结果大于0则为借方,反之则为贷方。
会计信息系统 科目余额文件设计 • 第二种形式: • 字段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小数点 • 1 科目代码 C 7 • 2 期初余额 N 12 2 • 3 借贷标志 N 2 • 4 借方发生额 N 12 2 • 5 贷方发生额 N 12 2 • 结构中的借贷标志用来标明期初余额的性质。其值为1时表示期初借方余额,为2时表示期初贷方余额。而某时点余额的计算公式为:某时点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1)(借贷标志+1)。若结果大于0则为借方,反之则为贷方。 • 本书将采用第二种形式存放余额数据。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十六讲) 主讲人 :苗淑娟 学 时:48
会计信息系统 科目余额文件设计 • 科目余额文件可单独设计,也可以为全面描述科目特征和科目余额,并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建立如下数据库文件结构。 • 字段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小数 说明 • 1 KMDM C 7 科目代码 • 2 KMMC C 20 科目名称 • 3 KMLX N 1 科目类型 • 4 KMJB N 1 科目级别 • 5 DCYE N 12 2 年初余额 • 6 DQYE N 12 2 当前余额 • 7 JDBZ N 1 借贷标志 • 8 JFFSE N 12 2 借方发生额 • 9 DFFSE N 12 2 贷方发生额
会计信息系统 科目余额文件设计 • 上述数据库文件中,“当前余额”字段是冗余的,可根据其他字段的数据算出,设置该字段主要为查询和编制报表快速提供数据,而所占空间有限。 • 科目类型表示科目所属的大类,其对应关系是:1-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成本类;5-损益类。 • 科目级别表示科目所属的层次,与前述的科目编码相对应,共设三级。即:1-一级;2-二级;3-三级。
会计信息系统 登账流程设计 • 登账处理基本流程有:根据已输入且被审核签章的凭证数据,按科目代码汇总并更新科目余额文件,然后进行逐级汇总,生成上级科目余额数据,科目余额文件中一级科目的有关数据就是所需的总账数据,某一个科目的余额加上相应科目的凭证数据就可形成相应的明细账。 • 因此,计算机环境下账务处理系统的登记账簿内容与手工方式下的登记账簿内容是有差异的。
会计信息系统 • 具体的登账处理流程为: • 1、选择要记账的凭证范围:月份、类别、凭证号等。 • 2、取出已审核过的凭证记录。 • 3、按科目汇总。由于凭证数据中相同科目的业务不止一笔,为方便,在更新数据之前需将凭证数据按科目代码进行汇总。 • 4、用凭证汇总数据来更新科目余额发生额文件中相应科目的本期发生额。 • 5、根据逐级汇总的方法,用下级科目汇总后的结果生成上级科目发生额数据,这个过程可以科目113的一级、二级科目为例来给予说明:
会计信息系统 • 具体的处理流程实例:
会计信息系统 • 在各级的发生额逐级汇总完成后,计算出各科目的累计发生额,最后计算出期末余额,从而形成最新的科目余额发生额数据。 • 6、若企业由于特殊需要,需生成其他账户,也可以在此时分离出相应的凭证数据,存入相应的数据库。 • 7、对本批已登过账的凭证记录在计算机内打上记账标记,以防重复登账。 • 8、若登账不成功,计算机可通过登账状态变量恢复到登账前的状态,重复上述过程,重新登账。 • 需要注意的是,未通过审核的凭证不能登账;上月未结账时,本月不能登账。
会计信息系统 结账 • 结账是指终结某月的账务处理。 • 它要求既不能提前结账,也不能将本期的业务延至下期记账,因此结账时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和结转有关账项,并按科目汇总核算出本期余额。 • 结账是本期的全部会计工作都已结束,将开始下一期的会计工作前所要做的一项工作,其工作内容是将本期所有的期末余额数据转到下一期的期初余额,并清除本期的所有发生额数据(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对本期业务执行封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