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393 Views
北京大学一角. 百年北大 迟春光. 百年北大. 北京大学创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 1912 年改为现名。第一任校长严复。. 百年北大.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 “ 五四 ” 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百年北大.
E N D
百年北大 •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第一任校长严复。
百年北大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百年北大 •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百年北大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百年北大之北大精神 • 北大精神”的定义,应从蔡元培先生的办学宗旨中去找源头。他说:“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还说:“夫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细品蔡元培的这些话,再联想北大当时将陈独秀与辜鸿铭一并囊括之事实,不难得出结论,原来这个“兼容并包”,才是北大精神最本原的东西。
北大现状 • 北大的现状用下面的选择北大的10条理由就能充分概括.
选择北大,理由(一) • 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成立之初既为国家最高学府,又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着国家教育部的职能。北大承载着中华两千年“太学”的传统,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望。“上承太学正统,下立新学祖庭”,这是对北大地位的精确评价。
选择北大,理由(二) • 北大具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魅力 百余年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的巨大存在,那是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块圣地不朽的灵魂。
选择北大,理由(三) • 北大是中国最好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学科齐全、均衡发展,北大理科、文科和医科的重点学科数均居全国第一。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各大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32个),北大的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数量亦居各高校之首。
选择北大,理由(四) • 北大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北大名师如林,目前全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中科院院士的数量在国内高校中遥遥领先,两院院士的总数亦居领先地位。北大还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5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0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3人;博士生导师1135人,上述指标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选择北大,理由 (五) • 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北大一贯重视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周密完备,重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在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结果中,北大共有42种教材获奖,其中一等奖11种,二等奖31种,总数比第二名多出了18种,高居全国高校榜首。北大还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全校共拥有14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量居国内高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已达530万册,并以每年8万册的速度递增;校园网以宽带连接到每一间宿舍,学生可以自由地在信息化时代的海洋里遨游。
选择北大,理由(六) • 北大是科学的圣地 北大的科研设施全国领先,科研成就突出。目前全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刚刚公布的2001年SCI科技论文总数排名中,我校依然名列前茅,其中国际、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一。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选择北大,理由(七) • 北大拥有优秀的生源 • 北大是全国中学生心目中的圣殿,2002年北大招生工作成绩喜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理科前十名的学生中有70%报考北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理科第一名45人被北大录取,文科第一名更是为北大包揽。同时,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牌得主中的大部分也被保送进入北大学习,数量继续位居各高校之首。北大在各地的文科生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17分,理科生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47分,医学部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10分。每年北大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更是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
选择北大,理由(八) • 北大是人才的摇篮 毕业去向良好北大英才辈出,堪称大师之园。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大校友中已有400余人当选两院院士。在“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北大校友达12人。在10余万北大学子中,不仅涌现了李政道、邓稼先、钱三强、于敏、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唐敖庆、裴文中、黄汲清等一大批科学巨匠,也出现了冯友兰、徐志摩、茅盾、朱自清、俞平伯、罗常培、顾颉刚、傅斯年、范文澜、冼星海等一大批饮誉海内外的文科大师。尤其值得庆贺的是,200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获得者黄昆、王选,都是北大的教授或校友。北大人的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之中。
选择北大,理由(九) • 北大现有来自75个国家的1400多名留学生。每年都有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学术大师访问北大,交流学术与思想。各国的元首与政府首脑也纷至沓来,进行演讲。北大已与世界上46个国家的219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2002年共派出师生交流5000多人次。置身北大,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选择北大,理由(十) • 北大校园又称燕园,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明清两代曾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独特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优美典雅的环境,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韵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
理由(十) 从沙滩到未名湖,从红楼到燕园,百年北大风雨无阻。北大人那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与默默沉潜的学术思索,共同汇聚成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与美,凝铸一段梦萦魂牵的不灭记忆。秉承着这圣地的精神魅力,每一位北大人都深深地知道,于今日之北大与中国,“北大人”这个名字不仅昭示着一种荣耀,更提醒着一种责任。